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代诗梦
◆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从理论上分析功能性力量训练在散打直拳击打力度中的作用,并通过实验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及教学实验法三种方法来探讨功能性力量训练对于提高高校散打运动员直拳打击能力的作用机理。选取某大学的专项班为实验对象,从中筛选出20名符合实验条件的对象,分对照组与实验组,以两组被试为研究对象,进行了8个星期的研究,以及通过分组的测试指标、各组间纵、横向对比结果表明,功能性力量训练对于散打运动员直拳一次及持续击打力度的增强作用显着,提升幅度都比传统抗阻训练效果大,特别是对增强连续击打力度作用极其明显。
◆ 功能性力量训练;直拳
散打运动作为一种对抗激烈、攻防转换频繁的格斗性运动,运动员身体的姿势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既要完成直线变速运动又要完成曲线变向运动[1]曹云清.散打项目力量特征及其训练方法与手段的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所以运动员需针对比赛场上变化多端的状态适时调整自我,以平稳地进行攻防,并在多变的竞争中保持身体良好的运动姿态和动态稳定。但当前散打力量训练多集中于普通力量训练,不能适应散打进攻与防守变换多变的特性,散打比赛时散打运动员受对手运动和自身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造成运动员在平常训练中难以打出力量和速度,这是由于忽略了对人体稳定小肌肉群的调控以及训练中的不稳定性而造成[2]赵博,张海燕.散打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理论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6):119-120.。功能性力量训练以人体运动链整体协调运动为基础,强调人体动作稳定与平衡,并通过神经系统使人体动作协调发力,强调多关节效应,克服单关节单调训练模式,强调身体运动链作用,避免对某一环节力量过快进行单一训练,通过力量爆发力提升以提升运动成绩及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牵涉人体运动链中各关节,加速、减速和稳定性动作可以较好地适应散打项目力量训练。
自2013年散打竞赛规则改革后,拳法在散打竞赛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有研究统计了近几年UFC比赛(终极格斗冠军赛)男子散打运动员散打技术运用状况,发现直拳技术的使用次数占所有技术使用次数的19.8%,以直拳为主结束比赛获胜的比例为30.7%[3]张家利.浅谈武术散打的力量特点及训练方法[J].新西部,2007,12:232-233.。另外还可以看出,前掌直腿技术与后步直拳技术是最主要的得分手段,而屈体前空翻转腰又成为了重要的得分方式。这些资料的展示,足以引起运动员,教练员对直拳训练的关注。他们中的部分选手反映说,明明本身就有比较大的实力,但是实际技术运用时,总是觉得所显示出来的威力差强人意,没有达到期望击打力度。这说明了他们在平时训练中没有很好地将肌肉用力点放在发力部位或发力方向。认为其原因,除了技术掌握熟练外,运动员在运用技术过程中,身体各个部位协调程度和各个环节之间配合练习,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4]黄振华,周伟昂.武术散打的力量特点及训练方法研究[J].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6):93-95.。另外,还有一部分运动员对自身肌肉用力顺序缺乏认识,致使发力不合理等[5]刘军.武术散打的力量特点及训练方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4(10):90-96.。功能性力量训练的基础理论是运动链的影响,强调了运动链在完成运动过程中的整体功能性,并据此进行了力量训练,可部分改善上述问题的产生,实现强化运动表现。而这种训练方法也被许多运动项目所验证,但是不同运动项目都有不一样的特征与要求,功能性力量训练是否也能对散打直拳的训练产生相应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证实。此外,目前关于功能性力量训练是否能够有效提高散打直拳打击效率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没有明确具体实验方法。所以本研究结合功能性力量训练和散打直拳进行研究,以直拳的击打力度作为参考标准来验证功能性力量训练在散打直拳中的作用和效果。
以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散打运动员直拳击打力度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进行相关文献检索,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以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功能性力量训练手段和内容进行了设计,结合实验结果和测试指标对有关专家、教练员接受采访,使实验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1.2.3 实验法
(1)实验对象与分组:在某高校选择20名散打专项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对其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以两组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年龄,对训练年限等基本情况进行统计。统计数据的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P值均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组的基本情况基本相同,与实验分组一致。
(2)测试指标:本试验以单次击打力度与15s连续击打力度为指标,体现散打运动员直拳击打强度,这两项指标各进行了三次检验,取其最佳成绩。
(3)培训内容:按试验要求进行,两组除完成原有训练课的学习内容,对照组采用常规抗阻训练,实验组接受功能性力量训练,培训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训练内容表
表2 实验后两组测试成绩对比表
表3 试验前后两组测试成绩对比表
(4)实验控制:两组都是同样的时间、同一现场由同一位老师负责培训,试验指标前、后试验也是同一个人完成。测验之前,引领实验对象做准备活动,以及测试指标动作的说明及仪器的调试,保证测量误差最小。在实验过程中,除了功能性力量训练这一部分训练内容不一样之外,其他部分都是一样的,在训练结束后,他们都没有从事任何其他长期体育活动。
1.2.4 数理统计法
统计汇总了试验期间所做的试验数据,用Excel软件处理测试数据,并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将测试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进行t检验分析。
