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陶瓷艺术与影像艺术的跨界融合*

2024-02-23 10:25王珍妮
陶瓷 2024年1期
关键词:陶艺家观者媒介

王珍妮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1 影像艺术介入陶瓷艺术的时代特征

1.1 传统陶瓷艺术与新科技的融合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外陶瓷艺术家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开始出现一些以实验性、自由性的手法进行创作的陶瓷艺术作品。陶瓷艺术不再以单一的材料进行创作,综合材料以及现成品的融入,一系列表现形式应运而生,意义不再必定只属于已完成的作品,价值可能体现在临时性,体现在程序与过程中。随着科技发展,多媒体技术等技术加入陶瓷艺术创作之中,多媒体技术中的影像被当代陶瓷艺术创作者运用在作品中,影像艺术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使用该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是影像艺术家白南淮。当代陶艺家充分发掘陶瓷材料的潜能,将影像艺术的镜头语言、叙事语言运用到陶瓷作品中。一部分陶瓷艺术家会直接通过影像即有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进行直接表达,这也是对于影像技术这一媒介的本体表达。当2种材料相互融合时,这不单只是一件陶瓷艺术作品,同样也是一种装置艺术,组合成了新的装置空间,两者结合也扩宽了当代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增强了观众的视觉效果。陶瓷艺术与影像艺术中的图像、声音、画面结合形成一个更为丰富的全新的艺术空间。

1.2 影像介入陶瓷艺术的特性

陶瓷作为一种质感很强的物质性媒介,其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语言以及特性,传统陶瓷艺术采用手工技法捏塑、泥条盘筑、模制法、拉坯成形等。相对来说是对于客观对象的视觉呈现,同样也是有体积可直观感受触摸的静态实体。传统陶瓷雕塑大多使用单一材料构成,展示形式也多为架上展示。

影像则属于去物质化的传播媒介,影像艺术主要是以实验性和前卫性的媒介探索为主,通过捕捉对象的呈现形式构成画面,影像作为新时代科技产物增加了陶瓷艺术创作方式,是当代艺术中主要的创作媒介之一,首先是对社会活动的肌理,形成再现的现场性表达,同样也是以录像的方式出现,可以用数字化,抽象的技术合成,可分为动态影像和静态影像,其创作主体是艺术家本身,用于观者“对话”影像所具有的视觉引导作用被当代陶艺家作为一种有效的艺术表现形式手段,将观者引入到陶瓷装置艺术空间中,让观者从自身角度出发引出个人的联想和解读,影像在陶瓷艺术中的运用丰富了陶瓷艺术的多样性和实践范式,同时改变了传统陶瓷艺术创作方式,也重新创造了一种作品与观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更为复杂的艺术体。

陶瓷艺术中影像艺术的介入是艺术语言的融合,首先这2种相对独立的媒介相互融合,影像艺术自身的特性对陶瓷艺术语言有一定的拓展,同时陶瓷艺术家也将传统陶瓷语言转换,陶艺家对于影像艺术的运用将陶瓷艺术带向多元共生、多维叙事的艺术空间之中。当代陶艺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使命和表现力,陶艺家对于传统文化的尝试再创造是具有实验精神的。

2 陶瓷艺术与影像结合的跨界探索

当代陶瓷艺术在电脑科技的影响下,陶瓷艺术语言进一步扩展,多媒体影像艺术的介入将陶瓷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视觉视角,在“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中展出多种艺术形式的陶瓷作品。双年展倡导陶瓷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观念在新时代的全新表达,其中不乏陶瓷影像类作品。其中耿雪的作品《金色之名》(见图1)运用双屏影像将泥塑所做故事人物呈现,耿雪运用视频、音响和图像等多种媒介跨越了雕塑、影像之间的界限,呈现出的作品富有生命力,形象饱满,同时也留下一个开放式的空间,与观者产生思想互动,引导进一步的思考,耿雪的作品采用象征性、多视角、多元化的叙述方式,通过各种媒介讲述着自己编制的故事。

图1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耿雪2014年创作的《海公子》(见图2)是一部以陶瓷为主题的影像艺术作品,其作品故事选用了《聊斋志异》里的一段凄美动人的故事,结合动态影像每一个陶瓷人物都好像赋予了生命力,给予冰冷的陶瓷温度,精选演绎了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影像作品,该作品所有陶瓷人物的设计、描绘、捏塑以烧制都有耿雪制作,陶瓷的灵动传神与影像、声音、画面色彩相互呼应,在流光幻影间,营造出亦幻亦真的情境,整个影像在视听上给观众强烈的刺激。《海公子》不仅成就了媒介之间的对话,也塑造出了瓷动态的流转之光与影像实验性的用惯,这种艺术语言描绘出整个作品的视觉效果。

