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冬俊
摘要:商业银行的转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在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取胜的关键。数字信息技术与金融产业的融合,为商业银行转型提供了可行方案。文章从商业银行转型的困境入手,研究了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所受到的制约;分析了互联网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智能终端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商业银行转型带来的机遇;并提出了商业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实现转型的措施方法,包括拓展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模式、创新用户服务模式、构建信息共享机制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模式;信息共享机制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金融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部分,必须不断进行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因此,分析新经济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转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是很有必要的。
一、商业银行转型困境分析
当前,商业银行跨越式发展动力不足,创新型金融产品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投资需要,面临着转变经营模式、跨域融合发展的压力。通过对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商业银行排名名单中前80强为样本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商业银行转型困难的痛点主要集中在运营环境、创新能力和风险管控等三个方面。
(一)运营环境充满不可預测性变化
商业银行的运营环境受到所在地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深度影响。我国由于地理幅员辽阔和自然资源的不均匀分布,地区经济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各项指标数据之间都不尽相同。商业银行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大多与所在地域的经济生活深度绑定,很难突破地域的限制实现跨区域发展。商业银行所在城市的经济规模和总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制约,既包括行政政策和自然资源,又包括营商环境和城市活力。在这种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运营,无论是吸收存款、房贷还是发行各种金融衍生品,必然会产生波动。商业银行的营收与发展预期受到所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表现出不可预测性的变化,这会导致转型方向不易判断、转型发展动力不足。
(二)创新能力难以实现本质跃升
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是实现跨越转型与提质增效发展的关键,是提升经济领域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当前,商业银行的主要营收来源依然是利息差与投资。利息差容易受到金融市场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金融形势面临下行压力时出现疲软态势。投资主要表现为粗放型,对所投领域的信息了解不深入、发展态势缺乏预见性,导致收益难以准确评估和预测。商业银行亟须探索全方位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掌控,实现对关联产业的深度了解;另一方面,需要拓展金融产品的类型,并强化对金融服务的管控能力。金融产品的开发需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同时使用户容易理解和获取。金融服务的核心需要提升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同时加深用户对金融产品功能和风险的理解。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在提升创新能力时需要紧盯市场和用户对金融产品以及服务的需求,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改变银行业务增长点,实现商业利润的最大化。
(三)风险管控实际效果不明显
金融市场竞争激烈,金融产品的收益充满多重变数。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主要集中在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的下跌与不可控上。当前,多数商业银行对于不良贷款率的风险控制,采用的是事后拍卖止损的方法。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不良贷款,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冻结相关公司的资产并进行拍卖。这种方法对于及时止损,尤其是在出现亏损后进一步减少损失,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很难在亏损事故出现前给出预判,不利于商业银行提前采取行动杜绝任何损失的出现。为了控制资本充足率的下跌,商业银行通行的做法是加大吸收存款的力度。这种方法需要银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但是收效并不可观,会增加银行的运营压力。为了保持预期的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在创新金融衍生品的种类和形式的同时,可以强化对经验数据的利用水平,通过对资本充足率的变化态势进行预测实现对资产的动态调整。建立趋势预测的方法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水平的关键,也是可行的发展方向。
二、金融科技发展为商业银行转型带来的机遇
金融科技是数据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业态融合的产物,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向着智能化、便捷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助推力。以互联网、数据分析和智能硬件终端为代表的信息数据技术对传统金融业态模式提出了挑战,展示了引领变革的优势和可行性。
(一)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态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输,同时加快了资源共享的实现速度。互联网技术是信息革命的源头,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图1的三个方面。
由图1可以看出,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借助于信息的快速传输,商业银行可以第一时间发布政策变动和金融产品信息,弱化了利用信息差实现盈利的可能。互联网技术改变了金融服务的体验感。由于互联网覆盖人群范围越来越广,更多的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地获得各种金融服务,对金融服务的感知变得更加敏锐,对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互联网技术使信息传输的“一点向多点”模式变成了现实。传统上,金融信息在银行与用户之间大多是“一对一”传输,受众有限且难以共通、共享。互联网技术打破了银行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息壁垒,使广播式信息传输方法变得更加普及,多用户之间通过信息共享进一步挖掘信息的潜力,对银行的金融产品收益和信息服务质量变得更加挑剔。
(二)数据分析技术对金融业态的影响
数据分析技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规律挖掘、趋势预测和数据安全。其中,规律挖掘主要是针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将数据分类后对数据的变化进行可视化显示,从中发现规律性的变化。趋势预测主要是利用当前流行的各种大数据处理技术,如神经网络等,对历史数据的变化规律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对神经网路进行训练。之后,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对当前阶段采集的数据进行预测,给出数据所代表的物理量的未来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基于数据未来的变化态势提前制定应对措施,这种方法尤其对风险管控具有良好的效果。数据安全指的是存储在商业银行中的数据大多涉及到用户财产安全和隐私,银行需要采取安全的数据库构建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避免遗失或者被窃取。此外,银行应该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单一存储引发不安全风险。
数据分析技术对商业银行的数据利用能力提出了更严苛的挑战,同时给银行数据安全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商业银行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改变自身发展模式,可以参照图2所示的结构框图探索可行方法。
(三)智能终端对金融业态的影响
智能终端是数据信息技术实现的平台,是连接商业银行与用户的桥梁。随着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PC的普及,加上移动端互联网的兴起,各种服务都借助智能终端得以实现。智能终端是帮助商业银行迎接金融市场挑战的关键。
