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合作,家委会当“立界”

2024-02-26 19:29朱金娥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1期
关键词:越界合作跨界

朱金娥

[摘要] 家委会是由班级家长成立的自治组织,作为家校之间合力的纽带,发挥着参与共享、双向沟通、谋划督促等作用,但也存在滥用职权、违规越位等问题。本文结合对班主任工作的观察与思考,探讨了家委会在家校合作中需“立界”,厘清界限,明确权责,归还教师的教育自主权,为学生提供自由成长的机会。

[关键词] “跨界”合作;谨防“越界”;明确权责;立界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尤其需要学校与家长的密切配合与有效沟通,形成全方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合力。家校合作的教育理念逐渐被全社会所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建设依法治教、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即我们所说的“家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委会逐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与监督中。作为一支不容小觑的新生力量,家委会的参与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家校共育模式。但现实中的家委会在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诸多裨益的同时,也不时出现一些“越界”问题。本文着重从班主任工作的角度,谈谈关于家校合作中家委会需厘清界限、明确职责等方面的观察与思考。

一、合力共赢,家委会期盼“跨界”

家长委员会的选定通过投票等方式进行,公开透明,充分尊重和考虑家长的意见,也会定期进行换届。家委会的工作主要是完成老师布置下来的任务,将班级管理工作定期向班级家长公布,其他家长对家委会成员进行监督。作为联系家校的纽带,家委会真正起到了协助和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的作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朝气和生机。

(一)参与共享

家委会成立的初衷,不只是组织家长开展活动、接受专题性培训,还要引导广大家长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真正参与到学校和班级工作中,亲历孩子的成长过程,享受亲子共育的快乐。同时,家委会成员们在群策群力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发掘出自己别样的生命价值。例如,有些家长有美术特长,可以为班级黑板报出谋划策;有些家长有舞蹈特长,可以帮忙指导学生的文艺演出。

(二)双向沟通

家委会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是要有积极的双向沟通。家委会就像一座沟通学校和家长的桥梁,既能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又能及时收集家长的突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及时向学校反馈,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三)谋划督促

在进行双向沟通协调之后,家委会还应积极谋划督促,集思广益,形成解决方案,再尽快部署落实,切实帮助学校和班级办实事,促进各方面工作的持续开展。例如,学校要开展“科普周”特色活动,各班需要相关的指导老师,家委会可以事先告知全体家长,发动家长们结合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家委会也应该做好反馈和沟通,为后续家校合作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权责模糊,家委会容易“越界”

家委会的成立是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滥用职权、违规越位等行为也屡见不鲜,对其追根溯源,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越界”行为及原因。

(一)家委会工作机制欠缺

家委会是由家长自觉发起并共同组成的民间组织,内设不同职位,由家长们自发推选出家委会主任、副主任及其他相关职位。这样的家委会容易违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尊重集体意见,有的甚至进行“暗箱操作”,独断专行,没有得到全体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少数代表多数的“越界”行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二)剥夺了学生锻炼的机会

家委会的成员往往家庭收入较高,又以全职妈妈居多,很多时候会对班级工作“大包大揽”,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锻炼机会。比如,学校组织大扫除、出黑板报、布置班级文化等活动,家委会常常积极出手,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实际上“抢走”了学生参与班级公共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缺少磨砺自我、展示自我、和他人合作的机会。

(三)部分成员“特权”意识滋生

部分家委会成员对自身角色定位认识不足,过于放大自身权责,也有可能是由于老师过多地求援邀请,导致有些家长心态发生改变,逐渐滋生出“特权”意识,出现将个人特权凌驾于他人与集体意志之上的极端现象。例如,有的家委会成员不仅不带头做好家校沟通协调工作,还因为对学校的师资安排不满意而怂恿、要挟其他家长联合起来给教师“上课”,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家委会个别成员不注意防范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自己带头违规,使本应纯洁的校园异化为“名利场”“关系秀”,这与组建家委会的初衷是相违背的,这样的家校合作关系不健康,必然会对所有人造成伤害。例如,对家长们关注度极高的中队委、大队委的竞选,学校自然会严肃对待,家委会成员亦不可擅自越位插手,以防家委会成为个人手中“可利用”的平台。因此,家委会在加强与校方沟通的同时,更应以此类事件为戒,厘清自身职责边界,谨防“越界”。

三、谨防越位,家委会应主动“立界”

家校合作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针对以上现实问题,我们要做好家校合作的“立界”工作,树立“边界”意识。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明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家校合作过程中的各自界限,做到责无旁贷,各负其责。合作双方主体都要自觉守规,防止界限模糊,不越位、不越权,才能真正实现良性共育、持久合作。

(一)规范选举机制,确保工作的透明度

对于学校而言,学校有责任保障家委会组织的良性运转,把握家委会建设的主要作用。家委会成员需要采取投票的方式选出,杜绝老师直接任命,而且要定期进行换届,让更多家长加入进来。此外,学校要规范好家委会工作内容,加强教育和监督。对于家长而言,家委会不是简单的学校“传话筒”,更不是教师的“秘书”、学校的“侍应生”,应该正确认识家委会成员的职责。此外,家委会成员要明白自己跟其他家长没有区别,不应该享有某种“特权”。

(二)敢于放手锻炼,扩大学生的成长圈

参与体验各类学习实践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不管是卫生值日、体育竞技,还是文明标兵评比,甚至是节假日的“雏鹰假期小分队”等活动,都是促进学生逐步成长的台阶。家委会应该带头鼓励孩子们亲历活动过程,引导他们学会策划、沟通、合作,不必刻意追求孩子们的完美表现,重要的是不断积累经验、促进成长。家委会成员可以亲身参与这些活动,或者提供合理化建议及部分帮助,但不可越俎代庖,替代孩子去做本该由他们自己去做的事,这样会剥夺孩子们体验成长的机会。

(三)不随意干涉越位,归还教师教育自主权

教师是国家培养的职业从教者,在教育管理学生上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营造家校友好合作、相互信任的氛围需要家委会以身作则,尽量不要干预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更不可突破界限,甚至擅自越位。

首先,要将教育教学的自主权还给老师。家委会不要粗暴干涉班主任的带班育人活动,要支持班主任大胆进行教育实践,小到座位安排、学生值日,大到班级评价体系的创建上,都要尊重老师的统筹规划及具体部署,特殊情况可以个别沟通;不扰乱老师们的教学计划,欣然接纳不同老师的教学方式与风格,理解尊重老师,给学生做好榜样;其次,把自由成长的权利还给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更多的成长空间,尤其是年轻老师,将班级文化评比、班级活动方案的设计等事情交由老师和学生去自主策劃、独立完成,家委会不要过多插手。

家委会作为一个和学校合作的互助性组织,应该少一些功利意识,多一些奉献之心。在密切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家委会可以及时汇总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对于家委会成员来说,这也是极好的学习机会,在协助老师做好一些辅助工作的同时,能深度了解学生的校园生活,并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钟亚利.以共情促共育:有效提升家长教育力[J].中小学管理,2020(10).

[2]王燕红,董梁.家校合作视域下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处理[J].教学与管理,2016(20).

[3]郁琴芳.家校合作中校长与家长的认知差异——基于上海市146所公办学校的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14(05).

[4]李国强.家庭社会资本:家校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J].中国教育学刊,2009(11).

猜你喜欢
越界合作跨界
跨界
跨界
越界·互换·融合——中国化爵士乐的生成路线与认同政治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阵列方向图综合中PSO算法粒子越界处理研究
没有炊烟的城市(选章)
越界婚姻的伦理窘境:评史密斯《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