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俊 马芳芳 李仲宇
(1.玉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2.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广西桂林 541000;3.曲靖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曲靖 655000)
学校教育须紧跟智能时代步伐,积极接纳和拥抱新技术。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新技术体验与应用”作为重要学习内容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之中,凸显出国家对“新技术”的重视。“新技术体验与应用”不仅能够让学生牢固地树立“技能可贵、创造伟大”的劳动观念,还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劳动技能,为职业启蒙教育打好基础。此外,虚拟沉浸课堂、互联网远程教育、智能机器人教师等新兴技术生态系统在教育领域应运而生,新技术将促使人们不再被迫劳动,这也将赋予劳动更多自由选择,也赋予劳动教育观念以全新内涵。显然,我们应加强劳动教育与技术的联系,因为“走好技术路线才是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必由之路”[1]。然而,究竟如何理解和实践《课标》中的“新技术”,它有怎样的劳动教育意蕴、在劳动教育中居于怎样的地位以及如何践行,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有必要深入探讨。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方法,首先对《课标》新修订内容进行着重分析和比较,由浅及深,层层推进,挖掘《课标》中有关“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的重要价值。同时深入学校,对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进行调查访谈,了解“新技术”劳动教育的现状、困境与需求,进而提出合理实践路径。
理解何为“技术”是界定“新技术”概念的前提。随着社会变迁,技术形态也在随之变化,从历史发展视角可分为古代技术形态、近代技术形态和现代技术形态。这些技术形态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可以说,劳动的进化史也是技术的进化史,继而也是劳动关系的演进史。
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主要进行狩猎、采摘、农耕等生产实践活动,以维持基本生存需要。此时的技术形态主要以手工工具为主,劳动要素由简单要素构成,人们对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依赖性较强。在近代以来的工业化进程中,在生产需求刺激与科学研究的推动下,技术的构成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以机器化生产为标志的近代技术形态。加上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以资本积累为中心的生产方式不断改进”[2],客观上促进了技术的发展,但带来的却是异化劳动。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3]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虽然创造了剩余价值,但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这个阶段是由技术引发的工业化生产,从劳动关系主体上来讲是一种“被迫的劳动”。
进入后工业时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技术的构成要素及其演变又展现出一系列新特点,进入智能化劳动形态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形态。此时劳动的构成要素有了许多无形要素如技术、知识等加入劳动过程中来,对于劳动产品的增加起着乘数效应,可称其为乘数要素。劳动越是向现代化水平发展,所含的乘数要素就越多,劳动程度就越复杂,则创造出的价值也就越多。乘数要素渗透并融合到劳动基础要素的各个方面,推动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劳动者的劳动过程逐渐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给所有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4]。劳动者的闲暇时间在不断增加,《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描述的“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5]165景象才能真实发生。显然,在智能时代及其智能劳动中,人的劳动解放才具有最新的可能性和最大的可行性。从劳动关系视角来看,新技术能够促进人们劳动关系的转变,从被迫劳动的生存需要转变为主动劳动的价值实现。新技术的发展将促进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更加公平、正义,这就给人以更多的选择自由。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劳动的方式和劳动内容,而非仅仅关注劳动的谋生属性。正如有学者所言,“人工智能时代把人类之间的竞争变成全方位的竞争。然而,这种竞争的动机可能不再源于生存的需要,而是对于劳动自由的向往。”[6]
基于以上理解我们可以认为,在《课标》中,将“新技术的体验与应用”作为新的任务群融入课程之中,其富有全新的意蕴与发展可能。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技术”劳动是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目标,以生成创造性劳动能力为具体表现,具有可以追求自由劳动的新劳动关系可能。当然,“新技术”并非创造性劳动的全部,诸如中华传统工艺作为文化传承与劳动体验的价值仍然需要劳动者在场的体验和积极参与,故而只能说“新技术”是诸多创造性劳动形式与内容的一种代称。
我们生活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构成的现代技术形态环境之中,这些赋予新时代劳动教育明显的技术性特征和自由劳动价值旨趣,使其区别于传统以知识和技能培养为特征的劳动教育方式。以技术性为载体,在技术探索和劳动实践过程中,建构新的劳动素养观念、能力、精神、习惯和品质将成为劳动教育价值的主要内容。
1.劳动观念之维:新技术推动“自由自觉热爱劳动”观念的形成
