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榕玲
岭南有着悠久的对外开放历史,是中国近代对外贸易的窗口,中西方建筑文化在此碰撞和交融。灰塑是岭南传统建筑装饰的一种,近代岭南灰塑融中西方绘画和雕塑技法、中西方传统装饰技巧于一体,形成了许多新题材、新造型、新图案,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现从装饰纹样、艺术语言、材料与工艺等方面探讨近代东西方文化在岭南灰塑上的融合。
近代岭南灰塑“西风东渐”的历程
“得洋气之先”的岭南社会
陈寅恪先生指出:“盖两种不同民族之接触……其关于文化方面者,则多在交通便利之点,即海滨湾港之地。”张焘先生指出:“广东通海最早,得洋气在先。”明清时期,广州的对外贸易有“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之称。海洋给岭南带来了开放的优势,使岭南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在海外谋生的华人华侨在返乡修建祖宅祖屋时将他们在海外学习到的思想文化以及建造技术带回国,为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流互鉴架起了桥梁。近代岭南社会更是“得洋气之先”,岭南文化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在中国近代思想大变动的社会转型时期,岭南灰塑广泛地吸收与借鉴西方建筑美学与技艺,将中、西元素在岭南建筑上进行完美融合,使近代岭南建筑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近代岭南灰塑“西风东渐”的历程
近代岭南灰塑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从早期的以传统中式图案为主,逐步发展到中、西纹样混搭,再发展到后期中、西元素高度融合。清末民初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乱,广府地区灰塑的发展陷入低潮,此时大量华侨返乡建造民居,新式岭南灰塑开始大量涌现出来。这一时期的岭南灰塑开始饰以西式元素进行点缀,灰塑造型上已没有过去华丽,逐步走向简洁。
到了20世纪20年代,岭南民居建筑中的灰塑纹理和质感都更好,灰塑的制作技艺也更为成熟,大量的西式纹样被运用到其中。这一时期,灰塑作品中中国传统纹样与西式纹样混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现象。例如,西式的常春藤配石榴或石榴花。
20世纪30年代以后,岭南灰塑中中西方元素的融合更为明显。此时的岭南灰塑既有对传统题材的传承,也有对传统题材的创新。岭南灰塑的变化体现出近代岭南思想的融通性。
近代岭南灰塑的“固本求新”
近代岭南灰塑“固本”的传统技艺
近代岭南灰塑主要采用传统材料与工艺。石灰是岭南灰塑常用的材料,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建筑材料。
纸筋灰与草筋灰都是传统的岭南灰塑材料。在制作灰泥的过程中,还要加入红糖、糯米粉等材料,以增加灰泥的黏性和吸水性。将灰泥与各种颜料混合拌匀,就成了色灰。近代岭南灰塑工艺中使用的颜料是矿物质颜料,具有耐久性强、不易褪色的优点。
到了民国时期,岭南建筑中逐步融入西方建筑元素。与此同时,灰塑艺术中也开始融入西方元素。这一时期,西方的水泥开始被用于灰塑制作。水泥的活性较好,水化过程比较快,容易形成胶凝状,更能抵御碳酸的侵蚀,因此耐久性更强。随着西方水泥的普及与人们审美的变化,由水泥与石子制成的水磨石逐渐代替了灰塑成为饰面材料,但灰塑的基底仍然以中式传统的纸筋灰为原料,体现了岭南灰塑“固本”的特点。
近代岭南灰塑“求新”的艺术语言
灰塑是融绘画与雕塑于一体的艺术。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灰塑的造型需要根据题材及其在建筑中的装饰位置来决定。
中国传统建筑一直追求“景生意、意生情”的境界,所以灰塑的制作也讲求意境美,但大部分灰塑作品的艺术水平达不到如绘画、书法般的“大雅”。岭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世俗文化,故岭南灰塑的题材多与老百姓的世俗愿望有关,如辟邪纳祥的纹样以及礼义教化的人文故事。在近代岭南灰塑“求新”的过程中,即便是西式风格的灰塑,也会有中式吉祥物的元素。
近代岭南灰塑的多元文化特征
多元文化融合的近代岭南灰塑
岭南文化是南越文化、中原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而成的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近代时期,岭南文化已十分成熟,岭南灰塑也呈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例如中山民居建筑中的“山花”,采用了具有典型古希腊风格的三角形外形以及西式拱门,拱门及柱头采用了涡卷及巴洛克风格的卷草等西式装饰纹样。同时,“山花”上的装饰图案也融合了中式元素,采用“福”“禄”“寿”“囍”等具有中国传统吉祥寓意的纹样。这些都体现了近代岭南灰塑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
到了清末民初时期,岭南人外出谋生,在海外务工的华侨长期受西方求实精神的影响。近代容闳主张“勿为大言,只求实际”,这也是岭南华侨文化务实精神的一种体现,这种精神深刻影响了岭南灰塑艺术。近代岭南灰塑融入了西方巴洛克风格和文艺复兴风格,在柱廊、窗楣、门楣等装饰上常见西式纹样,但又不像欧洲巴洛克风格那样繁复,没有为追求美而不注重实用。岭南灰塑在学习西方的同时更注重务实,装饰以美观实用为原则,不过分华丽和张扬。可见,近代岭南灰塑既继承了南越文化、中原文化的优秀内容,又吸收了西方文化、华侨文化等的精华。
“中体西用”的岭南灰塑表征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清代“洋务派”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对岭南灰塑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文提到的灰塑艺术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文化与岭南灰塑艺术的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灰塑创作完全西化。相反,灰塑艺术的“中体”本色仍然被保留下来,只是借用了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元素。例如,广州骑楼将传统坡面屋顶与砖造拱券柱廊相结合,有的在西式立面上做中式屋顶,在女儿墙部位辅以灰塑装饰。这些灰塑装饰的纹样多为云纹、石榴、蝙蝠、花篮等中式图案,同时也会混搭一些西式符号。女儿墙又称压檐墙,是岭南西式建筑中常见的屋檐形式,以檐口位置的墙体遮挡后面的屋顶,女儿墙与建筑物的墙体之间常用各种线脚过渡。很多建筑在女儿墙的装饰上应用了拱门、涡卷等巴洛克风格的造型和卷草、火焰等纹饰,在西式的纹样中又杂糅了“世界”和“瓶”(寓意“世界和平”)、“福”“祿”“寿”“囍”之类的中式纹样,保留了“中体”的特色。
