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欣
凉风轻卷起迷蒙的雾,桂花树隐约出现在眼前。我沿着小路一步步走,树下卖糖葫芦的老人逐渐变得清晰,记忆中那串糖葫芦的滋味涌上心頭。
那年初秋,不时有轻风拂过耳畔,带来一片枯黄。集市两边的摊位不多,小贩一声又一声地叫卖着,偶尔有路人讲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为稍显冷清的集市带来一丝喧闹。我漫无目的地在集市中走着,抬眼间,一个糖葫芦小摊儿撞入我的视线。摊主是一位老人,头戴深蓝色中山帽,身挂宽大毛衫。他稍显瘦弱,帽檐下的头发也发白了,倚在一辆旧自行车边,手里拿个木棒,每敲两下,嘴里便吆喝着:“糖葫芦,好吃的糖葫芦……”小摊旁有棵桂花树,开得正旺,阳光下裹着糖浆的山楂也泛着晶莹的光。我走近摊位,鼻腔顿时传来了一阵甜香,分不清那股甜香来自桂花还是糖浆,只想买一串来尝尝。我问道:“大爷,您这糖葫芦多少钱?”
老人见我来,扬起了笑容,笑得皱纹又深了几许,答道:“两块钱一串,五块钱三串!”我有些惊讶,在动辄四五元一串糖葫芦的时代,这算是很便宜了。“卖这么低的价钱,您赚钱吗?”我有些担忧地问。“我的孩子们每个月都会给我生活费,我还是过得蛮滋润的!他们其实更想接我去城里,但人吗,故土难离,我在这里长大,总归也是要在这离开的。”这时我才惊觉,糖葫芦小摊儿或许是老人与这片土地最后的情缘。脚下这片土地不仅是他年少的根,更是他一生的根。
我接过老人递过来的糖葫芦,咬下一颗裹着糖衣的山楂,明明该是酸甜的糖葫芦,我的舌尖却只泛起一阵酸涩。我把糖葫芦带回家,妈妈尝了一口,夸道:“这糖葫芦真是酸甜适中!”妈妈骗人,我明明只尝出了酸涩的味道。记得幼时不知从哪看来一句话:“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才能留得住根。”我曾懵懂地问过妈妈:“什么是乡愁,什么是根?”犹记妈妈笑了笑,答道:“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就是‘乡愁;‘乡便是根,落叶归根……”听到这话,我才能真正领悟到“乡愁”,领悟到“根”。想到游子的“乡愁”,嘴里的酸涩滋味更加蔓延开来……
迷雾中,桂花树旁的糖葫芦小摊儿依旧在,老人的糖葫芦也还是那个价钱,纵然时光变迁,那串糖葫芦的滋味始终萦绕在心头,令我难忘。
【评 改】
开篇描写环境,以初秋的景物引出回忆,快速入题。
运用外貌描写交代了卖糖葫芦老人的外在形象,为下文买糖葫芦和与老人聊天作铺垫。
多处语言描写丰富了文章的表现方式,使人物形象立体化,故事情节生动化。
糖葫芦价格便宜,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对话描写表现了老人质朴的品格,也表现了老人对家乡的热爱与依恋。
老人的话引发了小作者的思考,由老人的话联想到“乡愁”和“根”,深化了文章主题。
环境描写呼应开头,结尾扣题,意味悠长。
总评 那年,桂花树下卖糖葫芦的老人与那串糖葫芦,是小作者心中一段难忘的记忆。难忘的不仅仅是糖葫芦的滋味,更是卖糖葫芦的老人对于家乡的那份情怀。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刻画细腻,表现出小作者敏锐又细致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我”由老人的话联想到小时候听过的关于“乡愁”“根”的一句名言,从而对“乡愁”和“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讲评教师 闫丽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