劳动观念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对劳动、劳动者、劳动成果等方面的认知和总体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态度和情感。劳动观念贯穿整个劳动过程,对劳动行为、劳动结果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马克思所言:“劳动过程结束时所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性地存在着。”[7]这表明劳动观念是劳动教育的首要内容。古代劳动之所以让人感到艰辛和痛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技术水平低,劳动过程是人与物的对抗,是一种被迫的劳动,劳动主体由此对劳动产生消极态度,也不会有兴趣去劳动,时常将劳动与“艰苦”“疲惫”联系起来。因此,《课标》中明确提到要培养“能自觉自愿地劳动”,还要“具有亲近新技术的情感和使用新技术进行劳动的意愿”的劳动者。因为技术发展能够减轻劳动的负担,提供更多劳动自由选择权利,使劳动成为乐趣,对劳动产生自觉之情。在现代技术形态下,劳动转向智能化,劳动的决定要素是科技、信息、技术等乘数要素,极大促进生产效率,促进社会更加公平,解放人的体力和时间。马克思认为,劳动只有作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时,才表征着人的本质力量。人只有通过在劳动过程中外在的需要的实现和内在的力量的确证才能真正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感才是劳动主体真实而深刻的体验,进而真正热爱劳动。因此,“新技术”融入劳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劳动观念的更新,使其形成喜欢劳动、自主劳动、自由劳动的态度,并利用新技术主动为身边人提供服务,形成服务意识和热爱劳动的态度,进而意识到劳动创造幸福,自觉向掌握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学习,在劳动过程中注重劳动效率和劳动质量。
2.劳动能力之维:新技术促进学生劳动技能“最大化”发展
劳动能力是个体的劳动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在劳动实践中的综合表现。新技术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充分利用劳动知识、技能和思维逻辑等要素,从而让劳动能力获得最大化发展。劳动工具是“人的劳动功能的外化”[8],它所表现的生产力水平是划分劳动形态和技术形态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的逐步应用,劳动工具由手工劳动工具、机械劳动工具向智能化劳动工具革新。[9]一方面,深化劳动分工与加强合作是使用智能化劳动工具的重要特征,正如《课标》中强调要培养具有“合作意识”和“运用劳动技能为他人服务”的“新技术”劳动者。这就要求教师把劳动课堂还给学生,以扩大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发挥空间,让师生之间交互民主;生生之间互帮互助,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在现代技术形态下,智能化劳动工具更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注重学生如何进行劳动方案的选择,以及利用材料和工具解决问题的劳动过程,以此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3.劳动精神之维:新技术有利于智慧劳动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育
随着社会进步与劳动技术工具的不断革新,学习者需要从“被动劳动”中的“会劳动”“能劳动”转变为“创造性劳动”(包括“主动劳动”“自由劳动”与“智慧劳动”),成长为“创造性劳动”人才。在《课标》的课程内容中“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及“现代服务业劳动”任务群提及,“能制定符合人机关系的创意设计方案…根据图样加工制作产品模型”“根据生活和生产实际需求…体会应用新技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劳动过程”等内容,突出“创造性”“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等。由此可知,“新技术”进入劳动教育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以智能化生产为主的劳动形态下,创造性和审慎性思维的重要性在劳动力市场中成为关键,学校应以“探究—想象—实践—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精神。在劳动过程中运用新技术,将学生的想法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案,并最终在劳动实践中形成新的产品。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界限,不断产生新的创新方案,并根据自身兴趣和实际需求“创造一些可能具有变革性的实用制品,产生多种问题解决的样态和形式,涌现新的劳动范式”[10]。
4.劳动习惯与品质之维:新技术促进“真实且稳定”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内化于心
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是在劳动实践中获得的稳定行为倾向和品格特征,这就需要在经常性的劳动实践中磨练形成,新技术是其实现的重要手段。《课标》的课程总目标之一是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即具有“安全劳动、规范劳动、有始有终”等劳动习惯,此类劳动习惯的养成,需要在真实情境下形成。与依赖课堂教学的劳动项目相比,新技术具备真实的社会情境,是社会性的、伦理性的教育活动,能让学生在虚拟仿真情境下形成更加真实、稳定的行为和品格。例如,安全使用各类电器、工具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必备技能。在课堂上,由于缺少人与环境之间的真实关联性,通常只能依靠案例、讲解、音频等方法让学生明白规范使用的意义,至于如何安全规范,后果如何,对于学生来说始终是“他者”行为,内化于自我行为程度较低。如果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中进行安全教育,劳动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是真实、鲜活的人与环境之间的社会关系或是基于现代技术的虚拟仿真(例如VR眼镜),便会直接决定着劳动结果,牵涉到学生自身利益,给学生带来当下最强烈的感受,促使其规范使用工具这一行为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因此,新技术在最大程度上促使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的形成,并使这一行为具有真实性、稳定性。
基于对“新技术”劳动教育的学理分析和对《课标》的文本分析,依据“泰勒原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课程核心问题,我们认为《课标》中提出的“新技术”至少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三个方面(课程实施在下文进一步阐释)赋予劳动教育新的内涵,延拓了其在劳动教育中的内涵。
