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雨 李晓梅
摘 要: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周期现象,着重阐释了经济周期的内涵、阶段、根源、传导机制以及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利益冲突是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加剧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由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源于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属性,所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要谨防货币信用关系引发经济波动和危机,努力促进共同富裕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稳定和促进就业,增加有效需求。
关键词:经济周期理论;逻辑蕴涵;现实适用性;启示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1-0001-04
一、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逻辑蕴涵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了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周期性循环的规律,形成了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马克思着重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内涵、阶段、根源、传导机制以及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这些方面构成了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充满矛盾的循环运动:经济周期的内涵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视为再生产的周期或生产危机的周期,并把经济危机作为经济周期的中心进行理论阐释。所以说,马克思所探讨的经济周期实际上是经济危机的周期。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各个变动”,使实际的资产者深切地感到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矛盾的运动,“而这种变动的顶点就是普遍危机。”[1]23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从这一次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开始,就是一个经济周期。即一次危机的来临既是原有经济周期的结束,也是新的经济周期的开始。两次危机间隔的时长叫作周期长度。
(二)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经济周期的阶段
马克思通过对现代工业运动的周转周期的考察,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循环交替:“它要经过消沉、逐渐活跃、繁荣、生产过剩、危机和停滞等阶段。”[2]按照马克思把经济危机作为经济周期的中心的思想,经济周期各个阶段的排序应该是“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3]404,虽然其中并不是每个阶段都有明显的表现,但经济运行的这种顺序是始终如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这一周期性的轨道上循环反复地向前发展。
(三)利益冲突导致比例失衡: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源。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基本矛盾造成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在这一矛盾支配下,虽然个别企业的生产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但整个社会生产呈现无政府状态。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每个资本家都会不断地增加资本积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再生产,但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呈现相对缩小的趋势,其结果必然引发供求对立,造成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说过,现代工业“经常地出现生产过剩和生产不足的现象”,这是“由于比例失调而带来的经常的动荡和痉挛”[4]。在危机时期,“每个资本家的利益和资本家阶级的利益之间的对立就显示出来了。”[5]282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带来的利益冲突必然导致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最终使社会再生产无法顺利进行。同时,利益冲突带来的激烈竞争推动着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失业人口增加,这些失业人口的存在也会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因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会相对缩小。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相伴而行,其结果必然导致生产与消费脱节,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最终爆发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危机爆发后的萧条阶段迫使利益冲突得到暂时的缓解和调整,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但随着经济逐渐走出萧条,走向复苏和高涨,资本再次大肆扩张,利益冲突重新激化,一场新的危机来临,如此循环往复。
(四)固定资本更新的契机与隐患: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进行的物质基础是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他说:“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周转组成的包括若干年的周期,为周期性的危机造成了物质基础。……虽然资本投下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6]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段话。一方面,固定资本更新使危机转入高涨。在危机到来后的萧条阶段,价格水平会很低,给企业带来了固定资本更新的契机。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必然进行固定资本的更新。固定资本更新的投资首先使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开始出现复苏,劳动力需求增加,进而带动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加,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也开始出现复苏景象。最终是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都摆脱萧条和停滞状态,走向复苏和高涨。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也是下一次危机爆发的隐患。伴随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的,往往是企业规模的扩大、技术的进步、效率的提升和竞争的加剧,最终社会总供给又超过了总需求,或社会劳动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失衡,一场新的危机便爆发了。
(五)买卖分离与信用链断裂: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在商品流通中就存在着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他说:“商品流通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不同于直接的产品交换。”[7]131在产品交换中,买和卖是同时发生的,因此不存在产生危机的因素。在简单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就已经包含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如果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危机的可能性就包含在买和卖的分离中。如果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在两个不同的时刻分别起价值尺度和价值实现的作用,危机的可能性就包含在这两个时刻的分离中。”[8]不过马克思同时还指出:“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1]135-136只有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条件下,这种危机的可能性才能转变为现实性。首先,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可以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和在空间上相分离, 当一部分商品生产者只卖不买时,买和卖之间就失去了平衡。由于另一部分商品生产者的商品无法转化为货币,他们的再生产就无法进行下去,于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就潜藏了危机。其次,“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使商品的让渡同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的关系也发展起来。”[7]155货币充当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虽然给商品流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信用链条。当这一信用链条中有人失信时,信用链断裂,引发信用危机。信用危机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二、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当代价值
虽然马克思是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经济周期性运行的规律,但马克思同时也指出,这种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源自于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属性。所以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并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凡是资本所到之处,都有可能出现经济波动,一旦出现大的波动,都会给经济运行带来重大风险。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有过经济繁荣与萧条交替出现且不断重复的周期现象存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真理魅力。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也将愈演愈烈,深化对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理解,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防范经济领域出现重大系统性风险,对于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他山之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借鉴
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具有方法论的借鉴和启示。马克思指出,当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运动到达危机阶段时,它通过对生产力造成巨大破坏来使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得到恢复,实现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并为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条件。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为参照,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周期运行的内在机制,充分把握和利用这一机制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一方面,要正视经济周期的负效应,致力于降低因经济波动而带来的冲击和破坏的程度,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经济周期的正效应,抓住时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实现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借鉴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在供给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向质量和效率要效益;在需求侧,完善各层次的分配制度,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促进有效需求增加,使生产、分配和交换各环节更好地衔接,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金融海啸: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再现魅力
