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
在加拿大学者阿德丽安·吉尔所著的《阅读力: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一书中,作者介绍了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大卫·皮尔森的实验与结果。这项实验研究的是“熟练的阅读者如何阅读”。实验者希望通过观测发现:熟练的阅读者是如何形成的?他们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实验团队研究了数百位熟练的阅读者,通过分析样本数据,确定了熟练的阅读者的共性——能有意识地在阅读中运用策略,让自己和文本有更多互动,产生个性化理解。实验团队总结了熟练的阅读者的共同特征,为学习阅读的学生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提升路径。
具体而言,熟练的阅读者在阅读时运用了以下7个策略。
策略1:联结。熟练的阅读者能在阅读过程中调取已有的背景知识和个人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义。“已有的背景知识和个人经验”包含读者之前的阅读积累、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所处的环境、特殊的事件等。联结就是让文本和读者的各方面产生关联。
策略2:提问。熟练的阅读者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都能提出问题。阅读前的提问,有对文本的质疑,有对细节的推敲,还有对情节发展的预测;阅读中的提问,可以针对字词的理解、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引申义等,也可以将文本與生活相关联提问,还可以从写法等多个角度提问;阅读后的提问,一般是在总结反思、拓展延伸、相关链接中发现问题。
策略3:图像化。熟练的阅读者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创造出“图像”,以生动形象的画面辅助理解文本。如将文中描绘的内容,想象成动感十足的“动画”。这些图像化的加工,让读者如临其境,产生更加真实的感受、体验。
策略4:确定重点。熟练的阅读者能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分类,能把握并牢记主旨。确定重点的能力是可以经过训练习得的,从最初的“有意而为”到后来的“自然而然”,确定重点最终将成为熟练的阅读者在阅读时的习惯动作。他们在把握主旨后,能深入理解文本。
策略5:推测。熟练的阅读者能利用文本中提供的线索,合理补充、假设、推演。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能根据情节做出假设,能结合细节进行推测,能预测结局或是创设自己期待的解决方案。推测的过程类似“和作者协同创作”。
策略6:分析和综合。熟练的阅读者能通过分析信息和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他们对文本中的词句、表述方法、主旨立意等,足够敏感;他们能主动介入文本的情节与细节的描述中,并积极思考;他们能综合分析各种信息,并产生思考结果;他们能从细节分析中走向综合统筹,在综合统筹中兼顾细节。
策略7:关注“理解”。熟练的阅读者能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什么困难,并能为真正解决问题而采取措施。阅读并非都要“一镜到底”,也不一定一帆风顺。遇到障碍时,他们有应对的方法,具备应对的信心,还能付诸行动。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升了阅读力。
大卫·皮尔森的实验让一线教师反思:从新手阅读者到熟练的阅读者,差距到底在哪里?为什么一直读,但阅读力依然不足?熟练的阅读者共同使用的7个策略,让阅读力的提升成为可能,为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在强调阅读量的同时,要注重阅读策略的学习。
长期以来,我们极为重视阅读的量,这和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阅读密切相关。因此,一线教师总把阅读教学落在“看谁读的书多”“看谁每日阅读的时间长”等量的积累上,期待量变带来质变。但中小学的阅读是课程化推进的,特别是“整本书阅读”成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的拓展型任务群后,更要按阶段推进,按学段抵达学习目标——阅读力的提升,不能完全让学生顺其自然,教师要适当干预。
小学阶段的阅读力提升,要在教师的辅助下,经由教学实现,这样才能达到“课标”中不同学段的相关质量要求。“课标”中不同的学段,就是阅读力提升与检测的“节点”。在此方面,“课标”有着清晰的界定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课标”提出“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句说出事物的特点,作简单推测;能借助关键词句复述自己读过的故事或其他内容,尝试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第二学段(3~4年级),“课标”则提出“能阅读常见的图文结合的材料,注意图文关联,初步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第三学段(5~6年级),“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获取主要内容,用朗读、复述等自己擅长的方式呈现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能用文字、结构图等方式梳理作品的行文思路;能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语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并主动与他人分享”。
可见,阅读时的思考分析能力、判断审美能力、鉴赏分辨能力等,不能仅通过量的积累来实现。笔者不由得想到统编小学语文教材3~6年级上册中编撰的4个策略学习单元,其具备了弥足珍贵的教学价值。
3年级的预测单元,让学生能根据插画预测,能根据课文中的关键语句预测,能根据课文的诸多细节综合预测。预测策略的学习,将使学生更快成为熟练的阅读者。4年级的提问策略单元,可以结合生活、课文内容、作者写法等来提问,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分析、解决问题,都有助于加深理解,让学生的阅读力尽快提升。5年级的提升阅读速度策略,运用在特殊的阅读目的的达成中,有时为了寻找答案进行针对性阅读,有时为了获取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而阅读。6年级的“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的策略,更接近于阅读策略的综合应用。
阅读要有量,阅读教学更要有质的保障。统编小学语文教材3~6年级上册的策略单元,需要精细教学。实际上,教材中提供的阅读材料相对简单、难度不大,学生自主调用策略解决问题的驱动力不足。因此,尤其需要教师引导。我们要认清策略单元的学习价值,把握为数不多的学习机会。
(作者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