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设计学科“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3-02 01:15林燕
福建轻纺 2024年2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文科艺术设计

林燕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 东莞 523083)

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发端于2018年8月,中央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2019年被称新文科建设元年,5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正式启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新文科建设内涵式发展。2020年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各高校从新文科的战略意义、内涵价值、实施路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教材建设等维度,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文科创新发展之路。

“新文科”的“新”从何来、又通往何方,对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有何影响,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有何创新,这是新时代摆在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关系着设计人才是否能适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文科挑战的到来,广东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积极探索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了“厚基础、强实践、重融合、促创新”的“四位一体”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1 新文科的概念

何谓“新文科”,学者众说纷纭。

对于传统文科,是依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规定,除了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基本上都可纳入“文科”范畴[1]。新文科有何突破?冯果认为,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对传统文科的提升,其目的在于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开阔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是对快速变革的社会生活的主动回应[2]。李若辉、宋倩认为,新文科指的是相对传统文科(人文社会科学)而言突破传统的学科概念,将学科进行交叉从而形成的综合性跨学科学习,既是对现有文科的改良,又是加快学科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3]。由此可见,传统学科专业划分清晰、学科界定明确,但形成的学科壁垒制约了人才全面发展;新文科强调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跨越性、融通性,更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新时代人才需求。

也有学者从新技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维度阐述,如:新文科是基于全球新技术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注重通过文科内部融通、文理交叉融合来研究、认识和解决学科本身、人和社会中的复杂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科知识体系,并引领学科发展[4]。大数据、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改变了人才的培养模式、教育方式、课堂结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新文科在新技术推动下改革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信息技术运用、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教育部吴岩副部长从新文科的任务、使命角度全面解读了新文科建设。新文科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新文科要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优秀的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这正是新文科担负的四大任务、四大使命[5]。从新技术、新需求、新国情出发建设新文科,它关系着国家发展、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因此,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

艺术,新文科人文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艺术发展来看,随着数字生态下文化互融、大众审美时代流变、艺术表现多媒介整合等新形势出现,艺术需要与传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新媒体技术形成互动关系,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从艺术教育来看,艺术需要改变传统单一学科教育,形成跨学科交叉融合模式。因而,需要重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形成文理交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的课程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机制。

2 新文科背景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1 改革的必要性

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伴随互联网、人工智能、三维打印等现代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交叉融合渗透社会各方面[6],社会对处理各类综合性、复杂性设计问题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单一学科知识很难满足当今社会实际需求。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打破艺术设计、技术、工程、经济、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隔阂,重视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构建跨学科融合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跨领域、跨学科知识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6]。

2.2 创新路径

在新文科背景下,要深化专业改革,结合社会发展新需求、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科学研究新成果,加强传统文科专业的内涵建设,建设新兴的文科专业[7]。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新文科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

广东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群在应用型本科转型、新文科建设中,改变传统单一学科教育,探索出“厚基础、强实践、重融合、促创新”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图1),有利于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得以普及化。

图1 研究总体框架

本文以广东科技学院设计学科为实践案例,以跨学科融合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培养设计人才。以交叉、融合、关联为出发点,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打破学科壁垒,建构设计学科“厚基础、强实践、重融合、促创新”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培养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代艺术设计人才提供借鉴。

3 新文科建设探索:探索“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

广东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新文科建设根本任务相吻合,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新时代设计人才,在新文科背景下,设计人才培养注重文化传承、创新、融合。

传承,即文化传承,在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话语体系过程中,科研、创作必须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创新,多元创新,对于设计人才培养而言,在于实践平台创新、育人教学方式创新,将创新、创业与创意三者有机结合;融合,需要把握时代机遇,充分应用数字技术,探索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媒介方式、实践平台、评价方式。

3.1 厚基础:传承文化

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和行为的统称,因此,文化包括语言、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禁忌、法规、制度、工具、技术、艺术品、礼仪、仪式等其他有关成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遵循传承传统,要遵循文科教育和人才培养基本规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学科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文化根基。

从行业发展来看,我国已经发展到了“大设计时代”,数字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互联网和移动媒体领域,需要大量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数字内容。从学科门类来看,艺术设计是一门需要文化底蕴、文化内涵的学科,综合性强,对文化根基、文化素养要求高,因此,需要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否则设计作品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依据艺术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实践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制作数字创意内容的综合性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在学科基础、公共选修课上需要强基础,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建立艺术设计专业文化根基。

广东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科涵盖了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等6个专业。在学科基础方面为增强学科专业内部的基础融通教育,增加学生专业基础学科教育,设置了设计基础、艺术概念、Photoshop图像处理三门学科基础课程。在公共选修课方面,设置了博雅通识选修课程,涵盖了计算机、健康养生、艺术、人文、史学、天文、地理等多个学科门类。学生通过公选课平台,扩大知识面、提升人文素养,增强综合知识的能力。