图2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陶艺家在结合影像艺术进行创作时在保留原本的思维和意识的技术上,在技术和手段上寻求新的突破,在自身领域以及其他领域中获得灵感,让看似毫无联系的实物擦出艺术火花,中国当代陶艺家陆斌的作品《大悲咒》(见图3)以陶艺粘土作为主要材料,作品分为塔形和经卷两个部分,结合其表达的观念主题,融入传统文化的底蕴,试图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诠释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以及人们信仰与生活的关系,以佛经题材入手借喻众生物质世界的虚无与苦难的源泉,粘土在进行高温烧制后一定的时间里产生了开裂以及完全崩塌的效果,陆斌以定时逐格摄影的方式记录作品的坍塌过程,并形成影像画面结合其粘土实物进行展出。这种陶瓷艺术作品结合影像同时展示的画面效果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是极为震撼的。陆斌的创作以实验性陶艺为主,观念先行,他的作品拓展了当代艺术与传统陶瓷艺术的便捷关系,以及艺术实践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同时也对新媒体和新材料进行实验性的探索。陆斌的作品《碎岁》系列选用了明清时期的各种紫砂壶,运用了其专业复杂的制作技法手段展现了一只壶从逐渐成型又从内部崩裂至碎片的过程,还有一些造型并不只是那么流畅的紫砂壶,最后用影像的方式呈现,影片最后选用了木心的诗,与观者产生共鸣。其作品选用传统文化题材结合了当代影像艺术的表达方式将作品的艺术感官无限放大。

图3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本体,艺术家通过艺术媒介,来向观者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陶艺家李见深用DV拍摄了一部关于陶瓷的纪录片《景德镇,我在中国的家》,其影片采用艺术家自身视角将景德镇这千年窑火不断滋养的土地用记录的方式进行拍摄,在这作品之后陶艺家李见深也进行了其他有关陶瓷的拍摄,作品《唐朝记忆》采用雕塑与陶土来定格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呈现历史的岁月感,其作品灵感就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诗意的遥远回忆的关注。对于陶瓷艺术的文话底蕴和内涵,李见深采用了影像艺术的方式进行记录。

3 影像介入陶瓷艺术的发展趋势

3.1 影像艺术介入陶瓷艺术的作用

陶瓷艺术作为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在当代艺术文化观念的冲击下一直在找寻新的突破,当今社会多媒体文化发展相当之迅速。影像艺术作为其中的一个主要领域,其主要作用扩展了文化传播的方式,也改变了大众对以往架上美学的固有认知,引导社会意识映泰,同样对于陶瓷艺术创作者本身而言,其创作思路也随着增加,对于新材料的探索也在逐步加深。影像艺术的介入为陶瓷艺术领域提供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在艺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促使了艺术作品与创作者、观者之间产生情感交流以及共鸣,让观者更能读懂当代陶瓷艺术家传达的观念。

3.2 当代陶瓷艺术实验性发展趋势

影像艺术介入陶瓷艺术是当代艺术的一个新的突破,也代表了艺术与科技相互渗透,科技已然成为艺术本体的一个部分,当代陶瓷艺术紧跟时代的步伐,在科学技术以及多媒体的传播方式里汲取了新的血液,对于当代陶瓷艺术来说如何把握多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值得思考的。

当代陶瓷艺术工艺的突破是科学实验得必然结果,艺术媒介在不断探索连接陶瓷艺术观念与工艺技术,在科技的发展中,陶瓷艺术的观念和形态在不断地创新,当代陶瓷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定是紧跟时代脚步与科技紧密相连的。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对陶瓷与影像结合的研究和思考,从艺术创作中在探索这两种艺术媒介存在的更多表达的可能,综上述得出结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对新生实物的接受能力以及掌握合作已经是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的大势所趋,当然将影像艺术运用到陶瓷创作之中,怎样将创作思路与科技相结合,也成为陶瓷艺术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相信在多媒体时代当下,陶瓷艺术的创新也能让未来的展览上出现的艺术作品更具有时代化语言,给观众更加强烈的视觉感受,也能更好的表达创作者本身的艺术观念输出。

猜你喜欢
陶艺家观者媒介
端午节观龙舟赛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NO.2)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心中的风光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