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故事的电影化呈现

2024-02-23 10:16杨雁雁黄佳璐
视听 2024年2期
关键词:梁山伯祝英台梁祝

◎杨雁雁 黄佳璐

“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故事中所描绘的爱情绝唱深入人心。“梁祝”是中华民族口头传承艺术的瑰宝,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梁祝”民间故事滥觞于东晋时期,南朝梁元帝的《金楼子》和古籍《会稽异闻》记述了“梁祝”故事,唐初梁载言撰写的《十道四番志》记录了“梁祝”故事中“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的重要情节,晚唐小说家张读的《宣室志》以文学性的语言记述了完整的“梁祝”故事。

经过了1700 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梁祝”从一桩彰显妇德的轶事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凄美爱情传说;从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走向小说、戏曲、音乐、舞蹈、雕塑、绘画、电影、电视等多样化的艺术产品,不断延展和丰富着文化的内涵,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梁祝”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主题表达吸引了无数电影创作者的目光,改编自“梁祝”故事的电影以1926 年天一影片公司拍摄的《梁祝痛史》为开端,至今已有14部作品,见表1。

表1 “梁祝”电影简表

一、“梁祝”电影的情节设置

情节设置在民间故事中极为重要,“它们构成了叙事话语的骨架”①。晚唐小说家张读的《宣室志》较为完整地记录了“梁祝”故事:“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虽然文章比较简略,但已经具备了几个具有辨识度的关键“情节”:女扮男装、同窗共读、求聘未果、山伯病故、投墓并冢。南宋咸淳《毗陵志》中记载:“祝英台读书处,号碧鲜庵。昔有诗云:蝴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坛。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事类于诞。”②梁祝“化蝶”的关键情节在南宋以前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一)叙事内容的传承

14部“梁祝”电影在遵循民间故事本身的叙事线索和情节设置的基础上进行了情节片段的各自演绎,但情节主线讲述的都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求学到相遇,由相知到相爱,再到爱情遇到层层阻碍,两人“生不同衾,死同穴”的悲剧爱情故事。虽然不同的电影化呈现在具体电影情节展现上各有不同,但“女扮男装、同窗共读、山伯病故、入冢化蝶”四个重要情节均予以保留,体现出“梁祝”这一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不断复制的能力,以及不同创作者对原始故事内容和文化内涵的尊重和传承。

南有祝英台扮装求学,北有花木兰替父从军。“女扮男装”是“梁祝”故事的核心情节,也是祝英台进入书院和梁山伯“同窗共读”的前提条件。祝英台的身份转换在民间故事中留有大量的叙事空白,这为电影创作者添加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女扮男装”的性别错位具有独特的喜剧性和强大的叙事张力,同时也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

祝英台不甘于做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女扮男装”进入学堂读书,体现了她性别平等的意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影响下,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便成了“男女平等”观念的体现,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它“反映了广大妇女要求打破封建礼教,实现男女公开同窗共读,希望取得和男子同样的文化知识”③。“这也可以说是封建社会妇女长期受压迫和摧残的潜在意识的爆发”④。

蝴蝶意象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文人的普遍审美心理,具有较强的文化艺术张力。庄子在《齐物论》中以“庄周梦蝶”的诗化表现来印证“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艺术境界。童庆炳认为,“庄周化蝶,不知是自己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化为自己。他的这种美学反而成了中国的一种主流的美学。他的美学以虚静为美,以空灵为美,以超脱为美。”⑤

“入冢化蝶”的情节是几乎所有“梁祝”电影的经典桥段和华彩乐章。蝴蝶是破茧而出、重获新生的象征,“入冢化蝶”的情节隐喻了幽深黑暗的封闭陵墓终究束缚不了两颗追求自由的灵魂,为原本的悲剧故事母体赋予了一个大团圆结局,呈现出一种完整封闭的结构,符合传统受众的审美心理。与此同时,“入冢化蝶”的情节作为全片的大结局,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体现了创作者对自由意志和生命精神的赞美,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在电影的视听表现上极富感染力。

