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帆 骆志伟
[摘要]近年来,网络美食纪录片呈现题材细分化发展趋势。纪录片《生活如沸2》以火锅为切入视角,聚焦新时代普通女性,呈现中国式家庭温暖以及探寻人物乡愁情缘,形成独特视听表达。同时,该纪录片在内容上推陈出新,通过板块叙事和应用质朴方言强化观众对地域文化的认同。网络美食纪录片若要推陈出新,就需要注重题材细分化,增强节目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以及凸显观众自我意识憬悟,打造更具传播价值的内容。在创作过程中,纪录片创作者要注重将此类纪录片的美食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避免因二者不平衡导致纪录片内容质量下降。
[关键词]网络美食纪录片;《生活如沸2》;文化指涉;情感建构;传播理念
网络美食纪录片《生活如沸2》突破《舌尖上的中国》的宏大全景式美食叙事模式,在内容上注重题材精细化挖掘。该纪录片以火锅为切入点进行深度人文思考,由以往纪录片注重对物的叙述转变为注重对人的关怀,以此达到唤起观众文化记忆,强化观众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增强观众文化自信的目的。文章以《生活如沸2》为例,对该纪录片地域文化和人物情感的呈现方式和视听特色进行分析,以期为该类型纪录片破圈传播提供借鉴。
一、地域文化在《生活如沸2》中的呈现方式
近年来,网络美食纪录片注重内容差异化表达,选取更加细分化的题材进行叙事。如由哔哩哔哩出品、大声传媒联合出品的《生活如沸2》通过呈现具有地域性的特色美食,利用板块叙事描绘平凡人物的奋斗故事,应用质朴方言强化观众对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板块结构:片段化叙事绘就平凡人物的奋斗群像
网络美食纪录片《生活如沸2》以火锅为切入点,洞察生活百态,传递治愈情绪,通过凝聚人物群像,讲述小人物的奋斗故事,找尋火锅沸腾背后最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故事,从而聚焦“奋斗”这一时代主题。该纪录片打破“舌尖上”僵化的创作模式,将镜头对准各地街头巷尾的火锅店,将美食与奋斗者的故事深度融合,从不同主体视角出发,诠释“奋斗”这一主题。如与自己不断和解的萍姐、低调务实的小杜、豁达释然的萍姨,纪录片将一个个平凡人的故事转变成奋斗者群像,让观众看到小人物积极向上、向善务实的人生态度,感受平凡生活中的诗意,谱写了一曲奋斗者的青春赞歌。
(二)旧食新味:在传统美食基础上推陈出新
制作和品尝美食已经成为现代人建立人际关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与人们对食物口味的不断探索密不可分。《生活如沸2》应用生活化叙事手法,将探索食物的起点建立在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上,为地方饮食增添新元素,推动美食文化传播。例如,《生活如沸2》第三集讲述了将乡愁融入美食的澳门火锅店老板盛哥的故事。盛哥将中国传统食材与泰式风味巧妙融合,借助现代科技,成功推出新式菜品—柠檬蒸汽火锅。盛哥是成千上万为了更好生活而在外打拼的人中的典型代表,在对其进行媒介叙事的过程中,《生活如沸2》通过对盛哥的细微描写,让观众感受到盛哥对故土的眷恋。该纪录片对美食的不断探索,客观上促进了纪录片垂直化内容的深度挖掘,从而为观众提供了更具感染力的内容,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三)乡土话语:质朴方言强化观众对地域文化的认同
人们总是期待与自身相近的个体共享文化,因此方言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1]。一方面,方言的使用能够提升影片的纪实性[2],如在《生活如沸2》第五集中,本地食客边吃热气腾腾的火锅边使用重庆方言聊天的场景,使观众直观地感受到具有重庆特色的火锅文化。另一方面,纪实性是观众情感认同的基础,这种纪实是一种有选择的有机结合,且尤其注重主人公在接受采访时的方言表达,简而言之,就是对真人真事真场景、真情实感真思想等原生态素材的采集、提炼和整合[3]。例如,对从小生活在铜元局的老板胖哥来说,对家乡美食味道的眷念早已转化为一种深厚的情谊,《生活如沸2》用方言形式表达胖哥的这种情谊,能够使观众产生文化认同感。方言的使用不仅可以强化网络美食纪录片的纪实性,还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
二、人物情感在《生活如沸2》中的表达方式
