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街商铺的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要点

2024-03-09 13:18韦泉金雪琼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3期
关键词:商铺监督管理隐患

韦泉,金雪琼

(杭州市上城区消防救援大队,杭州 310000)

1 引言

近年来,商住楼沿街商铺火灾频发。 2017 年1 月8 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登云路313-1 号商铺发生火灾, 过火面积约100 m2,造成4 人死亡;2020 年9 月18 日,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七贤桥农贸市场旁林美礼品店发生火灾, 过火面积约25 m2,造成1 人死亡;2021 年4 月5 日上午3 时10 分,杭州市江干区笕桥街道横塘9 区32 号居民房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60 m2,造成1 人死亡、1 人重伤。当前,商住楼沿街商铺存在人员密集、建材品质不佳、消防设施不全等消防隐患,因此,需提升消防监督管理力度,督促市场主体增强安全意识,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

2 商住楼沿街商铺开展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意义

商住楼沿街商铺功能较多,如购物、餐饮、娱乐等,客流量较大,人员流动频繁,再加上很多沿街商铺虽楼层不多,但结构复杂, 部分疏散通道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增加了火灾隐患。有的商家为节省成本,将1 层作为经营性用房,2 层私自搭建夹层作为仓库、住宿使用,且未进行防火分隔,形成集住宿、经营、生产于一体的“三合一”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社会影响。 商铺一旦发生火灾,会对上层商住楼造成连锁反应, 且很多阻燃性不达标的材料燃烧速度极快,易对整个楼体的安全造成威胁,也给消防救援部门扑救工作带来困难。 同时由于商铺内部空间较小,电路线路密集,其设备使用、照明、取暖等普遍采用大功率的电气设备,此外有些商铺还存在私拉乱接电线,随意更换保险丝,在室内为电瓶车充电等行为,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或电线短路问题,极易发生火灾。 若缺乏对用电负荷及经营特点的评估,会导致走线排布不合理,增加了火灾发生概率。 为此,应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力度,制定火灾预防措施,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商铺进行处罚,进一步降低火灾隐患。

3 商住楼沿街商铺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3.1 建筑消防设施设置不到位

当前,沿街商铺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建筑耐火等级差、防火间距近、易燃可燃物存储过多、无防火分区、消防设施器材陈旧、逃生工具缺乏、走道狭小等问题,易形成大面积燃烧;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疏散通道被占用,疏散宽度不足;疏散门采用卷帘门,安装防盗窗等障碍物,导致火灾事故时人员疏散困难,无法逃生;部分老街区的商住楼沿街商铺在建设初期未规划消火栓等消防设施,易出现水源供给不足等问题;新建商住楼沿街商铺虽按照消防规范进行设计, 但部分经营商户自行进行装修,增设夹层,取消火灾报警系统和喷淋等,造成安全隐患;个别商住楼沿街商铺甚至未储备灭火器,埋下消防安全隐患,增加了后续消防工作的开展难度。 经营者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 为了自身经济利益无视相关法律法规,对火灾抱有侥幸心理。 加之经营者大多数未接受正规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缺乏消防安全常识,甚至不懂如何预报火警,极易造火灾伤亡情况,增加了整体商住楼的危险性[1]。

3.2 监管人员缺乏管理意识

现阶段, 监管人员虽时常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见图1),但很多监管人员对商住楼沿街商铺的消防法规认识不足,业务水平较低,导致监督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再加上一些监督人员素质不足,难以明确分辨商铺中装修建材的防火性能,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喷头布置、 感烟或感温探测器设置数量以及商铺内灭火器配置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难以发现消防安全隐患。 部分消防监管单位未与政府部门形成配合,导致管理职能被弱化,消防安全管理缺乏约束性与强制性,出现监管部门不愿管、不会管甚至不敢管的情况。

图1 消防安全隐患排查

3.3 消防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很多商住楼沿街商铺为了提高经济利益,降低运营成本,在消防火灾隐患排查方面投入较少,且规划、住建、城管、文化、工商、电力等职能部门未能很好地发挥职能部门优势,无法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 多种因素降低了商住楼整体的安全性,对各类沿街商铺的运营造成影响[2]。

