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树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代诗人王翰的千古佳句,将葡萄酒的美妙阐释得淋漓尽致。
每当走进葡萄酒窖,望着鳞次栉比整整齐齐摆放的一个个橡木桶,感受着弥漫于空气里馥郁的酒香,呼吸间尽是醉人的芬芳,瞬间令人心旷神怡。举起一杯琼浆玉液,观其沉稳大气的色泽,闻其馥郁芬芳的味道,品其甜中带涩的口感,总会令人联想到这美妙的杯中之物的前世今生、陈酿历程,以及诸多生活感悟。
中国的葡萄酒酿造历史,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的种植及葡萄酒的酿造技术,沿着丝绸之路带回新疆、甘肃、宁夏等地,拉开了华夏大地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序幕。但由于葡萄是季节性作物,且酿出的酒不能长时间保鲜,因此汉代并没有广泛采用葡萄酿酒,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发展起来。到唐朝时,对外贸易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葡萄酒从宫廷走向民间。元、明时期是葡萄酒发展的顶峰時期,葡萄酒产业开始规模化生产,酒的品质和产量都大幅提高。
盛夏时节,在烟台一座依山而建的葡萄酒庄园里,爬满墨绿色藤蔓的葡萄架错落有致地随山丘起伏,一串串晶莹剔透、颗粒饱满的葡萄挂满枝蔓,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田园风情油画,令人赏心悦目。这样长势喜人的葡萄,只有在北纬37度才会出现,而烟台正地处北纬37度,位于世界公认的葡萄种植黄金纬度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烟台获得了亚洲唯一一个“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称号。
烟台与葡萄酒的渊源,要追溯到19世纪中期。1873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斯在蓬莱引种了第一株酿酒葡萄,从那时起,在烟台的大地上,也种下了葡萄酒产业的种子,将葡萄酒与烟台这座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经过150多年的发展,葡萄酒产业逐步发展成为烟台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集葡萄苗木培育、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葡萄酒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烟台是中国葡萄酒工业的发祥地。
1892年,南洋爱国华侨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开辟了3000亩葡萄园,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开启了烟台乃至中国葡萄酒的现代化酿造史。中国第一家工业化生产的葡萄酒厂就坐落在烟台,奠定了烟台葡萄酒产区的地位。
当年的张裕通过从欧洲引进葡萄植株、聘请外国酿酒师、建造地下大酒窖和自制橡木桶,成功酿造出了中国第一瓶干红和第一瓶白兰地,以及多达15种的葡萄酒。
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张裕一举拿下了4枚金质奖章。1958年,张裕创建了中国第一所酿酒大学,开始为葡萄酒行业招揽、培养人才;1987年之后的十几年间,在张裕、长城、威龙三家龙头企业的带领下,烟台葡萄酒的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和产业链条不断地发展完善,烟台由此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典范产区,更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中坚力量,奠定了其产业领军地位;2005年,世界七大葡萄海岸《蓬莱宣言》发布;2006年,烟台葡萄酒骨干企业参与制定的新的葡萄酒国家标准颁布实施;从2007年开始,烟台连续举办12届国际葡萄酒博览会。直到今天,烟台葡萄酒产业借着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政策的东风,扶摇直上,鹏程万里。
“风是秋后爽,酒是陈酿香”,一杯美妙可口的葡萄酒,经历的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种植——采摘——破皮压榨——发酵——陈酿——装瓶,从一粒种子的发芽、成长,就要经历风霜雨雪的洗礼、虫害病毒的侵袭,直到成熟,从一粒粒葡萄的选择,开始了酿酒的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最后将灌装好的原酒,放在温度适宜的酒窖中发酵,这个时候,葡萄酒开始进入了一个漫长而孤寂的等待期,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漫长的等待中,作为一粒曾经的葡萄,它静听时光的脚步,回顾生命的历程,让单宁在空气中充分氧化,在等待中完成了自身的华丽蜕变。
反观从葡萄到葡萄酒的历程,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人生。一个人在母亲经历了十月怀胎后,从呱呱坠地起,就开始了漫长的或悲或喜的人生。在漫长的一生中,他会经历人生的各种考验,要冲破万难,避开险阻,以丰沛的精力和十万分的拼搏,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个过程与葡萄酒的生产历程何其相似。一段人生,走了才知其甘苦;一杯酒,尝了才知其醇厚。酒如人生,人生如酒。小小的酒杯中,也能品出人生的大道理。
葡萄藤追求不冷不热的温带,全球大部分葡萄园都集中在南北纬30度到50度之间,这也是鼎鼎有名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区域。葡萄藤的追求,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
出于对土壤的要求,葡萄藤一般不适合种植在太过肥沃的土壤中,它更适合贫瘠一些的土壤。因为肥沃的土壤会使葡萄藤徒长枝叶,消耗掉过多的养分,无法长出优质的葡萄,这似乎与“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相似。一块土地,可能种不了庄稼,放不了羊,但却能结出甜美的葡萄果实。在波尔多不受重用的马尔贝克来到阿根廷后成为了镇国之宝,差点灭绝的佳美娜辗转来到智利也逐渐发扬光大。这些事实在无声地告诉我们:一时的失意不要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一个人和一瓶葡萄酒是否具备潜力,不要急着去试探(开瓶),时间会证明一切。陈年的可能是好酒,也有可能是醋酸,但是,把握时机,喝酒与做人同样重要。不管一支葡萄酒标明保质期多久,都要记住葡萄酒是有适饮期的,错过了这个时间,就再也找不回当初的甘醇美味了。
葡萄在成長和酿造过程中,碰到过诸多“美丽的错误”。比如冰酒的诞生,两百年前的德国,葡萄园遭受到突如其来的霜害。酒农为了挽救损失,只好将错就错,将冰冻的葡萄压榨,按照传统方式发酵酿酒。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竟酿成了酒体饱满、风味独特的佳酿,造就了冰葡萄酒的问世。而关于贵腐酒,有这样一个传说:贪玩的庄主打猎迟迟未归,葡萄在藤上“长霉”了,工人们都不敢采摘。回来后的庄主为了不让一年的劳动付诸东流,像往常一样装桶酿酒,没想到腐烂了的葡萄酿出的酒异常甜美、酒香浓郁扑鼻、持久不散。
冰酒、贵腐酒的诞生,恰恰印证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人生哲理。
葡萄酒是有生命的,当葡萄被酿成酒,就获得了生命,它在等待一个有缘的人。刚刚酿造出来的葡萄酒,犹如情窦初开的少女,略带青涩,随着岁月的洗礼,渐渐走向成熟。在期待中,终于等到那一天的到来,那种唇齿滑过的感受,将是最美好的时刻。
葡萄在时光的缱绻中,走过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命历程,最终陈酿为一杯甜美的液体,涅槃了自己沧桑的历史。
人类在岁月的沉淀中,书写着各自不同的生命画卷,最终在耄耋晚年,像一杯久经沉淀的佳酿,散发着生命独有的芬芳。
The birth of ice wine and noble rot wine precisely confirms the philosophy of life that “misfortune might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
Wine has life. The life begins as soon as grapes are turned into wine waiting for a person destined to enjoy it. The freshly-brewed wine is just just like a young girl in love, who is slightly sentimental but becomes mature gradually with the lapse of time. In great anticipation, the day comes eventually and the feel that it slides through lips and teeth will be the most beautiful moment.
In the passage of time, grapes go through the unique life journey of their own and finally age into a sweet liquid, gaining a rebirth after the vicissitudes of their history.
In the years of precipitation, humans write their own different life scrolls and, just like a cup of long-aged wine, they emit the unique fragrance of life in their later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