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冠新
中国大运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中国大运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包括隋唐运河、京杭运河、浙东运河等古今河道水系,流经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8省市,全长约3200公里,是人类文明史上气势恢宏的伟大工程。2500多年来,大运河持续发挥着航运、水利等作用,承载、流淌着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蕴含着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大运河是多元一体中国文化的经典符号,联结了京津文化圈、燕赵文化圈、齐鲁文化圈、中原文化圈、淮扬文化圈、江南文化圈等文化高地,塑造了京津盛景、燕赵雄风、邹鲁儒风、江南水乡等人文生态,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一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充分认识大运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擦亮千年运河“金名片”,把大运河文化这个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大运河在促进中华文明发展、确保华夏文明赓续不断、提供精神给养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是政治文明。大运河的开凿与贯通,突破了早期文明沿着自然水系东西拓展的自然格局,以明确的政治目标将中国南北的文化高效、快速地联系起来,纵贯中国、运通华夏,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内部活力。二是物质文明。唐朝中期以后,环太湖地区依靠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在宋朝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丰饶的粮仓,并通过大运河进行漕运,为北方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供应,也为稳定政权、促进和维持国家统一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保障漕粮运输的同时,大运河也实现了东西南北物资的流动与互补,拓展了经济规模,提升了发展能力,形成了富庶发达的运河城镇,构成了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动脉,“苏常熟、天下足”便是运河功能有效发挥的结果。三是精神文明。大运河蕴含了包括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执着信念,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态度,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智慧等,为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大运河在促进文明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完善生态治理等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时代借鉴意义。第一,促进文明繁荣。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明创造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发挥着交流会通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功能,串联和滋养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当代串连起首都经济圈、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可以说,大运河具有十分丰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遗产,深入挖掘大运河的时代价值,可以为“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有益借鉴。第二,维护国家统一。历史上,大运河不仅是漕粮运输、军资调配的主要通道,还是沿线水陆运输、驿站设置和古代政令、信息、资讯、财富汇集流通的经络干线,推动了中国区域间的大沟通和大交流,将区域的统合上升为全国的统一,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国家统一、政权稳定和社会发展。纵观大运河的历史,国运兴隆则运河畅通繁荣,国运衰微则运河阻塞萧条。在国家内忧外患加剧之时,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围绕着大运河这条国运命脉,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深入挖掘弘扬大运河家国天下共同发展、区域与国家共同繁荣的价值理念,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增益添成。第三,推动生态治理。隋唐运河开凿之始,就规划营造出独特的生态风貌和地理景观;唐宋以来,通过不断修建堤岸和道路,构成了与周边生态协调的运河风景线。大运河突破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田园生活,形成了社会分工精细、生活方式多元融合的社会生态,孕育了丰富的风俗民情,成为了运河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尤其是江南运河流域的生态治理经验凝聚着天人关系中最本真的生态智慧,充分运用掌握这些历史经验可以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牢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提供良好思路。
二
这条贯穿南北5大水系、流经8个省市的千年水脉如何更有光彩地流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牵挂,念兹在兹。2017年2月,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习近平总书记察看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时深刻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4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指导下,各项保护工作整体规划、有序推进:建立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制定一系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地方性法规,出台《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文化的统筹保护、传承利用握指成拳。
大运河,作为一个位于中国东部地区、贯穿南北的文化纽带,不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现实载体,而且成为游客追求身份认同的吸引物,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相关指示批示精神,亟需强化大运河文化带人文经济建设,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公园高水平建设、打造品牌影响力、形成中华文化重要标志提供智力支持。高水平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以此擦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丽名片”,激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和集体记忆,展现中华文明,提升中国民族自信,塑造国家形象。
