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记忆(连载)

2024-02-24 22:23
文史月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盐池运城民国

盐厂管理

(一)管理人员

在当时的盐厂里,主要负责经营管理的是掌柜,其下还有账房先生、办事人员和练习生等。一般的中等厂子管理人员有六七个,规模大的厂子也不过十多人。

(二)工勤人员

盐厂的工勤人员里有负责修理器材工具的,有赶车的,有磨面的,还有“拿腰”的(即大灶炊事员)和打杂的(即小灶炊事员)。

(三)生产人员

在当时的盐厂里,“老和尚”(产盐的技术员)负责工厂的技术管理。“老伴”(辅助“老和尚”的工头)负责辅佐“老和尚”调度生产,分配作业。“二作头”即有技术的领工人员,“三架操”能领大股工人。

(四)工人工资

在当时,盐厂工人的工资发放并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定,只要是成年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每月工资都是三元,童工每月工资两元左右。

(五)工人食宿

工人们的集体宿舍是一间间的土瓦房,里面设施简陋。工人们住土炕,两人用一页席。窗上糊的是白纸,而且常常是破的。宿舍卫生就更不用说了,自然是脏乱不堪。

工人每人每天可领小米两斤、小麦面一斤半。到农历四月初八至八月十五,每人每天加四两小麦面。平时,工人们吃不到炒菜,需要自备。他们吃的是蒸好的老馍,又叫起糕。

(六)每日工时

盐厂对劳动时间没有明文规定,一般是出工、收工两头不见太阳,产盐旺季是两头满天星,有时工人们只睡一两个小时就要出工。

(七)劳保福利

盐厂里工人工资低、待遇差,没有任何额外的生活福利。不仅如此,产盐作业体力负担重、条件艰苦,工人们却没有安全保障。整个盐池只设有两所简易医疗所,分别在池神庙和东禁门祖师庙内,各有一中医和一助手,也有医药柜,再无其他了。

(八)盐工来源

因为山西、河南两省相邻,有很多盐工来自河南,其中尤以来自鄢陵、扶沟、许昌、长葛、郾城、舞阳等县的盐工居多,反而盐池当地的人较少。

运商经营

(一)晋纲

晋纲运商属于包商。所谓包商,是当时实行的一种官商一体、特许经营的运销食盐制度。晋纲有44个县,包括潞、泽、霍、隰、平、蒲、解、绛等府州所属的县区。每縣食盐按本县人口数量包额,每人每天以三钱盐计,以此确定包数。盐商纳税是以名计,这样就决定了每县承包的名数。每年定额不变,但年终必须将包额盐上税出场,溢销不限。如有滞销,可以自找对方,与溢销家通融让利代销。

运商总店设在所包地方的县城,并在各乡镇设分销店。各家都在安邑县南关运发盐的码头设有办事处,办理购买池盐以及上税掣盐出场发运等事项。安邑南关为晋豫两纲运商云集之地。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驻安邑和曲亭的办事人员起程,到来年端阳节前后下码头。

为驻安邑码头办事人员方便起见,当地提供有小院、宿舍、盐仓等。开设的转运盐店有天吉店、高楼店、两义店、大东店、小东店、二和福店、洞儿店,还有保发办事处。

在洪洞曲亭镇设有长治等8县的运商盐店,还有办理人员住宿和盐仓转运的盐堡子,负责分发地方各分销店。晋城等5县的运商盐店设在翼城城关。

总店和地方各分销店合起来的全部开支便是成本,包括总店的一切开支、各分店的一切开支、安邑码头办事处的相关开支、曲亭转运办事处的相关开支等。

当时行的盐政是官督民运民销。晋纲是包商,不能随意涨价,盐政机关不定时地会派要员到总店和分店查秤,不足量的要处罚。但盐政机关的部分官员与各大钱铺掌柜私交甚密,如要赴各地查秤,钱铺就会提前得到消息。钱铺与各县运商又都是厚交,驻安邑码头办事人员不断往来,从钱铺处得知消息后报给总店,总店准备厚礼相送就没事了。

