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阜阳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基于相关研究,分析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的重要性,阐述阜阳非遗资源的特征及教育价值,探究阜阳非遗资源转化为阜阳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资源的实践路径。笔者认为,基于地方非遗资源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之间的交融关系,结合筛选非遗项目、优化课程体系、依托学科竞赛、建设师资队伍四个方面的教学实践,高校可以实现地方非遗资源的挖掘、提炼,凸显地方非遗资源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科学地将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构建非遗传承育人新模式,推动地方非遗传承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关键词]地方非遗资源;高校教育资源;转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一、相关研究
(一)非遗资源在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实践的研究
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非遗、高校、设计”等关键词,共检索到相关论文113篇,涉及环境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相关专业。部分论文以具体课程为例展开研究,部分论文则重点突出区域非遗在高校设计类教学中的融合与创新。其中:杨剑分析当前环境设计教学中非遗文化思维缺失的原因,从总体思路、重点问题、目标方向、教学策略、创新举措五个方面探讨环境设计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为探索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1];杨秋璐重点探讨胶东非遗文化在地方高校包装设计课程中的融合路径,提出在课程中通过设计主题、设计方向以及内容、形式、手法的创新实现活态的非遗传承[2]。
(二)阜阳非遗资源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
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阜阳、非遗”等关键词,共检索到相关论文25篇,其中涉及高校教学的论文只有1篇。沈庆轮从非遗项目花鼓灯出发,探讨地方高校花鼓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创新路径,通过统筹文化课程、制订培养机制、升级文化内容,进而推进地方非遗的传承[3]。
綜上所述,尽管学术界对非遗资源在高校中的实践应用已有诸多研究,但是针对阜阳非遗资源在高校教学中的研究仍相对缺乏。文章主要通过厘清阜阳非遗资源与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的实践路径。
二、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一)传承地方文化的历史使命
地方非遗具有区域性特色,是地方优秀文化的代表,是宝贵的文化教育资源,集中展现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社会风貌。由于非遗是一种活态文化,大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因此目前传承人的断代导致部分非遗面临消失的风险。例如,临泉毛笔制作技艺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选材精良、制作精心、工艺先进而闻名遐迩,但是圆珠笔、水性笔等工具的出现使临泉毛笔市场开始萎缩,经销商逐步减少,制笔厂也纷纷关闭,临泉毛笔制作技艺更面临家庭作坊式陈旧运作、缺少年轻学徒的困境。可见,地方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迫在眉睫,亟须高校担负起传承地方文化的历史使命,将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有效解决地方非遗传承困境。
(二)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校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承载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以及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促进地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任和使命。因此,高校有优势也有责任为地方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不仅有助于高校形成教学特色和专业优势,还能让年轻一代进一步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因此,地方高校区域性非遗传承体系的构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4]。
(三)非遗创新转化的有效途径
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是实现非遗传承、保护、创新转化的关键和有效途径。第一,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有助于高校培养具备非遗传承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探索“高校教育+非遗传承+创新转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有助于高校整合地方非遗资源,形成非遗品牌。高校组建以高校教师、非遗传承人、企业负责人为主的专家团队,打造特色专业课程,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并形成地方非遗资源领军品牌,构建产业集群,建立集产、销、研、展于一体的地方非遗产业体系,通过视觉传达设计赋能地方文旅形象提升、非遗活化和文创开发等,能够发挥自身科研成果转化与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为地方传统工艺产业注入新活力,为地方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阜阳非遗资源的特征及教育价值
(一)阜阳非遗资源的特征
阜阳,皖北重镇,地处南北文化分野交界线,是淮河文化的核心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遗资源丰富,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其中,阜阳非遗资源异彩纷呈,涵盖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非遗项目类别。截至2023年4月,阜阳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3项,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达165项。阜阳非遗资源反映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活风貌、道德习俗,以及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的变迁,经过历史积淀,呈现深厚的文化内涵。如黄岗柳编,杞柳种植可向上追溯千年,编织历史亦有五百余年。明正德《颍州志》记载,“淮濛盛产水荆,采伐加工,洁白如玉,坚韧如藤”。又如嗨子戏,最先起源于固始、商城一带,以民间地灯小戏为基础,吸收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而发展、演变,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活跃在淮河中上游一带。众多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戏剧等阜阳非遗项目,具有重要的审美和历史文化价值,是宝贵的艺术资源,值得学界继续挖掘与研究,其中部分非遗项目也可以与高校不同的学科专业匹配,融入教育教学。
(二)阜阳非遗资源的教育价值
地方非遗资源蕴含文化教育价值、艺术教育价值、实践教育价值,是高校开展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有助于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更是高校挖掘地方非遗资源的多重育人价值的体现,对中华民族根脉的延续、坚定文化自信具有深远的意义。
1.文化教育价值
非遗是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时代背景的产物,反映一个地方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社会重要的文化资源。它能够丰富人民的日常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有利于地方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助力高校构建特色鲜明、系统科学的非遗文化教育体系,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地方人文特色和文化风俗,影响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理解和认同,强化非遗文化的渗透性和传播性,推动非遗文化进一步得到传承和发展[5]。
2.艺术教育价值
