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虎,王时光,施卫兵,周大勇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重症肺炎属于进展性疾病,易由肺组织炎症进展为全身性感染,病死率较高[1]。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胸部症状,还会出现意识障碍、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损害等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常规西药抗感染治疗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通气功能,但不能彻底清除病灶炎性分泌物[2]。而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近年来治疗该病的优势逐渐突出。中医认为重症肺炎属“肺热咳嗽”等范畴,其中痰热壅肺型较为常见。由肺、脾、肾失调所致,肺主气,正气不足,易感外邪,致邪热内传,浊痰内瘀,治疗应以清热化痰、补益脾肺为主[3]。健脾养肺汤既往用于改善肺部感染的虚、毒、湿等表现,旨在健脾养肺、解毒祛湿[4]。目前健脾养肺汤联合西药抗感染治疗重症肺炎对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改善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将两者联用于重症肺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0~76岁,平均(56.47±5.8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7 d,平均(4.15±0.54)d。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2~77岁,平均(56.34±5.9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7 d,平均(4.09±0.61)d。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5],咳嗽、咯痰或原呼吸道症状加重,出现脓性痰,或伴胸痛,或发热,X线片示肺啰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或<4×109/L,或伴核左移;影像学检查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或伴胸腔积液(前4项中任何1项+第5项);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脓毒症休克及液体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呼吸频率≥30次/min;氧合指数≤250 mmHg;②以多重耐药的院内感染(HAP)为主。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修订版)》[6],主症:咳嗽、痰多、痰黄、痰白干黏、胸痛;次症:发热、口渴、面红、尿黄、大便干结、腹胀;舌脉象: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③合并粒细胞减少、自身免疫功能缺陷、内分泌功能障碍者;④近30 d行肺部手术者;⑤有禁忌证或对受试治疗药物过敏者。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感染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化痰、营养支持,同时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第一时间留取痰培养,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1604)慢速静脉注射,2次/d,15 mg/次,严重病例可增至30 mg/次。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感染方案。
1.2.2 观察组:采用同对照组的常规西药抗感染治疗,并给予健脾养肺汤,药物组成:党参、薏苡仁、桔梗、怀山药、白扁豆、甘草各12 g,茯苓、白术、莲子心、广陈皮、法半夏、连翘、黄芩各9 g。上药由我院煎药室统一煎取400 ml,1剂/d,早晚分服。两组均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1.3.1 症状消失时间:记录两组发热、咳嗽、胸闷痛、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
1.3.2 动脉血气指标: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与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血气分析指标。APACHE Ⅱ评分越高,疾病危险程度越高。
1.3.3 炎症因子: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后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白细胞(WBC)水平及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1.3.4 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腹泻、皮肤瘙痒等情况。
1.4 疗效标准 治愈:病情好转,影像学检查示肺部阴影吸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和体征消失;显效:肺部阴影吸收,发热、咳嗽等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啰音显著减少;有效:肺部阴影减少,发热、咳嗽等症状部分消失,肺部听诊存在湿啰音;无效:症状和体征未缓解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感染病原菌检测结果 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分类:采集80例患者的痰液标本分离出病原菌,阳性率为78.65%,共分离出病原菌8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9株(67.81%),革兰阳性菌24株(27.58%),真菌4株(4.59%)。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2。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见表3。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PaCO2均下降,SaO2、PaO2均上升,且观察组APACHEⅡ评分、PaCO2低于对照组,SaO2、PaO2高于对照组(均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2.5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 见表4。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TNF-α、IL-6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更低(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
2.6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5。观察组不良反应(12.50%)与对照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重症肺炎为临床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病理特征为肺内炎症会损伤肺泡毛细血管,升高内膜通透性,进而致使肺组织水肿、炎性渗出,导致肺泡部分实变,肺通气与血流比值失调[7-8]。目前西药治疗以广谱抗生素、止咳和祛痰药为主,但由于细菌耐药问题突出,单一对症治疗疗效受到限制。本研究给予的盐酸氨溴索为常用呼吸道祛痰剂,可对气道分泌细胞产生作用,降低黏液黏度,促进排痰;还可激活患者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改善肺通气能力和呼吸功能;还利于提高肺组织抗生素水平,致使杀菌能力增强[9]。
中医学将重症肺炎纳入“风温咳嗽”“肺热病”等范畴,发病因素有脾肺亏虚、外邪、热毒、痰浊等[10]。肺主气,司呼吸,易感外邪,外邪犯肺可壅遏肺气,致热毒壅肺、痰瘀阻滞。治疗应以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为主[11]。中医药联合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优势显著,可在抗感染基础上发挥祛除邪毒、扶正固本的作用。既往研究证实,健脾养肺汤用于肺部感染,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纠正低氧血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2]。方中党参、白术为君药,党参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山药健脾滋肾,莲子补脾益气、益肾涩精,白扁豆补脾化湿,薏苡仁清热利湿、健脾,共为臣药[13]。砂仁化湿开胃、理气温脾,桔梗清热宣肺、疏风清热,为佐药。甘草可调和诸药、补脾益气,为使药。另加入陈皮、半夏,可燥湿化痰、理气行滞,连翘可化痰散结,黄芩可清热燥湿[14]。
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发热、咳嗽、胸闷痛、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健脾养肺汤联合西药抗感染治疗可促进重症肺炎患者快速康复。现代药理学认为,党参有改善消化功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改善心脑血管系统、促进造血功能的药理作用[13]。白术中多糖、内酯类成分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调节胃肠等药理作用[15]。而茯苓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发挥显著抑菌作用。山药中山药多糖可抑制脾虚模型小鼠胃肠排空,调节免疫功能。从薏苡仁甲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实验中得知,其可抑制霉菌、细菌、酵母菌生长,具有广谱抑菌活性[16]。连翘中槲皮素可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上清液中α毒素分泌,使其溶血活性下降,减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肺泡细胞的损伤;而木犀草素可破坏细菌细胞膜完整性,抑制核酸合成,影响化脓性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作用[17]。黄芩中黄芩素、谷甾醇等活性化合物均可参与抗病毒感染、抗炎等治疗过程。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PaCO2较治疗前均下降,SaO2、PaO2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APACHEⅡ评分、PaCO2低于对照组,SaO2、PaO2高于对照组,提示健脾养肺汤联合西药抗感染治疗可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氧指标。分析原因可知,液体灌注病变部位,利于清除炎性分泌物、病原微生物,保持气道通畅,引起咳嗽反射,促进排痰,改善动脉血气指标。重症肺炎会损伤肺泡氧合功能,导致气道阻力、肺动态顺应性降低[18-21]。半夏中生物碱成分利于抗炎、促痰排出。黄连可抑制下丘脑产生退热作用,还可通过促使肥大细胞膜稳定、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起到显著抗炎作用,并抑制病原微生物抗感染[22-25]。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WBC、TNF-α、IL-6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更低,提示健脾养肺汤联合西药抗感染治疗可使血白细胞计数及炎性因子水平均下降,利于改善炎性状态,抑制炎症因子表达,进而减轻炎症因子对肺组织的损伤。TNF-α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和肺部炎症感染过程,可直接参与肺泡组织细胞凋亡过程;IL-6与炎性反应的级联放大效应相关。健脾养肺汤由参苓白术散加味方发展而来,研究示参苓白术散可降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IL-6等炎症因子水平,起到抗炎、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党参抗炎的药理作用为抑制与炎症因子有关的信号通路。白术抗炎的机制为抑制介导炎症反应发生的细胞因子生成和调节免疫[20]。
综上所述,健脾养肺汤联合西药抗感染治疗重症肺炎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血氧指标,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