近代岭南建筑中门窗的造型也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门窗的限制,在门楣、窗楣上采用西式的圆拱形、三叶形或三角形等,但在建筑的装饰上仍然采用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灰塑,呈现出独特的中西结合的审美趣味。近代岭南灰塑虽然在构图的形式和图案的选择上融入了西式元素,但在题材上仍然以传统题材为主,在建筑装饰上仍然强调“借物言志”。这说明岭南人在学习西方建筑装饰精髓的同时,努力探索形成自身的建筑装饰风尚。
近代岭南灰塑“中西合璧”的工艺与遗产保护
近代岭南灰塑“中西合璧”的材料与工艺
近代岭南灰塑的材料和工艺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匠人们将本土灰塑的材料与西方水泥花饰材料混合使用,形成了耐久性强的材料,对当地建筑装饰材料与建筑装饰工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岭南灰塑的制作材料除了用于塑造形体的泥灰材料外,还有用于上色的颜料。岭南灰塑通常选用鲜艳的色彩。岭南灰塑注重与建筑的整体色调相适应,在用色上比较大胆,这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岭南地区离政治中心较远,民间受封建传统等级制度影响较小;另一方面是因为岭南地区接受西方文化较早,受西方材料与工艺的影响,在用色上更为大胆。如岭南传统的满洲窗就采用了鲜艳的彩色玻璃。
近代岭南灰塑将中西方建筑材料与工艺相结合,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工艺。中西材料与工艺的结合反映了当地民众主动学习外来文化的包容心态。同时,部分岭南灰塑使用的水泥材料耐久性能突出,历经百年仍然坚固,这对现代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近代岭南灰塑的保护
近代岭南灰塑数量多,分散在各个民居中,难以进行统一管理。因为这些灰塑作品属于传统建筑的一部分,尚未列入文物保护范围,所以缺乏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也无法获得相应的资金对其进行修复。这是造成近代岭南灰塑得不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原因。对此,本文提出如下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1.及时记录现存灰塑的信息
对现存灰塑文物进行三维扫描和数字影像留存,建立数字档案。运用3D扫描仪对现存灰塑文物进行三维彩色扫描测绘,记录其外形和色彩。对于屋脊的脊饰以及山墙灰塑等可利用无人机和高清相机进行拍照,将其以最真实的数字影像进行留存。还可以运用感应技术,长期實地监测灰塑的风化程度,建立灰塑文物监测系统。
2.尽量避免修复性破坏
岭南灰塑的修复应根据灰塑的破损情况开展相关工作,对于不同破损程度的灰塑应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案。对于破损严重的灰塑,要重做或修补主体结构,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再批灰上色;对于局部缺失的灰塑,要重塑缺失部位,再批灰上色;对于保存较好的灰塑,要先清理表面风化污渍,再批灰上色。上色材料要尽量使用天然矿物颜料。岭南灰塑的修复应以原状保存或保护为主。对于损坏程度较高的灰塑,可适当修复或换件,但修复部分或更换的新件应按原工艺、原材料以及原外形尺寸进行制作,并与周边的旧物有明显的新旧对比,以明示新件为现代修补构件。
3.制定传统材料的使用标准
对于传统材料的使用,相关部门应出台专项规范或标准,明确灰塑材料的成分、配比、做法要求和使用范围。只有建立明确的传统材料使用规范,才能让匠人有据可循,让管理机构有法可依。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制定传统工艺和材料的施工及定额造价标准,这也是规范行业的措施之一。文物保护主管部门以及建筑遗产保护协会等可牵头制定文物修复等级考核标准,引导灰塑匠人参与等级考核。此外,还可以聘请有经验的匠人参与辖区内的灰塑修复项目。目前,岭南灰塑的保护需要更细致的保护管理措施。灰塑属于建筑细部构件,其保护管理与建筑主体的保护管理要求不同、技术不同,因此可以依托岭南古建筑文物保护管理的相关措施,制定灰塑文物保护管理的细则,以确保灰塑保护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近代岭南建筑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屋顶、柱廊、门窗、山墙等部位融合了西式风格,但大多数建筑的墙体仍为砖砌,镶嵌石雕装饰比较困难,因此在建筑装饰上仍然以灰塑为主。相比而言,灰塑容易塑形和修改,制作成本较低,本土的制作技术也更加成熟,因此,传统中式大屋和中西结合的各式近代建筑在装饰上多采用灰塑。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岭南灰塑的发展可以发现,近代岭南灰塑与传统岭南灰塑有较大不同,原因在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水泥得到了广泛使用,这使传统岭南灰塑与西方水泥花饰两种建筑装饰艺术相融合。基于此,近代岭南建筑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
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2年度课题“广州保持历史文化和时代特色共生的岭南城市特色风貌研究”(2022GZGJ269);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高水平培育专项课题“新媒体传播视角下的岭南传统灰塑传承与创新研究”(KYGSP2023001)。
(作者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