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滴 龙惠 田冲意
针对当前的阳明文化热潮,以及现存的阳明真迹、遗存等面临的开发难题,现以修文县阳明文化园为案例,试图突破常规,运用传统文化IP,构建阳明文化园数字资源应用平台,以阳明文化IP为切入点,基于多领域的跨界融合,提出一种特色开发模式,旨在弘扬传统文化IP,为未来阳明文化园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其于2014年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王阳明曾在贵州参学悟道,贵州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独特优势,希望继续深入探索、深入挖掘,创造出新的经验”的指示精神,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的相关要求,为进一步推进贵州阳明文化保护与利用,以全新的方式、渠道、工具推动阳明文化发展与传播,促进阳明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对阳明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与数字化呈现,系统梳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以及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利用数字化手段,如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将阳明文化中的关键概念如“知行合一”“致良知”等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展示给游客,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开展教育研学活动,组织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的教育研学活动,将阳明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中。比如,针对青少年可以开发设计“少年阳明”系列教育产品,通过故事、游戏等让青少年了解阳明文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了解和汲取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探寻阳明文化的特色发展
阳明文化的发展
阳明文化是先贤王阳明留给后世的一笔珍贵精神财富。当前,余姚的“阳明古镇”项目着重于传承、弘扬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精髓,旨在使公众通过参访圣地和深度体验等方式,传承和领略阳明文化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一举措能够使阳明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打造阳明文化IP,使其成为贵州独有的文化符号,开发阳明文化IP系列文创产品,能够促进阳明文化的传播,吸引年轻受众的关注。
修文阳明文化园的资源分析
1.尽管修文阳明文化园拥有众多文化资源,但其知名度不高。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以提升其知名度。
2.修文阳明文化园以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历史遗址区“阳明洞”以及王阳明在贵州生活留下的遗迹为核心,但其对阳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所以必须通过整合文化资源的方式来增强其文化影响力,进而促进阳明文化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3.修文阳明文化园的文化内容与邻近的贵州省博物馆有一定的相似性,缺少独特的地域特色。因此,对阳明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扩展,打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能够极大地促进修文阳明文化园宣传工作的开展和阳明文化的传承。
打造阳明文化IP的可行性分析
1.具有代表性。IP形象以王阳明为原型进行设计,该形象作为修文阳明文化园的代表,如果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宣传和推广,便能迅速建立起修文阳明文化园的品牌标识,从而促进修文阳明文化园的发展。
2.可持续性经营。IP具有很大的扩展潜力,通过赋予其独特的内涵,可以创造出更多具有扩展性的内容,有助于打造修文阳明文化园品牌,促进修文阳明文化园的发展。
与文化IP相结合的贵州特色阳明文化的核心
打造阳明文化IP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阳明文化的实体化。通过将文化IP与多种经济元素进行整合,可以孕育出新的经济模式。文化IP产业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当具有特色的文化IP产业在市场上形成集聚时,就可以进一步延伸文化的价值,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首先,打造特色阳明文化IP。简单来说,就是要打造贵州特有的阳明文化符号,并开发设计一系列相关文创产品,将这個IP视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在促进阳明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其次,利用数字化技术,在获得授权的前提下,将贵州省修文阳明文化园的实体资源和非实体资源进行数字化,搭建一个数字化平台,展示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使受众可以更好地了解阳明文化,拉近阳明文化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开发具有较强互动性的微信小程序,让游客或研究阳明文化的专家学者通过数字化平台或微信小程序对修文阳明文化园及其蕴含的文化有全新的认识和感受。
阳明IP形象的设计
IP形象定位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经过对修文阳明文化园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索,以及对王阳明的生平等进行分析,笔者成功设计出了一款贵州特色阳明IP形象。该IP形象以历史上王阳明的画像为基础,以萌系形象为主要展现方式。在IP形象的具体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从宏观角度确定IP形象的核心要素。比如,笔者以修文阳明文化园为基础,选择王阳明作为IP形象设计的原型。
在设计IP形象的外观时,笔者以历史上王阳明的画像为基础,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卡通化处理,使IP形象较为可爱、活泼。王阳明IP形象有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表现出友善、温暖的形象特征。为了展现贵州的地域特色,笔者为王阳明IP形象穿上了鲜艳的本地民族服饰,以展示贵州的多元文化。
为了提高IP形象的可塑性和可推广性,笔者为其设计了不同的表情和动作,方便在不同的场景和活动中使用。同时,笔者还设计了一系列衍生产品,如玩偶、手办等,以进一步传播推广贵州特色阳明文化IP。
“阳明文化+双向教学模式”
“阳明文化+双向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其将传统的阳明心学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阳明文化+双向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和合作的关系。教师不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并根据学生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拥有较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阳明文化+双向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可以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以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阳明IP形象对修文阳明文化园的反哺
阳明IP形象影响力的提升可以直接增加修文阳明文化园的人流量,促使更多的人了解阳明文化,提高阳明文化的知名度,促进阳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依托阳明IP形象,修文阳明文化园的知名度能够得到提升,阳明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推广和传播。
阳明文化IP数字资源库的规划模式
基于阳明IP文化产业的规划布局
将修文阳明文化园实景进行数字化,如可以打造闯关小游戏等,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使游客在娱乐的同时了解传统阳明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在线下阳明文化园的空间规划中,也要结合文化IP,从阳明文化园的功能定位出发进行规划,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
为了让用户能够更加直观、清楚地了解修文阳明文化园的概貌,笔者根据修文阳明文化园的实景,制作出一份手绘地图,如下图所示。
阳明文化IP数字化资源平台
基于充分的社会调研以及对修文阳明文化园文化资源的分析和整合,構建阳明文化IP数字化资源平台,公众可以随时随地在数字化资源平台上浏览相关信息,满足自身对阳明文化及相关资源的需求。通过这一平台,人们能够更加方便、清晰地了解更多有关阳明文化的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该平台能够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对阳明文化的研究,促进阳明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
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以及王阳明在贵州生活留下的遗迹等文化遗产转化为现代文化IP,通过开发相关的数字化资源,举办讲座和研讨会,设计文创产品等,使阳明文化更贴近现代社会和年轻一代;依托阳明文化IP这一具有国际意义的IP,系统开展阳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工作,促进阳明文化的发展。
以修文阳明文化园为例,其展示了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发展模式,即通过打造文化IP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新时代文化地标性场所,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这种跨界合作突破了传统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局限,进行了多领域的融合尝试,将文化传承与商业发展相结合,不仅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还为现代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
这样的数字化资源平台可以有效地将阳明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更多人,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同时,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要对其进行开发,充分考虑其商业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作者单位:贵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