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促进政策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研究

2024-02-26 17:18俞晨涛
艺术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电影产业影响发展

摘要:目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离不开产业促进政策的指导,1993年《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电影要适应市场化经济体制,推动电影行业市场化进程,建立产业政策体系,并根据发展需要逐渐调整完善。通过对产业促进政策的实施及其给电影产业上下游带来的改变进行研究,归类整理电影产业促进政策,探究政策变迁与产业发展间的动态机制,就产业促进政策如何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化发展、如何影响中国电影产业架构进行归纳分析。方法:在时间维度上,梳理政策文本,研究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力,同时梳理电影产业上下游各行业情况,研究电影产业促进政策如何作用于产业发展,以及电影产业在政策指导下发生的动态变化。结果:通过对四类主要电影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和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市场准入政策降低了产业准入门槛,推动形成良性竞争格局;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推动一体化经营和院线制改革,扩大了电影产业规模化效应;市场开拓政策推动形成特色院线,拓展了影片题材和观影群体;数字化发展促进政策推动科技化进程,电影产业现代化脚步显著加快。结论:产业促进政策打破了市场壁垒、推动了结构整合、拓展了多元市场、推动了数字化进程,电影产业促进政策的发展与演进带来了电影产业格局的成熟与演变。产业促进政策因时发展、应势而起,指导着开放、竞争、多元的市场化电影产业从起步成形迈向繁荣发展。

关键词:电影产业;产业促进政策;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J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2-0-04

1 电影产业促进政策概述

1.1 电影产业促进政策概念与主要门类

电影产业政策分为促进政策与扶持政策,前者旨在推动电影产业市场化,形成开放、竞争、多元的格局,后者旨在保障市场规则公平公正,并给予扶持保护。

电影产业促进政策主要有市场准入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市场开拓政策和数字化发展政策四类。按产业发展進程划分,首先是开放市场、招商引资,吸纳资金进入,即市场准入;其次是吸纳资金后整合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市场规模,即产业结构调整;再次是巩固产业支柱,挖掘消费潜力,扩大电影市场,即市场开拓;最后是提升科技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即数字化发展。

1.2 电影产业促进政策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电影产业促进政策可按产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探索发展阶段(1993—2004年)、全面发展阶段(2004—2010年)和繁荣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市场经济在电影业的出现应从1993年算起[1]。1993年,《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电影要适应市场化经济体制,产业化趋势初现,电影产业进入探索阶段。2004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电影定性为产业,当年陆续出台多份政策文件,全面部署电影产业发展,这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由探索阶段向全面发展阶段转变。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电影产业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国家对电影产业发展愈加重视。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颁布,这是首部针对电影类别的法律,为电影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

电影产业促进政策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征。在探索阶段,政策强调逐步降低准入门槛,初步开放市场,以逐层开放、逐步演进的方式增强产业活力。在全面发展阶段,政策提升开放性和引导性,继续降低准入门槛,并引导资金规范进入电影市场,推动产业结构改革和市场多元开拓。在繁荣发展阶段,政策鼓励市场发展的同时关注产业规范良性发展,此时市场建设基本完成、规模日益稳定,政策多用于规范市场运营,并解决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2 行业准入政策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2.1 由部分向全面演进的制片准入政策与产业动态

制片行业准入政策最初实行部分准入制度,仅部分单位和资金可进入制片行业,产业活力有限。后来一系列准入政策出台,激发了制片行业和电影产业的巨大活力。

部分准入阶段,促进政策的特征为国有单位内部准入和外部资金有限准入。1993年,仅16家国务院批准的国有制片单位拥有电影制片权。1995年,制片权部分开放,更多国有电影制片厂获得拍摄出品权,但须申请指标调控。同年,其他国有制片厂也被允许投资或参与联合摄制,这使更多国有制片单位以投资形式进入行业。随后准入限制被放开,更多企事业单位、个人等社会力量获准以资助、投资形式参与摄制,更多社会资金进入电影制片行业。虽然社会资金得以进入,但制片权仍被掌握在部分国有制片单位手中。随后实施的单片拍摄许可制度将部分制片权赋予国有制片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这些单位经审查后可领取单片拍摄许可证并开展单片拍摄活动。2002年,徐静蕾的《我和爸爸》成为第一部获得单片拍摄许可证的民营公司电影,当年有5家民营公司办理了58部单片拍摄许可证[2]。

