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创办《火星报》的背景、历程与作用

2024-02-23 17:21范敬一
中国军转民 2024年1期
关键词:报头创刊号俄国

范敬一

《火星报》是全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报纸。列宁是《火星报》的主要创办人,为宣传弘扬马克思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刻把握列宁创办《火星报》的背景、历程与作用,对于理解列宁主义具有重要作用。

一、《火星报》创办的背景

第一,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广泛传播。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章和著述在俄国传播是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表现,俄国马克思恩格斯的作品一问世,就受到俄国知识界的极大重视,俄国著名的民主者别林斯基,曾在《祖国纪事》月刊中发表过一篇《德国的著作》,这是俄国最早的一篇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19 世纪80 年代,在第二国际、欧洲工人运动的推动下,俄国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日益增多,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俄国先进分子在日内瓦成立了俄国第一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组织“劳动解放社”,这是俄国社会主义运动实现某种程度上的一次飞跃。

第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实际上未能建立起真正的党。1898 年,彼得堡、莫斯科等地的社会民主主义组织在明斯克市郊的一所木房子里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宣告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产生中央委员会,将《工人报》作为党的正式机关报,出版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言》,但是,本次大会并没有出版正式的党纲和党章。当时,列宁以及很多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都被放逐了,党缺少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层。俄国政府的高压政策对党组织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它刚成立没多久就遭到了破坏,大量的社会民主党人在全国范围内被逮捕。因此,实际上俄国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就需要重新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政党。

第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出现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它在俄国的变种“经济派”影响甚大。经济派极力地歪曲和扭曲马克思主义的教义,痴迷于工人运动的自发性质,安于分裂,沉湎于经济上的斗争,忽略了无产阶级运动的政治使命,否定了党的领导地位。经济派已经成为党的重建过程的重大障碍。列宁认为,必须通过建立“全俄的报纸”克服“手工业性质”的地方小组习气,同“经济派”作斗争,宣传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列宁认为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一个团结、巩固的政党。

二、《火星报》的办报历程

第一,《火星报》的筹备阶段。列宁在他的流亡生涯结束后,1900 年2 月10 日,离开了舒申斯克村。1900 年3 月,列宁在离开彼得堡后到达普斯科夫,第一件事就是推动党报党刊的工作。在普斯科夫,列宁就他草拟的《〈火星报〉和〈曙光〉杂志编辑部声明草案》与马尔托夫、波特列索夫进行了探讨。随后,他又主持召开了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与“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联席会议,在会上宣读了关于出版《火星报》和《曙光》杂志的《编辑部声明草案》,解释了重要原则。通过列宁的努力推动,大会通过了列宁草拟的声明宣言。列宁意识到,在俄国国内建立一份报纸,建立一个新的政党,已经不可能了,必须把它搬到国外去。列宁认为,普列汉诺夫等人在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者中有着很高的声望,所以他们对《火星报》的支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火星报》是集体创办的,列宁和普列汉诺夫是主编,但报纸的实际事务均由列宁管理。

第二,《火星报》的发行阶段。1900 年12 月24 日《火星报》创刊号在德国莱比锡出版,《火星报》创刊号原版报名是“ИСКРА”,创刊号报头左边是《共产党宣言》最后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创刊号报头右边是十二月党人答普希金的诗句:“星星之火将燃成熊熊火焰!”;创刊号报头下方的一行字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机关报”,阐明了报纸的性质。但是,从第2 期开始,与创刊号并不完全相同,报头左边的一句话变成了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字母全部大写;报头右边还是十二月党人答普希金的诗句:“星星之火将燃成熊熊火焰!”;报头下方不再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机关报”这样一行字,而是变成了报纸出版时间,比如第2 号报头下方是“1901年2 月”。1901 年1 月—1902 年5 月的《火星报》各期在慕尼黑出版。由于警察的迫害,从1902 年4 月起《火星报》移至英国伦敦克勒肯威尔出版。1903 年4 月底起,报纸编辑部和出版地又迁到瑞士日内瓦。虽然《火星报》编辑部和出版地多次迁移,但列宁一直是《火星报》的主要策划者和领导者,从报纸的选址、印刷、筹集资金,再到编辑人员的安排,都是列宁在负责。