美国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震撼世界的经济危机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平稳发展了一段时期,此后随之而来的滞胀使自由主义重新抬头。但是,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无法推翻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预言。由美国2007年的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的金融海啸迅速向实体经济渗透,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危机,其影响波及全球。马克思的《资本论》再度畅销,马克思关于信用制度与危机关系的论述的科学性在这场危机中再一次被证实。
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美国基尼系数几十年里一直呈现上升趋势,1981年为0.4,金融危机爆发前则上升到0.462。面对资本主义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美国采取了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和利用花样翻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分散、转移风险的手段来刺激居民消费力,以求拓宽大量剩余产品的销路,不断实现剩余价值。在这两种手段的交互作用下,房产泡沫和金融泡沫越聚越多,越胀越大,一时掩盖了生产无限扩大与消费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使矛盾越积越深,最终爆发了规模庞大、破坏力深远的经济危机。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信用制度在这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说,“在现代信用制度下……将会产生一种虚假的需求。”[5]466这种虚假的需求使生产一时间可以不顾消费的制约而不断扩大,进而加剧其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信用制度还衍生出各种欺诈行为,以至于一些金融票据到底“是代表产品还是代表风”[5]458人们很难给出判断。马克思还指出:“用未售的商品作担保越是容易,这样的贷款就越是增加。”[5]459为了获得贷款而进行生产的做法“很快就发展成为一种专门为获得贷款而实行委托销售的制度。结果就必然造成市场商品大量过剩和崩溃”[5]448。所以,“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業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5]288。一旦销售环节中哪里出现了问题,货币无法回笼,就会银根紧缩,进而出现信用恐慌,信用恐慌导致资金链断裂,于是生产逐步萎缩,工人失业加剧,经济危机来临。美国政府和华尔街银行家们高明的手段并没有解决马克思所揭示的在经济周期中起决定作用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有着强大的解释力。
三、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现实启示
(一)谨防货币信用关系引发经济波动和危机
马克思把商品看作社会财富的基本形式,并把资本主义经济同商品经济结合在一起,就商品所反映的经济关系对经济周期进行分析,并由此向纵深方面扩展。马克思指出,商品经济中通过商品与货币的形态表现出来的买卖过程的时空分离以及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带来了商业危机的可能性。由于商业与生产存在密切联系,这种商业上危机的可能性会因此扩展为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危机。这种商品经济周期波动的运动形式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它具有超社会形态的一般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类似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周期运行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不同之处,只是在于市场的发育程度不同会导致商业波动对生产波动的影响程度不同。马克思还指出,货币在两个不同时刻承担着价值尺度和价值实现的职能,这种货币职能的时间分离就潜藏了危机。金融危机通过货币信用关系与商品经济的密切联系,渗透到整体经济中,会导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出现大起大落。纵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当货币信用关系与现代的股票市场相结合时,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波动所起的直接推动作用威力更大,有时还直接引发深重的经济危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也离不开货币信用关系,货币信用关系内在地引起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可能性同样存在,在危机问题上绝不能掉以轻心。
(二)努力促进共同富裕保持经济健康发展
在商品经济中,“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3]548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持续发展要以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为前提。因此,公平收入分配,縮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减缓经济波动、预防经济损失的有效措施。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虽然在进入21世纪后一度经历了由上升到下降的过程,但近几年一直在高位徘徊[9]。如果不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将难以提升,势必抑制经济增长,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增长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要素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要素市场的发展程度距离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要素市场发展不完善的问题带来了初次分配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公平缺少的问题,造成不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也构成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挑战。此外,急剧扩大的财产分配差距也构成了对共同富裕的挑战。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我国居民财产数量迅速增长,这一增长也是不均衡的,无论是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群体之间,都存在着财产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收入差距、财产差距处于高位的现象是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一大隐患。
(三)稳定和促进就业增加有效需求
马克思在对经济周期的分析中指出,资本有机构成会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其直接后果就是失业增加,庞大失业队伍的存在会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因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具有相对缩小的趋势。而扩大再生产和发展经济都要建立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增加的基础上。因此,要推动经济繁荣和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就要千方百计地稳定和促进就业。当前解决我国就业问题面临很多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每年有大批新成长的劳动力,有大量的劳动者需要就业。然而,在未来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我国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会慢于经济的增长,劳动力需求不会有大的增加,而我国的劳动力总量仍呈持续增加之势,就业压力持续加大。认真解决好就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紧迫的任务。要想方设法增加就业岗位、稳定劳动关系、鼓励自主创业、强化公共服务,要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1.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59.
[5]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7.
[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86-587.
[9] 李实,朱梦冰.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促进共同富裕实现[J].管理世界,2022(1):52-61.
Logical Implication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Marxs Economic Cycle Theory
Wang Xiaoyu1,2 , Li Xiaomei2
(1. School of Marxism, We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
2. School of Marxism,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163318, China)
Abstract: Marx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research of capitalist economic cycle phenomenon, emphatically analyz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conomic cycle, stage, roo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 crisis, thinks the economic crisis of capitalism derived from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led to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credit system increased the possibility of a crisis of capitalism. Because the law of economic periodic fluctua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intrinsic property of capital pursuing surplus value, so Marxs business cycle theory is also applicable to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e should guard against economic fluctuations and crises caused by monetary and credit relations, strive to 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 maintain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bilize and promote employment and increase effective demand.
Key words: business cycle theory; logical implication; realistic applicability; revelation
[责任编辑 立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