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陈力
摘要:互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与推广已经成为当前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探讨了互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具体应用,包括实时监测水质、养殖管理系统、数据分析以及自动化等。可以帮助养殖场主提高养殖效率并做出更好的决策。因此,进一步推广互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培养人才,并加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互联网;水产养殖;技术推广
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食品安全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水产养殖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水产养殖行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解决方案。
1 我国水产养殖现状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据数据统计,我国水产养殖面積达到了数百万公顷,养殖品种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农村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水产养殖业逐渐引入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包括水质监测、自动化设备、智能管理系统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养殖效率和质量,减少了人工成本和资源浪费。
总体来说,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需要解决环境污染、疫病防控等问题,为了实现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首先,加强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通过引入先进的水质净化技术,控制废水排放,可以减少对周边水域的污染。同时,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养殖场的应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其次,加强疫病防控和监测是确保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体系,加强疫苗研发和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疫病传播,确保水产养殖业的稳定运行。最后,科技创新是推动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投资研发和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如智能水产养殖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养殖规模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总之,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疫病防控和科技创新,我国水产养殖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2 互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1 水质监测和控制
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如温度、溶解氧、pH等。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到养殖场主的手机或电脑上,方便远程监控和调整水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场主对水质的监控和管理能力,减少损失。
通过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养殖场主可以及时了解水体的状况,如温度是否适宜、溶解氧是否充足、pH是否稳定等。当水质参数出现异常时,养殖场场主可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水温、增加氧气供应或调整饲料配方等,以保持水体的良好状态。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养殖场主建立养殖管理系统,通过将传感器和监测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数据的自动收集和分析。通过登录系统,查看各项数据的趋势和变化,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例如,当温度过高时,系统可以自动报警并提醒养殖场主采取降温措施。此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共享和协作。养殖场主可以将自己的数据上传到云端,与其他养殖场主或专家进行共享和交流。通过比较不同养殖场的数据和经验,学习借鉴其他人的成功经验。
2.2 养殖管理系统
通过开发养殖管理软件或平台,养殖场主可以方便地记录和管理养殖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例如,可以记录每天饲料的投喂量、鱼类的生长情况、水质参数的变化、疫病的防控情况等。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传输到养殖场主的手机或电脑上,方便其随时查看和分析。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养殖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分析,通过与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的连接,实时获取养殖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数据可以通过算法和模型进行分析,帮助养殖场主发现潜在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例如,通过分析饲料投喂量和生长情况的关系,可以确定最佳的饲料投喂量,加快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增长养殖效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实现对养殖过程的实时监控和预警,通过与监控摄像头的连接,可以实时观察养殖场的情况。当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可以自动发出警报,并提醒养殖场主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当鱼类密度过高或水质参数异常时,系统可以自动发出警报,并提醒场主进行调整和处理[1]。
例如:某水产养殖企业开发了一款水产养殖管理系统,该系统连接了水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养殖水体的温度、溶解氧、pH等关键参数,并自动调节水温、通风等控制设备,以确保水质处于适宜状态。系统支持记录和管理饲料投喂情况,包括饲料类型、投喂量、投喂频次等信息,提供合理的饲料管理方案,避免过度或不足投喂。该水产养殖管理系统的实施使养殖户能够更加科学地管理水产养殖过程,并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2.3 数据分析和预测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历史数据,可以预测未来的养殖成本。例如,分析过去几年的饲料价格、水质参数、养殖密度等因素与养殖成本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模型。根据模型预测未来的饲料价格和养殖成本变化趋势,帮助养殖场主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和预算。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可以预测未来的养殖产量。例如,可以分析过去几年的鱼类生长速度、饲料投喂量、水质参数等因素与养殖产量的关系,预测未来的养殖产量变化趋势,帮助其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此外,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还可以预测市场需求。例如,可以分析过去几年的市场需求数据、消费者偏好、价格变动等因素与市场需求的关系,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帮助养殖场主调整养殖品种和数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假设某养殖场主想要预测未来一年内的饲料价格和养殖成本变化趋势,以便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和预算。其收集了过去五年的饲料价格、水质参数、养殖密度等数据,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饲料价格与水质参数和养殖密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可以预测未来一年内的饲料价格变化趋势。例如,如果水质参数保持稳定,养殖密度增加,饲料价格可能会上涨;如果水质参数变差,养殖密度减少,饲料价格可能会下降。根据预测结果,养殖场主可以制定相应的养殖计划和预算。如果预测的饲料价格上涨,其可以考虑采取节约饲料的措施,如优化饲料配方、减少浪费等,如果预测的饲料价格下降,其可以考虑增加投喂量,以提升养殖产量。互联网技术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可以帮助养殖场主做出更好的决策。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建立相应的模型,预测未来的养殖成本、产量和市场需求等,养殖场主可以合理安排养殖计划和预算,提升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2]。