劳动课标中“新技术”的融入,推动劳动教育培养目标从学科知识深化为工作知识,从劳动体验升华为劳动幸福。首先是学科知识深化为工作知识。在劳动教育中,知识教学仍然是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但“新技术”为劳动教育的实践提供有效平台,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知识的深层含义和用途,避免流于表面。也就是说,“新技术”旨在将理论知识深化为功能性知识学习,在切实情境中习得一定的职业性知识,如专业技能、操作方法、经验感悟、设备工艺等与职业工作相关的知识,即工作知识。工作知识与学科知识具有显著差异,即工作知识追求技能习得。劳动教育追求技能习得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外界环境(如工厂、企业、农业生产基地等实践场所)中体验的过程,也是习得工作知识的过程。这样的知识能够让学生领悟世界、参与世界、创造世界,从中获得体验感和价值感,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达到培育全人的本质目标。[11]其次,是劳动体验升华为劳动幸福。“新技术”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自由地劳动并在劳动中获得幸福感。《课标》中的“新技术”学习以任务群为单元,设计劳动项目,要求学生经历理论学习、设计制作、体验生产等环节,在创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与劳动情感。劳动创造的过程也是奋斗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12],而劳动的幸福程度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13]赋予“新技术”的劳动教育,可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创造性地进行劳动项目实践,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幸福。学生获得劳动体验感与自我效能感,进而体悟到劳动教育的情怀和自由劳动的幸福,从而充分发挥其作为劳动主体的自觉性。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由自觉的劳动既是幸福的价值旨归,又是人类获得幸福的唯一源泉。”[5]198因此,赋予“新技术”的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从自由劳动中获得幸福感。
《课标》课程内容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劳动,设计十个任务群,并在生产劳动下新增“新技术体验与应用”任务群,要求在小学5-6年级和初中7-9年级开设课程,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劳动课标的“新技术”内容设置中要求,课程资源应该扎根本土,学校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结合区域资源与民族文化特色等,为学生创设劳动体验场域。如当地高新企业是以洗衣机为特色品牌,则建议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借助企业资源,在劳动周(日)组织学生前往洗衣机工厂进行生产体验。学生可以具体了解某一环节的智能控制原理、常用参数设置等,通过引导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关系和环境之中,激发学生对区域文化、自然资源、现代科技的认知及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同时,也要注意的一点是,“新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及工具,是可以运用在整个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之中的。如在开展任务群四“农业生产劳动”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农业育种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等,包括滴灌、墙体栽培、渔业机械等。即“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可以与其他任务群融合与衔接的。
表1 “新技术体验与应用”课程内容汇总
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是加强劳动教育规范性的重要手段,是开展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14]“新技术”融入劳动课程,提高了劳动课程的评价难度,也为劳动课程评价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具体而言,劳动课程标准中的“新技术”教育评价应注意:一是评价主体多元集体协作。“新技术”劳动教育需更为注重集体协作,如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换式匿名评价,使学生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知。“新技术”劳动教育也需注重家长和社区评价,在真实的劳动环境下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价,更有利于学生劳动技能的发展。二是评价标准要关照个体差异。“新技术”劳动和体力劳动有较大差别,所以根据学生能力不同,标准也要因人而异,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在原有能力上的发展,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三是评价维度注重多向驱动。《课标》中强调评价内容部分要“体现学生应用新技术进行创新劳动实践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故而应注重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在过程中从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以及劳动精神等多维度进行评价(见表2),继而评价学生获得了哪些劳动技能及掌握水平程度,避免将劳动教育评价功利化、短期化。四是注重技术本身的评价功能。在“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理论和技术双向驱动机制,破解学生评价现实困境,[15]充分利用“新技术”本身来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新范式。
表2 《课标》中“新技术”教育评价维度
