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拓延-建构理论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精细化护理中的临床实践

2024-02-20 08:51:38于丽华
黑龙江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结石建构评分

杨 笛,张 淼,于丽华

郑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又称为体外震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WaveLithotrity,ESWL),是临床用于泌尿系结石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结石清除率高、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仍存在出血、肾绞痛、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肾功能衰竭和败血症等。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较差,加之疼痛症状的影响和对治疗方式的不熟悉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影响术后恢复[1-2]。有研究[3]显示,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患者能提高治疗依从性,缓解负面情绪,同时还能通过积极的情绪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手术效果的提升和患者术后恢复。感恩拓延-建构理论是心理学范畴的一个概念,是由Fredrickson 提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干预理论[4]。研究[5-6]证实其应用于患者的护理干预中能有效缓解和纠正不良情绪,拓延个体瞬间的行为和思维,还能帮助个体形成长期的心理积极反应,从而能帮助患者提高其适应性和抗挫折能力。该理论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患有心理疾病和伴随情绪障碍的重大躯体疾病、慢性疾病等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7]。本研究将感恩拓延-建构理论与精细化护理干预相结合,将其应用于行ESWL 的患者中,旨在探讨该种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康复等方面的效果,从而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7 月—2021 年8 月郑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ESWL 治疗的11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58 例和对照组58 例。干预组中男40例,女18 例;年龄26~72 岁,平均年龄(46.1±5.3)岁;肾结石12 例,输尿管结石46 例;结石直径2.0~9.5 mm,平均直径(5.7±1.3)mm。对照组中男37 例,女21 例;年龄25~70 岁,平均年龄(45.6±6.9)岁;肾结石15 例,输尿管结石43 例;结石直径1.8~9.0 mm,平均直径(6.1±1.9)m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通过郑州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B 超下ESWL 治疗,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入院后晚上行CT、腹部平片、泌尿系B 超、心电图、血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等检查,明确病灶情况,包括结石的位置、大小及是否有梗阻、肾积水等情况发生。手术前1 d 嘱咐患者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过多易胀气食物包括韭菜、豆制品等,同时服用缓泻剂排除肠内气体和内容物,防止术前术中病灶定位受到干扰。第2 d 在B 超定位下行ESWL 治疗,术前禁食4~6 h,但要保证足够尿量,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者行仰卧位,输尿管中段、下段结石者行俯卧位。手术完成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尿量和尿的颜色变化,观察患者是否有高热、寒战、剧烈腰疼、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出现,遵医嘱给予止血、补液、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出院当天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常规出院指导。

干预组患者则给予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为如下。(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带领其熟悉病房环境,调整温湿度在舒适的范围内,勤开窗通风,保持干净整洁。嘱咐患者和家属病房物品操作步骤,嘱咐常规注意事项。做好饮食护理,嘱咐患者术前禁烟酒,对肾结石者叮嘱其控制盐、钙、磷、蛋白质摄入,保证热量的摄入。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和家属ESWL 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患者配合方法、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应对方式等,使患者尽可能多地了解疾病和ESWL 的相关知识,减少其因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焦虑感和不配合的行为。(2)术前准备工作:手术前1 d 常规进行肠道准备,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手术当天清晨禁食,术前术中给予充足的补液,保证手术过程中尿量充足。(3)术中护理:术中患者体位根据结石部位调整;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变化,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处理;指导患者身体放松,保持平稳的呼吸;使用棉被、加温输注液体等为患者保暖;手术过程中可通过合适的肢体接触帮助其缓解恐惧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4)术后护理:①术后卧床6 h,采取治疗侧在下的患侧卧位,嘱咐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嘱咐患者术后多饮水维持尿量充足,多做跳跃运动。帮助结石排出。对肾盏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直径超过0.5 cm)者在术后第2 d 应用物理震动排石法进行治疗。对石街或远端有大块碎石者,可再行ESWL 将重点梗阻部位的较大碎石块击碎,以促进其排出。对肾下盏堆积有较多结石碎屑者可指导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胸膝卧位或倒立位法排石。②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和尿颜色变化情况,一般术后普遍会出现淡红色尿,2~3 d 即恢复正常,嘱咐患者多饮水即可。若血尿持续时间较长、颜色较重则可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嘱咐患者排尿时观察是否出现碎石沉渣,必要是可进行尿液过滤,收集碎石并进行成分分析,从而能帮助患者进行饮食方案的制订,减少结石复发率。③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术后尿路感染、腰腹部疼痛、肾功能异常、血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出现高热、寒战、剧烈疼痛者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对疼痛明显者可适当给予解痉止痛药。术后常规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④嘱咐患者多饮水,指导患者适当不合理饮食习惯,控制含草酸、嘌呤丰富的食物的摄入,如马铃薯、干果、巧克力、甜菜、菠菜、豆类、动物内脏等,减少富含磷、钙等食物摄入,减少牛奶、蛋黄等使用,同时可遵医嘱服用碳酸氢钠、氯化铵等药物。鼓励患者多进行户外运动,缩短坐位时间;嘱咐患者定期来院复查,减少复发。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宣教和心理干预基础上同时给予感恩拓延-建构理论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成立心理干预小组。包括1 名泌尿科主任医师、1 名心理治疗师、1 名副主任护士和5 名主管护师。对干预小组成员进行感恩拖延-建构理论相关内容的培训,包括积极心理学理论基础、理论内涵、功能、临床应用案例、干预方案构建与实施、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等,结束培训后进行考核,小组成员均考核合格。(2)制定和实施干预方案。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干预方案并分工实施。整个干预分为出院前1~3 d 和出院后持续6 个月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内容包括知识讲座、感恩冥想、感恩表达、感恩日记、感恩拜访及培养兴趣爱好等。知识讲座是由干预小组成员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给予其针对性的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念的知识教育,内容有感恩拖延-建构理论的内涵、应用案例及患者的获益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掌握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引导患者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对生命中发生的美好事物进行回想,保持积极的心态;鼓励患者主动通过文字、语言等方式向父母、爱人、朋友、同事等表达感恩之情;鼓励其每天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心情和生活中感恩的人和事;鼓励其多于亲朋好友联系,积极参加社活动,重拾和培养自己的情绪爱好,如跳舞、书法、音乐等。第二阶段主要是持续性的交流、联系和随访。创建病友微信群,发放联系卡,告知患者能通过该平台与主治医师和护士联系和沟通,定期不定期推送预防结石复发及感恩相关知识和案例,鼓励患者积极分享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意义的人和事。由研究人员负责组织患者交流会,每月1 次,请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通过PPT 形式举办有关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的相关知识,由精神科教授讲述感恩心理干预的正向积极作用,通过患者现身说法的形式对感恩干预的效果进行讲述。护理人员每月2 次通过电话形式进行随访,了解和监督其饮食、运动、感恩干预等落实,嘱咐其定期来院复诊,耐心回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根据情况提供针对性指导。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指标(拔除尿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术后疼痛情况[术后12 h、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随访记录6 个月结石清除率,评价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