(二)豫纲

豫纲不是包商,只要盐商通过运商公会缴纳入纲费100元,即可上税报盐掣盐出场店。豫纲运商都是用骡脚(赶车的车夫)将盐运送到平陆县茅津渡,再由盐窑转运过河。河对面即是河南会兴镇,那里开设了不少盐店,随行就市议价,成交后销售或运往洛阳等其他地区。

(三)陕纲

运城西关有开设的盐店,负责来自西安、咸阳、渭南、潼关等处数十号盐店的驻运城办事人员的食宿等事项。盐店有宏昌店、隆盛店、万盛店、信诚店、恒昌店、四盛店6家。晋陕两方均征税,每名盐竟两千元。陕西盐商对盐质要求很高,采购时要多方比较。因此,盐厂产的盐质好的盐一个月可以周转一次,盐质差的竟半年销不了。

(四)称量

每名盐3万斤,实则33600斤。盐务管理局用的是市码秤,每斤加3钱多,里面还要加卤耗。民国24年(1935年),每名由3万斤改为4万斤,包装袋由毛袋改为布袋,每袋50斤。

张敦敬盐厂

张敦敬盐厂自民国20年(1931年)开业后,平平稳稳地经营了几年。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当年11月,日军就占领了太原。年底听人说,日军20天就要占领晋南。虽未听到枪炮声,但民国27年(1938年)正月初二早上,日军就到了运城。运城是河东的军政中心,形势可怕得很。城内人不怕普通日本人,怕的是日本宪兵和一些给日军当便衣队的中国人。可以说,城内人一旦被抓入宪兵队,九死一生。

民国34年(1945年),中国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后,二战区阎锡山的运城专员谢克俭和盐政机关来了,安邑县县长张毓桐来了,接着蒋介石的中央盐务局来了,再接着阎锡山接管了盐池。先是来了一个陶局长,不久后又来了一个佟局长。1947年,经过3场战役,运城解放。

张敦敬盐厂是由长治天顺恒盐店投资的,已有百年的历史。该盐店的资东是平遥县岳壁村的李子才。天顺恒盐店于民国21年(1932年)至民国22年(1933年)间被当地政府摊派款项,要求每斤盐增加一枚铜元。盐店推脱不过,遂加上。运城盐运使梁寿国因加价前未向领导请示,事后也未向领导汇报,被罢免职务。

张敦敬盐厂的老掌柜叫王秀山,他后来到张昌运盐厂工作,并带走了会计文耀东。原来管账的王明贤当了掌柜,安邑码头的会计接替了文耀东的工作。民国20年(1931年)春,我从长治总店中村分销店调到这里,接替了李容卿的工作。我的工资是每月5元,由长治总店发放。

掌柜王明贤辞职后,张佩九接替了他。财东李子才和新掌柜张佩九几番商讨后决定,资本众东合计9股,每股2000元,总计18000元。每股每年应支108元,2年结账一次。每年所得利润由股东和经理六四开分成,股东占六成,经理占四成,经理以下的员工是和经理分红。这是在民国23年(1934年)间制定的。不久后,资东又从长治借来七八千元的贷款,年息一分。

张敦敬盐厂是中等规模,一般来说,一年有百十来个工人,产盐六七十名,铺底及工本不下两万元,经营周转资金需一万多元。盐厂的归并及开晒,由李子才和天顺恒盐店驻安邑码头的掌柜张佩九共同负责。盐厂产的盐大多销往陕西。为了推销高品质食盐,扩大影响力,盐厂在陕岸运商公会入纲,在潼关南街开设了万和祥盐店。后又加入豫岸运商公会,运发河南省三门峡会兴镇。但陕、豫两地的经营状况一般,没有给盐厂带来太多利润。

日军占领运城后,运城、安邑到处驻扎着日本军队。没过几天,日军金田一小队开进盐池,驻扎在张敦敬厂内,共有 20多人,还有翻译。驻扎期间,金田一小队不断从村里抓人。我通过翻译说情,从日军那里救出了几个盐厂的工人,还好盐厂没出大事。每天,日军的汽车、马车和雇佣的大批苦力都到盐池下拉东西。临走时,日军把厂里的被褥都拿走了。

各厂料台里或多或少都有些存盐,由盐务局统购统销。盐厂生产用的工具和材料,都是从夏县买来的。那里游散车队多,路不通,不好购买。后来大家又想出个办法,用池盐等价交换,各依各价。

