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昌熙文集》 孙昌熙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年出版
孙昌熙先生(1914—1998)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史上的代表性人物,新近出版的《孙昌熙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年1 月出版)不仅体现了孙先生所在的山东大学中文学科的历史成绩,也让我们看到了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确实具有学科史、学术史的重要意义。
见到这套《孙昌熙文集》后,重温孙先生的著述,感到十分亲切。读后的第一个感受是,文集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学科奠基者、开创者的学人形象,可以说,孙先生的重要成果搭建起了山东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最早的学术体系,体现了该学科的一个基本的学术面貌,后来的学科发展也大多是沿着孙先生所涉及的若干学术方向往前推进的。比如“鲁迅研究”之所以在山大起步早、持续性强,正是得益于孙先生在这方面的贡献,其中不仅包括孙先生有关鲁迅的研究工作,也包括孙先生引领风气的“鲁迅研究”课程的开设,可以说,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孙先生的鲁迅研究都开启了山大现当代文学学科的一个重要传统。再比如说,“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纂和研究”,孙先生既有现代文学史的总体性著述,也有文体史主要是现代小说史的著述,前者是同时期同类著述中的代表作,后者更是学科最早的拓荒之作。我们仍然可以这样说,山大现当代文学学科之所以在后来的学术发展中能有文学史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也是得益于孙先生奠定的重要基础。此外,孙先生兼顾现代和当代,虽然重心在现代文学,但也有不少有关当代文学的观察和研究,如今,“当代文学批评”也早已成为山大现当代文学学科的重要特色。
第二感受是,文集所体现出的孙先生的一些学术经验和治学方法(其实也包括孙先生的一些人生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和光大。首先,孙先生一直重视文学创作,而且自己能够从事文学创作,我们看孙先生研究鲁迅或者其他作家,也大多能够深入创作内里,结合具体文本展开研究,这其实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学术路径。当年沈从文曾说过,写小说要“贴着人物”写,其实做文学研究也需要“贴着创作实际”来做,孙先生做到了,因为他自己对创作怀着持久的热情和兴趣,他跟文学创作并不隔膜,这就确保了研究工作能做到有血有肉。反观当下的文学研究,也确实存在疏离创作本身,仅从概念出发,或者过度追求实证的倾向,在这一背景下,重读孙先生的文章,也有助于我们重建研究者与文学本身之间的有机联系。
其次,孙先生同样重视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史的作用,他自己也在这方面下过功夫,取得了不少实绩。文集中收录了孙先生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等领域的一些著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孙先生能够将理论思考落实于自己的具体研究对象身上,这一点突出体现于孙先生的鲁迅研究当中,比如有关鲁迅的文艺思想、鲁迅的创作论、鲁迅的风格论、鲁迅的欣赏论等。与此相关的是,孙先生主张古今打通,他的“鲁迅小说史学”的专题研究,始终是在古今贯通的视野中阐释鲁迅小说史研究的现代意义,将中国古典小说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对话关系凸显出来,体现出新旧文学观念的相互激荡。孙先生研究俞平伯、闻一多等作家,也是坚持在古今对话中做出分析阐发。
像这样的学术经验还可以总结出很多,比如孙先生一直十分关注对于山东籍新文学作家的研究,他对杨振声、李广田、臧克家等鲁籍作家都做过专论,也对当时的山东当代作家一直很关注。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现代文学研究的“地方路径”“地方经验”,也是希望能够打破新文学的地域中心论,从“地方”和“边缘”发掘新文学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孙先生在当时也许并没有这样的理论自觉,但他的相关研究又是实实在在的,客观上让我们看到了新文学发展中的地方经验的存在和作用。这一研究路径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延伸和拓展。
除了上述這些学术经验,孙先生自身的人生经验也很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孙先生是新文学的亲历者,他不仅在当时就有作品发表,而且与不少新文学名家有过近距离的日常性交往和接触,有的还十分亲近。比如杨振声、李广田、朱自清、沈从文、王统照等,文集中收录了孙先生的一些怀人文章,这些篇目读起来其实很有意思,因为它们不同于后人只能从间接经验出发,去了解和认识新文学作家,孙先生自己就置身其间,感同身受,具有第一现场的第一经验,所以他的那些感性认识、直接观察都很有价值,无论是对于我们更多地认识这些作家,还是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比如西南联大的某些历史情形),都有宝贵的价值。
总之,《孙昌熙文集》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重温学科发展历史的机会,也为我们留存了前辈学者丰厚的学术财富。文集中有几篇是孙先生的“治学漫谈”和“读书经验”,孙先生曾谈到学术研究应该时刻关注前沿动向,关心同行工作,这样才能对照自己的研究,有的放矢,做有意义的工作。孙先生有关胡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论文就是在思想解放之初,敏锐地觉察到学界新变而主动出击,有感而发,充实了当时有关五四新文学革命的研究。孙先生有关比较文学视野中的鲁迅研究、茅盾研究等成果也是在新时期之初便完成的,这也与他对前沿动态的熟悉和把握有关。时至今日,这种积极开放的治学态度和求新求实的学术经验仍然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借鉴。
作 者: 叶诚生,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
编 辑:得一 31217632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