全面准入阶段,促进政策增强了行业准入的开放性与引导性。2003年起,社会单位和国有单位可合资或单独成立制片公司,非国有单位开始拥有制片权。随后设立制片公司的条件拓宽至境内公司、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行业得到进一步开放。大量民营制片企业成立,民营电影企业出品的影片占比不断提升。新画面、博纳和华谊兄弟等民营发行企业也开始进入电影制片行业。2002年,近25%的影片由民营制片单位出品,2013年,民营企业出品的影片占比已达75%。在促进政策的推动下,民营企业逐渐成为电影产业的中坚力量。

2.2 宽松与融合并行的发行放映准入政策与产业动态

发行放映行业的准入政策一方面不断降低门槛,宽松准入;另一方面推动产业融合与区域融合。这样宽松与融合并行的准入政策为产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政策的宽松性体现在审批权限的逐步下放。1993年起,中影的统购统销发行模式被打破,制片方可直接与发行方联系影片发行事宜。1996年,发行和放映单位的审批条件得到明确,审批权限也进一步下放,省级发行单位审批权下放至省级有关部门,县级有关部门负责放映单位的审批。2001年起,社会各界力量被允许投资改造影院,放映行业全面开放,更多社会资金得以进入。2002年,博纳成为第一家民营发行公司,同年7家公司获得发行资格,票房榜前十的电影有9部通过民营公司发行,民营发行单位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凸显。此后发行放映行业逐渐成熟壮大,政策的宽松性也逐渐提升。2015年设立发行放映单位的注册资本条件被取消。2016年促进法颁布后,审批权进一步下放,从事发行活动的单位可向中央或省级部门申报审批,打破之前不同部门分类审批的制度,准入门槛不断降低。

政策的融合度提高体现在打破单一体制,推动区域与行业融合。“地方发行单位按省、市行政区域划分业务范围”的限制被打破,区域融合得到进一步推进。1996年,首次提出“跨省发行”概念,随着区域限制被打破,发行放映行业融合趋势增强。民营发行公司不断扩展业务范围,进入制片放映等领域。2004年,博纳成为最大民营发行机构,博纳、华谊、新画面等机构依靠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逐步壮大并开始领跑市场。

3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3.1 整合与转制并行的电影企业结构调整政策与产业动态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主要体现是促进资源整合和加快转变制度。一方面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进行集约化经营,扩大规模效益;另一方面通过转企改制、股份制改造,提升电影企业的活力与市场竞争力。

政策推动电影产业资源整合,加强集约经营。2000年后,政策强调资源整合、影视合流、组建一条龙企业集团。200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制片厂等4个集团组成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整合重组提升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分配、扩大规模效益。2004年开始,电影产业集约化经营被提上日程,通过打破限制、促进融合、组建集团等形式整合,电影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在促进政策的指导下,产业上下游整合延展,产业集约化程度提高。

政策推动电影产业加快转制、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企业股份制、转企改制等制度改革不断涌现。股份制改革从2000年的内部试行到2004年的积极推进,带来更丰富的融资渠道、更多的资金来源和更多样的参股形式。2003年,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和电影集团开始股份制改革,2004年,中影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多家分公司和控股、参股公司,当年产出影片35部左右,融资近4亿元。同时,促进政策推动更多国有企业进行转企改制。2000年,转企改制初见雏形。2003年,中国电影集团、长春电影集团试行体制改革,同年西安、峨眉、潇湘等多个电影集团完成转企改制,国有电影单位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04年开始,国有企业在政策指导下大规模开展转企改制,到2009年,除六大制片厂外,其他16家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均完成转企改制,国有单位走上更加专业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之路。

