冯龙庆? 高建明 辛永京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治疗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血清酶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间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就诊的40例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組(2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行微创钢板接骨及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两组均于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血清酶学、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均短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下降,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缩短,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均升高,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对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微创钢板接骨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具有患者创口较小,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愈合速度增加,机体炎症反应下降,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的优势,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 ; 微创钢板接骨 ; 锁定加压钢板 ; 血清酶学 ; 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R6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4.01.0038.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1.013
四肢创伤性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其发病因素多样复杂,一般分为内部因素(患者自身骨量较低)和外部因素(间接暴力损伤或直接暴力损伤等)。创伤性骨折发生后,机体可能会出现应激反应,引起机体损伤和血流变化,若治疗不当可能引起脏器损害,对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当前临床关于四肢创伤性骨折的治疗方案以外科手术为主,若患者受伤后未及时得到救治,则会发生患者受伤部位肢体畸形或不愈合等情况。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于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有一定的内固定效果,但其手术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不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且骨折愈合速度较慢[1-2]。微创钢板接骨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是当前临床微创内固定技术的代表性方案,更加符合生物学原理,固定效果较好,该术式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对患处血运影响轻微,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具有积极意义[3-4]。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钢板接骨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在四肢创伤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间于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就诊的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相(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1~52岁,平均(35.13±4.03)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跌倒、高空坠落分别为8、9、3例;骨折部位:桡骨、腓骨、胫骨、尺骨、股骨骨折分别为4、4、5、3、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2~51岁,平均(34.57±3.86)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跌倒、高空坠落分别为9、7、4例;骨折部位:桡骨、腓骨、胫骨、尺骨、股骨骨折分别为3、5、4、5、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纳入标准:①与《骨科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5]中四肢创伤性骨折诊断标准相一致;②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③骨折后未经其他处理;④新鲜骨折;⑤骨折端出现畸形或移位。排除标准:①年龄>65岁;②病理性骨折;③合并混合型感染;④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障碍。本研究经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体位选择需参照具体骨折位置,全身麻醉,在患者骨折端进行纵切开口,分离骨折处骨膜,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并建立起皮下通道,进行复位操作,依据患者骨折程度及具体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钢板对伤处进行固定,针对骨折端稳定性不佳患者,应先使用拉力螺钉固定,拧紧螺钉,闭合切口。给予观察组患者微创钢板接骨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体位选择需参照具体骨折位置,全身麻醉,通过间接复位对骨折进行纠正,X线机透视确定复位效果,于骨折近端或远端切开2~3 cm小切口,于骨膜外进行软组织分离并开放通道,在骨折闭合状态下,放置锁定加压钢板,对所置入钢板的位置进行调整,提高骨折复位效果,并于远、近两端置入加压螺钉,依据其具体骨折位置及类型在骨折部位近端与远端放置锁定螺钉,经X线机透视检查手术复位情况,钢板位置及骨折复位满意后闭合手术切口。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比较。②血清酶学指标。于术前及术后7 d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通过离心(3 000 r/min转速,10 min)完成血清制备,检测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测定方法为光电比色法。③凝血功能指标。于术前及术后7 d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3 mL,将其置于抗凝管中,使用血凝分析仪(江苏英诺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52220738,型号:CL-2000)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血肿、静脉血栓、钢板松动、切口感染等发生情况。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清酶學指标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LDH、 CK、 CK-MB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PT、TT水平均缩短,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外周血FI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手术是四肢创伤性骨折的重要治疗方式,但手术所造成的创伤可能进一步影响其血流动力学,导致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下降,FIB水平有所升高,血液黏度呈增加趋势,引发术后静脉血栓,影响手术疗效[6]。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创伤性较大,能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切开复位需剥离软组织较多,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不佳,骨折愈合较慢;同时患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能促使血小板聚集,增加血管阻力,减缓血流速度,影响恢复效果,无法满足临床实际需求[7]。微创治疗措施不需大面积切开患者骨折端,无需分离患者骨膜,对骨折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创伤部位的血液供给影响较小,更加符合生物学固定理念,操作较为简单,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通过近端螺钉、钢板向远端螺钉传送,构建出一个整体的框架结构,具备更强的抗弯曲、扭转能力,其固定效果较高,稳定性较强,可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改善优化预后效果[8-9]。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住院、骨痂生成、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微创钢板接骨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中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加快患者愈合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当机体出现创伤性骨折时,患者骨骼肌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挫伤,受损后,细胞中的酶释放进血液中,导致血清酶学指标升高。受骨折影响,患者体液、内分泌、神经系统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紊乱,使机体环境不稳定,影响其凝血功能。PT、TT、FIB均为机体凝血相关指标,骨折及手术均会对其产生影响,血液趋向高凝状态变化,TT、PT水平下降,FIB水平升高。微创钢板接骨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患者机体所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避免骨折端过分暴露,无需剥离骨折端软组织及骨膜,有效保护患肢血供,促使血流通畅,改善其血流速度减慢状态,降低血清酶指标,减少患者凝血指标波动。相较于传统切开复位技术,微创钢板接骨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具有以下优势:①对患者创伤性更小;②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较小,机体炎症反应较轻;③对患者血液黏度影响较小,能够维持较为平稳的凝血功能指标,避免术后血肿及静脉血栓发生;④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操作较为简单,稳定性更强,更符合生物学固定理念,发生松动的情况较少[10]。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LDH、CK、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PT、TT均缩短,但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FIB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说明微创钢板接骨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在四肢创伤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可降低血清酶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微创钢板接骨及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在四肢创伤性骨折治疗中能够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者尽早恢复。
综上,在对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微创钢板接骨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患者创口较小,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愈合速度加快,机体炎症反应下降,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万彪, 何玉涛, 张云, 等. 微创钢板接骨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程度的影响分析[J]. 贵州医药, 2022, 46(10): 1557-1559.
[2]罗斌, 沈鹏, 李炜, 等.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 40(14): 3020-3022.
[3]李达周, 杨贞海.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辅助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22, 19(3): 130-133.
[4]杜青凤. 复元活血汤加减结合MIPO技术治疗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
[5]陈安民, 李锋. 骨科疾病诊疗指南[M]. 3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153-165.
[6]张勇, 郭维忠, 张媛, 等.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肱骨下段骨折患者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及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1, 33(7): 50-53.
[7]李林, 何久盛, 张浩. 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经皮钢板结合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骨折病人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临床外科杂志, 2021, 29(10): 960-963.
[8]熊晨, 何贵平, 张堃, 等. 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及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和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网状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36): 5878-5887.
[9]刘辉均, 丁茂乾, 任诗松.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创伤病人中的临床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外科杂志, 2020, 28(1): 78-81.
[10]范绍华. 磁力导航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对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清LDH、CK、CKMB水平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 2021, 19(17): 101-103.
作者简介:冯龙庆,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四肢创伤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