地方非遗资源包含的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非遗项目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除了体现不同时代地方文化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和技艺水平,还融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深刻的关系与道理,是不同时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艺术研究和艺术教育的源泉。以阜阳剪纸非遗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葛庭友为例,他担任安徽省内多个高校的客座教授,在阜阳师范大学成立剪纸工作室,开展剪纸讲座、剪纸课堂等非遺进校园活动。阜阳剪纸等非遗项目融入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可实现地方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3.实践教育价值
当前,非遗的研学、社会实践、校地联合是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高校推动地方非遗传承、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形式。从非遗实践育人价值来看,非遗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体验非遗文化环境,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唤醒对非遗传承、保护与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有助于高校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改革创新,构建科学育人新体系。例如,阜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与阜阳杜氏刻铜中心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使学生将专业技能与非遗项目相结合,不仅提升刻铜技艺的艺术性,还传承非遗文化,在校园中形成对地方非遗传承、保护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阜阳非遗资源转化为阜阳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资源的实践路径
(一)筛选非遗项目
阜阳非遗资源包含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非遗项目,表现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具有强烈的审美意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高校设计学科开展美育的优质资源。因此,高校应借助区域地理优势,合理筛选非遗项目,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文化育人新模式。例如,界首木版年画、临泉葫芦烙画、杜氏刻铜技艺、黄岗柳编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的阜阳非遗项目,与阜阳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适配度较高,阜阳非遗资源转化为阜阳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资源有利于阜阳非遗的设计开发、利用和转化,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从而有效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二)优化课程体系
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尤其是高校根据专业方向的需求,结合课程的特点,有选择性地将非遗项目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使“技艺传承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并根据课程模块分层、分级进行模块化的非遗特色递进式课堂教学,既有助于发挥非遗美育功能,提升与优化非遗的功能与价值,又能创造性地丰富非遗项目的保护方式,实现非遗的多样化宣传与展示,助力非遗的教育传承。以阜阳非遗资源转化为阜阳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资源为例(见表1):界首彩陶烧制技艺融入装饰雕塑课程,鼓励学生从设计的视角开展陶瓷艺术创作,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念表达和艺术创新,从而拓展陶艺的表现空间,进一步推动现代陶艺的多元化发展;阜阳剪纸融入民间美术课程,使学生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可见,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有助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推动地方非遗的活态传承。
(三)依托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有利于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阜阳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一直重视学科竞赛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并将竞赛活动作为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的重要平台,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效,如:2023年,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14项;在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通过学科竞赛,阜阳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持续加强地方非遗活化利用,挖掘非遗之美,鼓励学生创作具有审美价值、文化内涵及传播价值的作品,推动非遗发展的市场化、商业化、多元化,更好地实现地方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四)建设师资队伍
1.双导师制协同教学
在地方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资源的实践中,高校需要充分调动校内与校外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非遗传承人与专业课程教师协同教学。一方面,高校应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加强非遗文化与传统技艺的培训。另一方面,高校应将非遗技艺传承、非遗创新发展等内容嵌入专业相关课程,形成非遗资源专业课程体系,从而使优质教学资源最大化地释放效能,实现地方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2.加大非遗传承培训力度
高校要想深入弘扬地方文化,就要加大产学研融合力度。一方面,高校应合理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定期参加非遗传承培训班,使他们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选派专业骨干教师深入地方、企业,参与非遗成果转化,加深对地方非遗的认识和理解。
3.融入理论课题研究
高校应汇集科研人才,鼓励教师开展相关理论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地方非遗资源的认识,参与地方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例如,阜阳师范大学的皖北文化研究中心设置颍淮文化研究、阜宿方言研究、管子经济思想研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方向,在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领域亦有很大突破,为地方非遗实践、非遗文化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剑.活化与创新:依托非遗文化传承的环境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2(04):73-78.
[2]杨秋璐.胶东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包装设计教学的本土化契合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06):169-173.
[3]沈庆轮.普通高校对非遗项目传承路径探究:以阜阳师范大学传承花鼓灯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22(10):176-178.
[4]翁颖萍.地方高校如何传承区域非遗[N].光明日报,2019-02-08.
[5]李静.南京师范大学:推进非遗文化融入教学 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21-08-31.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22jyxm1174);阜阳师范大学教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22JYXM0019);阜阳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1FSSK08ZD);阜阳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2FSSK06ZD)。
[作者简介]朱筱婧(1990—),女,安徽阜阳人,阜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