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设计思想视域下宣窑成就及其成因探析*

2024-02-23 10:22
陶瓷 2024年1期
关键词:考工记浮梁考工

朱 康 宋 蕊

(1 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江西 景德镇 333403)

(2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南宁 530022)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所见最早记述手工业生产制作的专门论著,其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设计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造物中的重要工艺美学原则和价值标准,对揭示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发展当代工艺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宣窑,即明代宣德官窑,有较高的生产技术和艺术成就,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宣窑之所以取得如此突出成就,正是因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考工记》的设计思想。基于此,笔者拟从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个角度对宣窑取得突出成就之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当代工艺设计及瓷业生产带来一定启示。

1 宣窑生产概况

有明一代,自洪武时期在元浮梁磁局的基础上设立御器厂,即明代官窑,后经永乐得到较大发展,并于宣德时期进入黄金时代。观宣德一朝,虽短短10年,但其官窑产品的烧造数量却十分惊人。据《大明会典》卷一四九记载:“宣德八年尚膳监题准烧造龙凤瓷器,差本部官一员,送出该监式样,往饶州烧造各样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仅宣德八年一次就下达了要烧造44.35万件瓷器的任务,可想见整个宣德时期制瓷数量之庞大。而更难得的是,在如此数量下,宣窑瓷器的质量亦保有极高水平,无论青花、五彩还是颜色釉皆多有名品传世,深得历代文人、评瓷家赞誉。如明代田艺蘅《留青日扎》有:“宣德之贵,今与汝敌”又清代朱琰《陶说》云“此明窑之极盛期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另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宣窑器无物不佳,小巧尤妙,此明窑极盛时也”。明时宣窑产品的艺术价值竟能与宋代最为名贵的汝窑瓷器匹敌,其制作之精巧由此可窥一斑。

宣窑产品种类之丰富亦是空前的。《景德镇陶瓷》引《唐氏肆考》云“宣厂造祭红红鱼靶杯,以西红宝石为末入釉,鱼形自骨内烧出,凸起宝光,汁水莹厚。有竹节把罩盖卤壶、小壶甚佳。宝烧、霁翠尤秒。又白茶盏光莹如玉,内有细龙暗凤花,花底有暗款“大明宣德年制”。隐隐鸡、橘皮纹,又有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他如蟋蟀澄泥盆,最为精绝。”近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载:“宣窑之美,为有明一代冠,不但宣红、宣黄彪炳奕叶已也,即青花五彩各器,亦发明极多,咸为后来所祖。”仅上述两段文献便记载了杯、壶、盏、罐(蟋蟀澄泥盆)等器具,涉及到祭红、霁蓝、甜白、仿汝、青花、五彩等瓷器品类,囊括颜色釉、釉下彩及釉下彩与釉上彩结合等多种陶瓷装饰方式。而从目前传世与出土宣窑瓷器看,已远远超过以上内容。

2 《考工记》设计原则与宣窑成就成因

宣窑之所以取得如此突出成就,正因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设计思想。现对宣窑之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展开深入分析。

2.1 宣窑之“天时”

关于天时,《考工记》载:“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沥,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即时间季节,可看做时间范畴。宣窑之“天时”大致体现在两方面:①景德镇有悠久的瓷业生产积累;②宣窑处于安定、兴盛的时代背景之下。

景德镇有悠久的制瓷历史。据乾隆四十八年《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古称新平和昌南)早在汉代就已烧造陶器,此后千百年窑火不灭。自唐代景德镇开始烧制瓷器,时有陶玉、霍仲初皆烧制瓷器贡于朝廷,昌南瓷器始闻于世。宋代景德镇瓷业进一步发展,所制青白瓷得到宋真宗青睐,《景德镇陶录》卷五景德窑条:“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

元代统治者更是在景德镇专设浮梁磁局,负责为宫廷、官府督造瓷器事宜。在浮梁磁局的掌管下,工匠们创烧出釉里红、卵白釉等诸多瓷器新品种,景德镇至此成为我国瓷业中心。综上所述,景德镇悠久的制瓷积累为明代宣窑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瓷业基础。