新文科的重大责任在于价值引领,通过价值引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广东科技学院通过“五育并举”、课程思政等举措,实现价值引领;通过“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劳育淬炼”为我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通过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达到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育。

3.2 强实践: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育人体系重要环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艺术设计类专业通过艺术设计中心校内实训室和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借助教师工作室、设计学专题研究、创新班、项目化教学改革等方式搭建了“立交桥式”实践教学体系,以产教融合推动艺术设计各专业高质量发展。

在校内实训室方面,改造升级已有的艺术设计中心实验教学平台,利用VR设备、蓝箱特效实训室,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等技术建设数字艺术虚拟现实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使新文科背景下的实验平台更加智能化、交互性、网络化,弥补了传统实训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现阶段,该教学示范中心主要面向设计学专业学生,成为课内实践、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教学基地和开放式设计项目的实施平台。通过专业共用、企业共建、院校共享、行业共赢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创建基于新需求、新发现、新知识、新技术的数字展示平台,数字资源库、数字展示平台融合共通的实践教学平台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创新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协同合作能力。

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艺术设计学院组建了6个科研团队、15个教科创教学相长项目化团队,3个教授工作室、2个学生工作室、4个教师工作室,以工作室为载体围绕数字化、虚拟现实、艺术设计、创意内容等方面开展科技、社会和产业等方面服务,链接产教融合、承担企业横向课题。通过科研反哺教学,促进科研、教研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移。

在教学方法方面,灵活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任务驱动法、角色互换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乐于实践。通过基于成果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提升了设计类人才培养质量。如:数字创意设计创新科研团队以5G时代数字创意团队打造、平台搭建、内容生产、产教融合为研究内容,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电影、短视频、二维动画、CG插画、H5、VR及交互作品,运用互联网技术、新媒体平台传播作品;数字视频制作教科创教学相长项目化团队利用校企合作资源东莞电视台、东莞市倚天影视文化有限等行业、企业资源,合作讲授摄影摄像课程(延伸至影视短片创作、视频编辑课程),协同培养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数字内容制作、短视频拍摄与剪辑人才。

通过实践平台,促进了教研、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乡村振兴、数字文化产业。东莞市科技局科技特派员项目“蓄光型发光材料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将艺术与科技融合应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将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弧形椅”、外观专利“导视标识牌”、设计作品《红丝带》应用于东莞市石排镇福隆村古塔文化广场改造项目。

3.3 重融合:学科融合

教育部吴岩副部长指出,要推进融合创新,要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要以相近的专业集群融合,通过这样的融合守正和创新,把新文科建设推向新的高度[5]。融合,既包括学科内部融合,也包括新文科与理科、工科、农科等外部学科融合,还包括新科技、现代化信息手段与文科的融合,从而带来新文科知识量的扩增、能力扩展,适应新一轮科技改革需要,解决日益变化的复杂社会问题。

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主要通过如下举措实现交叉融合。第一,在艺术设计学科内部,每个专业开设20门专业任选课(由原来8门增加至20门),涵盖了艺术设计专业内部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第二,在学科内外融合方面,通过开设辅修专业、微专业,达到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第三,网络、信息化平台的运用,通过超星学习通等数字化平台,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另外,学院新开设艺术与科技专业,该专业培养在数字技术背景下对新的交流、交互和表现方式的创新思考能力、表现沟通能力和创意实现能力,使学生具备不同知识领域中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应对信息时代新的需求进行跨领域团队协同创新的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现代艺术市场发展及大型会展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会展策划、数字商业展示知识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该课程体系涵盖了科学与艺术交叉领域。

3.4 促创新:创新创业

创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立足新时代、立足新技术,传承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创新是艺术设计发展的生命线,没有技术、工艺手段、传播方式的创新,传统艺术难以传承、发展。艺术教育也需要创新发展,我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普及人才培养方案、“互联网+”、大创赛等方式推广创新创业教育。在艺术设计学院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中心,将创新、创作、创意与创业相结合新技术、新设计、新创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

“厚基础、强实践、重融合、促创新”的“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统一于设计人才培养目标。遵循新文科“传承、融合、创新”的要求构建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创新创业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将产学研用结合,最终培养综合性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4 结语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设计人才要打破专业壁垒、学科障碍,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教科创实践平台为基地,注重学科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融合,注重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契合时代需要的综合素养训练,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业培养新时代设计人才。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文科艺术设计
《星.云.海》
《花月夜》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孙文科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