第三,列宁退出《火星报》编委会。1903 年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和马尔托夫在讨论党章第一条时产生了原则性的意见分歧。马尔托夫及其追随者试图吸收各种摇摆不定的投机分子;列宁则要求成立一支团结可靠的、集中统一的革命政党,认为党愈强大、愈团结,愈能在工人阶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选举党的领导机构时,拥护列宁的一派占了多数,从而被称为布尔什维克(即多数派)。支持马尔托夫的属少数,被称为孟什维克(即少数派)。大会结束不久,在日内瓦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党国外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托夫所率领的孟什维克对列宁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声称列宁已经不再相信中央委员会了。普列汉诺夫也为了所谓“党内和平”而倒向孟什维克,从机会主义的观点出发反对列宁。列宁认为,普列汉诺夫背弃了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毅然决然地退出了《火星报》编辑部。

三、《火星报》的历史作用

第一,宣传作用。通过《火星报》的宣传工作揭露专制制度,向工人灌输社会民主主义意识,争取政治上的同盟者。工人阶级中不可能自发产生社会民主意识,工人阶级自身只能产生工联主义意识。因此,“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1]。社会民主党人作为理论家和宣传者,深入人民大众,对他们进行普遍的社会民主工作,阐明革命运动的本质,并为工人们提供广泛的政治知识,而《火星报》就是他们宣传的重要载体。列宁在《火星报》上发表了五十余篇文章,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经济主义、民粹主义和合法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批判,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使《火星报》成为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有力武器。

第二,组织作用。由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由各个地方小组联合而成的,因此,在建党初期,党内存在着严重的小组习气,组织的分散性异常严重。列宁明确指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2]。依靠报纸宣传工作的展开,能够形成一个固定的组织,这一组织发挥着联系各地方组织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把各个小组和运动中心串联起来,促进党的组织统一。党报“是我们使这个组织得以不断向深广发展的基线”[2]。所谓“基线”,就是各个个体都能看见和遵循的引线,以此可以确定每个个体所处的位置,形成完整和统一的轮廓。重新建党的工作,也是围绕着《火星报》展开的,以《火星报》为中心建立起了地方代办员网,通过代办员网与各地方组织建立联系,奠定党的组织基础,这就促进了党的发展,对于扩大党的宣传队伍、建立强大的党组织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教育作用。列宁指出报纸除了具备传播思想的功能,还承担着教育的使命。列宁认为,“罢工运动”同工人“自觉运动”还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要想使工人的自发运动上升为自觉的革命运动,必须加强理论教育,提升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不能指望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从天上掉下来。列宁提出了“向无产者中灌输社会主义”的思想,让这一思想唤醒无产阶级的革命热情,并建立一个政党来领导工人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火星报》肩负着对党和人民进行教育的历史使命。列宁通过在报纸上撰文批驳各种“左倾”错误思潮,同“经济派”作斗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先进思想,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灌输”教育,逐渐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理解并支持党的理论及实践,使他们从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让他们的斗争从自发斗争转变为自觉斗争。

四、结语

列宁创办的《火星报》具有强烈的宣传、组织、教育功能,对促进广大无产阶级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从自发斗争转变为自觉斗争具有重要作用。学习理解列宁主义,我们要深入研究列宁创办的《火星报》的背景、历程与作用。

猜你喜欢
报头创刊号俄国
《青年》杂志创刊号封面
城市党报报头:政治与艺术的平衡
总第100期杂志“晒创刊号”活动得奖石友藏品展示
淡妆浓抹总相宜
——对中国晚报报头变化的研究与欣赏
IP语音报头压缩设计与实现
1978-1990,中国大学生文学刊物索引之《初航》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20世纪俄国史》前言
简论报纸的报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