擦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丽名片”,激发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活力。大运河是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活态遗产,沿线分布着水利文化、漕运文化、船舶文化、商事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形态,形成了诗意的人居环境、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手工技艺、众多的名人故事以及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民风民俗。沿线8省(市)水工遗存、運河故道、名城古镇等物质文化遗产超过1200项,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道遗产、水工遗存、附属遗存及相关遗产共计85处,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余项,世界自然遗产1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2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富集的区域。因此,擦亮“千年运河”金名片,必须激活大运河流域内一个个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新生机。
擦亮“千年运河”金名片,必须树立品牌化思维。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无形品牌资产,其承载着社会历史记忆,凝结着传统历史文化符号表征、传统精神内核指导下人们的行为模式、传统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结构,这些可以赋予民族文化产品丰富的内涵,强化民族文化产品的情感价值,对于民族文化消费群体而言,这些品牌文化极易引起他们的认同,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品牌的忠诚度效应。因此,文化遗产可以为民族文旅产业的品牌塑造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和创意资源。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品牌效应在现实中真正实现,首先必须要高水平地保护、传承与利用,必须要树立品牌思维,其核心是要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的文化精髓,传承优秀文化。传承的原则是在保持原真性的前提下,按照新时代先进文化的价值导向和民众精神需求,推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必须认清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独特的现代价值和影响力、感染力等。二是选择富有影响力、感染力的文化遗产进行串联、整合、提升,梳理出一条文化带文化遗产资源主线,为文化带文化遗产品牌提供丰富的内容内涵。三是深入了解挖掘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蕴含的民俗、名人、传说、神话等文化资源,理清文化资源之间的脉络内涵和联系,为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品牌的定位、传播以及产业业态提供依据。
三
面向大众多元化、多样化的精神消费需求,要依托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发文化遗产品牌创意产业体系,促进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环境下创造性转化,助力大运河文化带人文经济建设。
高水平开发博物馆式的大运河文化带“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创意体系”。物质文化遗产重在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依托现代展示技术和体验技术,适当地开发高水平的文创项目。即以博物馆馆藏的优质的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资源为内容基础,实施线上线下联动,线下开辟大运河文化带博物馆文化旅游线路、研发博物馆文创纪念品、艺术品展览、艺术体验等,在保护的前提下深度挖掘大运河文化带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潜质;线上借助于数字文化创意、数字技术、融媒体技术等,实施博物馆数字化战略,将大运河文化带博物馆馆藏资源数字化运作,实现文物遗产的数字化开发。
高水平开发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创意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社会性和活态性等特征,因此既需要原生态理性保护,更需要现代化技艺创新,发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资源的差异性与经济价值,增强对文化资本的吸引力。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品牌IP的创意开发重在两个层面,一是原生态的传统技艺基础,包括原料、技师、场所等因素的初步整合与复原;二是后期创新技艺,即传统技艺生产方式、原料及内容的改进与创新。具体而言,首先从生产环节来看,非遗生产包括产品研发与技艺演绎两部分。产品研发即在既有技艺经验与资金扶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市场需求,通过科技技术和现代创意的介入,形成初步的产品样本,这也是知识产权的形成阶段。技艺演绎则是指非遗表演及相关联的服务。其次,从销售环节来看,此环节是突破性的关键环节。在营销环节,一般产品是通过产品竞争来培育和创造消费需求的,因而产品价值与创意能力是营销关键所在。由于非遗产品或服务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心灵、感觉,所以它的销售必然更强调“以人为本”,以满足大众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己任,使他们在传统文化消费中真正得到身心的愉悦和满足。最后,在营销环节完成后,非遗产品或服务的劳动价值基本实现,但是其产权价值只是初步实现,下一环节重点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增值,在防止产权被侵权复制的同时,要积极推进产权的推广与转让,做大关联产业,延伸衍生产业,推进产权增值。
高水平开发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品牌的演艺演出类产业体系。立足于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品牌主线,深度挖掘适宜开展文化活动的运河景观、人文景观、历史传说和民俗趣事等,从美感度、奇特度和规模度,以及科学性、历史性、趣味性等纬度,挖掘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开发文旅演艺演出主题项目,演绎文化意象,展示文化精华,重现文化遗产场景。
高水平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品牌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以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为核心,结合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文化遗产品牌利用的有益路径。如促进文化遗产品牌与其他相关产业如传统制造业、传统农业、传统服务业等的有机融合,使彼此相互补充,互利共赢;推动文化遗产品牌与会展业、节庆业等传统服务业相融合,通过举办文化遺产品牌主题文化节(博览会)、主题民俗文化节等,自我推销文化遗产品牌并主动加强与境内外的沟通交流,探索出文化遗产品牌利用的多元路径;推动文化遗产品牌与动漫、影视、网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深化融合机制,有效促进文化遗产品牌的多元化开发利用。
高水平建设大运河文化遗产品牌创意综合体。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当代城镇更新与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动力,“文化+旅游”作为当代旅游开发的新蓝海,正成为特色文旅小镇发展的重要契机。以大运河文化遗产品牌为对象,建立大运河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综合体,以满足游客认知大运河历史文化、体验娱乐的需求。大运河文化遗产品牌创意产业综合体集聚多种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现代城市的关联功能业态,形成品牌主题创意化、环境景区化、产品休闲化、空间集聚化、服务社区化的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载体。其综合价值在于活化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减少政府投资,提高生活品质和拉动经济发展,改善城市形象及解决社会就业,联动区域城乡开发。
(作者: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苏长江文化研究院首席专家,扬州大学原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薛 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