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红霞
摘 要: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立足教学实际,科学构思学习内容,以多元资料整合与教学创新为学生构建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立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教学建议”,对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展开探讨,从单元资源、情境构建、学习任务群、教育信息化、核心素养不同视角出发,对教学活动提出可行之策,供教师参考,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大单元教学理念被提出,要求教师整合单元学习资源,为学生构建综合性学习活动。另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多条教学建议,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学习内容,以不断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作准备。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标准》的研读,立足大单元教学活动创新语文教学工作,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构建更加优质的教学活动。
一、小學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价值
1.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刻板性、单一化,点明了学习主题,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从本质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大单元教学将零散的课文知识有效整合,以单元为单位,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在该主题下,学生能快速理解知识、掌握内容,教师也能更好地规划教学进度,有助于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
2.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立体化的语文知识。基于大单元整体教学视角,学生能在“多文本共读”中将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学习经验有效融合,对文本材料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实现了学习经验的有效迁移。不仅如此,相比传统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实施,加强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视,以综合性学习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等,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3. 践行课程标准要求
大单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将学习任务群、语文实践活动融入其中,积极践行了《标准》对教学活动提出的要求,有助于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除此之外,随着大单元教学对不同文本材料的整合,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阅读思考方式、语文知识学习习惯也会发生改变,在统整单元教学中真正让学生会学、乐学、爱学,达成《标准》的教育要求。
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1. 科学整合单元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一提起“大单元”概念,教师常常会将单元中的各项阅读活动整合,以综合性学习辅以实践写作,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新课程视域下,教师应该对“大单元”概念进行详细解读,可以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也可以只整合其中最为接近的篇目,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实施单元整合时,教师可以对大单元概念进行更深层次的拆分,将相同的阅读文体作为综合性教学,也可以将相同阅读主题视为综合性教学。为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单元内容的解读,基于单元学习实情科学设置教学活动,以资源整合实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例如,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围绕“自然风光”展开描写,由三首古诗和三篇现代文阅读组成。为保证大单元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拆分大单元教学项目,以资源整合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可以将《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三篇课文整合为一个学习项目。在课文《燕子》中,作者从不同视角对燕子展开了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在课文《荷花》中,作者描写了荷花不同的样子,展现了荷花的美丽;在课文《昆虫备忘录》中,作者讲述了四种昆虫的显著特征,了解了它们身上的秘密。结合三篇阅读课文的特点,教师可以基于大单元概念,让学生讲述三篇课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通过对三篇课文的综合性学习,初步引出本单元学习主题——“自然风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三篇课文展开详细解读,以落实“资源整合”的目标。通过“课文《燕子》和《荷花》都从哪些视角进行了描写?课文中频繁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等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自然风光”的主题下,深入探讨课文的主要内容,以资源整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积极践行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2. 情境教学激发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提出了“学习情境”的教学建议,要求教师能基于所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以此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结合情境教学的作用和《标准》要求,教师可以选择情境教学作为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小学生所处的思维阶段,将“语文实践”放在教学首位,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入手,科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践行《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
例如,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包含《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等课文,单元学习围绕“革命岁月”展开,通过分析多文本,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本单元语文要素要求学生“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红色文化”准备一些学习资料。以课文《开国大典》为例,结合“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一句,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历史画面,以画面、声音让学生充分理解“排山倒海的掌声”的含义。结合课文《灯光》第一段:“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播放“夜晚天安门广场”的景象,以视频为学习材料创设全新阅读情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刻印象,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提到的“经典画面”,结合学习情境、语文要素,对大单元课文进行总结,并将自己对不同情境的感悟运用到写作实践活动中,达成语文要素的培养目标,实现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开展。
3. 体现学习任务群特点,科学设计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指向素养的、相对独立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的课程细胞。基于语文学科特点,《标准》中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并要求教师将该概念落实在语文实践学习中,以学习任务群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学习任务群可以分为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三个任务群,每一个任务群中延伸不同的子项目,以多个任务群的融合,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基于此,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基于单元阅读特点、学习内容确定与其对应的学习任务群,以此为线索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例如,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包含《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内容,单元学习以“神话故事”为议题,对语文知识展开了深度探索。本单元最后,“快乐读书吧”栏目的“很久很久以前”,升华大单元学习主题,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神话故事。基于大单元学习特点和包含要素,其对应了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为此,教师可以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以“很久很久以前”为学习主题,让学生将课内外的阅读知识进行有效关联,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宝莲灯》《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让学生将所学经验迁移到课外阅读中。通过整本书阅读活动,加深学生对大单元学习的印象,让学生在了解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学会欣赏故事、评价故事,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4. 落实教育信息化理念,多元文本共读
将信息技术运用在教育领域中,旨在实现教育与时代的共同进步。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标准》对教学活动提出“信息化”教育要求:应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资源建设,关注语文学习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整理和加工。基于此,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变革价值。大单元教学以综合性、多文本的形式展开教学,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了无限可能。阅读的本质是具有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读者,更是对文本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教师可以基于大单元教学特点,运用信息技术扩充学习材料,以多元文本共读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革新。
例如,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包含现代文阅读《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三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和“语文园地”栏目。本单元以“童年生活”为主题,通过对不同阅读材料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快速完成阅读学习内容,并准确捕捉到单元学习主题。教师可以基于“多文本共读”策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选自《呼兰河传》,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出示本书中的其他内容,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作者心态的变化”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以多元文本解读实现语文教学的革新。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所学知识为学生展示视频动画。以《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首诗为例,它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表达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教师可以基于古诗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句呈现阅读画面,让学生结合视频动画,感受兒童的无忧无虑。通过视频动画提高学生对大单元“童年生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5. 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制订单元总任务
科学教学目标的设立,是大单元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而教学目标的立足点,就是落实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通过具有指向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可以基于核心素养目标为学生设定单元学习总任务。在教学活动开始前,详细解析单元内部各项元素,并从“育人”视角出发,分析大单元概念对学生成长、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而保证教学任务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布置“循序渐进”的任务,逐步提高阅读学习深度,让学生顺利完成单元学习总任务。
例如,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包含《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三篇现代文阅读,《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三首古诗,还有口语交际“即兴发言”,习作“家乡的风俗”和“语文园地”栏目。从阅读到写作,本单元学习内容围绕着“民风民俗”开展,通过阅读不同材料,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民间文化独有的风采。在单元总任务设计中,教师可以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不同要求布置学习任务。
文化自信:基于三首古诗的学习,设计单元学习任务“通过古诗学习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感知不同地域文化的风采”。
语言运用:设计单元学习任务“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品读关键词句”。
思维能力:设计单元学习任务“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对次要内容简略表达”。
审美创造:设计单元学习任务“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一种风俗,并讲述自己的实际体验”。
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立足大单元学习主题,详细划分每一项学习任务,将《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并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获取完整的知识经验,进一步提高大单元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对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展开探讨,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从多视角出发对教学工作提出可行之策。大单元教学打破传统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学习契机。为此,教师要积极践行《标准》的要求,科学实施大单元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加强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与解读,创新教学活动模式、灵活设定单元学习目标,构建高效、高质的语文学习课堂,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惠娟. 大单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 江西教育,2022(28):46-47.
[2]马继元.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3(36):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