干预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s)

组别干预组(n=58)对照组(n=58)t值P值拔除尿管时间(h)58.6±5.3 68.2±5.9 9.218<0.001下床活动时间(h)60.4±5.6 67.9±6.1 6.898<0.001住院时间(d)7.5±1.2 9.2±1.4 7.021<0.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结石清除率、护理满意度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出血、尿路感染、石街形成、肾绞痛等,其中对照组出现4 例感染,3 例肾绞痛,1例石街形成,3 例血尿;干预组出现1 例血尿,1 例感染,2 例石街形成。相比较对照组,干预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其随访6 个月结石清除率显著升高,护理满意度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结石清除率、护理满意度情况例(%)

2.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情况

干预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情况(±s)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情况(±s)分

组别干预组(n=58)对照组(n=58)t值P值术后12 h 6.0±1.5 6.6±1.2 2.379 0.019术后1 d 4.1±1.1 5.1±1.4 4.277<0.001术后2 d 1.3±0.4 2.6±0.8 11.069<0.001术后3 d 0.8±0.2 1.5±0.4 11.921<0.001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情况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干预前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意义(P>0.05);干预后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情况(±s)分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情况(±s)分

组别常规组(n=58)研究组(n=58)t值P值SAS干预前55.3±7.4 54.5±6.7 0.610 0.543干预后30.1±5.8 40.4±6.5 9.004<0.001 SDS干预前50.9±5.2 51.3±5.0 0.422 0.674干预后31.6±4.8 39.0±6.1 7.045<0.001

3 讨论

本研究对干预组行ESWL 的患者采取基于感恩拓延-构建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显著缩短,疼痛评分明显减小,结石清除率明显升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同时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提示该种干预方案相比常规干预在促进结石排净,帮助患者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精细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系统、优质的护理干预方式,其随着人们对医院护理服务要求的改变而持续出现,针对性强且涵盖面广,与治疗相辅相成并受到越来越多患者和临床医师的认可[8-9]。

不同于传统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遵医嘱进行被动护理,精细化护理将护理操作更加细节化,避免了护理服务的机械性、盲目性及缺乏可预见性和主动性,其关注患者入院以后检查和手术治疗的方方面面,包括病房环境、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体位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大幅度提升了护理服务的精细程度[10]。精细化护理中的理念和文化追求的是护理服务的全员行、全过程性和全面性,强调从患者入院开始从每一环节入手给患者提供标准化且符合患者需求和特点的精细化优质服务,其目的不仅在于全面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还能够使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加强,使护理服务和价值真正体现到“以人为本”的护理工作中[11-12]。感恩拓延-建构理论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其目的在于通过感恩冥想、感恩记录、感恩表达等方式帮助患者建构积极正面的情绪,对身边的家人朋友和医护人员产生感恩的认知和意识,从而帮助其重拾积极生活和对抗疾病的希望和信心[13]。研究[14-15]显示,患者感恩水平的提升能使其感受到更多的满足、希望和幸福,使其对未来产生美好的期待,其能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和行动面对疾病,配合检查、治疗和康复,长期来看还有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修复、纠正、缓释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用更为积极的情绪和主动的行为面对疾病的康复和以后的生活。

综上所述,基于感恩拓延-建构理论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中可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小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尽快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足之处在于本研究为小样本量的单中心研究,而且受到理论认知的限制,在干预方案的构建上可能还存在一定不足,后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干预方案,讨论其对患者长期的影响。

猜你喜欢
结石建构评分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50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冰糖葫芦也会引起胃结石!
基层中医药(2021年1期)2021-07-22 06:56:58
Disorders of the brain-gut interaction and eating disorders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20
我给爸爸评分
A2DS2评分与AIS-APS评分在预测卒中相关肺炎中的表现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