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治疗法在引导学生负性情绪中的应用

2024-03-01 06:34袁瑶嘉
江西教育C 2024年2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小学美术

袁瑶嘉

摘   要: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小学生也逐渐面临比较大的学习压力,在人际交往中也常常产生困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利用绘画治疗法,帮助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消除负性情绪。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问题,安排绘制动态图、自画像、曼陀罗绘画,设计工作坊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消除负性情绪,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绘画治疗法   负性情绪   小学美术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当前社会高速发展,不少学生的心理也受到社会浮躁情绪的影响,加上升学压力,部分学生产生了种种心理困惑,甚至陷入负性情绪,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绘画治疗法指借助绘画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自由表现活动,使绘画者将内心情感和想法表达出来。在绘画的过程中,他们能释放情感,得到满足,最终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绘画治疗法和美术教学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消除焦虑、紧张、沮丧、痛苦等各种负性情绪,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一、绘制动态图,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

焦虑、紧张、愤怒、沮丧等负性情绪容易造成身体的不适感,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青少年之所以会产生负性情绪,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缺乏感同身受的能力,难以体会到亲人和朋友对自己的关怀。这种人际关系的冷漠感和疏离感容易引发负性情绪。绘画治疗法中有一种绘制家庭动态图的方法,能反映绘画者对家庭的态度,清楚地呈现亲子关系中的问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绘制家庭动态图,了解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帮助学生缓解负性情绪。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亲亲密密一家子”的家庭动态图,让学生画出每一个家庭成员,并展现他们的生活状态。教师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结合学生的画作,分析学生的家庭关系。第一个角度为“人物面貌分析”。如果画作中某位家庭成员面目狰狞,或者画得比较小,则表示学生和该家庭成员关系比较僵化。第二个角度为“画作结构分析”。如果某个家庭成员和其他成员之间相隔一定距离,表示学生和其存在隔阂。如果画作中缺乏“我”的存在,表示该学生认为自己在家庭中不受重视。第三个角度为“场景内容分析”。如果画作中有鲜花、食物、玩具等,则说明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反之,如果房间空荡荡的,那么表示家庭成员关系冷淡。教师在分析画作后,还可以通过对话、家访等方式验证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通过绘制家庭动态图,教师能看到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消除负性情绪。

二、绘制自画像,让学生理性认识自我

在青少年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引导,一方面是消除自负、自傲的情绪,让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消除自卑、自厌情绪,让学生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点。在绘画治疗法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绘制自画像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画像,理性认识自我,自主调整心态,消除负性情绪。

绘制自画像的活动分四个环节展开。第一个环节为“观察自我,绘制自画像”,学生要观察自己的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画下自己的形象。他们可以写实,也可以采用一些抽象的手法,将自己比喻成某种动物、植物等。第二个环节为“解释画作,展现自我风采”,学生要依次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计,自己认为自己的优缺点是什么。第三个环节为“互动讨论,修改自画像”,同学之间进行分享、讨论和交流,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画像。第四个环节为“整合观点,开出诊断单”,学生要结合同学提出的意见,总结自己的负性情绪是什么,然后找到解决方案。比如,有一个学生画的是“乌龟”,他觉得自己就好像一只小乌龟一样,害怕惹麻烦,遇到问题就会躲起来。对此有的同学提出:“这位同学虽然胆子比较小,但是我觉得他其实是很勇敢的。他在运动会上摔倒后都没哭,坚持跑到了终点。我觉得他可以自信一点,多和同学们交流,至少我自己很愿意和他做朋友。”该学生得到了同学的鼓励,试着给自己开出了“诊断单”。他认为:“我要多参加一些班级活动,和同学们多接触。”在这样的交流与评价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正视自我的优点与缺点,还能纠正自我的错误认知,消除负性情绪,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绘制“曼陀罗绘画”,让学生生发积极情绪

“曼陀罗绘画”也是绘画治疗法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它以心理投射为基础,用象征的方式投射出无意识的内容。解读“曼陀罗绘画”作品能看到绘画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了解他们的矛盾心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绘制曼陀罗画作,并采用情境法加以引导,让学生逐步生发出积极的情绪。

由于曼陀罗画作一般都色彩鲜艳,因此教师可以将其与色彩学知识结合,这样能让课程变得更有趣味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美术知识,改善心理问题。曼陀罗绘画活动一般可以分三个环节展开。第一个环节是“画前引导”,教师可以先观察学生的表情,揣测他们的心理,让他们说一说近期是否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引导。如果学生普遍存在情绪低落的情况,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简单的小游戲,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如果学生普遍存在烦躁、不满等情绪,则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平静下来。当学生的情绪处于相对平和的状态时,教师就可以开展第二个环节“画中引导”。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曼陀罗图案,让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心情的颜色,对曼陀罗图案进行上色。在绘制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放松呼吸,进行冥想,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能随心所欲地利用色彩表达内心。第三个环节是“画后引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在绘画的过程中是否觉得内心渐渐平静,和大家交流如何放松身心。这样就让学生找到了排遣负性情绪、生发积极情绪的方法,为学生自主调整心理状态提供了有效工具。

四、参与工作坊活动,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生发积极情绪,消除负性情绪的重要方法。组织美术工作坊活动,是绘画治疗法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围绕生活主题,开展创意美术设计活动。这样的美术创意设计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消除负性情绪。

例如,在六一儿童节期间,笔者围绕“头饰制作”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意实践。该活动分三个环节展开。第一个环节是“互诉想法”,每个学生要说一说自己想要怎样的头饰。第二个环节是“创意展现”,学生可以两两一组,也可以多人组队,制作头饰,并赠送给对方。在制作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第三个环节是“友情互赠”,学生可以将制作好的头饰赠送给对方,并互赠留言,夸赞一下对方。在绘画工作坊的活动中,学生相互帮助,彼此关怀,能消除自身的负性情绪。

总之,绘画治疗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和他人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他人,并学会冷静处理合作中的各种纠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合学生的绘画干预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消除负性情绪,健康成长。◆(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

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美术课程中学生负性情绪的导引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H2022ZB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小学美术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48例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团体辅导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