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普伊格的绘画风格研究

2024-03-01 01:32赵盈盈
参花(下) 2024年2期
关键词:色块大面积蓝色

光和色的运用一直是绘画创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现代艺术家对此呈现出多种表现方式。西班牙现实主义艺术家马吉·普伊格在画面中利用强烈的光影、恰到好处的补色对比、吸人眼球的独特构图以及线条巧妙分割形成的留白空间,创作出极具感染力的画面氛围,表达了其浓烈的个人情感。基于此,本文从题材、色彩、构图、线条几方面对其绘画风格进行分析。

一、绘画题材

马吉·普伊格的绘画题材主要分为人物画和风景画两大类,静物描绘较少。但静物描绘同他的风景画一样,都在严谨的秩序中透露出理性的美感。

马吉·普伊格的人物画作品给人的第一感受便是强烈的光影关系(如图1),这种光影不同于伦勃朗那种画面中以一束光线照射用以突出视觉中心的效果,而是人物基本都受到了正侧面45°从高向低的光源照射,在光束边缘受光较弱的角落依稀可以看到画面人物以及物体的轮廓。马吉·普伊格笔下的人物受到手中显示器光源的照射,面部受光颜色的使用上较周遭明度更高,周遭环境使用大面积低纯度的暗色来加重这种反差,图1展现了画家对环境的表现方式,交代画面环境直接用暗色,只在人物周遭用一点亮色来提示画面人物所处的环境。

如图2所示,马吉·普伊格还画了一系列睡在床上的人,画中人物都陷在柔软的大床中,人物只表现头部以及肩颈部位,大面积的床上用品用明快的颜色和具有指向性的线条分出结构化的块面。画面整体风格简洁明快,虽然只表现了人体的局部,但从人物肩颈动态以及包裹人体的大线条可以感受到画面人物慵懒舒适的睡姿,营造出一种安逸的氛围。

如图3所示,马吉·普伊格还画了一系列在空中用绳子做各种动作的人,画家选取这一系列动作中的某一瞬间将其定格,作品背景基本都是纯色的天空,选取肢体动作中画家认为最有意思的瞬间,很少会有人物的正脸,或者干脆裁掉人的上半身只表现四肢的动感。同样也是用高明度的颜色来表现侧面打过来的光,并且近乎夸张地加重这种对比。

摩洛哥的舍夫沙万被称为世界上三大蓝城之一,整座小镇目之所及之处都被涂成各种蓝色,明媚的阳光打在蓝色建筑上极具特色。马吉·普伊格的作品还原了这一氛围。《明媚的摩洛哥风光》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大片蓝色的运用,整幅画面基本都是不同的蓝色和小面积的黑色或白色以及黄色构成。画家从不同角度描绘舍夫沙万受到光照的墙壁、蜿蜒的巷道以及远处不同色彩的建筑同近处蓝色建筑的对比。

二、绘画色彩

作为油画本体语言之一,色彩是画面中不可忽略的存在。在一众绘画作品中,抓人眼球的色彩画面往往会脱颖而出,马吉·普伊格的作品即如此。观赏者第一眼望去便会被他的画面色彩所吸引,进而引导观者更进一步地品味画面。在他一系列的地中海建筑风景中(如图4),基本都是大面积的蓝色、少量的黑色以及黄棕色来组成画面。画家巧妙地运用不同蓝色显示出强烈的光影对比,画面中黑色的运用加大了这种反差,画家使用小面积的黑色用来表现暗部的细节以及建筑的棱角部分。同时,明度较高、纯度较低的黄色用来表现画面光照强烈的部分。除了这种蓝色调的风景外,画家还创作了一系列黄棕色调的建筑风景画。在这部分画作中,蓝色、黑色仍旧被用在画面较暗的部分,比较突出的是蓝色面积变小,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黄棕色调运用,橙色则被很好地用来点缀画面。不管画面色调如何变化,马吉·普伊格始终坚持在一个大的颜色基调中用相同或接近的纯度、但跨度较大的明度来营造强烈的光影变化,同时用补色给画面带来精彩的点缀。在他的画面中,一种颜色所占的比例虽然较大,但也会加入其他颜色以及用独特的画面肌理效果来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在强烈的明暗对比中,画面亮面和暗面直接进行碰撞,如艺术家便很擅长表现物体的影子,影子的颜色十分考究,颜色、纯度虽然都较高,但在画面中却毫无违和感。

除了整体色调比较独特外,画家还钟情于各类补色的运用,尤其是蓝色和橙色的运用,在他的不同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不同纯度的蓝橙色运用,或是蓝色中点缀橙色,或是在橙棕色调中以蓝色增加画面的层次感。红色或绿色的补色运用在他的画面中也曾多次出现,在他创作的几幅沉睡中的人物画中,也可以看到补色的运用,一个身着红色上衣的男孩趴在床上,下半身盖着比上衣饱和度稍高一点颜色的被子,在人物头部的方向又有同样明度的红色作为呼应,稳定畫面,为了衔接衣服的红色与床头的红色织物,画家又用纯度较低的暖黄色来进行缓冲,各种颜色的面积大小、画面位置、色彩纯度等都被和谐地放置在同一幅画中而不显得突兀,同时还可以很好地为画面服务(如图2)。

