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与实践分析
——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4-03-05 07:40韩坤霖王志强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互联网+院校

文/ 韩坤霖,王志强

◆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结合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找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互联网教学技术手段之间的联系,探析“双高计划”建设与高职院校“互联网+体育”混合式教学、“互联网+体育”高校竞赛活动、“互联网+体育”高校体质测试、“互联网+体育”实践育人的多维价值耦合,提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推进和保障实施高校体育课程优化与改革的具体对策措施及保障机制,确保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协同育人的效果落到实处。

◆ 双高计划;高校;体育;信息化

目前,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创新融合发展的2.0阶段,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已初步显现。信息化作为影响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和“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通过创设“互联网+体育”智慧体育教学模式既是破解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瓶颈的关键要义,也是推进“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建设的必由之路。

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重心正由规模发展转向质量提升。“双高计划”作为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制度设计,“双高计划”旨在以“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建设为目标,以“高水平特色专业群”抓手,以课程改革与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全面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程斌.“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林区教学,2022(10):48-51.。

“双高计划”的提出,需要我国职业教育院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生涯发展。高校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发展技能、培养兴趣等基础目标上,还具有促进心理健康和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推进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破解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增强课程改革成效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2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信息化现状

“双高计划”作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的提升,对于实现“双高计划”建设目标至关重要。2013年以来,教育部已在全国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对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及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可知,体育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运用能力、信息化教学创新创新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体育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1 体育课程教学信息化水平较低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智慧教育”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推动教育与科技结合越来越紧密,但相较于其他理论类课程,体育课程的教学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体育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陈旧,教学效果不突出,这一现象令人担忧[2]戴佳妮.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及改善策略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24):227-229.。首先,体育课程在教学手段较为陈旧,教学方法以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其次,体育课程在教学资源上较为匮乏,如教学视频、电子课件等,学生难以在体育课堂体验到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便利;最后,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单一,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体育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导致体育课程缺乏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培养。

表1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教学信息化使用情况(N=25)

表2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信息化学习情况(N=1983人)

2.2 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不高

相较于理论课程,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较少、信息化教学能力薄弱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体育教师教学资源和信息获取能力较差,导致体育课程电子教学资源不足;(2)信息化教学平台使用不熟练,体育课程以线下教学为主,与信息化教学平台结合不紧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体育课程中运用程度不高;(3)现代教学技术运用能力较低,体育教师缺乏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专业提升与继续学习的手段,制约了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制约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表3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教学信息化使用困境(N=25)

2.3 高校体育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高校体育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已成为制约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大短板[3]吴凤彬,沈婉蘅.信息技术提升高职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6):36-40.。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体育管理仍以传统人工管理为主,高校体育管理各个模块互通互联程度较差,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例如,教师手动登记学生体育成绩、体育场馆借用等,容易造成信息遗漏和混乱,导致体育资源的调配和利用不够高效。此外,体育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导致难以对学生体育锻炼进行科学的数据监测,无法及时、准确对学生运动状态进行及时评估和锻炼指导。最后,高校体育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也难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群体活动、体质测试、体育竞赛等进行整体设计,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和服务。

3 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多维价值耦合

3.1 “互联网+体育”混合式教学

“互联网+体育”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将互联网技术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4]王佳茵.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实施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06):62-64.。混合式教学以“移动互联网”为技术支撑,教师借助慕课、智慧树、畅课等线上教学平台上传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料,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和练习。教师还可通过在线互动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解答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和评价。“互联网+体育”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直观化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同时,由于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根据自身体育基础和体育兴趣进行项目学习和技能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体育兴趣。

3.2 “互联网+体育”全员参赛

体育竞赛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从校园体育竞赛管理体系、校园体育竞赛课余体育锻炼体系等方面对高校体育竞赛体系进行设计,开展基于“互联网+体育”的高校体育竞赛活动实践[5]贺炜.核心素养培育视阈下高职体育信息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1):85-87.。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和学生选课情况,选取篮球(906人)、羽毛球(692人)、乒乓球(450人)三个项目作为试点项目,随后实现全校全项目覆盖(约8000人),以大学生全员参赛为目标,在充分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及运动基础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自主报名比赛、自主预约比赛场地、自主确定比赛对手的“三自主”模式,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分层分级的全员参赛竞赛体系,通过体育竞赛锻炼大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提升受挫抗压能力,培养规则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表4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全员参赛试点项目简介

3.3 “互联网+体育”高校体质测试平台

传统的高校体质测试需要学生在特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测试,测试成绩以人工记录和统计为主,过程繁琐且耗时。在“互联网+体育”背景下,通过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建设体质健康测试平台,从测试预约、成绩录入、成绩计算、成绩公告、成绩上报等方面实现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信息化管理。此外,运用大数据技术,可对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更加精确地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体质评估报告,包括身体素质、健康指数、运动建议等,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健身指导和训练计划,提升大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意识。

4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策略

4.1 建立体育课程教学数据库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安全的、系统的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库对于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6]卓倪,陆春桃.信息化技术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建设[J].高教论坛,2015(01):113-116.。首先,高职院校应以校级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基于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对于高职毕业生的具体需求,编制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体育教学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案等,并积极挖掘线上体育教学资源、案例、视频等,建立系统、全面的体育教学资源大数据库。

4.2 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线上体育教学

线上教学资源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丰富素材和教学工具,首先,体育教师在课前可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上传体育项目文化、运动竞赛规则等相关课程教学资料,并布置相关讨论作业,开展前置学习;其次,在课程教学中,在基础运动技术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纠错和重难点教学,增进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技能要领的掌握;最后,在课后,教师可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上传运动技术练习方法、纠错视频等,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提升学生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提升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养成。

4.3 加强互联网的安全管理

线上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需要体育教师加强对于线上教学资源的筛选,保证线上教学的安全、有序。首先,线上教学平台需要设立安全、稳定的网络管理机制,为学生线上学习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其次,体育教师应加强对于线上教学平台的管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育教学资源和学习内容,拓展体育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最后,体育教师应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设计,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4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欠佳。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师应积极提升体育课程教学信息化水平,运用智慧教育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创新,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信息化水平,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体育习惯的养成。

5 结语

信息化作为影响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推动“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力量。基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体育课程教学信息化水平较差、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不高的现实,迫切需要推进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借助“互联网+体育”手段,对体育教学、竞赛活动、体质测试等相关体育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与信息化实践,通过建立体育课程教学数据库、加强互联网的安全管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线上体育教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提高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实现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高效化与互通互联,以适应体育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的需要,推进“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建设。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互联网+院校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