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亮
山西现当代书法家中,谁在三晋大地上留下的墨宝最多、影响时间最长?答案是郑林。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郑林先后为山西省数十处名胜古迹、公益设施、政府机关和学校题写匾额或楹联,如芮城县永乐宫、文水县刘胡兰烈士纪念碑、晋祠公园望川亭、迎泽公园藏经楼、长风剧场、迎泽宾馆、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学院(今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社会主义学院等。如今,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悄然流逝,迎泽公园的藏经楼依然壮丽典雅,晋祠公园的望川亭依然秀气灵动,黄河岸边的永乐宫依然古朴庄重,郑林在这些古建筑上留下的墨迹已经作为文物被留存了下来,成为三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郑林最初是以革命家的身份为人所熟知的。20世纪30年代初,正在太原求学的郑林积极投身爱国学生运动,参加了中国革命互济会山西分会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并先后担任中国革命互济会山西分会书记、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山西分会书记等职,与张国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省长)、乔明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国家轻工业部副部长)一起参与领导了太原的学生救亡运动,同李雪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北京市委第一书记)一起组织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在山西最早成立的妇女组织——山西革命妇联的运动和山西学生反对会考的运动。
1935年5月,由于叛徒的出賣,郑林被捕,他被关押在国民党政府的山西特种刑事临时会审处。狱方把他关进一个阴暗潮湿的小单间里,房间四周没有窗户,里面只能躺下一个人,铁门一关,就好像一个墓坑。会审处的审判长孙森软硬兼施,先是对他威逼利诱,要他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并说出党的组织机构和联络地点。郑林沉着应对,巧妙周旋,只承认自己是山西大学法学院的学生。随后,狱方又残忍地动用刑具威逼,即使郑林患了严重伤寒也不给医治,脚镣也不许取,企图使郑林在精神上动摇。阴暗潮湿、空气污浊的牢房,腐烂变质的囚饭,身体健康的人尚且难以忍受,更何况是一个身患疾病的人。郑林咬紧牙关,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与疾病进行抗争,同时也与凶残的敌人进行无声的较量。无论狱方采取什么手段,都没有从郑林口中得到任何信息。最后,狱方使出了最为阴险的一招——找来3个叛徒当面指认。狱方根据叛徒单方面的口供,依据所谓的《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判处郑林有期徒刑8年,并于1936年1月送往陆军监狱服刑。郑林用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保护了党的组织,保护了自己的同志。
在陆军监狱,郑林团结狱中同志与敌人展开斗争。为了改善狱中非人的生活条件,郑林组织发起了绝食斗争。他对狱中的同志们说:“敌人对我们生活上的苛待,是对我们的慢性杀害。我们求生不得,只有用绝食来迫使敌人答应我们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进行绝食斗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经过多次酝酿,1936年8月清晨,郑林和难友们向监狱方宣布绝食,并提出改善伙食、去掉脚镣、阅读书报三项要求,不答应要求绝不复食。绝食斗争开始后,监狱方企图用高压手段逼迫他们复食。他们威胁郑林等几个“危险分子”时说,如果他们不吃饭就是造反,监狱有权直接枪毙。郑林坚定地表明态度:“绝食是你们逼出来的,不解决问题我们宁死不复食!”
监狱长认为,人怎么能忍住几天不吃饭呢?以郑林为首的这些“危险分子”肯定在背后偷偷吃东西。于是,他带着一群看守,搞了一次突然搜查。但除了搜出一些破衣烂衫以外,牢房里没有发现一点可吃的东西。到了第三天,监狱当局又利用一个饿昏过去的“政治犯”和一个年轻的“政治犯”,企图用分化瓦解的办法打开缺口,结果还是没有得逞。绝食进行几天后,郑林和狱友们一个个躺在床上脸色灰暗、双眼凹陷,顽强地坚持着。这时,完全乱了阵脚的监狱长只得答应他们提出的三项要求,绝食斗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全国抗日热情高涨,国共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多次斗争,1937年5月20日,郑林等一批“政治犯”无条件获释,走上了抗日战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许多传统文化艺术面临着发展的困境。
1950年,太原市的人民电影院(即今位于五一广场的太原影都)落成。刚刚从旧社会步入新社会,不少文化人保持着小心谨慎的态度。他们不敢题写匾额,观望着共产党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共产党执政后,到底还要不要传统文化,这是不少文化人心中的疑虑。当时,担任太原市委常委、副市长的郑林应影剧院之邀,欣然题写了“五一影剧院”几个大字,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较早为太原市书写匾额的领导人之一。当时,太原城内的文化人不仅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同时也改变了他们对共产党人普遍文化素养不高的印象。他们没有想到,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中也有这样造诣高深的书法家。
1959年,国务院副总理陈毅来山西视察,时任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常务副省长的郑林负责接待。在与郑林的交谈中,陈毅说:“日本人声称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在本土已经失传,转移到日本去了,我们要争口气,把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它焕发新的生命力。”郑林也深有同感:“若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被别人抢了去,我们这一代人岂不成了历史罪人?”于是,他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呼吁,要把书法家们组织起来,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书法艺术。