“新技术”对传统教育观念、思维方式和培养目标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劳动教育已不再仅仅要求“面朝黄土”,劳动目标也不再是“物质生产”,而是为学生自由创造性劳动提供“技术”空间。《课标》的颁布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主要解决劳动教育实施中“窄化”“片面化”“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16]因此,需要构建多样化的劳动课程形式、多元化的劳动资源开发主体、专业化的劳动教师队伍,来完成劳动教育课程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单一的劳动教育课程形式已无法满足《课标》以技术为依托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劳动教育资源,结合多种途径,组建多样化的课程形式。“新技术”作为专门板块,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劳动项目的实践。笔者提出在劳动课程形式中采用柱形结构(如图1所示),有利于落实“新技术”在劳动教育中的开展。柱形劳动教育课程形式的混合实质上是以课堂教学为理论支撑的学校劳动教育与劳动项目为支撑的校外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双面立体”结构,打破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形式。
图1 “新技术”劳动教育课程“双面立体”形式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育内容应主要以“新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为主。可采取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模式,打破时空壁垒,为学习者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新技术”机会。从学生角度出发,线上教学通过加入“新技术”动画模型展示等功能,学习次数、时长和场合不限,这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和巩固学习内容,增强“新技术”劳动项目实践兴趣有积极作用。同时,线下课堂教学是理论知识及劳动项目实践的补充、回顾与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来制定和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活动设计等。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首先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学习,丰富“新技术”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最大化提升劳动教育质量。其次,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自动保存学生作业完成度、正确度、学习进度等数据功能,实现有效教学监督。以数据结果为指标,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中进行个性化指导,及时查漏补缺,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这种闭环式劳动教育形式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新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迁移,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劳动教育课堂忽视技术性学习的空白。
在项目教学中,以校外劳动场所为主阵地,通过多元化、多样化的“新技术”形式培养不同学段的学生习得劳动技能、形成劳动素养。在“新技术”劳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进入到多种劳动场所,如工厂、农业基地、高新企业生产线等参观学习,动手实践,完成劳动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有效形成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双向循环。同时,学生之间互动增强,动手能力得到提升,并得到教师、同伴、社会不同职业成员的鼓励和职业体验感,形成积极的情绪反馈,有效促进学生热爱劳动、主动劳动和创造性劳动。
因此,赋予劳动教育更多“新技术”内容,能够使劳动教育理论与知识、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课堂教学与劳动项目教学有机统整起来,利用劳动教育课程新形式推动“新技术”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有效落地。课堂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通过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掌握丰富的技术性知识。知识能够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具有引导作用。劳动项目教学是开展“新技术”实践的必要形式,只有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才能体验到劳动的意义,习得劳动技能,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这种课堂教学与项目教学相混合的“新技术”课堂教学形式,不仅能促进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互动性和循环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新技术”劳动素养的自觉养成性。
学校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而非具体创造物质财富。因此,“在学校的现有框架当中,是几乎没有预留生产劳动的空间的,也就是说,学校在开展生产劳动教育时,是缺乏对象化的存在物的。”[17]所以,仅依靠学校完成“新技术体验与应用”难度较大,需要有社会多方力量和专业人员的帮助,走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四维主体”相结合的路径,形成“新技术”劳动课程“四维主体”参与的课程资源开发多元结构。《课标》中也力图体现多元实践主体参与的思想,不仅强调过往由政府引导的各级教育部门、各类学校、信息中心等力量,还强调要有高新企业和农业生产基地的参与,具体如图2所示,多元主体参与能够凝聚多方力量开发资源,共同落实“新技术体验与应用”项目,这是“新技术”在劳动教育中落实的重要保障。
图2 “四维主体”参与的“新技术”劳动课程资源开发结构
首先,政府领导的各级教育部门是推进劳动教育的责任主体,是“新技术”落实与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同时也是经费保障的中坚力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实践资源,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劳动教育资源和实践场所,发挥政府决策领导力,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的实践需求,保障“新技术”政策在劳动教育中的实践落实。
