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性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2024-02-23 17:21刘敏
中国军转民 2024年1期
关键词:党性党员干部红色

刘敏

一、红色文化资源在开展党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宝库

红色文化资源是共产党人通过流血牺牲、艰苦斗争而形成的,反映出那个特殊时期的点点滴滴,也是那个时代的重要见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弘扬革命精神为动力,积极推动文化传承。他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1]。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共产党革命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其带有独特性同时也具有多样性。所以各地区的红色文化表现形式也会因地区的差异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同,我党在各个时期不同地域的活动轨迹存在一些不同。因而,我们要结合实际对不同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掘,使其更好地融入党性教育,丰富、宣传、引导新闻媒体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

(三)探究红色文化资源是对党性教育的实证补充

党性教育不能单纯地来自书本、来自教室,不能只靠老师的讲解,不能只有理论而缺乏实践。只有通过身临其境的实践和实地环境的亲身体验,才能使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认同过去革命先辈与共产党的不易,从而懂得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党史资料的实证增补,就是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尽管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距今天的社会年代并不十分久远,但在每一件简单的文物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一段让人潸然泪下、感慨万分的故事。

(四)开发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是加强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

党性教育的多元风格,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要充分利用所在区域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实物载体,多方位、多层次地加大党性教育的实施力度,不断提高党性教育质量。充分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凝练其精髓,更好地反馈到党性教育中,通过亲身经历,加深对党性锻炼的认识,进而提升自我认知,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在思想认知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在不断提升思想认知的过程中做到自我升华,进而更好地将党性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生活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五)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为丰富党性教育内容注入新活力

红色文化资源包含着核心思想和展现中共革命遗产的方式,各地区侧重于不同内容的红色文化资源。因此,需要对各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梳理,并组织专门的研究队伍,对有关历史资料进行潜心研究,以丰富党性教育。通过深入挖掘人、物、事,通过后人的讲解,使党性教育的内容更丰富、更有活力,达到情感共鸣、同频共振、凝聚人心的目的。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奋发向上、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二、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性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一)对于党性教育认识有待于提升

在开展理论学习时,有的党员干部只采取表面钻研的态度,缺乏深度理解,这种表面上的学习方法根本没有达到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党性修养的目的,反而使自己陷入了自我满足、知行不一的情况。有的党员干部在现场授课和接受红色革命教育时走马观花,参观结束后仍存在着对所学知识一问三不知、答非所问的现象。再加上当前党员干部的组成各不相同,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在党性教育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多种状况。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与这些党员干部对党的红色历史不够重视、对红色基因传承缺乏自觉意识、对党性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是分不开的。

(二)党员教育活动的形式相对比较陈旧

近几年来,为了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党员活动的模式在不断增加。同时,也加大了现场感受的力度。但在实际活动中,存在着对执行和效果把握不够准确的情况,存在过于注重形式,向机械式转变的过程[2]。

在革命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革命旧址等地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时,主要以现场灌输式讲解为主,这种讲解式的传递形式、感受理解方式上过于单一。缺乏现场互动和总结推广,创新度不够,很难调动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难引起广大党员干部共鸣。

(三)学员缺乏参与党性教育的积极性

在党性教育中融入红色资源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时多为面对面直接讲授、引导模式单一枯燥。同时,有些地区及单位在开拓和利用红色资源融入党性教育时没有创新及亮点,缺乏结合自身实际的教育路径和策略,主要倾向理论的学习和记录,没有能够真正地入心入脑。同时部分课程也存在课时安排少、内容枯燥、案例较少、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强的问题,使得参训学员缺少体验感、参与感。

(四)红色基因融入党性教育效果评价机制欠缺

一方面,部分党性教育课与党员干部的工作实际脱节,造成教师在授课时仅为灌输理论,存在“一锅煮”的现象。返回工作岗位无法深入理解消化。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缺乏,教育内容与党员干部工作实际相脱节,不少党员干部在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时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受到洗礼,精神受到鼓舞,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和持续的教学效果追踪机制,回到实际工作中,这种心灵震撼和精神鼓舞难以持久,逐渐消弭。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性教育中应用与实践的路径

(一)整合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提高党性教育中资源的利用率

有针对性地进行党性教育。教育做到有的放矢。红色文化资源在各个区域之间是相通的,并不是各自为政。所以要在整合区域内资源的基础上,向其他城市和其他省份借鉴,学习先进理念,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更好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这样才能提高利用效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到全国各地,使之焕发生机、相互贯通。对于红色文化资源要进行多模态、多形式的开发整合运用,对于党性基地建设要具有示范性、引领性。

(二)分类指导规划设计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性教育中的比例分配

首先,各个单位部门在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参观学习时要有形、有感地分区、分层次展现,让每个党员干部能更好地理解党性教育的内涵、价值,从而更好地入心、入脑。其次,在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性教育的过程中,要多模态、多形式地开展翻转课堂,以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尽可能减少党员干部及群众参加党性教育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理论晦涩感及枯燥感,从而提升党性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再次,在进行红色资源融入党性教育的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及安排学时、学长,有质有量地使党员干部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最终在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文化观念的过程中能够全面提升其核心素养及能力。

(三)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探究多种学习形式的党性教育

学习形式和内容是相互依存的,高质量的学习形式能使学习效果得到提高,而内容的丰富则需要学习形式的恰如其分才能达到。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提升与体验感受相结合、个人党性分析与先烈党性对照等多种方式,提高党性教育质量。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塑造和规范蕴含在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励志教育精神特质。

(四)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性教育中实际运用效果的科学考核制度

在目前开展的工作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党性教育基地还未有成熟的评价机制,无法在学习之后及时地将党员干部的培训学习感受及教学满意度进行细化反馈。因而,党员干部的培训学习过后,可以进行座谈、交流、报告反馈培训成果,明确在进行党性培训之后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能力是否有所提升和强化,对标进行考核量化并且记录留档。并且以此作为党员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条件,从而提升党性教育的后续实效性。

猜你喜欢
党性党员干部红色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红色是什么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红色在哪里?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追忆红色浪漫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