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素养立意”作文的解析与比较研究
——以2022-2023 年的作文写作为例

2024-03-06 01:53:46周建强
中学语文 2024年4期
关键词:情意话语作文

周建强

高中语文的作文写作是语言与言语交织的外在物化样态。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思想是思维的基石,是文化最鲜活、最具生命力的隐性话语。高考语文的作文写作表面上是引领学生建构与创生书面文本样态的“思想愿景”和“话语故事”,实际上是让学生将自我与“他者”激荡交汇产生的思想情意、精神心灵等内生性思想文化转化成结构自主、相对完整的物态文本话语。写作要求中的“就事论事”是指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就事说理”意味着要“以理服人”;“依境抒情”即要求“以情动人”。河南大学文学院的王立群教授曾表示,目前高考语文的作文写作总体朝着思辨性方向发展。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高考语文的问题情境型与任务驱动型的作文写作,都着眼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问题解决及其“做中学”“学中做”和“悟中学”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创生。因此,高考语文的作文写作要聚焦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较好的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思辨能力。[1]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辨性立场的价值取向,要充分彰显积极、健康的正向价值取向,以作文写作为其重要抓手和创生路径,为我国选拔与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重要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

一、2023 年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素养立意”作文写作真题文本解析

1.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微写作”真题文本解析

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微写作是选做题,有问题情境的解译创设,极富任务驱动与问题解决意味,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性,极具灵活性、开放性、创生性和创造性。比如,2023 年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的“微写作”是三选一的选做题,话题(1)着力于学生的信息生活实际,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话题(2)基于学生的校园生活场域进行情境创设,使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时“言之有物”“言之有事”“言之有法”;话题(3)指向了极具个性化与情意化的抒情文字话语创造,极富创生性。此次“微写作”考核重点关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凸显了我国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对于创造性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度关注,同时紧密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其经验,致力于培养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思想创造力及话语创造性表达的文化素养。[2]

2.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大作文”真题文本解析

2023 年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大作文”是二选一的选做题。选做(1)是“续航”一词的新意及新解,作文导语中既有“续航”这一词汇意义的义项释解,又有作文写作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维度的明确要求,即“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紧紧围绕这五个方面展开其生命个性的思想与文化话语的书写、表达和语用创生;另一方面有利于阅卷老师评阅作文时把握好尺度。选做(2)的作文导语涉及学生熟识的生活场景和学校生活的参与体验情节,将作文写作的思想问题场域拓展至“新产品的发布”等诸如此类的社会性生活的情境场域。值得注意的是,选做(2)从思想、内容、手法(细节描写)、语言与书写五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记叙文写作的文体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紧紧围绕这五个方面展开其生命个性的思想与文化话语的书写;另一方面有利于阅卷老师在评卷过程中把握作文评阅的标准尺度。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层面进行观照,选做(1)的作文导语立足语言的话语解析,促进、发展与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力与迁移力,锻炼了中学生思想话语的组织力、表达力和创生力。这充分彰显了“以学生为本”与学生生命主体性的文化话语及其思想力的升级、升格和升维。选做(2)聚焦学生直接的个人生活经验世界和间接观察性社会生活世界。写作本应源于写作者直接与间接性的社会生活实践,作文写作涉及的生活经验场域越丰富、越宽广,学生的个人化思想文化话语的生成与创生也就越丰盈,话语表达的可能性也就越宽泛。但是,这一推论的前提条件就是统整并融合学生的个人生活的直接经验世界与间接的社会性生活世界,因为二者既密切关联又有着发展交融的特质。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学生的创造生成性、迁移思辨性、思想建构性、精神重铸性与情意创生性等特质。因此,写作题既要保持其思想“间距”适当,即要尽力保障学生作文写作的“最近发展区”的“适合”“适宜”“适当”,又要并举性疏离与学生个人直接关联的现实生活世界和社会“他者”世界,使其因相互比照、“吸引”而极具思想张力。