网络美食纪录片的表达基础是建立在人物情感之上的。美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类情感的载体,《生活如沸2》通过食材找寻童年记忆,探寻人物乡愁情缘,聚焦新时代普通女性,通过描绘各种生活琐碎细节呈现中国式家庭温暖,实现可视化情感表达。
(一)寓情于物:以食材缝合童年记忆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记忆与成年期的有意识的记忆全然不同,其是后来得以重复,并且在童年已经过去了的后来某一时刻才被引发出来的[4]。童年记忆储存在个体的无意识深处,而社会记忆的客体则是能够唤起这些记忆的具体对象,影片将能够唤起回忆的刺激点所传达的信息反馈给观众,由此激发观众的童年记忆。《生活如沸2》正是通过拍摄日常生活中的食材,既展示纪录片应有的审美功能,又承担创造怀旧景观的媒介功能。正如《生活如沸2》第四集以带鱼为媒,勾起人们对物资匮乏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年味记忆,这既是老龙的儿时记忆,又是青海几十年风云巨变的见证。特别是对那些有着共同记忆的人来说,这些记忆刺激点既有助于其回忆往日时光,又增强其对纪录片讲述的故事的认同感。
(二)乡愁指涉:从背井离乡到文化寻根的桑梓情缘
网络美食纪录片通过记叙食物和人物的情感联结,唤醒大众的乡愁记忆。《生活如沸2》采用共情叙事手法,讲述日常生活中的易于激发观众情感共鸣的故事,触发观众内心深处的乡土情结。网络美食纪录片在描绘美食、诠释美食内涵的过程中,充分挖掘食物本身所具有的符号价值。学者苗棣认为,作为可读性很强的艺术文本,电视节目不但应降低复杂程度,而且需要具有比较容易被感受的特点[5]。因此,将痛点转化为创意点是影视作品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在《生活如沸2》第三集中,人物痛点为当今社会在异乡打拼的游子的心酸与苦痛,因此纪录片寓情于人,反映当代社会中人们对文化寻根的内心渴求。
(三)以小见大:以细节呈现中国式家庭温暖
网络美食类纪录片通过展现人物的生活细节来组织文本话语,使画面更具真实感,形成立体人物形象,以此唤醒观众的内在情感。例如,《生活如沸2》第四集中胡大哥谈及其妻子小莲时感叹道:“这辈子遇到她很感激。”网络美食类纪录片通过细节呈现能增强观众的代入感,从而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其获得类比体验。《生活如沸2》通过对人物言行的细致描写,唤起观众内在的情感,同时形成影片温暖现实主义的基调,从而让观众感受到独特的中国式浪漫。
(四)聚焦时代:以新女性形象凸显普通人物心路历程
当下,女性形象在纪录片中逐渐摆脱“他者化”的束缚,女性人物也被塑造得更加独立自主。当前,网络美食纪录片之所以赢得观众的良好口碑,是因为其不仅给观众带来审美愉悦,还回应民生诉求,突出新时代坚韧、伟大的女性形象。例如:《生活如沸2》中惺惺相惜的广东四姐妹;退休后为实现自身价值不顾儿女阻拦,坚持开鸡煲火锅店的萍姨;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的老蒋以及永远的追梦人娜姐等女性人物。
网络美食纪录片在宣扬中华传统美食的同时,也积极践行对“人”的关怀理念,形成以底层人物视角来讲述故事的方式,彰显人物心路流变历程,传播价值共识。如在《生活如沸2》第一集中,萍姨老了,她要把舞台留给年轻人,这与年轻时辛苦打拼的萍姨形成鲜明对照,现在的她更多是对生活的释然。当前,网络美食纪录片的发展,正是在微观叙事基础上把故事内容提升到人文高度,不断创造审美价值,继而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彰显新时代女性形象。
三、多种途径形成《生活如沸2》的视听特色
网络美食纪录片凭借能够满足观众视觉和心理消费需求的巨大优勢,受到了热烈追捧。《生活如沸2》通过应用拟人化解说词、能营造喜感的蒙太奇剪辑手法、治愈社会焦虑的人文理念以及悬念“钩子”设置引发大量关注,从视听语言及价值导向上展现独特审美意义。
(一)拟人化解说词契合年轻人审美
纪录片解说词既要符合纪录片真实的本质特征,又要达到艺术高度,还要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思考[6]。《生活如沸2》通过应用拟人化解说词,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美食的神韵。纪录片的拟人化解说词融合严肃和活泼两种风格,能够满足观众对多样化视听体验的期待。《生活如沸2》的解说音色立体、浑厚,并且其拟人化风格让解说词充满了“反差萌”的趣味,如在描述海鲜食材时,解说词为“来自东南亚的海外选手,已是店里头牌”。这些带有后现代风格的解说词,为原本高冷、严肃的纪录片带来全新风貌,也塑造出具有现代风格的媒介景观。
(二)俏皮式蒙太奇手法营造喜感
