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旦角角色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4-02-26 17:18王莹
艺术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设计文化内涵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项目“昆曲旦角角色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JCX23_1375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昆曲旦角角色在文创产品中的艺术意义与形象语言,总结昆曲旦角角色在文创设计中的真实性与审美性、识别性与艺术性、创新性与时代感的审美准则,为同类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创新思路和研究方法,并促进昆曲文化的传播,提高昆曲的知名度,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昆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方法:系统分类和归纳昆曲旦角角色,发现并总结昆曲旦角角色的形象元素、妆容,并根据实际情况,从各个视角甄选出昆曲旦角角色中最具特点的视觉要素。将现代生活理念与设计相联系,提升设计的意义和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以此将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融入文创产品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并重新设计造型,应用于昆曲旦角角色文创设计——调味罐的设计案例中。结果:结合昆曲旦角角色佩戴的帽子以及面部妆容等样式,与调料罐相结合,制作出一套以头部为整体、帽子与帽饰为盖、人物面部为罐身的昆曲文创调料罐套组。结论:通过分析和实践,将提取的视觉元素运用于文创设计中,把昆曲文化与创意产品相结合,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可以更好地传承和传播戏曲文化,让人们进一步理解昆曲的文化内涵和当代艺术价值。

关键词:昆曲旦角角色;文化内涵;造型语言;文创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J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2-00-03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昆曲中的旦角角色凭借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广受关注。在昆曲的艺术体系方面,包括服化道等元素为昆曲角色增添了别样的魅力,使其内涵更加丰富。然而拥有巨大文化价值的昆曲暂未赋能相关文创产业,导致其发展滞后,在文化衍生品市场上,与昆曲相关的多为观赏性产品,少有实用性产品。要想解决该问题,必须充分发扬昆曲文化,让昆曲进入大众视野,从而促进昆曲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本文就昆曲旦角角色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展开分析,在了解昆曲旦角角色造型特点的基础上,提取昆曲旦角角色的视觉元素并对其进行创新设计。通过实践总结设计应用路径,将昆曲旦角角色的视觉符号融入产品设计,使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昆曲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1 昆曲旦角角色及其文创产品现状

1.1 昆曲旦角角色概述

昆曲的角色行當体制直接继承南戏,经发展演变后定型。它对各个角色进行了精细的分类:外、末、副末为老生;官生、巾生为小生;旦角就更多了,其中正旦和老旦为人所熟知;净丑分为大面、白面、二面、小面等。在昆剧表演中,不同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流程和技巧,这种程序化的方式构建了昆剧的体系,用于描绘人物性格,展示情感变化,传达戏剧性,增强感染力,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1.2 昆曲旦角角色文创产品现状

2015年,江苏省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该举措推动了一批竞争力强、引领市场发展的文娱公司的崛起,同时创造了一些能产生巨大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行业,起到了提升文化产业地位和影响力的作用[1]。例如,从昆曲中获取设计灵感,将昆曲元素融入不同的商品,提高大众对这些富有特色的产品的接受度,促进昆曲文化的有效传播。但随着网购的出现,昆曲的巨大文化价值与其文创产业发展的滞后性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昆曲积极拥抱新媒体时代,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上进行了广泛宣传[2],但昆曲衍生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仍然很少,缺少具体的设计策略与手段。实地调研昆曲文创产品发现,在旅游纪念品市场和演出市场上,有关昆曲的纪念品和文创产品非常少,难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因此,昆曲文创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2 昆曲旦角角色视觉设计元素

在对昆曲旦角角色进行视觉元素提炼和演变时,直观的视觉表达方式显得更加灵活[3]。因此,下文针对昆曲旦角角色的主要视觉元素——人物角色、头饰、妆容进行设计分析。

2.1 昆曲人物角色设计

昆曲角色分类精细,每一场昆剧表演都有代表性人物且具有独特个性。这些角色形象生动、造型多样且特征鲜明。成功塑造人物角色能使故事更加丰富和吸引人。

2.1.1 旦角

旦角大多为妇女和儿童角色。例如,《牡丹亭》中杜丽娘(花旦)的角色,淑女形象,文静柔顺,名门闺秀;再如杨凤一老师在《天罡阵》中饰演的明珠公主(刀马旦),是位擅长武艺、戴翎子的女将,其塑造的角色既要能唱又要善打。

