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成像及MR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责任血管狭窄的评估价值

2024-03-04 02:02:30陈师铭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度斑块动脉

陈师铭

(西昌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 西昌 615000)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属于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由于脑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部组织缺血、缺氧,诱发组织梗死[1]。AIS患者常表现为肢体瘫痪、存在知觉障碍、言语不良等,往往发病急,且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3]。AIS患者的致病因素较复杂,相关研究[4]报道,责任血管中动脉狭窄以及闭塞是导致AI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临床常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作为评估AIS患者责任血管狭窄的金标准,但该方法属于有创性操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6]。因此选择合理高效的评估方法,对临床AIS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具有简单易行、无创等优点,能够有效克服血流速度的影响,清晰显示患者头颈部的血管情况,对血管狭窄情况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7]。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通过反映AIS患者脑内组织及血管的血流情况,辅助临床对于血管狭窄情况进行判断与评估[8]。当前CTA与MRI在评估AIS患者责任血管狭窄时各有利弊,如何选择在临床上尚存在争议。鉴于此,本研究欲探讨CTA、MRI以及二者联合的检查方式对AIS患者责任血管狭窄的评估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西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38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96例,女性142例;年龄(65.32±4.5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7.96±2.85)h;合并基础疾病中高血压114例,糖尿病135例,冠心病87例。纳入标准:(1)符合AIS诊断标准[9],经临床症状、神经学检查确诊;(2)患者均接受CTA、MRI及DSA检查,影像学资料详实,接受医院正规治疗;(3)患者为局限性脑缺血;(4)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1)伴有恶性肿瘤或严重感染性疾病;(2)伴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者;(3)具有CTA、MRI或DSA检查禁忌症;(4)伴有颈动脉剥脱。

1.2 方法

1.2.1 CTA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双源Force CT,指导患者取平卧位,使颈部充分暴露后,固定头部。设定电流为600 mA,电压为120 kV。给予患者静脉注射80 mL碘海醇(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注射速度保持为4.0 mL/s,采用自下而上对患者主动脉弓、颈部血管、颅内血管进行扫描并收集图像,并将其传至工作站进行分离血管等后处理。

1.2.2 MRI检查方法 采用GE 3.0T MRI扫描仪(Signa Pioneer),设定切换率为200 mT/(m·ms),线圈场强为45 mT/m。采用3D PC对患者的动脉狭窄处进行定位,依次行T1W1、FLAIR、T2W1、TOF、PDWI扫描,采用GER序列对患者动脉进行定位与扫描,采用2D-TOF对患者颈动脉及颅内动脉进行扫描,扫描参数:层间距为0 mm,层厚为2 mm;双翻转恢复T1W1扫描时设定层间距为1 mm,层厚为3 mm,以患者颈动脉分叉为中心实施横轴扫描;扫描斑块时采用薄层横轴扫描,设定层间距为0 mm,层厚为2 mm,并加脂肪抑制;采用双回波横轴对斑块进行再次扫描,获得PDWI与T2加权像;扫描斑块中心时采用3D-TOF序列;扫描颈动脉时采用T1W1序列,并行斜矢状位与椎体矢状扫描;扫描复杂斑块时采用SPGR序列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设定层间距为0 mm,层厚为2 mm;采用T1W1序列对斑块实施横轴增强扫描。收集血管、斑块清晰的图像进行分析。

1.2.3 DSA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血管造影剂,指导患者取平卧位,使双侧腹股沟区充分暴露后,给予患者静脉注射碘佛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对主动脉弓及头颈动脉进行血管造影,观察患者责任血管的狭窄情况。

1.2.4 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的判定 患者CTA、MRI及DSA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由两位以上高年资影像学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参照文献[10]的判断标准:分别测量患者狭窄血管长度、狭窄远端直径、狭窄近端直径及狭窄段长度,按照公式计算狭窄率=(1-最狭窄处直径/远端正常直径)×100%,其中无狭窄:狭窄率为0;轻度狭窄:0<狭窄率<50%;中度狭窄:50%≤狭窄率<75%;重度狭窄:75%≤狭窄率<100%;闭塞:狭窄率为100%。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DSA检查评估责任血管狭窄结果

338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责任血管轻度狭窄93例,中度狭窄131例,重度狭窄106例,闭塞8例;血管类型中动脉(56.21%)最多,其次为颈总动脉分叉处(22.49%)、颈内动脉颅内段(13.61%),大脑后动脉(7.69%)占比最少。见表1。

表1 责任血管狭窄情况分布[n(%)]

2.2 CTA检查评估责任血管狭窄结果

经CTA检查评估责任血管狭窄程度,轻度狭窄的87例,其中83例与DSA检查结果相符,符合率为95.40%;中度及以上狭窄的251例,其中241例与DSA检查结果相符,符合率为96.02%。CTA检查评估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结果与DSA检查结果比较,Kappa检验一致性系数为0.894(OR=500.075,95%CI:152.731~1 637.355),一致性较好。见表2。