影视蒙太奇体现作者在大众趣味和艺术趣味之间游移和寻觅的姿态,使观众突破时空障碍,最大限度地满足平庸的视觉消费需求[7]。随着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人的思维认知逐渐浅层化、平面化。对电视媒体来说,任何信息、故事或观点都要以最易懂的方式出现[8]。由此,影视作品的艺术性被进一步削弱,创作者则致力于大众化表达。《生活如沸2》运用蒙太奇剪辑手法使得其趣味性得到极大提升,摆脱了传统纪录片枯燥、说教的刻板印象,契合青年人的消费心理。
一方面,《生活如沸2》的趣味性来自创作者的刻意营造,如第二集中悬疑音效搭配解说词“二少保持着敏锐嗅觉,随时准备进入猎杀状态”,当悬疑感随着音效起伏即将达到高潮时,这时创作者突然切换至日常生活画面。此种由画风突转带来的趣味性给予观众“猝不及防”的心理体验。另一方面,《生活如沸2》的趣味性则来自故事中主人公的率真性格,如第二集中三毛哥傲娇地对妻子说:“你就是那么喜欢我,我就是有那么优秀,你惯着我咯!”随后影片切换至中景镜头,画面中旁观者和三毛哥的妻子无奈地看着他,这种具备性格魅力的人物会受到观众的极大追捧。《生活如沸2》致力于探索蒙太奇空间所产生的化学效应,通过巧妙运用蒙太奇剪辑手法达到具有网感的影片效果。
(三)回归生活日常,诠释人文关怀
在单向度社会中,“内卷”消弭人的意志表达,推动大量趋同性竞争产生,从而使人陷入焦虑之中[9]。而《生活如沸2》展现大量原生态美食的制作场景,以微视角叙事方式讲述普通民众的生活百态,诠释真善美的人文关怀。
首先,《生活如沸2》关注火锅食材是如何通过手工方式生产的。如在第五集中,郝阿姨多年来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火锅食材—夺夺粉,并且纪录片创作者向观众展示从米到米浆最后形成米豆腐的全过程。《生活如沸2》让观众在感受地域文化的同时,获得心灵上的抚慰。其次,《生活如沸2》的灵魂治愈功能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如在第三集中,大醋情火锅的四个主人公是亲姐妹,纪录片展现了她们互帮互助、有说有笑的生活点滴,她们很享受彼此间的陪伴。正是姐妹间无私的爱让纪录片有了抚慰人心的能量。《生活如沸2》以探索各地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构建起现代人所追求的心灵家园,形成一种治愈焦虑情绪的视听转译方式。
(四)以悬念“钩子”彰显故事化美学理念
美国影视业一直信奉“钩子”理论,即强调在节目初始一分钟内就要设置“钩子”以吸引观众眼球[10]。所罗门·阿希在“说服”实验中证实认知双方的第一印象决定着往后交往进程[11]。《生活如沸2》通过应用倒叙、抽帧、解说和配乐等剪辑手法营造悬疑氛围以吸引观众,符合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生活如沸2》在第二集故事开端运用“连环案”“作案工具”等解说词营造案发现场的悬疑氛围,并且利用蒙太奇手法进一步加深观众的悬疑感。
“钩子”理论不仅强调要在开篇吸引观众,而且在整部片子中要不断制造引起观众注意力的“钩子”[10]。如《生活如沸2》在第二集的主人公二少出场时采用抽帧剪辑手法,给观众带来惊险、刺激的视觉观感。通过对纪录片进行艺术加工,《生活如沸2》取得良好收视和传播效果。
四、网络美食类纪录片优化路径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网络美食纪录片提供了强大的传播平台。网络美食纪录片若要在互联网中发挥弘扬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作用,就需要注重题材细分化、增强节目故事性和趣味性以及凸显观众自我意识憬悟,打造出更具人情味的美食纪录片。
(一)以地域元素为切入点寻求题材细分化发展
各地的食材、气候、风俗等内容为网络美食纪录片的题材细分化提供了依据。在《生活如沸2》中,不同种类火锅常以地域元素为蓝本进行拓扑,以多元表现手法凸显火锅背后的主题内涵,充满创意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成为塑造地域形象的中介。如重庆万州小火锅、山西醋火锅、河南鹅火锅和青海带鱼火锅等,既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又成为打造城市形象的名片。网络美食类纪录片以各地风土人情为切入点,一方面拓宽创作题材,另一方面以视觉表达唤起观众的故乡记忆,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还原具有烟火气的市井文化。
(二)利用视听语言增强纪录片故事性和趣味性
