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前中共中央为战略转移进行的军事部署

2024-02-23 17:21陈雨晴
中国军转民 2024年1期
关键词:先遣队中革军委红七军

陈雨晴

根据李德、伍修权等人回忆,中共中央进行为期半年的战略转移准备,其中北上抗日先遣队与西征军就是为战略转移做出的军事部署,九月张闻天社论的发表及五号文件的下发才代表红军战略转移正式确定,中共进行扩红,筹集军资为确保转移顺利进行。

一、红七军团为战略转移“调敌”北上

1934 年7 月为符合革命形势要求,红七军团前往苏区北面闽浙赣皖边界与方志敏红十军会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抵抗日军侵略,其深层次目的是为了缓解国民党火力,吸引其军队从中央革命根据地调离。

1934 年7 月5 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对红七军团提出政治训令,指出福建对日本的重要意义,并说明福建是蒋介石兵力的薄弱地点,要求在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地界的红七军团应在附近进行广大的游击活动,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同日对红七军团发出详细的作战任务训令,要求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并在闽、浙地区发展高度游击战、扩大新游击区、在闽浙赣皖地界创建新的苏维埃根据地;在闽、浙地区进行抗日;消灭闽浙边境上敌人后方单个部队;深入至敌后,到杭江铁路及安徽南部将蒋的兵力吸引到一部的后方。[1]为把握全局形势,再次对红七军团的作战行动进行部署,这次作战行动部署规定到每日的具体行动,要求7 日晚红七军团由瑞金出发五天后抵达连城,继续行军不超过一个月抵达闽清以西地域,立即由红九军团护送其北渡闽江;渡江后红七军团以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活动开始活动,并于8 月中旬到达杭江铁路之兰溪地域,破坏杭江铁路。在九月前完成任务,先遣队再次返回浙江、皖南建立新的游击地区和苏区。

8 月,红七军团渡过闽江预备按照原计划的第二步向浙西前进时,中革军委电令红七军团袭取福州,但是因为攻城失败并暴露了红军实力,红七军团于是撤退北上,继续完成破坏杭江铁路的作战计划;9 月中革军委指示先遣队继续向浙西挺进,并下发作战计划的补充指示,要求七军团继续破坏铁路、通信。

粟裕回忆中央下发多部作战训令和政治训令提及让先遣队的行动引起敌人重视,并改变敌人战略部署,但是对于掩护中央红军转移这一深层次目的当时并不知晓。[2]红七军团北上过程中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由于红七军团兵力有限,未完成任务建立闽浙皖赣根据地及破坏杭江铁路。最终北上的深层次目的之吸引调动敌人兵力,以配合红军战略转移的目的没有达成。

二、红六军为战略转移“探路”西征

在福建事变时毛泽东就曾两次提议中央红军向西战略进攻,经湖南中部吸引赣之敌人进行歼灭[3]。但中央只采纳毛泽东向湖南中部挺进的建议,未作红六军团主动进行战略进攻的打算,所以让红六军西征与贺龙部队会合,主要目的是为中央红军的转移进行探路。

1934 年7 月23 日,《关于红六军团向湖南中部转移给六军团及湘赣军区的训令》,从政治和军事角度出发决定六军团去往湖南中部发展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计划要求六军团突破敌人备守薄弱的地区,由黄坳、上下七地域转移到桂东地域摆脱敌人与独四团汇合,并主动发展游击战、扩大游击区域。要求六军团不要久留桂东,做休整后去新田、祁阳、零陵地域继续发展游击战、建立苏区。还要求以后向新化溆浦两县的山地发展与红二军团取联络。[4]8 月7 日,任弼时等人率领红六军团开始西征,整个路途大致是按照计划进行。9 月8 日,根据当时情况,中共中央发出补充训令要求红六军团最少要于9 月20 日前保持在城步、绥宁、武冈山地的活动;15 日再次来电要求红六军团消灭绥宁、靖县及通道三角地带的敌人,并于城步、通道、绥宁、靖县地域广泛的发展游击战争;由于局势变化,最后19 日指示红六军团在10 月中旬以前到达湘西以北地域;20 日规定红六军团具体行军路线前往省溪、铜仁、江口地域与二军团取得联络。