郑林先委托山西省图书馆副馆长、书法家赵建邦建立起山西省书法篆刻研究会筹备小组。该小组由赵建邦任组长,刘永德任秘书,成员有田际康、徐文达、高寿田、水既生、朱焰、程曼等人。筹备小组对省城太原的书法家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但對全省书法家的情况无法调查清楚。于是经郑林批准,决定举行一次全省范围的书法篆刻展览,以便发现人才、组建队伍。1962年,经过精心筹备,第一届全省书法篆刻展览在省博物馆举行。郑林当场书写了“百花齐放”几个大字。他的书法气魄之大、笔法之精,令人惊叹。为期一个月的展览,每天都有几千人在省博物馆门前排队等待参观,可谓盛况空前。《山西日报》以一个整版报道了此次展览的情况,展示了其中的优秀作品。此次展览不仅轰动全省,在全国文化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当年,山西省成立了书法研究会,郑林众望所归,被推举为首任会长。
第一届全省书法篆刻展览不仅把全省的书法家、篆刻家组织起来了,还把国画界和诗学界的知名人士也带动起来了,在全省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诗、书、画、印队伍。1962年7月1日,太原迎泽公园举行了联欢会,省城的诗人、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欢聚一堂,以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庆祝中国共产党的生日,郑林到会致辞,成为省城文化界的一次盛会。
郑林作为省委书记处书记、常务副省长,工作十分繁忙,但在兼任山西省书法研究会会长时,他总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认真地组织、策划各项活动。20世纪60年代,郑林先后主持举办过第二届全省书法篆刻展览、迎春书法展览、援越抗美书法展览、焦裕禄语录书法展览、学习劳动模范书法展览、天安门诗林与浙江联展等活动。郑林不仅参与组织,他自己还带头拿出书法作品参展,并参加观摩活动。
这些扎扎实实的工作,促进了全省书法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有两件事足以证明,当时山西省的书法水平是居于全国各省市前列的。一是在全国首届书法展览中,山西入选了12幅作品,仅次于辽宁和广东,位居第三。二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为了促进中日民间文化交流,中共中央曾组成以郑林为团长的中国书法代表团,拟派赴日本访问。虽然后因政治原因中止了此次访问,但此举表明中共中央对以郑林为代表的山西书法家群体给予了充分肯定。
郑林十分关心青年书法人才的成长。他经常以傅山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作字先做人”等名言教诲年轻的书法爱好者,给他们讲解学习书法的要领及各名家的精华。他常说:“无规矩,不成其方圆;无法度,便不成其书。”他认为:“执笔不宜过高,以免失之靡弱;用笔须方圆并用,斯觉筋劲血融。”他还认为:“书法要有风神骨气,字体自然雄媚。”他还经常教育青年书法家:“不仅我们的字要写好,还要让别人把字写好。书法是群众活动,我们这些人是在群众之中而不在群众之上。我们写字,也是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他是真正把书法作为一项文化事业来推进,而不仅仅是把书法当作个人的爱好。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山西书法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在郑林周围团结了一大批造诣精深的书法家,比如柯璜、田羽翔、王葵经、常国棨、赵建邦、郭伯英、宁绍武、朱焰、田际康、刘永德、徐文达、吴连城、刘子威、姚奠中、张颔、水既生等人,这些书法家在全国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郑林重新走上领导岗位,担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在他的支持下,山西省的书法活动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得到恢复,重新成立了山西省书法研究会,郑林出任理事长。在此期间,以林鹏、王朝瑞、赵望进、陈巨锁等为代表的书法家成长了起来,山西省的书法事业又一次在全国崛起。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山西分会正式成立,此时郑林已年逾古稀,因重病缠身未能出席成立大会。但由于他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和在书法界的崇高威望,大会成员一致推举他为第一届主席,后来又推举他为第二届名誉主席。
在山西现当代书法发展史上,永远记载着郑林的开拓奠基之功。
1908年12月26日,郑林出生在晋南永济县任阳村一个殷实的耕读之家。因出生在戊申之年,他幼名赵戊申,弱冠之后更名为赵汝森,字林泉。在永济县立第五高小读书时,由于毛笔字写得好,郑林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就此,他爱上了书法。直到今天,永济县还流传着他少年时代练字的故事。父亲让他干什么活,他都会把这活儿干成练字功。比如,打一块土坯,他先刻字再抹平,抹平了再刻字。在院落里扫地,写了字扫去,扫去又写。
在太原云山中学读高中和山西大学法学院读书时,郑林的书法已初显自己的风格。大学时代的郑林经常为同学和学校各种活动书写条幅和对联,是校园里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抗日战争中,他在担任晋西北中心地委书记时,机关的匾额绝大部分是他书写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郑林博览群帖,取法宏广,更深刻地领悟到书法艺术的真谛,形成了沉雄挺拔、丰腴豪迈的书法风格。他应邀为山西各地名胜古迹及公益单位所题匾额和楹联已如前文所述,他的书法艺术永远镌刻在三晋大地上,成为三晋文化的组成部分。虽身处晋地一隅,但他声名远播,得到了刘少奇、董必武、陈毅、郭沫若等人的赞赏和推崇。1958年春,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来山西视察工作,时任中共太原市委第一书记李琦请求刘少奇为《太原日报》题写报头。刘少奇说:“你们省委郑林同志的书法写得很好,何必要我写呢?”经刘少奇提议,郑林为《太原日报》题写了报头。在后来几次的谈话中,刘少奇亲切地称郑林是“我们共产党的书法家”。
郑林是怎样博采众家,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的呢?