宣窑兴盛亦得益于安定、繁荣的时代背景。1424年,永乐帝朱棣病死榆木川,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次年改元洪熙,是为仁宗。为缓和当时各种社会矛盾,洪熙帝变更了永乐以来的扩张主义政策,对外采取战略收缩以休养生息,对内实施宽仁政策以减轻民困。1425年,仅在位八个月的洪熙帝病故,其长子朱瞻基即位,即宣德帝。宣德帝延续了其父的宽仁政策,在此清明政策之下,明朝内部的社会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再加上无外敌入侵,这时期社会生产和经济水平有了迅速发展。据记载宣德九年,金产量为335 刃,银产量为327 608刃,铁产量为8 329 000余斤,相当于永乐元年的7倍。鉴于这时期的极盛发展,封建史家将其和仁宗统治时期并称“仁宣之治”。《饮流斋说瓷》有云:“盖瓷虽小道,而于国运世变亦隐隐相关焉。”可见正因宣德一朝的安定、繁荣的发展,才带来了宣窑瓷器的黄金时代。

2.2 宣窑之“地气”

关于地气,《考工记》载:“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即地理环境,是空间的范畴。宣窑之“地气”表现为景德镇具有优越的制瓷环境,正如诸多古代陶瓷文献提及景德镇所云“水土宜陶”。

首先,景德镇有着丰富的陶瓷原材料。如浮梁新正都麻仓山的麻仓土、釉石;高岭村所出高岭土;瑶里产的釉果、乐平产的釉灰;马鞍山、里村、官庄等地的匣钵土等,皆是陶瓷生产中制坯、制釉不可或缺的原料。其次,景德镇周边区域亦存在不少优质的制瓷原料,如明代王宗沐《江西省大志·陶书》砂土条:“余干不土八十斤值二钱,婺源不子九十斤值八分,淘过净泥四十二斤。至镇若干里而遥。”提及余干、婺源两地均贩土至景德镇以供瓷业生产;又如《景德镇陶录》卷一:“陶用泥土…以徽州祁门为上,出坪里、葛口二山。”提及安徽祁门的坪里、葛口土等。而除充足的制瓷原材料外,瓷业生产还跟火息息相关。景德镇地处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有着茂密森林植被,这又为陶瓷烧造提供了大量的燃料资源。

俗话说陶瓷是泥与火的结晶,但水利资源亦是瓷业生产的重要条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力运输,包括制瓷原材料、燃料资源、人力资源及陶瓷成品的运输等;二则是制瓷原料的水力加工,传统制瓷没有现今先进的机械设备,如瓷石开采后需利用水力带动水碓舂制备成细泥才能用于陶瓷生产的各个环节。就水利资源而言,景德镇座落于昌江以南,其发源于安徽祁门,流经景德镇以后河道变宽,非常适合水路运输。《陶书》在关于麻仓土运输上提及:“艇运;冬秋水涸,四日;春水一日半。”哪怕在秋冬河水干涸之际,亦能艇运麻仓土,可见昌江水路运输之便。并且,昌江还有发达的支流系统,于景德镇形成了“四水环城”之势,加之景德镇充沛的降水,这就有力地保证了制瓷原料的加工需要。

2.3 宣窑之“材美”

关于材美,《考工记》载:“燕之角、荆之干、妢胡之笴、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即要选取良才美质为造物所用。宣窑之“材美”体现在选料、用料精良方面。

首先是宣窑使用了优质的制坯原料,据《陶书》《景德镇陶录》等陶瓷文献中记载,万历十一年以前,景德镇官窑陶土系用浮梁新正都麻仓山所出“麻仓官土”,其“土埴细”,用其制成的瓷器“器皆腻实、不易矛篾”。而当万历十一年,“麻仓土告竭,饶土渐恶,器质较前多逊”麻仓土告竭后,景德镇官窑瓷器的质量就开始下降,由此可见麻仓土在当时是一种极为优质的制瓷原料。其次是宣窑有优质的彩绘原料。宣窑产品以青花为最,被称为青花史上的“黄金时期”。宣窑青花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高铁低锰,呈色浓重清翠、深沉古雅,有自然晕散现象,并在青花纹饰中有浓重凝聚的结晶斑点(见图1)。用其装饰的优点是所绘花纹在烧成后有错综复杂的变化,深浅相映,令人有淸新明快的感觉,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陶说》有:“青花用苏泥勃青(苏麻离青)。至成化,其青已尽,只用平等青。故论青花,宣窑为最”可见宣窑青花之成就很大程度上都是苏麻离青之功劳。宣窑选料、用料之精良由此亦可窥一斑。

