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向度

2024-02-23 17:21肖富红
中国军转民 2024年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价值观精神

肖富红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既需要物质的积累,也需要精神的升华。因此,有必要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作进一步探讨,在深化理性认知的同时为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维度,理解并透析其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其一,从字面构成角度来看,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紧抓“共同”一词。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促进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相统一;实现人民精神生活的内容、形式、获取途径与实现方式的丰富化和多样化;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其二,从主体角度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个体层面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和社会层面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其中个体层面主要是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精神生活水平高质量提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在个体层面呈现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体验和精神面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社会层面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全社会文化创造创新活力得到极大激发,各类精神文化产品层出不穷,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全体人民之间弥散开来。其三,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关系的角度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指在满足基本物质生存需要的基础上人们追求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精神创造、精神享受和思想传播,这一切愿望的实现都离不开物质基础的铺垫,发展才是硬道理,不能顾此失彼,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其四,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权利和义务角度来看,一方面强调人民群众有共同享有各类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全体人民应该主动参与到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创造活动中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平等享有精神文化资源的同时也是文化创新创造的主体。此外还包括共同批判、摒弃落后腐朽文化以及支持、宣扬积极先进文化的基本义务。

综上,从本质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在精神创作、精神生产、精神享受和思想传播的过程中树立积极正确的道德观念,筑牢民族国家的价值理念,强化向上向善的理想信念,在先进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规范自身行为,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从而达到“富口袋”与“富脑袋”的和谐统一。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精神创作和精神获得提出了具体要求,内蕴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有利于梳理逻辑脉络,加强理解,深化认识,为实践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精神追求: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调在基本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基础上,人民共享、共创精神文化资源以满足其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水平,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爱国意识,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火热实践,在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任何一种现实的社会经济状况都形塑着与之相应的精神状态”[1],意味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受到不同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进而呈现不同的具体样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样态和价值追求总体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凝聚核心价值共识,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激发全体人民的精神力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正确认识世界的同时增强改造世界的能力,形成崇德向善的舆论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充分的舆论保证。

(二)精神创作:供给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

精神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充分涌流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表现,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就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提出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大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选择。此外,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要注重“量”的积累,也要强调“质”的提高,“‘保质保量’是对人们实践结果科学判断的评价指标”[2]。“质量”是检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准。首先,从“量”的角度来看,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为人民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其中既包括高质量、多样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和时代发展潮流的精神文化产品,也包括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基础设施、文化活动场地、公益性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馆等。其次,从“质”的角度来看,供给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一方面需要提供相关制度保障,例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体系和完善的分配制度体系;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地域特色、时代背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供富有地域特点和时代特色的精神文化产品,借以满足人民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

(三)精神获得:注重个体的精神体验和精神感悟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注重个体精神层面的体验和感悟,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文化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和精准化的精神文化资源,以此增强人民的精神体验感和精神获得感。一方面,个体为满足自身精神需要追求科学知识、理性认识、审美情趣和精神体验的过程需要获得平等的文化参与权、文化获得权、文化享受权、文化创造权和文化发展权。另一方面,同等环境条件下,不同个体受各自的价值认知、经济状况、欣赏能力、受教育程度和业余休闲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具有水平差异的精神体验和精神感悟。当前,数智化时代大幕全面开启,人们为满足自身对于科学知识、理性认识、审美情趣以及精神体验的向往和追求可以利用各类电子设备寻求网络智能媒体的帮助,从而获得海量精神文化资源。此外,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往往更乐于同时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精神体验中去,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四)精神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确立了共同的价值准则,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强盛、民族团结凝聚的精神催化剂。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凝聚价值认同的基础上为中华民族提供了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践行中逐步得到实现。全体人民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能够摆脱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从而凝心聚力助推现代化国家建设。此外,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复杂多样的行为策略背后总是蕴藏着与之相应的精神特质,因此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筑牢思想防线,共同抵制各类不良社会思潮的危害和腐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一方面符合公序良俗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也响应了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要求。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向上向善正能量的集中体现,理所当然地成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三、结语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并非从天而降的“空中楼阁”,而是发源于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创新、贯穿于社会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生成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回应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美好图景的具象命题。为此,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向度,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直至掌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本质。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价值观精神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我的价值观
虎虎生威见精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