2.1.2 生角

生角大多为男性角色。他们又被细分成各种类别,如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4]。例如《西厢记》中的男主角张生、《玉簪记》中的男主角潘必正及《牡丹亭》中的男主人公柳梦梅,都是或醉心谈情说爱或勤勉念书的年轻书生,而这个特定的类型就是“文人气质”(即所谓的小生)。

2.1.3 净角

净角大多指以油彩勾出特殊形象的人物,俗称花脸。正净(大花脸)指的是忠臣良将,地位高,行为稳重;副净(二花脸)俗称架子花脸,主要扮演粗鲁无情的角色;武净则是武功高强的角色。

2.1.4 丑角

丑角大多为男性角色。梨园行有句老话是“无丑不成戏”,昆曲的美也需要丑角来衬托。昆曲中的丑行分丑和副。丑角扮演的基本上是善人,副角扮演的基本上是恶徒,如不正派的文人、恶棍和狡猾官员等,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阴险狠辣、表里不一,表演上多强调其冷的一面,称之为“冷水二面”。

分析昆曲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后续设计时就要考虑其色彩、形象是否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将这些元素融入设计,可以让人们在视觉和情感上受到一定的影响。

2.2 昆曲角色头饰设计

头饰是昆剧中最精妙的地方,其艺术造型的风格与服装造型风格相呼应,头饰选择、色彩搭配、刺绣和配饰等都颇为讲究。剧中人物采用不同头饰表示角色身份,根据性别、年龄等的不同以及伦常次序,昆剧头饰也有所区别。男性一般佩戴帽、盔或巾,女性一般佩戴花冠(帽),束簪或钗头,装饰步摇、钿子等饰物。

在中国的戏曲表演中,头饰是一种服饰和礼仪文化的象征,有着特殊的文化审美意义与艺术价值[5]。在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头饰艺术美的过程中,头饰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和谐的审美情趣以及精细饱满的艺术品位的象征,在反映人物的性格、性别、品性、善恶的同时,也起到了提炼和升华昆曲文化的重要作用。昆曲头饰作为视觉元素之一,在根据其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时,可以通过制图软件进行矢量处理,提取和应用符号库中的元素,对文创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装饰图案进行再设计。

2.3 昆曲角色妆容设计

戏曲的彩妆是一门造型艺术,相比台词和舞蹈,更能直观地提取人物特征。剧中人物的妆容要根据角色、性别、年龄和性格等差异作出相应调整,以实现人设及时代背景的协调统一。总而言之,人物化妆技术是一种用于修饰人物外貌的方式,和舞台布景、服饰等视觉要素一样,都属于昆剧的一部分,是衡量昆剧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具有积极影响。

昆剧传统妆容主要分为生旦的妆面和净丑的妆面。皮肤白净、红润的妆面为旦角妆面,容貌端正,俗称“俊扮”[6]。俊扮之外的妆容,均为丑扮。生有三种类型:文小生、武小生和老生。文小生的妆容特点是额头上有一道彩虹般的“桥”,即圆形红晕。而武小生则是在眉心至脑门有块淡红色的小“三角”造型。旦分为闺门旦、武旦、花旦。闺门旦的妆容线条较为柔和,眉毛清秀细致,眼睛轮廓细长;武旦或刀马旦的眉毛比较粗,眼线的轮廓较为立体。净角妆面是以不同颜色勾勒的图画化的脸谱。最后是丑,丑角妆面相对简单,只需在眉毛和鼻梁之间涂上一小块“豆腐块”形状的白粉,并用黑线勾勒出印记即可。

本文在提炼角色妆容时发现,旦角中的杜丽娘和生角中的柳梦梅的妆容特点简单,眉毛部分清秀细致,线条较为柔和,因此统一提取相同元素妆容。但柳梦梅作为生角,眉心至脑门有淡红色的小“三角”造型,这是其独特之处,从中提取小“三角”造型从而与旦角区分开来。旦角中的岳母,由于其年龄特征突出,所以在勾画时,只要寥寥数笔,就能在额头、眉尾和鼻翼间画出皱纹,表现出老年妇女的面容。小丑娄阿鼠的特点是双眼中央有一个豆腐块大小的白色方块,这是他的妆容特色,以此塑造出人物奸诈、凶残的特点。净的伍子胥和末的关羽的妆容特点也存在相似之处。他们都通过运用鲜明的颜色搭配复杂多样的线条来塑造角色形象,其中,伍子胥选择的是白色,这是因为白脸人物具有狡猾、猜忌的特质。而关羽的主色调是红色,这是因为红色代表人物忠诚勇敢的精神品质。