(二)叙事细节的丰富

虽然在电影化的过程中,“梁祝”故事的整体叙事情节的变动并不大,但相较于原本的民间故事,电影则添加了许多细节,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叙事细节的丰富也正是“梁祝”故事电影化改编的重要工作,让细节内容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在不破坏原本民间故事内核的同时丰富其细节内容,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同窗共读”是“梁祝”民间故事的重要情节,但如何共读、读什么内容、有哪些奇闻轶事、其他同窗如何,在民间故事中均没有过多体现。在1963年李翰祥执导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书院学子统一着装、摇头晃脑地吟唱《礼记·大学》《论语·阳货》等篇章。而在1994年徐克执导的电影《梁祝》中,用了大量笔墨描绘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同窗共读”,并增添了许多时下流行的话题和元素,也成为当下现实社会的映射,如书院的学生考试作弊,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起罚站,两人同宿文库将碗放在中间,梁山伯监督祝英台熬夜学习终于补考通过,亭望春同学暗恋梁山伯,等等。

2008年马楚成执导的《剑蝶》将“梁祝”改编为一个武侠故事,男主角梁仲山(原型梁山伯)是逍遥派的大师兄,具有高超武艺和侠义精神,他与进山学艺的祝言之(原型祝英台)成为同门师兄妹。《剑蝶》相比之前的“梁祝”电影增添了许多幽默元素:梁仲山怂恿师弟们把祝言之扔进湖里名曰“下水礼”,祝言之练武时用流星锤打伤了师傅,梁仲山带祝言之下山,“闯荡江湖”时被女土匪调戏等。

“同窗共读”作为“梁祝”电影的重要发展段落,担任着展现梁山伯、祝英台情感纠葛的重任。电影创作者们不约而同地增加了许多梁祝二人相处的细节,让情感的发展更加自然。1963 年李翰祥执导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帮梁山伯补衣服,祝英台生病梁山伯着急探望。徐克执导的电影《梁祝》中,还添加了许多两人在书院相处的逸事,充满了青春活泼的基调,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以至于最后悲剧来临之时才会更加让人扼腕叹息。

(三)叙事情节的删减

在对“梁祝”故事的电影化呈现中,不同的创作者也并不是一味地全盘接受,对于不符合叙事逻辑和有损人物形象的情节做了大刀阔斧的删减。

梁山伯在民间传说中性情敦厚老实,但是越剧和晋剧的“梁祝”中却有一段“三状纸”的情节:梁山伯听闻祝父已将祝英台许配给马文才,便仗着自己存留有祝英台的玉佩作为信物,大肆吵闹,宣称要到衙门递交状纸。他要三递状纸去状告马家,状告祝家,甚至还要状告祝英台悔婚。这个情节设置导致梁山伯人物性格前后不一致,因此在1954 年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将“三状纸”这一段情节删除,从而使梁山伯这个天真、忠厚、纯朴的青年书生形象深入人心。之后的“梁祝”电影中也都删去了“三状纸”的情节设置。

二、“梁祝”电影的人物塑造

“故事影片创作的中心问题是塑造人物形象。这是电影艺术的特征,也是文学艺术的共同规律。人物,是影片主题思想的体现者;矛盾冲突要靠人物来展开,情节的安排,场面的处理,细节的选择、运用,也都要以人物为根据。所以,影片创作必须抓住写人物这个中心,抓住了人物,也就抓住了影片创作的关键。”⑥

梁山伯在民间故事中是一个典型的文人书生形象。他性格憨厚耿直,缺少人情世故的历练,虽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封建礼教的禁锢,但思想深处还是相对保守。正因为如此,他对情感虽一往情深却相对软弱,行动上也束手束脚较为拘泥。梁山伯想要追求情感自由,但并未积极主动去争取,在最后遇到情感壁障之时,也选择了消极面对,以至于最后郁郁寡欢而亡。

祝英台在民间故事中却被塑造成了一个拥有自由思想的女性形象。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盛行,女性未出阁时依附母家,出阁后依附夫家,需要“三从四德”而失去了自我。但是祝英台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诗词歌赋的喜爱,她想同男子一样得到教育,便想办法扮成男子去读书,由此可以看出祝英台思想开放且主动性极高。虽然祝英台并没有直白说出想要追求自由和平等,但她的行动却象征着封建社会女性的觉醒。她灵活机敏、坚贞执着,追求男女平等,崇尚婚姻自主和情感自由,她大胆坚强,冲破了习俗的禁锢,身着喜服吊丧祭拜。与此同时,她又不乏闺阁女性独有的娇羞和纯洁,人物形象鲜活无比。

