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结合信息化教学工具的推进,实现信息化课堂构建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形成以创新为主的高品质课堂,教师要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相融合。初中信息科技学科属性独特,在教学中教师要贯彻新课改理念,用崭新的思想构建课堂,更新教学方式,让信息科技教学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初中信息;核心素养;多元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35-0044-02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已经成为当前信息科技的目标追求。教师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出发,搭建初中信息科技化课堂,优化升级教学形式,给学生针对性学习指引,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顺利完成知识构建,升华学生的认知思维,为深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更新理念,挖掘信息资源
文本教材蕴含多重资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考和依据,对课堂教学有正向引导作用。挖掘文本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课堂活动产生排斥,影响学习效果。针对教学现状,教师要从宏观视角出发,更新教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展开深度挖掘和探索。当然,课内资源对教学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与文本主题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源也要进行有效探索。
信息科技涵盖的主题内容比较丰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用现代教学思想,从课内外资源出发,展开挖掘,将学生引入崭新的学习境地。教学苏教版七年级“认识计算机”一课时,为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将抽象、复杂的知识以直观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充分发挥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计算机的外在形态,以此触动学生的感官,学生在观察中获得直观形象,对计算机有了新的认知,学生的情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被激活,使学生很快进入感知学习状态。
二、思维导学,生发多重认知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科知识,梳理知识脉络体系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思维导图对激发学生联想,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有积极帮助,让学生通过关键信息,完成知识体系构建,实现思维暂存。初中信息科技会涉及到理论知识的分析,教师可以将零散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串联。
思维导图呈现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静态的知识以动态化的方式呈现,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关注。“计算机优化”一课内容关涉面较广,各部分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独立存在。教师要从整体着手,对计算机展开立体化教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计算机构成展现出来,还要发挥思维导图融合性特点,将零散的知识以系统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精准把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学习实效性。
三、实践融合,创优学习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知活动。信息科技兼具理论性、实践性,知识的吸收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实践性是信息科技显著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其智能化特点,布置多重实践操作训练,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将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真正融合。学科特色决定了实践操作训练的独特性,教师要精准把握信息科技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他们提供多元化、趣味化训练任务,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进行分层训练,切实践行因材施教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针对学生认知基础、兴趣点,综合考量多重限制因素,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实践操作中。在教学“数据收集与编辑”一课时,教师通过对生活中具体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让学生了解数据收集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在实践中形成有效观察、细致分析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先从简单的理论知识学习探究着手,搭建学习框架。当学生思维进入活跃状态,认知得到启示后,教师及时展示操作任务。因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点等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呈现训练任务时,要从难度系数展开调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需求进行自主选择。如以抢答题的方式夯实基础知识;借助实例,引导学生制作统计表;知识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实践与运用,教师兼顾理论知识,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给出实践操作训练,提升学生的认知。
四、搭建平台,提升能力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科教学相融合,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科教学价值,为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素养的生成奠定坚实基础。信息科技课堂,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搜集、筛选信息,根据学生需求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教师可以借助平台搭建,为学生提供交流互动渠道,让学生在交流中展示学习成果,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升华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科技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了思维交互契机,是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建立相关平台,让学生在多元构建中实现能力提升。教学“数据图表及其分析”时,教材要求学生了解各种图表的特点,根据现实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应用于不同的数据表达,同时还要掌握图表制作、修改和美化的方法。学习目标的达成需要理论助力,也需要在实践中完成知识迁移。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教师布置训练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以展现。学生将训练任务上传到平台后,教师选出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分析。教师的评价可以提升学生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能,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动学习精神
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快速拓展教学资源,渗透教学思维,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初中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阶段,教师要更新理念,挖掘文本信息资源,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借助鲜活的导图,生发多重认知思维,并在实践融合中,优化探寻知识的路径,让学习形式更加丰富,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着不同维度发散,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