3.2 统一与多元同步的院线制改革政策与产业动态

自院线制改革以来,政策始终从统一化和多元化两个维度指导产业发展,一方面希望发行放映市场在不断扩大的同时统一化、规范化运行,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改革与运营激发产业活力。

政策推动电影产业统一化管理,扩大产业规模。自2000年起,院线制改革逐步展开,以院线为主的电影市场逐步建立。2001年,院线改革要求得以明确,影院开始搭建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院线体制,更多院线在统一化管理政策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建设工作。取消院线改造的行政区域限制,区域间统一管理与跨区域规模院线成为院线制改革的重点目标。院线制打破了按行政区域划分设置的发行模式,发行放映的市场化改革始于院线制的推行[3]。2002年,由1019家影院组成的35条院线正式挂牌营业,其中跨省院线14条。2005年,共有38条院线,当年全国近90%的票房出自这38条院线,院线制优秀的资源整合能力与市场优势使电影产业规模愈发庞大。

政策推动电影产业多元化运营,增强院线活力。首先,院线资金准入放宽,从允许国资控股的非国资参股,到文化单位被允许以参股、控股的形式参与院线建设,再到社会各界力量被允许投资或组建院线公司,院线组建资金构成更加多元。其次,主流院线外的其他院线(如少儿院线、艺术院线等)也在政策指导下蓬勃发展,2004年中影建立了第36条院线——校园院线,这是当时成立的唯一针对校园市场的专营院线。

4 市场开拓政策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4.1 不变中求变的特色市场开拓政策与产业动态

电影市场开拓政策秉持不变中求变的原则,一方面坚持开拓國有影片专营市场不动摇,大力发展国产影片;另一方面不断开发其他特色市场,发挥长尾效应,促进产业多元发展。

多年坚持的国产影片专营市场开拓政策持续发挥正面引导作用。1996年,规定“国产影片放映时间不得低于年放映总时长的三分之二”,2000年,鼓励发行国产影片成为趋势。2003年,首次提出建立国产影片专营发行公司的鼓励政策,随后门槛逐渐降低,注册资本条件被取消,国产影片市场逐渐扩大。2004年,国产电影发行数占当年电影发行数的55%,2007年,国产电影达到当年生产总量的75%,达到历史新高。国产电影票房不断增长,2008年,有9部电影票房过亿,2013年有33部,2015年有81部。多年坚持的国产影片专营政策为国产影片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国产影片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多元的特色市场开拓政策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在主流影片市场逐渐成形后,政策对多样化特色院线开拓进行了规范,希望发展更多特色院线,丰富电影市场。2004年,首次提出组建针对广大儿童与青年的少儿院线与儿童院线这类特色院线。2010年,相关政策提出要大力开发二级市场、社区市场。2010年,中小城市进入主流院线市场,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新增影厅数量达到当年的40%以上,二级市场开始提速发展[4]。2018年起,特色院线加快发展,校园院线和少儿院线在发展的同时,艺术放映联盟开始兴起。到2018年,艺术院线全国艺联一共覆盖226个城市,48条院线,加盟影院1656家、银幕2131块,规模相比2017年增加了2.7倍,全年发行14部艺术影片,发行和展映总收入超过1亿元[5]。在多样化市场开拓政策的指导下,电影市场的种类与层次变得更加丰富。

4.2 由事业性向市场化转变的农村市场开拓政策与产业动态

农村市场对电影产业具有特殊重要性。早期,农村电影市场政策主要侧重于事业性质的支持和补助。自1996年提出农村电影发展以来,政策主要集中在优惠补助层面,为农村电影提供经济扶持和补贴。这些政策事业属性偏重,对产业化发展的影响不显著。

2000年起,农村市场开始产业化发展。2004年,政策首次鼓勵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强调加快市场化进程并提升现代化指数。2007年,众多与农村电影发展直接相关的政策出台,推动了农村电影体制改革和农村院线公司组建,农村院线体系初步建成。2007年,共建立了22家农村数字院线公司,数字放映队5500支[6]。到2008年,农村院线达到147条,商业放映场次23万场[7]。2013年,农村拥有295条院线,承接339万场商业放映,全年观影人数达15亿人次,超城市院线2倍。在产业促进政策的引导下,农村逐渐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电影消费市场,农村电影市场实现质的飞跃并成为重要票房来源。