“梁祝”电影的改编各有特色,人物形象塑造也都因作者各异而显示出不同的风格特色。1954 年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基本契合了民间故事人物塑造的整体思路,祝英台秀外慧中,为人热情大胆,并且性情刚烈,她敢于打破世俗的限制,大胆追求自由和婚姻幸福,突破封建社会的礼教约束。同时,她对爱情忠贞不二,面对威逼利诱都未曾动摇,坚持着对梁山伯的爱恋。梁山伯则是一个性情天真敦厚的青年书生,他涉世未深,缺乏人情世故,但对祝英台拥有着满腔深情。他们二人是具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体,有独属于自身的情感世界。梁山伯的用情至深和祝英台的激进反抗,体现出二人的情丝缠绵,铸造出一段旷世绝美的爱情。

在1963年李翰祥执导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祝二人的整体形象设计与1954年版越剧电影反差不大。李翰祥选用了具有“古典美人”气质的偶像明星乐蒂与凌波,在塑造人物时,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更为丰富地描写了梁祝二人在求学期间的情趣盎然,祝英台貌美才高亦娇俏自矜,梁山伯虽敦厚老实但能够直抒胸臆,虽不知英台女儿身之实,却直白遵从自己的内心,以“我从此不敢看观音”来表达情意。梁祝二人在求学期间日日相对,共读诗书同游山水,体验人间冷暖,妙趣横生。由此可见,梁祝故事并不仅仅局限于悲情,更有日常生活琐事中的喜怒哀乐,让人物形象鲜活生动。

不过,1994 年刘国权执导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传》,做出了梁祝电影改编史上的一大突破。在这部影片中,祝英台不再是一心向学且温文尔雅的淑女,而是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小姑娘,也正是在这份探索欲的驱使下她才女扮男装出去求学。而梁山伯则更是多了几分嫉恶如仇的英勇侠气,他在素不相识的情况下替祝英台夺回被马文才抢走的风筝,为后续两人情感发展埋下了伏笔。

1994 年徐克执导的电影《梁祝》是部经典之作,充分体现了“旧瓶装新酒”的改编技巧。片中祝英台无心向学,是一个只爱出门游玩和喜欢热闹的阳光少女,她在书院俏皮模仿梁山伯敲钟,又因补考而流露出狼狈和颓唐。书院故事妙趣横生,祝英台也不被局限在大家闺秀的外壳下,而成为一个天性使然的调皮姑娘。梁山伯亦不被一身书生气所禁锢,他质朴无华但又不缺灵气,言语笨拙但行动直率。他会因为惹祝英台生气而感到无措,但也会通过行动表达内心的想法。同时,梁山伯又是相对矛盾的,他怀着满腔深情想要追求自己的爱情,但又深受封建礼教思想的制约,面对祝英台即将嫁给他人的事实,他选择了退缩。最后他既无法冲破世俗的禁锢,又无法追求自己的理想,只能郁郁而终。

与一名不文的穷书生梁山伯不同,马文才在“梁祝”民间故事中是一个反面形象。他家境富有,是祝英台父母眼中的“良婿”,也是梁祝二人爱情的最大阻碍。祝英台的父亲在“梁祝”民间故事中是一个贪图钱财、趋炎附势的反面形象,为了攀附马家而不顾女儿的终身幸福。

有权有势的马文才和自私固执的祝父这两个人物直接造成了梁祝爱情的悲剧,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在“梁祝”民间故事中,马文才和祝父的人物塑造较为脸谱化和类型化,而在“梁祝”电影中,两位配角人物逐渐丰满,甚至有时“违背”原故事的形象设计。

在1954年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员外虽然被封建礼教禁锢了思想,坚决地维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教传统,一心追求“门当户对”的亲事。不过,他十分宠爱女儿,对祝英台可以算得上是有求必应。祝英台在影片中并不是偷跑求学,而是求得了祝员外的同意才欣然前往书院求学。在1994年徐克执导的电影《梁祝》中,祝父的形象更是进一步转变:祝父虽为了巩固朝中地位而牺牲女儿终身幸福,但对学问却十分考究和重视,他主动提出让祝英台前往求学修身养性,思想更为开明。祝父还格外重视“颜值”,疯狂使用各种化妆品让自己显得容颜不老,颇有喜剧色彩。2003年的动画电影《蝴蝶梦——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父是因马太守相逼才被迫将女儿许配给马文才,与原著故事攀附权贵的人物形象截然不同,变成了一个可怜无助的正面角色。