图1 明 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局部)

图2 明 宣德青花青花缠枝纹梅瓶

2.4 宣窑之“工巧”

关于工巧,是指实现工艺创造的技术手段,是对人在创作中的肯定和强调。宣窑之“工巧”体现在景德镇聚集了大量的能工巧匠上。

根据史料记载,景德镇自宋代就已开始吸引其他地方的窑工来此进行创作。如靖康之变后,有大批的定窑工匠流亡到景德镇,使得宋代青白瓷在装烧方法、造型、纹饰等方面与定窑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有“南定”之说。入元后,耀州窑、磁州窑的工匠也大量南迁并在景德镇落户。《浮梁县志·食货》记载:“宋咸淳己巳年(公元1269年),户三万八百三十二,人口一十三万七千五十三;元朝至元庚寅年(公元1290年),浮梁地区人口增至户五万七百八十六,人口一十九万两千一百四十八。”本应在宋元战争后锐减的人口,在浮梁地区却反增加,这种人口逆增长现象应该和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政府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磁局有关,而增加的人口和户数有不少即是制瓷工匠。

“工”之基础既有,再看“巧”之一字。《考工记·轮人》:“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三材既和,巧者和之……三材不失职,谓之完。”只有“巧者”才能在造物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好材料的特性,把材料的真正的有用性发挥出来。而据宋蒋祈《陶记》:“火事将毕,器不可度,探坯窑眼,以验生熟,则有火照。”、“进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之所产已为次矣。比壬境、离砂、马鞍山、磁石堂厥土、赤石,仅可为匣、横,工而杂之以成器,则皆败恶不良,无取涵。”可见,明代以前的景德镇工匠就已经深谙制瓷之“巧”,无论是对原料物性的掌握还是对烧窑火候的掌握,都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就宣窑产品看,以青花为例,虽然苏麻离青发色鲜艳明快,但极易流散晕染,很难用以描绘长细条纹和人物的五官眉发。而当时的工匠早已能正确认识到苏麻离青这一特点,在装饰过程中扬长避短,装饰图案主要的是各种缠枝折枝花卉、龙凤、海水江芽等,画人物者极少。

此外,宣窑青花的装饰亦遵循与器物造型相统一的原则,如图2所示,宣德青花缠枝纹每瓶,根据器物造型的不同部位,加以合适的装饰,使整体装饰饱满而又不失透气感,装饰与器型和谐统一。这都反映了宣德时期景德镇制瓷工匠对材料的深刻认识及较高的审美格调。

3 结语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是我国传统造物及设计思想,在时间、空间、原料等因素皆具备的情况下,能工巧匠使之“合”是为造物之关键。而宣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如此突出的成就,正是在承袭前代优秀制瓷技术的基础上,依托“仁宣之治”安定繁荣的时代背景及景德镇水土宜陶的地理环境,以能工巧匠对制瓷技术深刻的认识及较高的审美格调,四者相合才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并为后世所盛赞。这种“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合以为良”的造物及设计思想值得当代景德镇陶瓷生产所借鉴。

猜你喜欢
考工记浮梁考工
北纬30°恩赐 千年浮梁茶
Art at Fuliang 艺术在浮梁
“墙-壁”小考——《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墙壁部的评述与考证
买茶去浮梁
《考工记》与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内涵
慢城理念下浮梁镇景观小品设计探究
《浅谈“五行说”与中国传统美术色彩》
百花齐放的先秦规划思想对当代城市规划的启迪
《考工记》“和合”思想在古琴制作中的体现
《周礼·考工记》与秦汉都城规划制度的联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