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2024-03-04 13:27宋娉婷谢艳花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宋娉婷 谢艳花

[摘 要] 实施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根据中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设定目标、优化方案、组织活动,在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文章立足大思政视角,简述了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分析了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对如何提升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能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中小学;思想政治素养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实施中小学思政教育,要根据思政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发展情况来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政课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的提升,帮助他们成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思政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在实践中汲取思政知识,挖掘思政内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当前中小学生思政教育的现状

(一)思政课教学模式单一

在当下的思政教育中,部分教师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方式没有很好地适应已经改变了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存在普遍的模式单一问题。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很多时候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会将教学内容限定在教材上,采取纯理论讲解的方式展开。这就导致思政课堂单一、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最终导致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活动限定在课堂内,学生没有参加实践锻炼的机会,自然无法体现思政课的实践性特征。

(二)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

在初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属于德育范畴,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因此,在当前的中小学思政教育中,教师要积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拓展思政教育的形式,以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但是,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尽管教师都熟稔“德育为先”的理念,但对于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却认识模糊,以致心理健康教育没法很好地融入思政课堂。因缺乏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学校和教师也就自然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等情况,这就使得思政教育缺少了针对性,只能浮于表面,想深入却深入不了。虽然一些教师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也缺少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业务素质。

(三)忽视情感教育

受到应试导向的影响,当下的中小学思政教育还存在“重知识轻情感”的现象,教学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以分数衡量学生和教师,忽视知、情、意、行的融合。在教学实践中,忽视学生情感发展的枯燥的思政课堂,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的。学生对这样的思政课堂提不起兴趣,甚至还会产生抵触心理,这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有效落地,阻碍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学校和教师忽视情感教育,固然与应试教育的惯性有关,但与教师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也不无关系。因为,缺乏对教育对象的了解,就难以发现学生的困惑,照本宣科式教学无异于对牛弹琴。

二、提高中小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策略

(一)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教育者只有遵循教育规律,从不同学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出发,设定合理的目标、选定合适的内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关于目标设定,小学阶段应将重点放在启蒙上,学校和教师要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做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理想信念;初中阶段要注重知行合一,要引导学生将对党、国家和人民的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化认识;高中阶段必须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与教育目标相适应,在内容上,小学重在启蒙教育,初中要开展体验式教学,高中则要强化学生的政治综合素养。当然,即使思政教育目标一致,初等教育各个阶段上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也要立足学校的独特文化与发展特色,进行细化和创新。

(二)与学校发展特色相结合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特色是形成学校品牌、实现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如果能与学校的发展特色相结合,形成特色思政教育体系,那么,在思政教育中就既能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与理念,又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从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来看,课程育人是主要的方式。这意味着学校要根据办学理念、学校特色对思政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打造独属于本校的思政教育体系。例如,学校可以对思政课程进行改革,打造包含语文、英语、历史、音乐等多学科在内的主题教育,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将学科知识融合进去。这样,语文课的“歌颂爱国主义精神”,历史课的“铭记爱国英雄”,音乐课的“歌唱爱国主义先驱”等,都可以构建一体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充分整合红色资源,打造思政特色学生社團、组织思政教育社团活动、开发思政教育校本课程,可以进一步将学校发展特色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

(三)优化思政教育的开展模式

1.创设课堂情境,提升思政教育趣味性

新时代的思政教育要注重情境创设,为思政课注入更多的趣味与活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这种思政课堂能够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有较高的价值。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案例教学的方式将思想政治理论呈现出来,化抽象理论为形象案例。这样,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学生就能明白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意义。同时,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过程,也是他们自身认知水平提升的过程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可以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思政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体验式情境巧设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问题是打开学生思维的入口,在体验式情境中设置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同时,由于问题本身提示了思考的方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会有所减轻,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得到保证。

2.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思政课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成长。同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责任。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拓展维度,可以在规范学生行为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挖掘思政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价值。因此,教师在讲授思政理论的同时,要增进与学生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以此为根据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引导,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思政理论功底,而且要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业务能力。唯其如此,才有可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发挥出“1+1>2”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与学生多进行互动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思政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每一个环节,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完美融合,在无形中促进学生成长。可见,开展创造性的中小学思政教育,切不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3.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升华学生的情感

优化思政教育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已成为广大思政课教师的共识。优化思政教育教学方式要在彰显思政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上下功夫,要让学生在获取相应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要注重思政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通过多元思政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为学生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或其他教育教学软硬件设施进行课堂呈现,就比单纯讲解或者板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借助社会典型案例自主开发思政课程资源,则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冲突,进而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引入思政课程,则可以拓宽思政教育的面向,更有助于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4.做好协同育人

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主要包含三大方面:第一,纵向衔接,实现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即各学段的思政教育目标、内容是循序渐进的。中小学围绕一个主题,集结优秀教师开展备课、教研,通过各自力量的发挥,构建起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第二,横向贯通,打破学科间的壁垒,通过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构建全新的思政课程体系。第三,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开展思政教育并非学校的独奏,而是三方合奏唱响思政教育主旋律。比如家长要通过家风、家训等不同的形式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社会要整合各种资源,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

(四)坚持科学的思政教育评价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可见,要将思政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必须重视思政教学评价。中小学开展思政教育评价,必须做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评价内容与范围不但要关注思政课本身,还要关注课程思政、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效果;第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单是受教育的对象,更是思政教育的主体,要建立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在内的多主体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评价的引导、激励作用发挥出来。需要强调的是,对教师的评价,要以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为根本指标,突出思政教育的育人导向作用,引导教师从关注知识教学转向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行为发展。

(五)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专业素养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是思政教育的保障。因此,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是学校要着力推进的工作。除了确保思政课程任课教师人员满编外,学校还要对校内思政教师开展定期培训,不断加强教师的政治素养、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确保思政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維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思政教育模式,在把握学生需求、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科学设计思政教学方案,不断丰富思政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提升思政教育的趣味性与泛在性,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构建完善的中小学思政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卢标裕.从培养爱国情怀入手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J].发展,2014(6):50-51.

[2]白海云,闫玉.新时期中小学思政教育现状与改革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81-82.

[3]巫阳朔.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9):61-64.

[4]李仕远.新时期中小学思政课教育策略刍议[J].学周刊,2022(2):73-74.

猜你喜欢
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舞蹈进入中学教学课程的实效性研究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