郑林早年学习颜真卿书法风格,后又兼取何绍基之法。临摹颜真卿的楷书,为他打下了行筆笃实、点画朴厚的底子。何绍基被誉为“清代小行书第一人”,郑林从何氏行书中感受到了峭拔而沉雄的书风,于恣肆中见逸气之神化之境。方家评曰:“郑林行书因宗法于何绍基,大多不作连绵状,但行气连贯,断续有致。再结合运笔之轻重徐疾,用墨之浓淡燥润,虽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虽无色却具绘画的境界。”
明代诸子中,王觉斯、黄道周、张瑞图、董其昌、祝枝山等对郑林的书法风格影响也很大。郑林自己回忆说:“我最初接触明朝诸子的字,是在云山中学读书的时候。我经常到靴子巷的书业诚和剪子巷的文华阁去选购石印本。我喜爱祝枝山和张瑞图、黄道周的字,所以就买了,其他的只是去看,因为没余钱。后来真正自觉地去研究还是在解放后工作之余的时间。我的方法还是只看,不临。”对王觉斯的书法,郑林这样评述:“他的字是天分极高的文人字,是其通经史诗词的结果。”因此郑林对中国古典诗词和经史极为熟稔,从其字中可见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从张瑞图的书法中,郑林借鉴了他平直果断、稚拙古雅的笔触,而克服了张瑞图在字形结构上方扁过多和折笔过多的弊端。对于董其昌,郑林评述道:“董其昌能开三代之书,绝不是等闲之辈,是下过大功的。他才气高,字也洒脱,但不够劲。”郑林认为董其昌的字字态媚美、不够劲,其精华是他那洒脱的书风。这不可靠临摹而得之,须细心领悟其字间的神韵。对祝枝山,郑林说:“祝枝山的草书最有味道,放荡不羁,直抒情怀。古人说他是‘不豪纵不出神奇,还说他是‘自赵吴以来二百余年,至此乃始一变。我就取他‘直抒情怀四个字。”郑林对一些古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只看不临,这种尚意之法,正是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的捷径。
在对待书法的态度上,郑林与明代书法家黄道周十分相似。黄道周说:“作书是学问中第七、第八乘事,切勿以此关心。”又说:“若使心手余闲,不妨旁及。”正是郑林对待书法秉持着“并没有把它当回事”的态度,才使得其书法在不经意间呈现出率意自然的大家风范。
在历代书法大家中,对郑林影响最大的当属明末清初的傅山。傅山提出的“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的做人准则及“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书法准则,郑林铭记于心、实践于行。郑林喜爱阅读傅山的《霜红龛集》和《丹枫阁记》,对傅帖《傅青主先生自书诗稿》《祝锡予六十寿十二条屏》更是时时用心观摩,悉心领悟其间的神韵和境界。
在书法史上,郑林书法应作何定位?书画大师董寿平在1983年为纪念郑林书法50周年座谈会所发的贺电中作了历史性的评价:“郑林同志的书法天真浑朴,粗服乱头之中,又是那么雍容大方,刚劲活泼。他的功夫全在法度之外,内在的修养高于临池的雕琢,惟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才会有他的奇伟宏大的风格。有其人而后有其书,可谓传世之作。吾晋傅山之后,惟郑林同志足当大家。”
1987年10月19日,郑林于太原病逝。1993年10月,在郑林辞世6年之际,山西省政协、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山西省书法家协会、晋宝斋等8个单位共同举办了郑林书法展,展示了郑林不同时期的60余幅书法作品,再次引起了三晋书坛的轰动。董寿平在展览期间又一次对郑林的书法作出评价:“我所见过郑林的字,以晚年最好。摆脱老格式,天真烂漫,字字都有生气。我认为郑林晚年的书法更具有一种天籁之感,古今书法家难者,而老友郑林先生能得其妙,即此已足千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