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2024-03-01 08:05饶泽娟赖婷邹慧李晓珍喻晓琴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性生活宫颈癌效能

饶泽娟 赖婷 邹慧 李晓珍 喻晓琴

江西省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江西省赣州市,341000)

宫颈癌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致病因素多与性行为、分娩次数、吸烟及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等有关[1]。由于多数宫颈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增加临床诊疗难度[2]。研究表明[3],对目前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能明确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围术期辅以科学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亦可改善患者预后。常规护理虽然能满足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所需,但是缺乏针对性,护理内容较为刻板,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4-5]。行为转变理论属于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人的行为转变属于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犹豫不决、准备、行为等多个阶段给予患者行为转变指导,具有延续性、系统性的特点,用于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中,对其性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6-7]。本研究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6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符合宫颈癌诊断标准[8],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均行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均可耐受;病情稳定,能进行沟通与交流,且患者认知能力正常。排除条件:有精神病史、存在血液或免疫系统疾病者;伴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或中途退出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1~63 岁,平均49.68±6.35 岁;BMI 18.6~29.5,平均21.59±3.23;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21 例,腺癌9 例;病理分期:I 期19 例,II 期1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2~65 岁,平均50.07±6.42 岁;BMI18.3~29.9,平均21.63±3.31;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20 例,腺癌10 例;病理分期:I 期22 例,II期8 例。两组患者年龄、BMI、病理类型、病理分期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22) 伦审临第197 号]。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且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常规护理。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耐心的向患者讲解宫颈癌发病机制、手术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纠正患者及家属错误的认识,让患者对手术及疾病有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同时,加强患者围术期会阴部位护理、疼痛护理,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强化患者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9-10]。

1.2.2 观察组 采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干预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创建行为转变小组:由护士长牵头,创建行为转变小组,通过自愿方式招募经验丰富的专科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其中;针对宫颈癌及手术治疗特点,制订详细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的行为情况、病情及性格等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制订行为转变干预方案。

(2)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干预实施:①由科室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宫颈癌手术治疗护士参与,通过宣传手册口头指导以及交流讲座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以提升患者不良行为转变的重要性的认识,以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加强患者卫生习惯指导,注意饮食禁忌等,强化患者日常行为及性行为等方面的行为指导,帮助患者养成正确、良好行为习惯;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加强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监督、管理,强化其自我护理行为的同时,保证巩固行为转变效果。③手术治疗完毕后,借助微信、电话的形式,了解患者的自护行为和性生活质量,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定期对患者进行访谈及随访,肯定患者的自护行为,并积极鼓励患者进行维持。

1.3 观察指标

(1)认知行为:两组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认知行为调查问卷评估患者认知水平,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认知行为越佳[11]。

(2)性生活质量:采用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BISF-W)从性欲望、性高潮、性行为及性满意度4 个维度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明性生活质量越高[12]。

(3)癌因性疲乏程度: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3 个月后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CFS)评估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得分越高,疲乏感越强[13]。

(4)自我效能水平: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从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水平越高[14]。

(5)满意度及依从性:两组护理3 个月后采用满意度、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护理方法、服务态度、护理效果)和依从性(遵医治疗、并发症预防、康复锻炼)进行评估,各项总分均为100 分,≥90 分为满意/依从[15]。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认知行为和性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行为和性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认知行为和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认知行为和性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cognitive behaviour and sex life quality score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points)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癌因疲乏程度及自我效能水平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CFS 及自我效能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 CFS 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癌因疲乏程度及自我效能评分的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cancer causes fatigue degree and self-efficacy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points)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比较

护理干预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方法、服务态度、护理效果满意率和遵医治疗、并发症预防、康复锻炼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satisfaction level and compliance of two groups

3 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增加宫颈癌患者达到47 万例,而死亡人数高达20 万例[16]。目前,临床上对于宫颈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借助手术能切除病灶组织,多数患者可从中获益[17-18]。但是,手术具有风险性、创伤性,术后容易引起并发症,对患者预后转归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手术治疗时常涉及盆腔器官的切除,容易对患者生育能力和性功能造成影响,增加抑郁及焦虑等负性情绪发生率,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19-20]。常规护理用于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中,虽然能满足手术治疗所需,但是护理缺乏针对性、科学性,护理内容较为单一,导致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较低[21-22],本项研究将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应用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3.1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手术患者认知行为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3 个月后认知行为、性欲望、性高潮、性行为及性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从该结果看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干预模式能提高宫颈癌手术患者认知行为和性生活质量。这是因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干预模式的护理比常规护理更具针对性、计划性,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信任度[23-24],促使患者更易接受临床宣教内容,进而有效掌握更多的临床知识;通过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能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通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的认识,进一步明确自我效能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从而自觉改善患者不良的行为习惯[25-26],提高其认知行为及性生活质量。

3.2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癌因性疲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干预后CFS 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干预模式能减轻宫颈癌手术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干预模式术前准备让患者自觉进行自护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积极邀请患者家属参与其中,给予患者家庭支持,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持续感受到高度的支持度,维护积极的身心状态[27];术中护理能提升患者手术体验、舒适感,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疲乏发生率,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早期康复[28]。同时,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通过康复锻炼,能加速患者协调肌、排尿反射、盆底肌、腹肌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对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和自我效能产生积极作用,从而能巩固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

3.3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手术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的影响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3 个月后护理方法、服务态度、护理效果满意度和遵医治疗、并发症预防、康复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干预模式能提升宫颈癌手术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行为转变理论是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中重要的心理学之一,护理过程中具有系统性、计划性、延续性及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和支持,于不同时期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能促进患者自觉行为转变[30],可弥补传统护理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改善了患者的依从性,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多数患者能从中获益。

综上所述,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干预模式用于宫颈癌手术治疗患者中,能改善患者认知行为,提升性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水平,降低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本研究选取样本量偏少,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扩大研究样本量,并延长随访评估时间,深入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干预模式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性生活宫颈癌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性生活有“ 八 忌 ”
美满性生活的秘诀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