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田 于怡
潍坊拓展创新“三个模式”呼唤着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回乡争做“新农人”,为家乡献智献力。高密市的刘莉,就是这样一位大学生。刚回乡时别人不理解,她说:“俺可不是追风回来的,俺要在农村创业、干事。”
1989年出生的刘莉是大家伙儿眼里返乡创业的“新农人”,2010年大学毕业后,她怀着对土地的赤诚回到家乡创办家庭农场。春去秋来,她在乡村田野孜孜不倦、精心耕耘13年,从最初流转的38亩土地发展到如今5600亩的山东省示范家庭农场,走出了一条科学种田、带富共富的新路子。
2014年,刘莉创建了高密市大牟家镇刘莉家庭农场。农场坚持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以新型农业种植技术为支撑,以品牌建设为保障,通过深加工实现高品质农产品就地增值,并通过与相关公司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用心用力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最终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和农场的可持续发展,为各地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如今,刘莉的农场已成为山东省家庭农场示范场、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粮食减损示范基地,她也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山东省乡村好青年”“齐鲁乡村之星”等二十多个荣誉称号。
自农场创办之初,刘莉就把良种、良法和土壤改良放在心上,勤打听多了解,先后与山东农业科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潍坊农业科学院等建立联系,就小麦良种繁育、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区建设、农业新技术研发推广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聘请8位专家教授、36名专兼职科技推广员对农场进行规划,并传授农业技术知识。2014年,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就在刘莉家庭农场落了户。
“大学生种地和普通农民种地的最大区别就是科学思维的不同,他们会不断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自2016年以来,刘莉家庭农场依托自建农民科技大学堂和自聘科技推广员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入选“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的育种和试验示范基地”,32个花生品种同步在基地进行试验和示范。同时,农场还承担了花生新品种、新技术试验,高产创建、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及麦田夏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春播花生亩产超过1200斤,夏播花生亩产超过900斤。
把高品质农产品推向市场并实现加工增值,是刘莉在发展农场的过程中逐步清晰的目标定位。
2015年10月,刘莉聘请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和潍坊农科院研究员实地指导,自主投资新上黑花生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建成集分选、加工、包装为一体的黑花生油加工生产线,真正实现耕种管收、加工销售全程按绿色有机生产标准操作,迈出了产业融合的第一步。2016年,刘莉又引进高油酸花生种植和深加工技术,当年安排种植高油酸花生30亩,到2019年种植面积增加到100亩,年产高油酸花生油2.8万斤。截至2023年,刘莉家庭农场的黑小麦、高筋小麦、黑花生、高油酸花生全部实现深加工,并先后注册了“刘莉家庭农场”“刘莉家”“黑花妹”“大牟家良田”4个商标,不断提升农场对外形象和产品对外影响力。
为逐步打开市场,刘莉在社区团购、商超对接的基础上,还开通了淘宝店铺、微信商城,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进行产品推广。“从近几年情况看,黑小麦加工成面粉,亩收入可超过4000元;高筋小麦加工成面粉,亩收入可超过3000元;黑花生、高油酸花生经过深加工,每亩增加收入2000元左右。”刘莉说。
农场兴不兴,关键看带动。刘莉始终坚持通过“三推一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三推”中,一是對外推广刘莉家庭农场经多年反复研究出的适合花生播种使用的W栽培法,即膜上覆土、膜下滴灌、单粒播种,做到了起垄、滴灌、开孔、下种、覆土五道程序一次性完成,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节约用水40%以上、节约种子 30%左右,目前推广种植总面积达到1.1万亩。为更好地推动当地黑花生产业发展,农场按每斤高出市场价1元的价格予以回收,仅此一项群众每亩多卖800多元。
其二是对外推广水肥一体化。刘莉投资60万元铺设了农业灌溉电缆,引进水肥一体化设备,所有农田全部实现滴灌,小麦、玉米增产10%—15%。农场配备安装技术人员,以集体灌溉的形式为农户提供服务,现已推广应用滴灌500余万亩、滴灌肥料5600多吨。
其三,便是对外推广有机肥种植。农场与山西宝田肥业有限公司、南洋鸿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肥料厂家联合开发有机肥,基地内全部实现有机肥种植。在此基础上,以每吨低于市场价200多元的价格对外推销,带动区域性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截至目前,累计推广有机肥20多万吨,直接受益土地面积达到40万亩。
此外,“一创”,即创办农业科技大学堂。刘莉邀请13位专家教授、36名专兼职科技推广员为周边农户进行农业技术培训,至今已免费培训农民超过10万人,发放科技报刊、书籍、农业知识明白纸等超过20万份。同时,她还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帮助58个农户成立自己的家庭农场,带动周边农户增产增收。
编辑/郭蓓蓓
W e i f a n g’s i m p r o v e m e n t a n d innovation of the “Three Models”h a s a t t r a c t e d m a n y c o l l e g e graduates to return home, strive to be “New Agricultural Workers”, and contribute wisdom and strength to their hometown. Liu Li from Gaomi, Weifang, is such a college graduate. After graduation in 2010, with a passion for the land, she started to run a family farm in her hometown. A s t i m e p a s s e s , s h e h a s b e e n tirelessly committed to the country fields for 13 years, developed the original 2.53 hectares of land into t h e p r e s e n t - d a y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f a m i l y f a r m o f S h a n d o n g t h a t covers an area of 373.33 hectares, and embarked on a new path of farming in a scientific way, bringing prosperity, and sharing prospe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