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御寒,程孝平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
浆细胞性乳腺炎通常认为是乳房慢性或非细菌性乳腺炎病症,临床上多以单侧乳房发病、乳头凹陷,乳晕区域肿块,乳房皮肤红肿疼痛,非周期性疼痛为主要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形成脓肿,甚至破溃[1]。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采用中医或者中西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且相关报道表明治疗方法有明显效果[2-4]。
中医认为,使消除乳房肿块的最好方法是手法推拿,该方法操作便利,安全性高,有利于疏通乳络,使郁积的分泌物排出,有效预防脓肿的形成,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且临床上治疗效果显著[5]。针对铜砭刮痧疏肝理气,健脾养心,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等特点,现采用手法干预联合铜砭刮痧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本研究主要探讨这一方法的实施和临床疗效。
1.1 诊断标准 满足《中医外科学》[6]和《现代乳腺外科学》[7]中针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提出的诊断标准,患者症状主要表现在乳房单侧或者双侧有明显肿块,结节以及肿胀现象,乳头不同程度内陷,有明显疼痛。中医症候诊断标准:患者基本满足舌红口干,提示心火旺;舌苔白、厚腻,提示脾虚热盛;舌边有齿痕、色暗,提示肝胆淤堵;舌下脉络青紫,提示瘀血重;耳部望诊主要体现在肝阳穴有怒张血管,耳尖穴发红,肝胆穴毛孔粗大,多为肝郁气滞、热毒蕴结之证。
1.2 纳入标准 患者纳入标准为符合中医诊断,年龄26 ~49 岁,病程0.5 ~8 个月,①符合2017 年最新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粉刺性乳痈的诊断标准,经医师诊断为热毒蕴结型浆细胞性乳腺炎者;②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③无恶性肿瘤/严重营养不良者;④患者及家属均为知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疾病者;②神经、精神类疾病者;③不能接受或按要求完成研究者;④乳房皮肤大面积溃疡或者精神病者。中止标准:①干预期间出现不良反应被迫中断治疗者;②自动退出试验者;③违反千预方案及没有完成干预疗程者。
2021 年1 月—2021 年12 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共有100 例,按照接诊顺序进行编号,按照随机取样的方式,随机选取50 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剩余的50 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7 ~48 岁,平均(38.52±2.29)岁,病程0.5 ~8 月,肿块大小3.54±0.22 厘米,患者位置左侧30 例,右侧20 例;观察组年龄26 ~49 岁,平均(38.12±2.57)岁,病程1 ~8 月,平均3.48±0.29,患者位置左侧29 例,右侧21 例。2 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3.1 对照组 2 组患者均接受手法干预进行治疗,通过触诊乳房肿块位置、深浅、范围,避开乳晕,拇指张开,其余四指并在一起,沿肿块(即扩张的乳腺管方向)向乳晕处推挤。过程中结合按、摩法、一指禅法,力度以患者承受为度,最后用梳法由乳根部向乳头方向推挤,直至基本排空乳房聚集物。手法干预时间为半小时。
3.2 观察组 手法干预前,先用铜砭刮痧进行刮痧治疗。借鉴《黄帝内经》(下篇)[8]和《经络全书》[9]中人体经络的分布,通过铜砭对穴位经络的刮拭,从而达到通经疏络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取坐位,露背部,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合理选择刮痧介质(本科室治疗采用的是白凡士林),将凡士林均匀涂布在需要刮拭的部位,选择铜砭作为刮痧器具。因纳入诊断患者多为肝郁气滞、热毒蕴结证,重点刮拭乳房在背部的投影区、及两侧肩胛骨内侧区域。具体刮痧方案:首开大椎穴、大杼穴、膏肓穴、神堂穴,后依次刮拭肩井穴、天宗穴、心俞穴及乳腺反射区。刮痧板角度呈45°,手法徐而和,以患者能耐受的力度为宜,均匀刮拭,不留空,刮至出痧。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会呈现点状、片状、颗粒感等痧像,这些均为正常现象,对于不出痧的患者不能力求出痧。刮拭胸前区穴位时注意避开两乳头,任脉从璇玑穴刮至膻中穴;足阳明胃经刮拭乳根穴和屋翳穴;如遇到乳房硬结或阿是穴处用刮痧板按磨3 ~5 次;足厥阴肝经分别刮太冲穴、行间穴、期门穴、章门穴。刮痧结束后,嘱患者注意保暖,避风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之品。
铜砭刮痧一周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手法干预为30 ~45 天一次。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0]中乳痈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局部及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好转:局部及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局部肿块减小。未愈:局部及全身症状加重或者已经形成脓肿。其中,患者疼痛情况采用VAS 评分评估,0 代表不痛,10 代表最痛;患者肿块大小通过触摸测量确定面积。
采用SP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用t检测,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乳房乳房疼痛降低,肿块大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194),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的乳房疼痛VAS 评分和乳房肿块大小比较()
表1 治疗前后的乳房疼痛VAS 评分和乳房肿块大小比较()
其中,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观察组治疗后比较,¨P<0.05。
?