4 商住楼沿街商铺的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要点

4.1 落实精细化消防监督管理

为提升商住楼沿街商铺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水平, 各单位应在市场体制下开创新的管理模式,落实消防监督职能,并做好精细化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消防救援部门应加强引导,严格执行各类执法手段,加强消防安全监督,强化监管部门的执法职能,可通过抽样检查、全面检查等方式最大限度避免“重许可轻监管”的情况。 例如,针对超市、棋牌、美容美发店等沿街商铺,建议其内设置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确保消防安全设施能有效发挥作用。 此外,应定期排查内部配备灭火器的情况, 消防监督管理人员应确保最不利点位至少设有1 个灭火器,铺面内不应存在未受保护的空白区域,若存在该类区域则判定为消防安全不合格,存在风险隐患,需进行整改。

4.2 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强化消防规范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当前在市场主体的实际经营过程中,经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 同时并未全面了解消防安全相关方面的知识内容,此外,也没有重视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通常伴随大量危险性较大的经营活动以及行为。 比如,未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私自装修更改店铺,其中,主要以电路改造为主,应用劣质电线以及电气设备等,提升了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无法保证经营人员以及顾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针对此情况,消防救援部门还应对市场主体进行合理引导, 开展消防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向商住楼沿街商铺经营者发放消防宣传资料、组织宣传培训等, 提高沿街商铺经营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火灾逃生能力, 进而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同时也可以保证店铺、经营人员以及乘客人身财产安全。 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由专业人员经营消防知识安全的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官方微博账号等,并要求商铺经营人员关注工作号,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发表消防安全相关知识内容,进而可以使相关经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开展消防安全方面的学习。 除了相关知识内容以外,也可以发送消防大事件,如消防案例,提升经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树立消防意识[3]。

4.3 加强对线路及建材的管控

当前, 很多商住楼沿街商铺在线路设计及所运用建材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想要降低发生火灾的概率,除了上述措施以外,也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对线路以及建材的管理和控制,做好前期消防审批工作,从根本上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保证经营人员以及顾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分析商铺以及周边环境的潜在风险,对商铺的设计图纸、线路以及电气施工等方案进行认真审核,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避免由事前控制的疏忽造成的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审核过程中,需要对材料选择、电气线路等进行严格的审核,并督促商铺制定完善的火灾防控系统。 商铺中应安装断路器(熔断器)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并使用合格的电气产品,不得使用铜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 电气线路的产品规格应满足用电设备负荷要求,电线、电缆应进行穿金属管、封闭式金属线槽或绝缘阻燃PVC 电工套管保护。 对产生高温、高热的电器设备,使用期间应由专人看管,使用后应及时切断电源。 同时在装修材料中,相关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监管,挑选防火性能与安全系数较高的材料(见图2),以提高建筑使用中的安全性,监督机构应采用全过程监管,在各类沿街商铺中进行电路与建材监督,降低火灾安全隐患。

图2 高性能防火板材

4.4 定期开展消防巡检工作

建议细化地方性法律法规, 明确商住楼沿街商铺的改建或扩建是否能改或怎么改,需要进行哪些审批,明确规划、住建、消防、城管、文化、工商、公安等职能部门的职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要求开展消防巡查工作, 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解决措施,降低其产生的不良影响,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行为和防止火灾隐患。 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消防巡检工作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位置进行全面且详细的检查。为了提升消防巡检工作的有效性, 在实际开展消防巡检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分组分区进行巡检工作。 与此同时,也可以借助“网格化”建设,联合派出所和乡镇、街道人员,对商住楼的沿街商铺进行常态化排查,摸清基本情况,如商铺面积、经营业务、商铺周边建筑密度以及商业繁荣程度等,督促经营者在装修、经营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经营者加强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 建议沿街商铺与乡镇、街道或居委会签订《消防责任书》,厘清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通过责任书,一方面对商铺经营者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使经营者明确“严禁在商铺内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或私拉乱接电线”,进一步防范和减少沿街商铺火灾事故的发生。 除此之外,也需要完善消防监督检查制约机制,保证消防巡检工作的规范化以及程序化,保证各项工作内容开展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工作重点内容,掌握方法、手段,将消防巡检工作贯彻落实于各细节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消防安全事故的概率。

5 结语

总而言之, 我国商住楼沿街商铺的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还存在消防监督工作不到位、监督人员素质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要监督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查找火灾隐患,对各类商铺的安全等级进行评定,进而引导市场主体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猜你喜欢
商铺监督管理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
沉浸式剧院——Dear So Cute商铺与咖啡馆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