5 数字化发展促进政策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5.1 由产业趋势上升至国家战略的数字化促进政策文本变化

促进政策中依靠科技推动产业发展的数字化趋势显著。早期,电影数字化发展政策主要从产业规划角度提供指导,自1996年起,产业上下对技术手段的开发和改造水平不断提高。在数字化政策的指导下,电影产业相关技术公司不断成立,推动电影产业朝着高科技方向发展。随后,数字化建设被提上日程,数字化发展的产业总体方针被提出并不断完善。

数字化发展规划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加速实施。2010年,首次提出将数字影院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总体部署。数字院线建设成为城乡建设和土地规划的重点推进目标,产业数字化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数字化发展趋势日渐显著。

5.2 全产业布局的数字化促进政策与产业动态变化

制片行业促进政策带来的产业变化主要为数字化制作方式运用与基地建设。这些政策推动胶片摄影转向数码摄影,在降低电影摄制成本的同时加快了声效、视效、特技等后期制作水平的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政策的指导下不断加快,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先进设备不断引入、技术更迭更加迅速,电影制片的积极性得到提升,这为创造多样化的影片市场提供了技术保障。2004年,中国数字电影业首个组织——中国数字电影产业推进联盟成立,进一步明确数字化电影制作对产业的重要影响。从2012年开始,高新技术电影制片的大趋势开始显现,2013年共制作了近30部高新技术影片,2014年制作了近50部,数字化制作逐渐成为电影制作的主流方式。

发行放映行业促进政策带来的产业变化主要为现代化管理与科技化运营。发行方面,政策提出建立数字发行网络,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发行管理,简化发行流程和手续。随着星级影院评选标准的出台与互联网售票系统的安装,实现现代化、统一化、公开化的影院与票务管理。2002年,全国有34家数字影院,到2003年增至100家,2004年计算机售票系统不断完善,32个省级电影管理终端建成,数字化票房测算系统开始运营。到2005年,全国已有211套数字放映设备,166个专业数字影院[8]。2007年有82块3D银幕,2010年增至1100块,2011年有4700块,到2016年,全国85%左右的影院银幕已更换或建成3D银幕。3D、中国巨幕、IMAX等高科技影厅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高新技术数字影厅的建设要求不断提高,更多资本在政策推动下加入数字化院线的建设改造,数字院线的规模化、统一化运营程度不断提高,影院数字化、多厅化、科技化改造不断推进。

6 结语

通过对电影产业促进政策文本的梳理与对电影产业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产业促进政策对电影产业的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打破市场壁垒,降低产业准入门槛,吸引更多资本进入电影产业,促使电影产业形成开放竞争的局面;推动电影产业上下游的结构优化与资源整合;推动院线制改革,优化发行放映模式,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效益;为多元化市场的开拓提供先决条件,电影产品种类愈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推动电影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促进电影产业科技化、数字化发展。电影产业促进政策的发展与演进,带来了电影产业格局的成熟与演变。紧跟时代发展的产业促进政策引领着电影产业成形起步,并推动电影市场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章柏青.聚焦当代中国电影发展史[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1):78-82.

[2] 尹鸿. 2002—2003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4,2(0):147-167.

[3] 周佳丽.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研究(1993—2008)[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4] 尹鸿,程文. 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2011(2):5-15.

[5] 尹鸿,李天语,孙俨斌. 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2019(2):33-45.

[6] 尹鸿,詹庆生. 2007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2008(2):13-21.

[7] 尹鸿,石惠敏. 2008: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2009(2):5-13.

[8] 尹鸿,詹庆生. 2005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2006(2):8-16.

作者简介:俞晨涛(1998—),男,江苏苏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电影产业影响发展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如何提高我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模式下用户思维对电影内容的影响张才
“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困境分析
论电影产业中明星构建的心理及文化机制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