其次,学校在“新技术”落实中起主要作用,是完成“新技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然而,大部分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存在失衡性,且校与校之间不交互使劳动教育效力明显不足,[18]难以真正获得技术性学习。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应建立良好的交互学习环境,运用每所学校的劳动特色项目,如数字化教学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技术实践基地、特色校园种植技术等开展交流活动。做到校与校之间资源共享、技术共享、教师共享,极大促进“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的落实。
再次,社区是实施劳动教育,落实“新技术”社会实践活动的助推器,同时也是保障教育环境和资源的主要支柱。社区资源包括企业、农业生产基地、工厂等劳动实践场所,以及劳动模范、具备技能专长的人力资源。如社区旁的企业是实施劳动教育中“新技术”服务和产品供应的主阵地,也是“新技术”研发投入的主要参与者。正如《课标》中强调,高年级以上的学生要到高新企业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的新形态、新方式。同时,也要吸引企业参与劳动教育“新技术”建设,引导产学研用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又如“新技术”下的农业生产劳动可与现代技术体系支持下生态型农业生产模式结合起来,如无土栽培、大棚种植、智能温室养殖、园艺产品加工等现代化种植和饲养技术,让学生体验到现代技术带给农业的便利性,养成拥有创新精神的劳动品质。学校应该结合社区的区域经济及人文资源,系统地安排社区劳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新技术体验与应用”活动。
最后,家庭在“新技术”应用中起基础作用,是发现劳动问题、培养劳动习惯的第一学校。《课标》在“劳动素养要求”部分多次强调学生“能发现日常生活劳动中存在的问题”“持续参与日常生活劳动”等内容,这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因此,父母要与学校目标一致,积极沟通,形成家校劳动教育合力。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新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机会,培养正确劳动习惯,运用学生所学的劳动知识。
在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新兴技术层出不穷,而且更新频率快、名目繁多。这种情况下,劳动教师面临着双重压力,即“知识快速更迭的压力和信息素养的压力”[19]。这就要求学校劳动教育,尤其是“新技术”的内容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劳动教师应站在“新技术”前沿,牢牢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中“新技术”的课程内容、价值理念,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并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劳动教育的效果起决定性作用,[20]因此,劳动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落实“新技术”课程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劳动教师应努力提升劳动素养,适应新时代下劳动教育对“新技术”提出的新要求。教师既要加强有关劳动教育“新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更要通过由学校、社区及高新企业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劳动技能培训和劳动实践体验,做到“新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例如,一节课的课程目标是利用声控发光二极管制作小台灯,则教师除掌握其基本原理以外,还应提前到工业生产基地进行技能培训和实践操作。在课堂中使学生初步掌握生产原理、工具选择、操作方法及设计产品模型,在此基础上劳动周(日)让学生前往高新工业生产基地进行实践体验。在具体生产过程中解答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安全操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使学生在经历产品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感受工业生产的魅力和工业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第二,学校应组织劳动教师积极参加“新技术”课程的培训,深刻理解“新技术”之于劳动教育的意义、价值、目标、内容和实践策略。教师应在充分认识“新技术”课程内容的构成和“新技术”课程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明确“新技术”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及关键点所在,能根据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和不同学段学生发展的需要来合理规划和设计“新技术”劳动项目内容。在此过程中“新技术”课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规划与组织能力,按照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对“新技术”的落实有整体的学段、年级、学期、劳动周(日)的规划。鉴于此,笔者建议教师“‘新技术’课程培训”(见表3),可以主要包含安全管理、课程思政、劳动技能和劳动情义四个大的方面。
表3 教师“新技术”课程培训体系
第三,学校在建立规范的培训服务体系的基础之上,应合理设置“新技术”课程的专职、兼职教师岗位。由于“新技术”是前瞻性领域,且渗透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各方面,但劳动教师知识有限,不能要求教师“全能”。因此学校可与当地高新企业合作,遴选一批企业技术型岗位人才入校做兼职劳动教师,健全校企人员合作机制,促进教师技术能力的提升和弥补技术型教师资源的缺口。
总之,将“新技术”融入劳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借助“新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劳动课程教学模式,还需要更有效的实践探索、更深层的技术支撑、更具创新的思想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