2023 年高考语文北京试卷中的“大作文”的写作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与“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紧紧围绕学生及其生活经验世界的情境场域,内含某一思想问题的人物驱动和问题解决,将学生个人与社会生活纳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作文写作视域。该写作设计还保持着对学生个体生命的高度关注,作文导语也有家国情怀的思想关联指向。这就是将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课标导向进行了设计性的思想文化与精神情意的析出。北京高考语文的作文命题设计充分照应了学生个体生命的思想情意、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完全符合我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推己及人”的思想文化范式,也高度契合思维认知由关注自我的生命个体延展至国家社会生命族群的升级路径和升维路向。[3]其实,这样的作文写作设计,以学生个体生命的文化体认及思想文化的建构和话语重构为语文核心素养测评的微观切口,可以最真实地呈现中学生思想文化的教育真实样态及其品质审视,可以真实显现语文学科考试测评的意义和价值。

二、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作文写作真题文本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方法设计

1.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作文写作真题文本研究的理论视角

北京市普通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写作理应基于“素养立意”,聚焦语文学科课程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一方面,作文写作及其课程教学实施与考查测评,最能全面而充分地展示与体现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素养;另一方面,作文写作最能整体涵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位一体”进阶发展提升的全要素、全链条和全过程。[4]因此,普通高考语文试卷“素养立意”作文及其教学实践的“素养立意”和“素养导向”就成为研究的理论视角。普通高考语文试卷“素养立意”的作文主要发端于学生个体生命的体验经验、思想情意、精神心灵,臻至生活审美、思想觉解、精神鉴赏、灵魂涤荡、文化自信的至真至善至美之境。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将个性化的个人经验话语浸润与贯通至社会性话语,最后生成与创生出作文的文本话语。从北京市普通高考语文的作文写作的“素养立意”与“素养导向”的研究视角出发,可以为高中语文的作文写作教学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和新视域,真正做到从实践中得来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助其在未来高考语文的作文写作中脱颖而出。

2.普通高考北京语文卷中的作文写作真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1)文献研究法。笔者将2022—2023 年间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作文作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借助电子数据库及相关网络资源等渠道,搜集汇总了2022—2023 年间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作文真题文本以及相配套的评分标准、考试说明等资料。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查阅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等指导性文件,参考了关于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研究的相关论文、学术著作和评论文章。在查阅大量学术期刊、优质论文的基础上,笔者科学借鉴其中的合理观点,为深入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内容分析法。为确保普通高考北京语文试卷“素养立意”作文比较研究的客观性、可行性、公正性,为了本研究的便捷、简易且能充分、有效地展开案例论证法和比较研究法。笔者基于“作文主题”“作文类型”“写作要求”“写作驱动与关注”四个维度对2022-2023 年普通高考北京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目内容进行了编码分析,找出其隐藏的命题规律和价值导向,保证了研究文本内容与样本的可重复性,使得研究过程更具有说服力。

三、2022-2023 年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作文写作的比较分析

1.作文写作主题的比较分析

表1 2022-2023 年北京市普通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主题的比较分析

2022-2023 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主题主要聚焦于相关创新与创造的思想领域,密切结合学生个体生命的直接经验世界,“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素养为本”,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为基点,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情意、精神心灵的话语文本的建构和创生。而高考语文作文的考查测评倾向于与现行统编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单元学习任务”的写作内容安排保持“教学评”一体化的高度一致性。2022-2023 年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作文主题设计不仅紧密围绕学生个人生活的思想情意与精神心灵的经验世界,而且着力考查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注重评估学生的辩证思维、创造性审辩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2.作文写作类型的比较分析

表2 2022-2023 年北京市普通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类型的比较分析

自2010 年以来的普通语文高考作文的命题设计一直处于不断演变中。无论哪种高考作文类型的命题形式,其实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从总体趋势上来看,曾经“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由盛转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5]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保持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地位。2022-2023 年北京市普通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类型主要为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2022-2023 年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微写作”与“大作文”的命制和设计保持着稳定的一致性,其中“大作文”倾向于创新思辨型的议论文和生活体验型的记叙文。

3.作文写作要求的比较分析

表3 2022-2023 年北京市普通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写作驱动与关注的比较分析