2.4 远程控制和自动化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养殖行业中确实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提高养殖过程的效率和精确度。例如,互联网技术的智能鱼塘养殖系统,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控和控制鱼塘的各种设备和参数,如水泵、灯光、温度、水质等。系统还配备了自动投喂器、自动清洁系统等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和管理成本。通过远程控制,养殖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监测鱼塘的状况。例如,当水质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发送警报信息给养殖人员,可以立即采取措施来保护鱼群的健康。此外,通过自动化设备,如自动投喂器,可以按照预定的时间和量自动投喂鱼食,确保鱼群得到足够的营养。
统计数据显示,使用智能鱼塘养殖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养殖效率。例如,在传统的人工管理下,鱼塘的产量通常在500 kg/667m2,而采用智能养殖系统后,鱼塘的产量可以达到800 kg/667m2以上,提升了60%左右。此外,由于系統的自动化特性,减少了人工操作和管理成本,降低了养殖成本。
3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政策建议
3.1 提供技术培训
可以组织培训课程,向养殖场主介绍互联网技术在养殖行业中的应用方法和好处,以提升其对水产养殖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介绍互联网技术在养殖行业中的应用范围和优势,例如,通过远程控制和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对养殖设备和参数的远程监控和调节。介绍具体的互联网技术在养殖中的应用方法,例如,如何利用手机或电脑实现对养殖设备的远程控制,如何利用自动化设备实现自动投喂和自动清洁等。同时,还可以介绍部分成功的实际案例,以便让养殖场主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养殖技术。在培训课程中,还可以介绍相关技术知识和技能。例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养殖场的互联网技术设备和系统、如何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如何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排除等。通过培训,养殖场主可以培养自身的技术能力,更好地应用互联网技术来管理和运营养殖场。
培训课程还可以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让养殖场主亲自体验和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设置模拟的智能鱼塘系统,让场主通过手机或电脑来远程监控和控制鱼塘的各种设备和参数。通过实际操作,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方法。培训课程还可以提供部分资源和支持,帮助其在实际应用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例如,提供技术手册和指南,以及专业人员的咨询和支持服务。通过资源和支持,养殖场主可以更加放心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组织培训课程是向养殖场主介绍互联网技术应用方法和好处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培训,养殖场主可以提高对水产养殖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更好地应用互联网技术来管理和运营养殖场[3]。
3.2 建立示范项目
设立示范养殖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向养殖场主展示互联网技术在养殖管理中的应用和优势,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亲身体验和了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效果,并从中获得实践经验和参考。同时,可以配备自动化设备,如自动投喂器、自动清洁系统等,来减少人工操作和管理成本。
通过设立示范养殖场,并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养殖管理,可以为其他养殖场主提供实践经验和参考。其他养殖场主可以参观示范养殖场,了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效果,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除了设立示范养殖场,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向养殖场主提供实践经验和参考。例如,可以举办养殖技术交流会议或研讨会,邀请有经验的养殖场主分享互联网技术应用经验。同时,可以建立一个在线平台,养殖场主可以在上面分享实践经验和问题,并互相交流和解决问题。
3.3 提供资金支持
互联网技术设备通常需要一定的投资,包括设备的购买和安装费用,以及系统的维护和运营成本。对于部分小型养殖场来说,费用可能会成为其应用互联网技术的障碍。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帮助场主购买和使用互联网技术设备。专项资金可以用于购买各种互联网技术设备,如远程监控系统、自动化设备等。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养殖场主可以随时随地监测养殖场的状况[4]。
此外,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养殖场主安装和调试设备通过政府的支持,场主可以更好地应用互联网技术来管理和运营养殖场。专项资金的设立将减轻养殖场主的财务压力,并促进互联网技术在养殖行业的广泛应用,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养殖成本。例如,通过远程监控和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和管理成本,节省人力资源和物料成本。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养殖过程的精确度和可控性,减少养殖风险和损失。优势将促进养殖行业的发展,提高养殖场主的收益和竞争力。
3.4 建立合作平台
互联网合作平台的建立是为了促进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和商业合作。各个合作伙伴可以寻找合适的技术资源和合作机会,实现互利共赢。平台可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包括技术对接、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为参与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合作环境,为其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成功的可能。养殖场主可以分享在应用互联网技术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科研机构可以分享在养殖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技术服务商可以分享提供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通过交流和学习,各方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共同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此外,合作平台还可以提供合作创新的机会。例如,养殖场主可以向科研机构和技术服务商寻求帮助,以满足需求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创新,可以共同开发和推广新的养殖技术和产品,提升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5]。
合作平台可以提供部分资源和支持,例如,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养殖场主解决技术问题和困惑。同时,还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帮助科研机构和技术服务商开展研究和开发工作。通过资源的支持,激发各方的创新潜力,推动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4 结论
为了推广互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建立示范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建立合作平台等措施进行综合推广,使互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养殖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 唐肖峰,李伟,杨震飞,等.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特种水产养殖”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思考[J].黑龙江水产,2023,42(3):223-226.
[2] 张红.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2023(1):56-57.
[3] 何欣梅.福建省水产养殖互联网保险发展研究[J].渔业信息与战略,2021,36(2):104-109.
[4] 唐贤.互联网背景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问题及其对策[J].吉林畜牧兽医,2020,41(8):94-95.
[5] 王珊珊,张瑞标,栾会妮,等.“互联网+”背景下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