马文才的人物形象是“梁祝”电影中最具有颠覆性的,他从原故事的“有权有势”的单薄扁平形象,逐渐变得丰满和立体。1994 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传》中,马文才整日游手好闲,寻花问柳,爬墙看到了美貌的祝英台,言语轻浮地调戏她,回家后吵着要父亲马太守去祝家提亲。2003 年的动画电影《蝴蝶梦——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马文才面相丑陋还有酒糟鼻,一出场就热歌劲舞、欺负同学。2009 年的电影《剑蝶》中,马承恩(原型马文才)由胡歌饰演,去掉传统标签的马文才与祝英台两人青梅竹马,他对祝英台的感情专一而执着,为了搭救祝英台父母深夜潜入丞相府栽赃嫁祸,不幸杀死手足兄弟。这种深情专一却爱而不得的人物成为当代观众心中的“意难平”。

除了马文才和祝父两个人物的变化之外,多部“梁祝”电影中都增设了“梁山伯书童”“祝英台丫鬟”“师母”“师叔”等多个角色。其中,师母性格热情、心思细腻,她一早就看出祝英台女扮男装的事实,却并未点破,而替祝英台隐瞒,并多次帮助祝英台隐藏身份。在祝英台即将离开书院回家之际,她得知祝英台对梁山伯的爱慕之情,帮助两人传达了心意和信物,想要成全这对年轻人的姻缘。师母这个角色的设置使情节更加合理和流畅,更好地填补了原故事中“如何隐藏身份”的叙事空白,是梁祝电影锦上添花的设计。

在1994年徐克导演执导的电影《梁祝》中,故事情节更是做出了大胆的突破,在电影中设置了亭望春一角。亭望春是祝英台和梁山伯在书院的同学,但他爱慕着梁山伯,也正是因为这份并不符合伦常的爱慕,他最初阻碍着梁祝二人,直到最后才幡然醒悟,帮助两人促成姻缘。亭望春这一角色的设置,是梁祝电影一个极为大胆的尝试,断背之情并非世俗之见,亭望春也难以被部分观众理解。但这个角色的存在,证明了梁山伯爱的是祝英台而无关其他,更加烘托出梁祝爱情的奇特而伟大。

三、“梁祝”电影的视听风格

电影作为一个极具现代手段,视听媒介表现的画面和空间维度都有区别于传统的文学作品和舞台表演,不同时期的“梁祝”电影巧妙地把民间故事的文本融入电影画面中,使得电影画面在保留原本故事的诗情画意的同时也具有了优美的画面和强烈的感染力。与此同时,电影独特的视听语言扩展了故事的空间表达能力,使其跳脱出文学和舞台的束缚,让故事展现更加流畅自然。

(一)色彩灯光的运用

在1954 年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桑弧导演把这个戏的时间压缩在电影通常所允许的长度之内,而又要尽量保留甚至突出舞台剧的精华。他采用了实景和绘景的虚实结合的呈现方式,保留了虚拟凝练的传统戏曲舞台的特色和电影独特的纵深空间表现方式,具有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韵味,在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上增强了可塑性和观赏性。1954 年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第一部彩色“梁祝”电影,结尾“化蝶”的段落,使“彩虹万里鲜花开”得到了完全视觉化的展现。在灯光的运用方面虽不及现在成熟,但也很巧妙地通过明暗区域的调整来凸显情节的发展以及主要的情绪抒发。

在1994 年徐克执导的电影《梁祝》中,色彩和灯光的运用更加成熟,用偏暗暖黄色的灯光来渲染梁祝二人那些暧昧不明的氛围,在书院的读书时光多数是明亮且温和的,展现了求学时光的快乐和无忧无虑,而到了“十八相送”和“英台哭坟”的情节,灯光就骤然变得抖动闪烁,色彩的明度骤降,凸显出悲怆和绝望的情绪。电影独特的灯光效果的变化,通过视觉效果来增强情绪的渲染,使电影情绪和情节的表达更加强烈和深入人心。