在2022-2023 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卷中,2022 年的全国甲卷、乙卷、新课标Ⅰ卷与新课标Ⅱ卷的作文写作要求集中在视角、立意、文体、创新四个方面;天津卷的作文写作要求是视角、文体与创新三个维度;上海卷的作文写作没有较为具体、明晰的要求。2023 年的全国甲卷、乙卷、新课标Ⅰ卷与新课标Ⅱ卷的作文写作要求较之前一年,减少了具体、明晰的写作要求。这为高考语文的作文写作的写作者去掉了“镣铐”束缚和导向性“规制”,很大程度影响了中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的创造性、创新性的思想情意与精神心灵的话语文本的建构和创生。2022-2023 年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微写作”与“大作文”的写作要求基本上保持着高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其具体表现为:“微写作”对“语言及其条理性、语言及其感染力、情意及其针对性”等方面的要求;“大作文”对议论文有着论点、论据、论证、语言、书写等具体且明晰的写作要求,记叙文对思想、内容、语言、书写四个方面有着较为具体且明晰的写作要求。高考作文所给的“写作要求”是学生写作时必须参考的行文规范,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起到警醒和提醒的作用,能最大程度上规避学生跑题、偏题的风险,而其价值取向也在无形中指引着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写作观的塑造。至于作为文章结构形式的“文体”,它被定义为“由作文写作的表达功能、语言风格和结构组织等诸多特点形成的类型特征的集合”。[6]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对文体的限制越来越少,而高考语文北京卷中二选一的“大作文”的写作要求对文体有着较为明晰的规制。虽然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者不再将“规范文体”作为考查学生的唯一关注重点,而是更倾向于关注学生审题立意的角度和写作文的真实水平,但整体而言命题者对文体的关注程度有所加强。[7]

4.作文写作驱动与关注的比较分析

2022-2023 年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对作文写作驱动与关注的表现为:2022 年全国甲卷聚焦学生阅读材料后的思想启示与感悟思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经验,2023 年全国甲卷的引导语中有丰富的关联词和逻辑关系,聚焦联想与思考;2022 年全国乙卷要求学生结合材料阐述自己阅读后的理解、感受与思考,2023 年全国乙卷的引导语中有丰富的关联词和逻辑关系,含有自我与他者的普适性认知,指向认识与思考;2022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凸显启示意义,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体现自我思考与感悟,2023 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排比递进式的作文引导语指向联想和思考;2022 年新课标Ⅱ卷主题明确,以任务驱动,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体现自我认识与思考,2023 年新课标Ⅱ卷要求学生结合材料,有针对性写作;2022年北京卷的微写作(1)是应用性写作,设置了任务驱动的问题情境,微写作(2)是应用性写作,设置了任务驱动的问题情境,微写作(3)是个人情意的任务驱动,大作文(1)是具有创新性与理据性的主题话语驱动,提供了多元视角,需要学生对视点进行选择性解读与思考,大作文(2)是紧扣当下学生个体生命的直接经验世界与社会生活世界,需要学生真实地讲述体验、经历与感受。2023 年北京卷的微写作(1)紧扣学生的学校班级生活,要求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微写作(2)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要求学生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感受,微写作(3)要求学生抒写自我的情意感受,大作文(1)是引申拓展,有着较为明晰的文体任务驱动,大作文(2)是紧扣学生生命个体直接体验的生活经验世界与间接旁观的社会实践活动世界,有着较为明晰的文体任务驱动。2022 年天津卷要求学生围绕话题阐述自己的思考与感悟,2023 年天津卷写作视角开放多元,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的体验与感悟进行联想和思考。2022 年上海卷要求学生围绕话题阐述自己的思考与认识,2023 年上海卷聚焦因果探究,大量留白,要求学生在写作中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四、2022-2023 年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作文写作真题文本检视