一直到十月中央红军正式转移,中共中央对红六军团的行进路线都密切联系,但是对于西征真正的意图红六军团将领仍不知情。红六军团参谋长李达回忆,军委每次的任务下达中都没有提及西征是为红军主力探索转移路线。[5]红六军团西征历时两个多月,由于长时间的游击战部队很少能得到休整,牺牲了很多将士,但最终与贺龙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成功完成中央的军事战略部署,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提供了一条路线。

三、中共中央为战略转移筹集军需物资

由于革命形势紧迫,苏区来不及全部转移,李德回忆,周恩来极力主张将苏区的中央至后勤部全部撤退,最后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重新调整、补充和重组了各种机关和部队。9 月10 日,确定核心部门及各军团参加突围转移的人员;为保障后勤征集运输队员五千名;将中革军委及其直属单位分为两个野战纵队,每个纵队配置一个运输队,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李维汉回忆:“第一纵队,又名‘红星纵队’是首脑机关,也是总指挥部。第二纵队,又名‘红章纵队’,由党中央机关、政府机关、后勤部队、卫生部门、总工会、青年团、担架队等组成,约有一万多人。”[6]转移的运输任务很重,因此要求快速高效地完成筹集军需物资的任务。

筹粮是战略转移必然要进行的准备,自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中共中央就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筹粮运动。陈潭秋7 月4 日在接见《红色中华记者讲话》中总结了六月份所得的成绩及不足,并提出“无论如何要在七月十五日以前完成二十四万担粮食”[7];7 月22 日中共中央要求在九月十五日前借谷六十万担,并“完成一切国家粮食(借谷,土地税,红军公谷等)的收集,运输与保管”[8];10 月,曾担任红一军团地方工作部部长的吴黎平回忆陈潭秋被中央指示为红军部队的突围转移紧急准备五至七天的粮食,不仅按时完成任务,而且还给游击队和根据地群众留下了必要的粮食储备,既满足了部队的需要,又保障了群众的利益。[9]

四、中共中央为战略转移扩充红军、整编部队

广昌保卫战失利后,红军数量不断减少,中共中央一直进行着扩红行动,伍修权回忆“那一时期,新成立了好几个师的部队,有以周昆为军团长的八军团,以周子昆为师长的三十四师,还有少共国际师等部队。”[10]8 月25 日中革军委下发《关于成立第二十一师的命令》,重编军团健全了师部的指挥,并加强队伍武装;26 日下发《关于成立教导师的命令》,要求在九月下半月之前完成团的改组、师的成立,即时开始有系统的训练新战士。

九月初中央组织局、总动员武装部要求动员三万新战士上前线,继续加强扩红工作。9 月4 日中革军委发出《为扩大红军的紧急动员号令》,迅速展开了空前紧急的兵员动员筹集工作,为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补充了大量兵员和物资;10 日军队后勤部为落实补员细节发布相关补充文件。10 月9 日,中革军委制定关于野战军十天的行动日程表,各兵团任务落实到每日详细的行军路线和地域。10 月13 日朱德对红七军团重新进行行动部署,要求其在石城、头陂附近活动;同日致电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将补充团正式拨给其各个兵团管辖。

10 月9 日《关于巩固部队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加强政治军事训练及群众等工作的指令》正式准备开始进行战略转移,10 日发布《关于目前进攻战斗的政治工作训令》,共8.6 万人当晚从瑞金、石城等地出发,开始长达两年的漫漫长征。

五、总结

中共中央为战略转移提前进行军事部署,但是被敌人破译电报得知真正的战略意图后未灵活改变计划,使“北上”和“西征”在战略转移中未发挥充分的作用,扩红和筹资虽完成目标,因时间紧作战任务重且动员不够充分,最终导致战略转移进行得较为仓促。

猜你喜欢
先遣队中革军委红七军
邓小平对红七军“小长征”历史的记述及其价值
神秘洞穴 内藏红军遗迹
韩国兴奋玄松月率先遣队来访
中革军委的由来及其与中央军委的关系
抗日先遣队最近的胜利
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
对“西北军委”记述问题的考证
闽北红军参加组编红七军团
试论周恩来与我党早期中央军事领导机构职能的演变
为什么说“中央军委”和“中革军委”不属于同一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