人物妆容与人物、头饰是相互作用的,相关视觉元素能够表现昆曲旦角的性格特征。在设计文创产品时,可以提取人物妆容中最具特征的元素进行勾勒,然后将其应用到文创产品中。

3 昆曲旦角角色文创产品设计

文创产品,重形也重意。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等不断涌现,在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文化创意产品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7],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设计昆曲旦角角色文创产品时,首先要提取昆曲旦角角色形象的特征元素,如行当、头饰、妆容等,构建设计模型库,并重塑这些元素。以头饰为例,可以从头饰中提取结构和色彩两个元素,根据人物特色选取相对应的头饰,分析其结构、元素、色彩等,按照这种思路可以对戏曲文化产品进行更好的创新性设计。昆曲旦角角色能给人带来良好的审美体验,昆曲与调料罐相结合能为烦琐的做菜过程增添一丝趣味,让人在享受烹饪乐趣的同时体会到戏曲文化的魅力。因此设计以人物的头饰为盖、以人物脸部特征为罐、以昆曲旦角角色为原型的调味罐文创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昆曲旦角角色文创——昆曲调料罐整体颜色丰富,人物特点突出,采用陶瓷材质,手感舒适、使用方便。整套产品由七个调料罐组成,其中两个高瓶可以盛放液体,其他五个罐子可以按照用户需求分别储存其他固体颗粒。之所以选取陶瓷作为调味罐的制作材料,是因为陶瓷的可塑性好,手感舒适,并且陶瓷材质的调料罐更加安全、卫生。在调味罐的设计上,选用昆曲经典剧目中七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别代表最初昆曲的七大行家(生、旦、净、末、丑、外、贴),选用人物出演时所佩戴的帽子和面部妆容等与调料罐相结合。在设计昆曲旦角角色调味罐文创产品时,注重使造型设计显得更加可爱、有趣,考虑到使用者为喜欢昆曲文化的中老年人以及部分年轻人,在设计中夸大了人物的头部比例。在色彩上,提取角色最具代表性的色彩并采用所戴帽子的颜色以及所画妆容的颜色,从而使设计整体颜色搭配和谐、美观、自然,让人们在烹饪的同时感受到昆曲的魅力。在昆曲旦角角色调味罐的设计过程中,通过赋予产品活力、趣味与正能量,使其不仅具备昆曲的视觉特征和艺术风格,还具备实际应用价值和功能特性,并且有效延续和发扬了昆曲艺术,这是将昆曲旦角角色视觉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的一次成功尝试。

4 结语

昆曲虽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但如今人们对于传承以昆曲为代表的傳统戏曲文化的意识薄弱,昆曲要保持发展活力,必须积极思考如何将传统戏曲文化创新性呈现在大众面前。本文主要针对昆曲旦角角色进行了视觉特征总结与分类,归纳整理了昆剧的行当类型、妆容、头饰及颜色搭配等,深入挖掘并提炼昆曲旦角角色的独特审美特征,同时将其融入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昆曲旦角角色文创设计——调味罐的设计应用,为包括昆曲在内的一系列传统戏剧和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张玲.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J].今传媒,2016,24(12):80-81.

[2] 高雪. “互联网+”视角下文创产业的协同保护创新研究:以昆曲保护为例[J].大众文艺,2021(18):152-153.

[3] 蔡克中,韩若男,汤繁希.基于赣南采茶戏视觉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2,43(24):227-236.

[4] 周传瑛.谈昆曲小生表演艺术[J].戏剧报,1958(7):24-26.

[5] 石贝诺.浅析昆曲头饰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运用[J].流行色,2013(5):94-97.

[6] 汤晓颖,谢瑆.浅析《牡丹亭》旦角妆面的视觉符号意义及美学特征[J].包装世界,2013(6):108-109.

[7] 张佳伟,金笑瑜,周超.昆曲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设计应用研究[J].西部皮革,2022,44(3):113-115.

作者简介:王莹(1999—),女,江苏盐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创设计。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设计文化内涵
哈尼族图形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手绘插画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及营销探究
民间美术视觉符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多感官体验视角下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
景德镇创意陶瓷产业发展与“一带一路”旅游业文创产品开发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