1.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微写作”真题文本检视

2022 年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微写作(1)重视学生论述的理据的针对性与充分性,强调学生话语表述的条理性,主要聚焦于考核必修上第六单元的写作主题“议论要有针对性”和必修下第三单元的写作主题“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这一年的微写作(1)和微写作(2)都是应用性写作,设置了任务驱动的问题情境,微写作(3)则是个人情意的任务驱动。2023 年北京卷的微写作(1)紧扣学生的学校班级生活,要求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微写作(2)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要求学生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感受,微写作(3)要求学生抒写自我的情意感受。其中微写作(1)的考查要点和2022 年的微写作(1)大致相同。它不仅紧密结合了必修上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任务”的作文写作“学写文学短评”,将阅读理解与作文写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和统整,还将文学经典名著的整本书阅读与作文写作进行了积极、有效的衔接与沟通、勾连与贯通。微写作(2)的作文写作设计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将学生在校内外教育教学场域中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习勾连,这也与“学写文学短评”学习任务高度一致。微写作(3)的作文写作聚焦青少年个人的思想情意生活和诗意精神世界。青少年处在内心最为敏感与情意最为饱满、活跃的时期,通过中学生最具个性化与情意性的诗化语言和抒情文字,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青少年的诗笔文字与抒情话语的个性化、创造性、情意化的“文道合一”的无限魅力。作文写作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清晰、明确,即“真”(真挚的感情)、“善”(感染力与感召力)、“美”(生动的语言)。

2.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大作文”真题文本检视

2022 年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的大作文(1)聚焦评估中学生的创造性的思想话语的表达与文本表述的能力素养,内容的命制与设计紧扣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之道”,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课程教学改革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的语文教育教学新趋向。大作文(2)的写作命制与设计密切结合时代话语,紧扣当下学生个体生命的直接经验世界与社会生活世界。学生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个人经验世界、社会生活世界与思想情意世界场域情境中的思想文化、精神情意建构与创生过程。2022-2023 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二选一的“大作文”对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写作要求较为明确、清晰。2023 年北京卷的大作文(1)是引申和拓展,大作文(2)是紧扣学生生命个体直接体验的生活经验世界与间接旁观的社会实践活动世界,有着较为明晰的文体任务驱动。

3.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作文写作命制与设计的审辩性检视

2022-2023 年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中的“微写作”和“大作文”基本保持着命制与设计的一致性、一贯性和稳定性。较之全国其他高考语文卷而言,其一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具体表现为三选一设计的“微写作”和二选一设计的“大作文”;另一方面有着较为明晰的写作要求与较为规范的作文写作的指向规制。这种设计也会不可避免地为作文评阅工作增加负荷和难度。

对于高考语文的作文,没有“要求”就是“要求很高”,有利于学生写作时发挥创造性与创新性;“要求”过多,就可能因此束缚学生作文写作的创新性和创造力发挥。[8]高考语文作文固然应该拥抱“规范”,但是过于具体的写作规制也有可能对学生写作造成阻碍。高考语文的作文写作就是让学生在开放与收束、创新与守正、“破”与“立”之间“戴着镣铐起舞”。这也是我国教育培养“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创新型人才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促进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自觉自为的行为方式。[9]

作文写作一直在语文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高考作文命题的走向,有助于提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素养和效能水平,对当下实施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0]学生面对高考语文的作文材料与话题时,给出的每一个人物与观点、事件与概念都要经过冷静分析、辩证思考和思辨思维。在开放、多维的高考语文作文中,学生应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或“判断”,以积极展开体验认知话语、思想情意话语、精神心灵话语间的解构、建构与重构。基于高考语文的问题情境型、任务驱动型作文,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其构建与创生的路径均缘起于思维理解与思想检视,继而进阶至人事审美、思想审美与情意审美,再发展至蕴涵觉解生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后将内心潜隐的思想情意的缄默性话语转化成为直观显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本话语。高考语文作文的写作范式路向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创生既“同频共振”,又“相向而行”。因此,普通中学的“素养立意”语文学科课程中聚焦核心素养的作文写作,即“素养立意”的高考语文的作文写作,应该积极统整、融合“做中学”“学中做”和“悟中学”的素养实践创生路径。

猜你喜欢
情意话语作文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李忠宪:“绿叶”对“根”的情意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40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动物之间有情意吗?
好孩子画报(2015年1期)2015-06-19 14:43:02
最美的情意
艺术评鉴(2015年4期)2015-03-23 22:06:35
平生情意,悉数与君
火花(2015年8期)2015-02-27 07:44:15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