观察组治愈率为78%,对照组治愈率为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6 个月,均无失访。观察组0 人复发,复发率为0,对照组2 人复发,复发率为4%(2/50)。
研究发现,浆细胞性乳腺炎一般发生在非哺乳期或者非妊娠期,发病的平均年龄趋向于年轻化,而国内外对这一疾病的病因和病机还在进一步研究中,初步认为形成的原因是不尽相同的[11-13]。中医上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主要发病机制是肝气不疏,气滞血瘀,乳络堵塞[14];有的研究人员认为本病是由于先天的秉赋不足,大多数有乳头内陷或畸形的表现;又因情绪不畅,肝气郁滞,疏泄失常等;或者肾阴亏虚导致虚火,营气不从,瘀久而化热,进而乳络失养,形成痈肿[15]。也有人认为此病为外感热毒或饮食不节导致,火邪之热毒蕴于肌肤,气血淤滞;气滞则肿,血淤则痛;毒邪炽盛,正邪相反,故有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脉数为热毒蕴结之象[16]。针对这一病症,常见的治疗手法主要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药物与手术联合治疗[17],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药物治疗存在效果不佳,而手术治疗最大问题是影响美观且复发率偏高。朱君君等在临床研究表明对推拿手法在产后乳房肿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而铜砭刮痧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在颈椎病、痛经、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也有广泛研究,初步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具有良好的效果[18-21]。
本研究采用虎符铜砭刮痧治疗,利用铜具有强传导性和杀菌消毒功效,且能与人体达到共振,增加对经络穴位的刺激。刮痧过程中遵循“调动气机和“以痛为腧”的原则,重刮或者循环刮重点部位,充分发挥铜砭刮痧改善代谢循序,增强机体免疫通经活络的功效[22]。
乳房手法干预能使局部肿块松散,促进乳腺导内管分泌物排出[23]。研究显示,手法干预不仅可促进乳管内郁积的分泌物排出,还可促进淋巴液回流,有助于肿块消散[24-25]。推拿乳房周围的穴位具有直接、有效消除乳房肿块,缓解乳房肿痛的作用[26]。点按足阳明胃经穴位,具有通畅胃经气血的作用;足厥阴肝经穴位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膻中穴为交会穴之气会,有调动全身气机,宽胸理气之效;天溪穴属足太阴脾经,疏通脾经,有调动气血运行的作用。按摩诸穴,具有疏通局部乳络,促进分泌物排出,加速肿块消散的作用[27]。
本研究中充分借鉴科室多年来铜砭刮痧的临床应用效果[28],结合手法干预联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充分发挥铜砭刮痧的优势,通过刺激体表相应的穴位产生经络传导,达到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之功效。与其他疗法相比,该疗法让患者避免了服用药物和手术的痛苦,同时维持乳房的形态和美观,缩短了治疗时间,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