(二)镜头语言的运用

镜头语言作为电影独有的表达方式,能够为剧情的表达提供独特且有力的辅助。除了色彩灯光的运用以外,许多“梁祝”电影还通过镜头的运动来进一步增强情节的塑造和情绪的渲染。

在1963 年李翰祥执导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镜头表现虽没有大幅度的运动,但通过镜头的推拉调整景别来展示情节,祝英台自花丛前信步走过,镜头视角则是隐匿在花丛之后,渲染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美感,这样的拍摄角度更加突出了英台灵动的气质。

在1994 年徐克执导的电影《梁祝》中,多次采用特写的表达方式,通过放大人物的表情,让戏剧性更加强烈。在表现书院情节时多用固定拍摄,镜头平稳而温和,充分体现当时的岁月静好。而到了后续的“英台出嫁、哭坟入冢”的悲剧情节则是手持拍摄,通过镜头晃动来表达人物内心的巨大悲痛,与之前情节形成强烈对比,渲染了悲剧的情绪。

(三)电影音乐的运用

1954 年桑弧执导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越剧戏曲片,由两位越剧名伶袁雪芬、范瑞娟主演,从“草桥结拜”的欢愉到“英台抗婚”的悲剧,从“楼台会”的哀怨泣别到“入冢化蝶”的忠贞相随,一曲曲富有浓郁东方色彩的旋律在观众心中久久回荡。越剧以“尺调”和“弦下调”为主腔,笛子、二胡等管乐和弦乐伴奏,越剧曲调清幽婉转,唱腔缠绵细腻,对“梁祝”爱情故事的演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963 年由李翰祥执导的《梁祝》是一部黄梅调电影。黄梅戏唱腔优美明快、淳朴浓郁,极具乡村民间气息,歌词更加通俗易懂,提升了影片的大众观赏性。

徐克执导的电影《梁祝》由黄霑、胡伟立、黄英华、雷颂德配乐,他们改编和加工了陈钢、何占豪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了《梁祝庙》《春闺里》《少年十五二十时》《楼台会》等插曲并贯穿全片。而黄霑、胡伟立又在李翰祥执导“梁祝”电影中的黄梅调歌曲《访英台》的基础上创作了《上学去》《力学不知疲》《原来是你》三首配乐,加入了跳跃的电子音乐,风格更加明快和通俗。胡伟立作曲的电影插曲《文库夜读书》《你你我我》将中国民族乐器和现代流行音乐结合,辅以黄霑创作的大胆直白的歌词,音乐极具现代性和创新性。

四、结语

“梁祝”故事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瑰宝,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毅然决然去追求爱情的凄美绝唱,是能够与西方享誉盛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肩存在。它将传统民间故事用新兴的媒介进行重新表述,在保留原文本的文学性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生机。

“梁祝”电影改编从20世纪2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创新思路,多个版本的创新也为电影化改编提供了创作思路和方向。“梁祝”故事的电影化呈现将民间故事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从现代视角出发对故事人物形象进行润色,使故事情节更加连贯通顺。同时,在叙事方面进行了转型,不再将重点放置于悲剧情节的渲染,在主题方面融入了现代的思想内涵。

对“梁祝”故事的电影化改编进行分层分类的对比,尤其是对其影视文本和故事情节内容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对于民间故事的电影化改编都有一个相同的特性——不偏离原文本的故事情节和内涵。改编的首要标准就是充分表达出对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想象进行剧情的补充和润色。倘若只是一味地追求新奇的效果而不顾原文内容,反而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只有尊重原文本的文学属性内容,遵循其人物形象和情节内容的发展规律,才能让影视改编作品焕发生机。

经典的民间故事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正因为其有着沉积千年且不可被替代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和记忆的串联和凝聚,保留传统文化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每个艺术工作者必须做到和不断传承下去的事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需要做到不忘初心,遵循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进行合理的改编,才能正向地弘扬传统文化。

“梁祝”故事从民间传说演变到各种艺术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通过电影这一新兴媒介和表现手法再一次进行改编和创作,将传统文化重新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复兴和弘扬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推动。

猜你喜欢
梁山伯祝英台梁祝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年
有趣的汉字:比
我和“梁山伯”的故事
永恒的梁祝 永远的蝴蝶
梁山伯问路
大型传统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
明清闽南梁祝戏曲、俗曲的出版与传播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谈《梁祝》中祝英台的人物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