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教学研究室 吴姝姝
幼儿一日生活是指幼儿从入园到离园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生活活动、运动活动、游戏活动、集体活动等。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强调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在园的每一刻生活都应被视为重要的教育时刻。但是,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许多幼儿园在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够科学、不够丰富、缺乏实效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通过调研、实践、反思,最终总结出“关注时间安排、关注组织实施、关注过渡环节”的“三关注”优化对策。期望通过实施“三关注”的优化对策,能够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要紧密结合园所实际、幼儿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实情及季节变化等因素,因地制宜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间表,确保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科学、灵活、合理性。在制定各年龄段一日生活时间表时,关注幼儿的个性化需求,按照动静搭配、交替进行的原则。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灵活调整生活活动时间,例如大班幼儿可根据需求自主安排饮水、如厕时间,小、中班可在固定时间提醒幼儿进行饮水、如厕等,鼓励幼儿自主支配、协调安排其他时间。这样不仅避免了一日活动频繁被生活活动打断和割裂出现碎片化现象,还有助于提升了幼儿生活自主能力。
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每一项活动的开始时间和时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活动安排上应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人差异以及活动的实际需求。本着“一日生活皆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活动安排,有效整合零散时间,并保持一定的弹性,以便更好地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例如在一日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教师可整合集体教学和区域活动的时间安排,将原本放在集体活动中的部分内容适当安排到区域活动中,既确保每个幼儿都有了操作、体验和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激发幼儿结合集体教学活动自主设计区域游戏形式和内容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在幼儿一日生活组织实施中,教师应坚持将游戏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并将幼儿喜爱的游戏、儿歌、音乐等元素与一日生活中的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活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常规秩序。例如,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可将行为要求融入儿歌、手指游戏中,让幼儿通过说一说、听一听、做一做的方式,一起回顾温习日常行为中如厕、饮水、排队等常规活动要求,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当一日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还可以借助幼儿情景表演的形式,进一步规范幼儿行为。此外,在户外活动中,开展“我是小小安全员”等活动,让幼儿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贴近幼儿生活。”因此,教师应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设计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内容。在内容选择上,打破原有的固化思维定式,不在全园每月统一主题,而是结合各年龄段幼儿发展规律和特点,将地域文化、风俗节气、季节变化等因素,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例如,在新学期开学时,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需求,教师可以在小班进行“幼儿园里真好玩”的主题活动,在中班进行“我升班啦”主题活动,在大班进行“我是大班小朋友”主题活动。这样在相同的时间段内,针对不同的年龄段的幼儿,根据他们的发展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主题,使活动内容更加贴近幼儿现有经验,从而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幼儿一日生活的安排既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又强调形式的多样性,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有序地开展活动。然而活动的效果、幼儿是否喜欢、对幼儿长远的发展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往往是教师们容易忽视的问题,而这恰恰是一日活动组织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因此,挖掘一日活动的内涵至关重要。例如,教师可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及时记录幼儿在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的表现,并组织专题研讨。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分析、集思广益,共同思考和寻找有效的解决策略。同时,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一日生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改进薄弱环节、优化细节管理。这样不仅能提升教师观察的深度,还能增强幼儿活动的实效性。
幼儿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变化,逐步发展的过程,为了使幼儿一日生活组织实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应建立起一个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师—幼儿—家长”三方协作体系。因此,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注重家园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照片、视频等方式及时与家长分享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表现;家长可以利用职业特长走进幼儿园,开展“家长进课堂”“家长大讲堂”等活动,让家长成为幼儿们的“老师”,为低龄段的幼儿提供服务,组织游戏活动,在丰富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同时提升家长的主体意识。
过渡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转折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过渡环节的形式,丰富过渡环节的内容,并根据幼儿的学习状态和兴趣灵活调整活动内容。在过渡环节中,除了必要的生活活动,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故事、自由访谈、师幼互动、幼儿介入准备工作等方式,实现过渡环节与其他活动的有机结合。为了提升幼儿一日生活的活动质量,可适当增加幼儿的自主活动,即可让幼儿利用过渡环节完成上一活动未完成的任务,还可让幼儿自主选择参与环创、环境清洁和照顾自然角等班级公共服务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应积极创设游戏情境融入过渡环节中。教师可将过渡环节中单一、枯燥的要求转化为有吸引力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完成生活活动。如在喝水环节,教师可以创设给小树苗浇水、给小汽车加油的情景;在洗手环节,教师可以设立清洁小卫士的任务,或者设置赶走大病菌的情景——这样趣味性的设计,不仅有助于解决幼儿不爱喝水、不愿洗手的难题,同时让过渡环节变得生动有趣。
教师应紧密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安排,把握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的发展关键期,并在此基础上,对活动内容合理调控,优化各个环节,使过渡环节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例如,在集体教学活动与户外游戏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如前一活动为语言和社会领域的活动,整体氛围较为安静,那么在过渡环节的组织上,教师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户外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更为灵活,从而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让幼儿迅速进入自主自由的户外游戏中;反之,如果前一活动的运动量较大时,教师在过渡环节的组织上,就应采取自主阅读、故事分析等较为安静的活动,稳定幼儿的情绪,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是一项持续、动态的工程,必须在实际保教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持续改进。我们需要将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始终以幼儿为中心,全面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确保一日活动的有效实施,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