视听语言生动凸显美学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在当下新媒体中被赋予更旺盛的生命力。网络美食纪录片应用蒙太奇剪辑手法,通过视听语言所产生的悬疑感和滑稽感使观众充满期待,从而增强纪录片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一方面,网络美食纪录片中的戏剧性情节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满足观众审美期待。如《生活如沸2》第一集用电影式摄制手法拍摄明哥进购食材的画面,手持拍摄使镜头产生的轻微晃动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同时悬疑音乐配上解说词 “隐秘的角落,明哥从黑夜夹缝中现身”,进一步渲染悬疑气氛。另一方面,网络美食纪录片应用蒙太奇剪辑手法契合编导风格化追求。在《生活如沸2》第四集中,旁白说道:“实践者往往不是理论家。”接下来老板特特在采访中讲述酸菜形成机制时突然卡壳,紧接着配以解说词:“行吧,吃就完了。”网络美食纪录片应用充满故事性和趣味性的视听语言能和观众建立更有效的情感联系,唤起观众的情感认同。
(三)凸显观众自我意识憬悟的自由表达
网络的社交属性使言论空间在媒介赋权的运作体系中得到极大拓展,自由表达、情感抒发成为每个网民的诉求。在全媒体背景下,圈层个体在网络社区通过多元观点展现内心想法,成为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动者。B站对《生活如沸2》的定位是美食人文类纪录片,但节目播出后,部分网友评论这部纪录片的人文性大于美食性。例如,网友“忘雨-晓暝”评价道:“人文占比大是挺好,就是不下饭了。”网友“凸覀L覀凸”评价道:“人文性是很重要,但是不是占比多了点。”复调是由众多不同声音和意识组成的对话[12]。不同个体在多维度对话中积极探求圈层认同,互联网则为自由对话和情感表达提供空间,从而促进自我意识觉醒。
五、结语
《生活如沸2》呈现地域文化、表达人物情感、映射时代发展和展现视听特色,实现火锅文化的创新传播。网络美食纪录片富含人文价值,能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以及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因而受到观众好评。但当下部分网络美食纪录片对美食性和人文性二者关系的处理稍显偏颇。用美食引出人文情怀比直接呈现美食本身更加高级且更有韵味,也更加贴合此类纪录片表现美食文化的初衷。但是,如果未能将纪录片固有的美食性与其所弥散的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就会使得纪录片本身不伦不类,给观众留下强行煽情或宣传教化的印象。因此,网络美食纪录片应在展现具有差异性的地域文化的同时,探索更具特色的细分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卫国,张威.方言能力与流动人口婚姻匹配[J].北京社会科学,2022(05):107-117.
[2]黄式宪.略说中国镜像叙事的现代性:阅讀影片偶得短章数则[J].电影艺术,2006(04):51-57.
[3]李智,郭沛沛.纪实性·真实性·真诚性:现象学视域下纪录片纪实性再议[J].当代电视,2020(02):66-68.
[4]黄硕.从心理学角度看达·芬奇绘画作品风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1):197-203.
[5]苗棣.电视艺术哲学[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
[6]佟延秋.纪录片解说词刍议[J].电影评介,2012(22):19-22.
[7]张晓红.试论当前中国影视文化的“消解倾向”[J].学术交流,2009(08):184-186.
[8]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张婷婷.感性异化与感性解放[D].上海:复旦大学,2015.
[10]彭靖.谈电视科普片故事化创作[J].当代电视,2007(12):70-71.
[11]S.E.ASCH. Forming impressions of personality[J].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46(03): 258-290.
[1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基金项目]四川师范大学教改项目“《纪录片创作》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0446XJG)。
[作者简介]吴帆(2000—),男,四川内江人,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骆志伟(1981—),男,四川眉山人,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