表2 CTA检查评估责任血管狭窄的结果(例)

2.3 MRI检查评估责任血管狭窄结果

经MRI检查评估责任血管狭窄程度,轻度狭窄92例,其中85例与DSA检查结果相符,符合率为92.39%;中度及以上狭窄的246例,其中238例与DSA检查结果相符,符合率为96.75%。MRI检查评估责任血管狭窄结果与DSA检查结果比较,Kappa检验一致性系数为0.888(OR=361.250,95%CI:127.151~1 206.348),一致性较好。见表3。

表3 MRI检查评估责任血管狭窄的结果(例)

2.4 CTA联合MRI检查评估责任血管狭窄结果

与DSA检查结果比较,CTA联合MRI检查评估责任血管狭窄为轻度狭窄、中度及以上狭窄的符合率分别为97.87%、99.59%,且Kappa检验一致性系数为0.978(OR=11 178.000,95%CI:1 001.488~124 762.015)。CTA联合MRI检查评估责任血管中度及以上狭窄的敏感度以及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检查组(P<0.05),三种检查方法评估责任血管中度及以上狭窄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及表5。

表4 CTA联合MRI检查评估责任血管狭窄的结果(例)

表5 CTA、MRI及二者联合对AI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以上狭窄的评估价值(%)

3 讨论

AIS是由动脉栓塞、粥样硬化等因素导致的一类脑血管疾病,其中脑动脉责任血管狭窄及闭塞是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血管血流量会随之减少,从而影响脑灌注水平[11]。对于AIS患者治疗时,应根据责任血管狭窄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促进血管再通,同时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降低致残率与致死率,因此尽早对责任血管狭窄情况进行评估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12]。

DSA为评估血管狭窄的金标准,但其具有较大的创伤性,同时会增加血栓脱落的风险,因此难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案[13]。本研究显示,338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责任血管轻度狭窄93例,中度狭窄131例,重度狭窄106例,闭塞8例;中动脉(56.21%)最多,其次为颈总动脉分叉处(22.49%)、颈内动脉颅内段(13.61%),大脑后动脉(7.69%)占比最少,与Alkhouli等[14]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当责任血管发生狭窄时,会导致狭窄处血流速度增加,同时远端血流速度减小,使得相应部位发生低灌注,另外血管狭窄段易产生湍流,从而形成血栓,血栓的产生又进一步增加了血管狭窄程度。本研究显示,CTA检查评估责任血管为中度及以上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9.25%、98.37%、95.86%,提示CTA检查在对AIS患者责任血管狭窄评估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这与既往报道[15]结论相符。这是可能因为CTA检查通过注入对比剂后对患者进行大规模扫描,实现血管三维立体成像与血管分支精细成像,从而清晰显示血管病变情况,便于对责任血管的狭窄程度进行评估。此外CTA检查能够获取患者狭窄血管腔内壁处的图像,并将钙化斑块与血栓立体化,因此对于粥样硬化斑块的责任血管狭窄具有较好的检出率。但由于CTA检查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图像处理经验,检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本研究中存在一定的误诊情况。另外MRI检查评估责任血管为中度及以上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1.40%、97.14%、95.56%。MRI检查主要是通过无线电射频脉冲对人体氢原子核造成刺激,并接收相关信号后进行成像,具有无创、无辐射及可重复性等优点,软组织分辨率高,便于临床判断患者责任血管管腔及外壁的病变情况,同时MRI能够通过对硬化斑块分布进行定位,准确测量血管直径与长度,从而评估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本研究中MRI检查仍存在一定的误诊情况,对诊断结果带来了干扰,原因可能是MRI检查受钙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患者血管成像质量较差。

本研究进一步将上述两种检查方式联合应用,研究显示,CTA联合MRI检查评估责任血管中度及以上狭窄的敏感度(98.92%)以及准确度(99.11%)均高于单一检查组(P<0.05),三种检查方法评估责任血管中度及以上狭窄的特异度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CTA联合MRI检查能发挥协同作用,能弥补单一检查的局限性,从而提高AIS患者责任血管狭窄的评估价值。本研究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少,且诊断结果可能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关结论有待进一步论证。

综上,CTA与MRI检查对AIS患者责任血管狭窄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采用CTA联合MRI检查能提高其敏感度及准确度,可作为AIS患者责任血管狭窄的有效评估方案。

猜你喜欢
中度斑块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自我保健(2021年2期)2021-11-30 10:12:31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妇女之友(2021年9期)2021-09-26 14:29:36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小米手表
电脑报(2020年12期)2020-06-30 19:56:42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百姓生活(2019年2期)2019-03-20 06:06:16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10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12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