在治安方面,盐务局成立了盐警队,一个大队下设3个中队,一个中队又设3个小队。大队长是宋新民,天津人。盐警队没建营房,分散住在各厂家。

盐池恢复开晒后,池内的厂家由20多家发展到30多家,其中劳资合营的有10多家。这时的张敦敬盐厂只有20多名工人,产盐量不到10名。全盐池年产盐五六百名,总体来说还是东湾几大厂家获利丰厚。

坐商产盐公会仍和从前一样,在各厂负责人内选举委员,再由委员推举常务委员。我曾任过好几年委员。各厂产出的池盐由产盐公会统一结算,按产出数量分配。伪盐务管理局开始掣池盐出场。所谓“掣”,就是抽取的意思。“掣盐”即抽查盐包、称掣盐斤、验证盐引,核对引数和盐数是否相符合。

运城是日本侵华陆军、空军军营的集中地,军政机关很多,便衣遍地。盐厂全体员工在担惊受怕中终于等到了日军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张毓桐接任了安邑县县长,专员谢克俭接管了运城专署,盐务局也派人接管了运城盐务。与过去一样,仍是召集坐商委员讨论制盐出场问题,一年不过两三次。不久后,南京盐务局来运城接管了盐池。

来的局长名叫陶守信,他提出,坐商必须要改革,目前组织散乱,不适应形势发展,要加强合作。后来又派来一位佟局长,将坐商改为场商,将河东坐商产盐公会改为场商办事处。盐价仍然是由盐务管理局决定,由场商办事处统一销售。办事處设立了一个销售交易场所,买好池盐去盐务局上税后,即可掣盐出场,是一种就场征税的方式。

当时我想这里面有不妥之处,比如,盐质高低不一,有好有次,但盐价一致。对运商买盐者来说,他们对坐商厂家料台的盐质了如指掌。这就造成了好盐卖低价、次盐卖高价的不合理现象,池盐商号及个人就有了空子可钻。销谁家盐厂的盐,全由场商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说了算。有的负责人能坚持原则,有的却在金钱和人情面前丧失了原则。局里有关的人来说情,也得给面子。这个口子一开,造成的混乱是可想而知的。

民国29年(1940年),张佩九经理辞职回家,资东让我负责。我经营了盐厂7年,先后受到日军、二战区阎锡山盐务局以及蒋介石中央盐务署的管辖,盐厂生产始终未能恢复正常。1947年4月,盐厂投入了冬工和春季成畦等工程的工本,已到生产季节,解放运城的战役打响了。1947年底,运城宣告解放。

在解放运城的战役期间,二战区阎锡山政府的运城专员谢克俭、安邑县县长张毓桐开始变本加厉地派兵进入盐池抓丁。有一次,他们从厂里抓走5个职工。其他县的地方队伍也都调到安邑集中,他们时常到盐池抢劫,抢劫的现象愈发严重,东禁门二铺因此被迫停晒。他们抓人也不分老少,因此人人都不敢在厂内住,只有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看门。听到解放军快来了,张毓桐的队伍也不敢抢了。

民国37年(1948年)正月初,我在西安闲住了两个月。这时,有运城老家来的人给我捎话,让我回盐厂去,工厂要开工了。我同曾在盐池工作的张云平一起回到了运城。

回去后,我先到盐务局生产科报到。工厂经由盐务局贷款扶持,已经恢复正常,生产进入成畦阶段,当年生产效益不错。

1949年9月,我和十四少东商议,同意将盐厂交归国营,全体职工仍在盐厂工作。我先后任国营张敦敬盐厂副经理、盐务局盐场管理处保管主任、四厂技术员,又在盐化局生产科和场史办公室工作了4年。1966年7月,我从四厂退休,工资领到了最后一个月。离开时,柴武清书记又多给我发了半个月工资。(下)

猜你喜欢
盐池运城民国
硝板上的文明——漫谈千年运城盐池科技史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 “三个运城农业品牌”打造运城新名片
新型均布式化盐装置在化盐池中的应用
点赞!李克强总理山西运城赶年集
运城清廉地图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盐池湾野生白唇鹿种群的发展趋势调查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西夏《天盛律令》里的“盐池”初探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