三、画面构图

色彩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构图则能够让人驻足继续品味画作。作为画面语言的另一要素,构图起着支撑、引导画面的重要作用。在马吉·普伊格的风景画中有一系列上下留出大片空白,中间呈“一”字带状的构图作品(如图5),上下大面积的留白与中间部分细致繁密的描绘形成极大的反差,让人在惊叹画面形式感的同时,也想细细探究中间带状繁密的景物有什么,这类风景画中大部分描绘在海边的人、海边的市集,密密麻麻、三五成群地分布在这条线上,人物背后又有细细一条带状颜色将这些人物映衬出来,画面大小面积差距过大也更容易让人去关注它的正负形处理。在以下两幅画中,带状颜色不是齐如刀切一般草率地切割画面,而是在带状边缘以不同的影子、人物形象打破齐整边缘带来的乏味感。在马吉·普伊格的作品中,负形往往也被处理得极为妥当,点线面关系往往一目了然。人物与人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品作为画面中“点”的部分,切割画面的带状色彩和人物的排列又组成了画面中“线”的部分,由线切割出来的剩余大片纯色部分便是画面的“面”。一幅画中点线面、疏密节奏、黑白灰关系都被统一调和起来,每个部分都经得起推敲,同时画面内容又不显得枯燥,而是富有新意。在画面中不仅有表现出来的正形,更有欣赏者细细品味才会注意到的负形,有时甚至负形的良好表现可以给画面增加无尽乐趣。马吉·普伊格的作品不仅注重画面大面积的“正形”表现,同时也极其重视正形之外所剩的“负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适当的正负形处理在使画面和谐的同时,也能增加趣味性,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四、绘画视角

人们通常看到的风景绘画大多是平视角度,而马吉·普伊格的作品视角却多采用俯瞰(如图6),需要从高处望向低处,并且低处的物體都被布置得很小,且视角更加集中。此外,在他的作品中还能看到一系列仰视视角(如图3),不同寻常的画面视角给欣赏者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在不同常规的画面视角加持下,画面光影关系的处理也值得欣赏者去认真品鉴,如图6所示,借助俯视视角可以明显看出强光照射下人物与遮阳伞投下了明显的影子,但在影子的处理中,精心营造了两块比较大的光斑给影子“透气”,增强画面可读性。

五、绘画线条

如图7所示,马吉·普伊格画中会频繁出现条纹样式,有时是出现在海边浴场,有时会出现在市场摊位,成组的条纹运用同周遭大面积的色块繁简对比相得益彰,条纹跳跃式的感觉给画面增添了不少活泼氛围。除此之外画面出现了很多具有指向性的线条,成块的条纹布顶端用大面积红蓝相间的细线条连贯了画面中由左下到右上的空间,横向的细线条有效平衡了画面中大面积的竖向线条,横块状的阴影与放到的躺椅起到了稳定画面的作用。画面左下到右上角的走势引导观众一一观赏篷布底下成组的人物,竖着的木桩又丰富了画面的节奏感。独特的画面线条设置极富有趣味性的指引观者一步一步读完整个画面。画面中篷布的竖线、立着的木桩都是竖向走势,左下角的大面积蓝色躺椅和右上角意味不明的竖线增加了画面稳定性。同时由大面积篷布切割开的左右两块面积也做了巧妙的加工,左上的白色竖线造成向下的势,右面一小块横向蓝色块面又引导出横向的势,画面节奏呈现竖-横-竖=横的节奏。整个画面横竖交织,既均衡又富有趣味。

六、绘画风格

马吉·普伊格的绘画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平面化倾向。大面积平整不做晕染的色块同小部分细节晕染的色块组合异常和谐,这也正是画家作品的魅力之处。由于画家超强的透视解析能力让画面整体处于立体的构架中,但在建筑物、人物、物品的处理上却又没有做特别多的晕染过渡,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光影转折处理。

边缘线是画面中一个非常重要但又特别容易让人忽略的部分,不同的边缘线表现形式能够传达不一样的审美意趣,通过对边缘线深入了解和思考也有助于人们对画面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马吉·普伊格作品中的大部分线条都仿佛“挤”出来的,画家有意识地让色块与色块紧密连接露出细细的轮廓线,与此同时,轮廓线又仿佛融入色块,也可看作是色块边缘的起始部分。画家对阴影处的线条处理更是如此,线条很好地隐入阴影中,既是一个色块的结束又是另一色块的开始,在不断地延续与结束中构建出精彩画面。

七、结语

不同的民族、时代、文化对人的生活、习俗、行为等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因为有这种不同,才能让人欣赏到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的画家的画面表达。马吉·普伊格的作品让人们感受到浓郁的异域风情,独特的构图、对比强烈的色彩、画面中巧妙的大面积留白以及细腻的笔触等,都让人意识到绘画的多种可能。

(作者简介:赵盈盈,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色块大面积蓝色
足球色块
蓝色的祝愿
蓝色的祝愿
基于校验信息隐藏的彩码抗篡改攻击技术*
蓝色使命
蓝色的五月
喷水织机进入大面积更新换代期
阎先公和他的瓷板色块泼彩画
三个色块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