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中语文教改的探索

2024-03-29 20:47徐光华
中学语文 2024年4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建构素养

徐光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将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新课标还细化了十二条课程目标,且明确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1]。这为继续深化高中语文教改、发挥语文育人功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要持之以恒地“夯基固本”

高中语文教改的深化必须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基固本”,就是要“继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2]。这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3]。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4]毛泽东同志也曾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这里的“苦功”就是指多读多写的语言训练、语用实践。因为语文是应用、工具之学,不是分析、应试之学,学语文最终是为了用语文,并达成新课标确立的“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5]的基本目标。但达成这一目标要注重“两个基于”(即高中学生语用基础、学科核心素养综合特性)来创新教学策略,就是要充分利用或巧妙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语言运用情境,来加强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积累并建构语言知识,增强语用能力,让他们能从中启迪思维、涵养审美以及受到文化的熏陶。

比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教师要高度重视阅读对发展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科核心素养的独特作用,并注重根据课文特点(语言情境)和学生学力(语用学情),指导学生在知识积累与建构、情境运用中增长言语智慧、增强语用能力,持之以恒地“夯基固本”。为此,教师可这样设计引学:“通过预习,大家已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假设要你在课文标题‘退’字前再加一个字,你会选用哪一个?”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踊跃回答:“可加‘义’‘智’‘勇’……”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将学习引向深处:“请问是根据课文的什么内容选用这个字的?”以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文本,进行探究阅读。这个过程以“语言”为抓手,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与工具相统一的特点,既持之以恒地帮助学生“夯基固本”,又带动学生思维、审美、文化核心素养发展,具有综合育人效应。

二、要高度重视“思维提升”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它犹如掌握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能力的“背后抓手”,深刻影响着教与学的质量、效率与品质。因为,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不可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6]。由于“深度学习是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导向,整合学习内容,批判性地建构新知,且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模式。它指向学科核心素养,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主要特征是意义重构和以生为本”[7]。与浅层学习相比,它更注重让高阶思维(概括、推理、思辨、分析、综合等)与高阶情感(共情、专念、悦纳、自省等)参与到学习中,也注重理解与运用、联系与建构、迁移与运用。因此,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思辨阅读、深度学习来不断淬炼其思维品质、发展其高阶思维,以达成新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关于“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8]的目标与要求。

比如,教学《六国论》一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纳入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同时根据教学内容(文本类型)特点和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精心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教学(阅读)问题;或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并筛选出有价值的共性学习(阅读)问题,让学生从文本的细节之中、关键之处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师尤其要注重启发学生带着问题不断走进文本、分析质疑、多元解读、讨论辩论,以促进其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提升。正式开始教学《六国论》前,教师在要求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时,要根据完整论述的顺序和要求来预设相应的教学(阅读)核心问题,以启发学生据此了解和把握文章的发展脉络,进而自主探寻学习(阅读)核心问题的结论或答案,如“文中提到哪些国家对秦国进行了贿赂”“六国最终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等问题。这样启发学生带着思考性、探究性核心学习(阅读)问题走进文本,既能更好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又能促使他们把握文章创作思路,从而实现高阶思维发展。

三、要切实加强“以美育人”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而也是语文课程主要的审美鉴赏对象。根据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和统编语文教材编写意图,我们可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和“欣赏文学作品的美”两条路径来引导学生增强美感体验、提高审美素养,以切实加强“以美育人”,增强语文的育人功能。鲁迅曾说过,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因此,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来看,语文教学可通过阅读与积累,以及对各种汉字和汉语现象的梳理与探究、分析与比较,让学生充分体会汉字的丰富内涵和优美特征,使他们持续产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进而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和运用规律,增强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欣赏文学作品的美”来看,高中统编语文教材的诗词曲赋、经典美文、名言名著都是经典之作,浓缩着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沉积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因此,教师要注重更新理念、创新手段、变革教法、转变学法,引导学生在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形成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更好地发挥语文的“以美育人”功能。

比如,教学《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赋能诗歌阅读鉴赏,通过视频、音频将古诗中的唯美情境、离愁别绪呈现在学生面前,再辅之以清幽、凄婉的伴奏对氛围进行烘托,让学生透过皎洁的月光、波光粼粼的扬子江面和面带忧愁的人物,深刻体会作者当时身处的情境和心情。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又能使他们切身感受到诗人写作时浓浓的思乡之情,体会到江南春夜的独特之美,以及游子思归的另类美,从而增进美感体验、提高审美素养。

四、要有机渗透“以文化人”

新课标将“文化传承与理解”列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凸显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课程功能,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并参与当代文化,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人文精神,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9]。因为“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国民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国民性的培育就是一种课程文化习染、浸润、塑造国民之精神,亦即‘以文化人’。语文课程‘以文化人’,强调用人类经典、优秀的文化传统影响人、塑造人,以文字、文章、文学等形式改变和化育人”[10]。文化犹如“血液”一样渗透在字里行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能开阔文化视野,积淀文化底蕴,建立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又能建构并运用语言,提升思维品质,增强审美意识,还能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以文化人”目标。朱自清先生说过:“做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就应当接受古典的训练,这种训练就是种下中国文化的精神种子。”[11]这启示教师要注重“以文化人”,引导学生传承经典、含英咀华,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建立文化自信。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积累古诗文。古诗文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宝库,不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意存高远、隐含哲理,因此对学生人文底蕴及思想品质的锻塑起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技能、应试的浅层次,而应站在文化、育人的新高度,启发学生在诵读经典中含英咀华、滋养思想、升华人生。比如,学生在记诵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教师要启发他们在建构语言的同时感悟志士、仁人那种先公后私、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发挥诵读经典的审美怡情、陶冶情操之功。因为古诗文不仅集语言形式、思想内容、形象意境于一体,而且还集音韵美、画面美、意境美、哲理美于一体,廖廖几字就能将学生带入美丽动人的画境。比如,陆游《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客至》中的“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这些诗句既有语言本身的格律美、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美,又有语言所营造的意境美。所以,教师要把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精髓、蕴涵民族高尚精神特质的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教活”,使每个汉字、词语浸入学生心灵,融入学生血肉,最终化为学生的文化血脉、思维方式、价值选择、人生观念,以养护其生命自觉,提升其精神境界,滋润其道德人生。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建构素养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