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质量的提升策略分析

2024-02-13 23:04赵翠英北大荒集团总医院太湖疗养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4年2期
关键词:科学性预算编制流程

赵翠英 北大荒集团总医院太湖疗养院

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需要遵循规范和科学原则,但在实践中却往往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其中,预算管理不规范、考核制度不完善、资金管理不透明等问题是影响预算管理质量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改进策略和措施是没有必要的。

一、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机构,承担着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职责。预算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对事业单位的经营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需要积极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以保证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能够更好地保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1]。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1.全面性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对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进行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旨在全面管理财务资源,包括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方面。

2.科学性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和财务数据,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以便更好地优化预算管理。

3.灵活性

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以适应不同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需求。

(二)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首先,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高经营效益,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财务预算和监管,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资金闲置,从而提高单位经营效益。此外,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规范事业单位的经营行为,要求其按照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的要求进行经营活动,从而使其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其次,全面预算管理对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事业单位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机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保障公共服务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通过合理进行预算安排和控制,事业单位可以更加有效地运用资源,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公众需求。最后,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和规范的预算编制、执行以及控制流程,可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和有效。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使其更加注重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2]。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落后

第一,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部门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和矛盾,或者忽视某些重要因素的情况。第二,由于对预算认识不足,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规范不足、过程控制不力、监督不严等问题,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第三,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使事业单位在预算考核中可能存在标准不一、权责不清等问题,可能导致考核结果不公正、不科学。第四,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全员参与,但由于管理理念落后,可能存在不重视、不参与、不配合的情况,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第五,一些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投入不足,致使预算管理工作水平难以提升[3]。

(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一些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仅仅根据历史经验和领导意志来进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导致预算的制定不够科学合理。这样的预算不能很好地指导单位的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将会影响单位发展。有些单位在预算编制时只注重某些方面的收支情况,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支出,导致预算不够全面。这样会导致一些支出被忽略,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还有一些单位在预算编制时对于一些支出的预估不够准确,导致预算执行时出现了问题。这会导致预算执行不力,进而影响单位的财务状况[4]。

(三)预算执行缺乏过程控制

首先,一些单位在执行预算时,只注重预算目标的达成,而忽略了对执行过程中的合规性、效益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考虑。这导致一些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违规、浪费等问题,影响了单位的经营效益和声誉。例如,一些单位在采购、招投标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导致资源浪费和资金闲置。

其次,一些单位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过程控制,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佳。例如,一些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流程管理和风险控制,从而无法及时发现并纠正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外,一些单位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和监测手段,无法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和监控,也无法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也无法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最后,一些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透明度,由于其不公开执行情况和结果,使社会公众无法了解预算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这影响了公众对事业单位的信任和支持。

(四)预算考核结果运用不到位

一些单位只注重预算考核结果的达成,而忽略了过程控制和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这种做法容易导致过程中的问题被掩盖或忽略,不利于预算管理的全面实施和改进。有些单位虽然进行了预算考核,但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和落实不到位。例如,未能及时跟进考核结果,未能将考核结果反馈到管理工作中,导致预算管理的改进效果不佳[5]。此外,一些单位在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公开性和透明度方面存在灰色地带。例如,在考核指标的设定、数据的统计和处理等方面存在主观性和不透明性,导致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受到了质疑。

(五)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首先,有些单位在建立预算管理体系时,仅仅是建立了基本框架,如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这导致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操作性问题和难点,使预算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次,一些单位在实施预算管理时,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预算管理需要用到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就难以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同时,预算管理涉及多个部门,需要进行跨部门的协调和沟通,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否则也会影响预算管理的效果。另外,预算管理体系中的一些机制还不够健全,比如预算编制机制、执行机制和考核机制等。有些单位在预算编制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只是按照历史经验和领导意志进行编制,导致预算制定不够科学合理,不能很好地指导单位的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在预算执行方面,一些单位只注重预算的达成,而忽略了对执行过程中的合规性、效益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考虑,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佳。同时,在预算考核方面,一些单位对预算考核结果的运用和落实还不到位,不能有效促进预算管理的全面实施和改进。这些机制上的问题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和落实效果。最后,预算管理体系中的流程也存在执行不顺畅的问题。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流程需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但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还不够健全,或者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等问题,导致预算管理的流程不够顺畅,甚至出现了卡壳现象,这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6]。

三、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质量提升策略

(一)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是事业单位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第一步。在实践中,很多事业单位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和意义认识不够清晰,对其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内部刊物、会议、培训等方式,向全体组织成员宣传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并阐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还可以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研讨,让组织成员深入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增强其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加强培训。对于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经验和知识的组织成员,事业单位要对其进行培训,要让他们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掌握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此外,还要加强对各部门及单位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其管理能力和水平。最后,要加强领导重视。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得到组织领导的充分支持和重视。因此,事业单位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将其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和决策依据,并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和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

(二)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1.制定科学的预算编制指南和流程

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管理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预算编制指南和流程,明确预算编制的各项要求,包括预算编制的时间、程序、责任和数据来源等方面,以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加强对预算编制流程的监控和审计

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监控和审计机制,来对预算编制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监控和审计,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注重预算编制与战略规划的衔接

事业单位应将预算编制与战略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以确保预算编制与事业单位的长远规划相一致。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市场环境、资源优势和业务需求等因素,以制定符合实际的预算计划。

4.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

预算编制需要依靠数据支持,因此,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加强预算执行过程控制

1.制定科学的预算执行指南和流程

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业务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预算执行指南和流程。具体来说,可以将预算执行分为几个阶段,如预算执行计划制定、预算执行方案制定、预算执行过程控制、绩效评价等。明确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和责任,规范预算执行的流程。

2.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

事业单位需要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以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具体来说,可以建立定期的监督检查机制,来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同时,还需要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方法,来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评估,为改进预算执行提供依据和支持。

3.完善绩效评价机制

事业单位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将绩效评价与薪酬激励相挂钩,推动预算执行的落实。具体来说,可以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方法,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评估,为薪酬激励提供依据。同时,还需要完善绩效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对绩效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绩效不佳的人员进行处罚,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强化全面预算管理考核

首先,评价指标应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效果、预算监督的力度、预算调整的及时性等方面。具体指标可以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需要保证指标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其次,评价标准应当明确具体,可以通过设定分值来进行评价。针对每一个指标,应当根据其重要程度设定不同分值,对于达到一定分值的事业单位,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而对于未达到一定分值的事业单位,则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处罚措施。

此外,还需要注重对考核结果的应用和反馈。考核结果不仅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评价,更应该成为改进和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管理工作不断得到优化。

(五)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1.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

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此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顺畅运行和有效落实。此外,事业单位还可以探索建立横向协作机制,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预算管理的协同效率。

2.配置合适的人员

配置合适的人员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保障。事业单位需要招聘和培养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人员培训机制,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此外,还可以建立专业的预算管理团队,加强预算管理的集中统筹和协调。

3.设计完善的工作流程

设计完善的工作流程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程,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考核等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责任。此外,还需要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的集中管理与共享。

4.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宣传和推广

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宣传和推广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外部交流等方式来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宣传及推广,加强全体组织成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还可以组织经验交流活动,借鉴和学习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促进全面预算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四、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质量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事业单位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猜你喜欢
科学性预算编制流程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