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后服务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2024-02-24 13:32赵晓玉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研组作业活动

赵晓玉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新郑市辛店镇辛店完全小学开展了“5+2”课后服务。但通过与教师座谈,以及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校的课后服务存在活动内容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

鉴于以上实际情况,我们通过理论学习、小组研讨、活动实施等一系列的探索实践,优化学校课后服务模式,促进学生各项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坚持寻找理论依据

(一)学习“双减”“课后服务”相关政策

我们不断搜集关于课后服务模式的相关资料,在网上关注优秀教育研究者的公众号,并结合抖音、小红书、钉钉中的协作教育等网络平台,了解“双减”落地后各地的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及时做笔记,互相讨论交流。尤其在对一线城市的课后服务模式进行了解后,我们发现只有让教育回归本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才能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积极参与各类培训,为优化课后服务模式找方法

我们积极参与校级培训,如参与新郑市“1+1+X”共同体领军学校新华路小学及兄弟学校的课后服务模式经验交流研讨会,学习好的经验做法;参与共同体学校作业改革交流研讨会,看到兄弟学校在作业设计、作业评价、作业建设方面的众多优秀案例;参与郑州市教育局承办的“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及设计交流研讨会,有针对性地改善课后服务作业辅导环节。

二、积极进行实践探究

(一)每周教研,制定课后服务时间的不同课程内容

每周三下午,学校教研组都会进行周教研,通过“教研—实践—教研”,在保证每天半小时体育运动的基础上,提出“1+X”和“4+1”相结合的模式,完成剩下一个半小时的课后服务。之后,我们根据课程规划,在完成每天体育锻炼和学业辅导的基础上,开展不同内容的课后服务课程。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

在原来单一的作业辅导基础上,我们开展不同种类的课后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学校场地、师资、物资等实际情况,教研组分别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对课后服务模式进行探索。

1.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在开展活动时适当地穿插德育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组织各类经典诵读活动。经典可以润泽心灵,给人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诵读则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当学生感情充沛地去诵读这些文字时,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不断完善。因此,教研组在课后服务时段引入经典诵读活动,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针对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文章撰写读后感,并在同伴间交流分享。教研组选取了课本中较为经典的文章,让学生撰写观后感。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文章表达的主旨,促进品德的发展。

2.智育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正向呈现,也是学校发展赢得家长满意的关键点

分层设计作业,实现学生离校作业熔断机制。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课后作业的完善与辅导是课后服务的重要项目。然而,传统作业设计中存在任务量大、形式单一、缺少分层等问题。在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中,教师应注重趣味性、个性化、层级性,并借助多元评价手段,让课后服务的作业辅导环节更加有效。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研组做了如下探索:一是书面作业日日清,二是分层设计巧评价。而在作业批改方面,我们力求做到:批改符号多样化,使用小印章、简笔画、激励性语言等;采取自评、互评、组评、师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班级学优生更优,学困生也能学有所得。我们还在班级设立了书写整齐奖、内容创新奖、进步神速奖、有错就改奖等。

开展学科融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学校课后服务的探索中,教研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师资情况、调查问卷数据等,在年级内开展“文茵校报”“妙口生花”“趣味数学”等与学科相关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口语表达与文字输出等。

开展“乐阅读”活动,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教研组呼吁教师利用课后服务定期开展阅读活动,并撰写读后感、绘制思维导图、制作书签等,通过“乐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开发坚持“写好字”系列活动,注重培养学生书写能力。书法,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陶冶、一种涵养的提升。结合学校书法办学特色,教研组开展“写好字”系列书法活动,如班级、年级书写比赛,校内书法考级活动等。

3.体育课程、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中小学生健康体质的调查数据不容乐观,学生的健康体魄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每天在课后服务时段开展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学生的体质。

借助社团,开展篮球、足球等室外活动项目。单调的体育锻炼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倦,因此,教研组以篮球、足球等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体育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塑造了学生的坚毅品格。

借助网络资源,开展室内运动项目。在信息时代,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运动素材。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源,我们引入手指舞和韵律操等室内活动项目。这既为学生单调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新鲜感,又是学生室外体育活动的良好补充。

4.美育是學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环节,是个体生命状态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融合

美育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熏陶作用,对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然而受学校师资限制,我们对学生的美育建设比较欠缺。为了弥补这一点,我们借助现有资源,呼吁同年级教师积极投身学生的美育课程开发中来。

定期组织唱歌、绘画类艺术活动。艺术活动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凭借学校现有的资源和体音美教师的帮助,呼吁更多有特长的教师加入学生艺术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开发,我们在丰富学生文化精神生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提升学生欣赏美、创造美、体悟美的能力,促进学生高尚情操的形成。

广播站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文化宣传。广播站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因此,我们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和音乐,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播放。同时,我们定期对校园中的好人好事进行宣传、表扬,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了“善良”的种子,为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5.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级主体的关注,劳动课程也进入全国各中小学

加强劳动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教育回归人的本质、聚焦学生主体性和独立人格的重要表现。它能够帮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现自我,让学生通过双手改变和创造自己的生活。

积极倡导学生投入劳动类实践活动。由于部分劳动活动受限于场地,教研组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劳动指导、宣传等,让学生在家中完成相关劳动实践,再进行成果分享、展示、交流。这样的活动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深受家长好评。

借助社会实践,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公益。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是教研组为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做出的尝试。其形式与家庭实践活动相似,只是受限于师资,加上对学生安全的考虑,参与面不是很广。

通过对学校课后服务模式的探究与实践,我们带领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正因为如此,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深受家长的好评。

猜你喜欢
教研组作业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作业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