试验干预前测成绩比较试验前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直拳一次及连续击打力度,实验组在试验前一次击打力度的平均值是199.3分、持续击打力度3282.2次,实验组一次击打力度202.6次、连续击打力度平均值3433.6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测试成绩结果表明,两项击打力度指标数据比较P值达0.599与0.836,且都超过0.05,表明试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单次击打力度及连续击打力度无显著差异,与实验干预一致,能做下一步测试。
2.2.1 对照组实验前后测试成绩的对比
对照组接受8周的传统抗阻训练,首先看击打力度的增减,散打运动员一次和连续击打力度的平均值在测试结束时都有提高,一次击打力度从203.8lbs增加至211.4lbs,连续击打力度由原来的3434.7lbs提高到3562.4lbs,但从实验前后的测试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一次及多次击打力度P值都在0.05以上,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传统的抗阻训练虽能促进散打运动员直拳一次与持续打击力度的增强,但是上升并不显着。
2.2.2 实验组实验前后测试成绩的对比
从实验组直拳击击力度试验数据可看出,在培训了八周,直拳一次及持续击打力度平均值亦增加,分别由训练前的199.3lbs和3408.2lbs提升到训练后的214lbs和3768.6lbs。由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单发打击强度为P=0.095>0.05,无显著性差异,连续打击强度P=0.005<0.01,有很明显的区别。由此可见,功能性力量训练能促进散打运动员直拳一次及持续击打力度的提高,而对于单次击打力度增加并不明显,对于持续击打力度增强极其显著,功能性力量训练对于散打运动员在直拳持续打击强度上的促进作用明显好于一次打击强度。
比较实验干预8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发现虽然单次击打力度指标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分平均值存在差异,而就P值而言(P=0.098>0.05)无显着差异,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直拳一次击打力度经试验后仍无显着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连续击打力度各项指标上均值均有不同,P值(P=0.045<0.05)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二者间差异的显着性。这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散经8周后,在直拳持续打击的强度上已存在显著差别。
比较两组试验前、后平均差值,从单次击打力度的差值来看,实验组为14.7lbs,对照组为8.3lbs,P=0.136>0.05,说明虽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提升幅度没有明显区别,但在提升效果上,实验组还是比对照组要好;从持续击打力度的差异来看,实验组为486.4lbs,对照组为127.5lbs、P=0.046<0.05有明显的不同,这也是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的一个补充。
尽管功能性力量训练比常规抗阻训练更能有效地增强散打运动员的直拳一次与持续打击强度,但是在一次打击强度增强方面,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抗阻训练之改善效果无显著差异,仅对于持续击打力度改善有显著不同,所以功能性力量训练在增强散打运动员直拳持续打击强度方面比增强单次打击强度好。
(1)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抗阻训练都可以促进散打运动员一次及多次打击直拳的力量,但是功能性力量训练在促进散打运动员一次打击直拳时比传统抗阻训练更有效。从直拳技术要求来看,运用直拳需身体多个环节共同参与,它的运动是在腿上发,在腰上主,在手上形,蹬地、转腰、伸臂、出拳逐层递进,构成了一个整体运动链。实验组训练方案设计中,除了涉及到单个环节力量的增强外,对于环节之间的衔接与力量传递也有所考虑,强调躯干整体性与多环节协同作用,例如悬吊俯卧两臂轮转屈伸臂时,受吊环作用,运动员的躯体须由上下肢及躯干配合以维持机体平衡,以进一步完成上肢环节交替屈伸,这一过程不仅使上肢屈伸得到加强,而且使主要动力肌群以外的深层肌肉群得以活化,使腿与躯干、躯干与上肢之间的连接得以深化,从而使力量传导更顺畅,降低力量损失。相对于对照组注重单一肌肉力量的变化,实验组虽然增强了部分力量,但也加强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连接,所以实验组散打运动员对直拳击有较好的增强作用,都高于对照组,表明功能性力量训练在改善散打运动员直拳击的作用上明显优于常规抗阻训练。
(2)功能性力量训练在增强散打运动员直拳持续打击强度方面比增强单次打击强度好。功能性力量训练对于散打运动员深部小肌肉群活化与加强,表现出的不只是降低能量传递损耗,更表现为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在直拳连续打击强度测试中,散打运动员要求15s之内连续打击,出拳击出数量与强度会对最终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多次打击还不可避免地伴有出拳、收拳之间的迅速变换,相对于一次打击而言,持续打击对力量传导、协调能力要求较高,所以说,实验组散打运动员直拳持续击打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作用更为显着。与散打运动员在直拳一次打击强度的增加相比较,功能性力量训练在多次打击强度上增加得更多、更明显。
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抗阻训练都能受到促进散打运动员一次及连续击打直拳力量的作用,但是从结果来看,功能性力量训练干预对于散打运动员的直拳一次及连续击打力度增加较大,特别在增强连续击打力度方面效果更明显,表明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散打项目的确能发挥出有效的效果,能对散打项目运动表象起到促进作用。但是,这并不等于功能性力量训练就能取代常规的抗阻训练,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的抗阻训练二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一者注重整体、一者强调局部,只有互相配合,以功能性力量训练作为力量训练的辅助手段,才能更好的促进散打运动员运动表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