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成熟,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客户对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个性化和智能化,需要实现更加多元的服务支持。其他金融实体开始侵占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压缩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例如,在新兴金融经济市场上,各种互联网金融企业、金融科技公司迅速兴起,通过发行灵活的金融债券并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挑战。新兴金融实体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更灵活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更低的成本优势,是未来金融市场竞争的生力军。为了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和竞争水平,商业银行需要依托智能终端开发功能更加强大的App应用程序,利用技术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提高自身竞争力。
智能終端为商业银行占领市场份额、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可能性,对金融业态的影响如图3所示。
三、商业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实现转型的可行途径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求,向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完善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尝试并探索利用金融科技实现转型的措施。
(一)拓展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模式
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吸收存款、融资、支付、投资、保险、基础设施等,这些业务板块构成了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点。传统上,这些业务主要依靠人工在银行柜台开展,或者安排专人走进企业和单位提供咨询等相关服务。这种服务模式效率低、容易因为工作人员的情绪变化影响服务质量。为了实现银行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减少服务项目在人力资源中所占的比重,有必要探索这些服务模式的改进方法。
数据信息科技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发展起来,可以物化为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形式。这些科学技术深刻改变了社会经济生活,使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随之,国家发行了数字货币,对支付方式进行了变革。各种互联网金融公司、新型金融实体逐渐兴起,它们由于资金投入体量小、转型快,在金融科技领域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商业银行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发展经验,按照图4所示的方式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由图4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需要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方式进行改造。
基于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推广,进而打造更加便捷的金融交易平台。数字货币的出现,使线上支付变得更加快捷,借助特殊的编码技术,可以实现对货币的追踪与定位,有助于实现金融安全并有效预防诸如洗钱等形式的犯罪。
互联网在金融领域广泛被应用,打破了原来存在的各种信息孤岛,借助数据库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用户信息的多维度关联。这样有助于增强网络信贷查询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能够确保互联网放贷的安全性。
借助区块链技术和多模态智能终端,商业银行可以开发功能多样、盈利模式多元的金融衍生品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大范围部署,抢占市场先机并实现收益对冲。
对于商业银行一直以来较为担心的金融安全风险,大数据分析技术提供了破解方案。商业银行存储有很多历史交易数据,同时对用户的相关信息也在逐步积累和完善。银行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数据背后隐藏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数据变化规律的分析,可以预测银行各项账目以及特定客户群体的未来变化趋势。银行需要对账目及客户中潜在的风险隐患进行预警,给出风险值排序,将较多的资源投入到最易发生的风险防控上,从而实现对风险因素的精准预防。
(二)创新用户服务模式提升满意度
传统上,商业银行为用户提供服务是由工作人员在柜台完成的。这种服务模式,会因为工作人员情绪的变化而产生迥异的效果。此外,这种服务模式效率不高,会出现工作人员与客户反复解释、互相推诿的现象。为此,商业银行可以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功能智能终端的普及,探索服务模式创新的方法。
掌握用户需求是改进服务模式的前提。随着时代的变化,用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产生了变化。比如,用户希望金融产品的推介变得简单明了;用户希望快速查找并定位到金融产品的关键信息,而不需要从头开始、逐项阅读产品介绍条目;用户希望银行提供的服务更加个性化,能够结合用户的需求打造专属的金融服务方案;用户希望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操作起来更加简单和人性化等。为了给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商业银行应该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需要从两方面开展实施,一是对客户展开问卷调查,通过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客户的需求;二是对客户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从客户的年龄、收入、家庭情况等角度分析用户的习惯和个性,确保提供的服务能够体现个性。需求分析的两个方面相互促进,逻辑关系如图5所示。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确保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创新服务模式的根本出发点。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类定制化的App被开发出来并应用到智能终端。商业银行在精准掌握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在智能App中集成信息推送技术,根据每个用户的特点提供多种可选服务,同时自主将用户的需求进行标注,方便用户点击查阅。当前,很多银行都将支付、账单查询、信用卡还款等功能集成在智能终端,方便用户利用互联网完成这些操作。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可以尝试开发定制化的点对点服务,在特定时间节点上向用户推送个性化服务,比如在账单日向用户推送信用卡还款信息、在工资发放日向用户推送新款理财产品介绍。此外,对于当前普遍采用的在线接收用户投诉处理的模式,商业银行可以进行适当改进。对于投诉之类的事项,用户更希望受到专人接待,这样可以起到有效沟通的效果。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对用户的意见反馈进行采集和分类,之后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电话或者现场回访,对用户的意见和建议给出解释,彰显出对用户的重视。通过这些方法的改进,可以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使用户感受到被重视,最终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多元模式经营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单一化的发展模式很难适应市场乃至用户需求。商业银行除了改进自身发展模式,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之外,还应该积极寻求与各类互联网金融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与这些公司之间贡献数据和资源,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例如,商业银行可以与互联网金融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展业务领域。此外,商业银行内部要尝试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局域网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当前,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由于没有建立资源共享体制,导致了很多重复性操作,比如对用户信息的反复采集,不仅会浪费资源,也会带来用户的抵制与反感。商业银行需要在内部建立数据库,为各个部门开放调用接口,方便各部门使用共同数据,尤其是客户信息。在新经济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需要拓展业务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包括传统的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等业务及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等业务,通过多元化经营,商业银行可以降低风险,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四、结语
传统金融行业与数据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行业变革与创新的基本途径。首先,从商业银行转型的困境入手,研究了运营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创新能力不足、风险管控措施缺乏实用性等现状给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的制约;其次,分析了利用金融科技实现商业银行转型的可行性,指明了互联网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智能终端对改进商业银行运营模式带来的机遇;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实现转型的措施方法,包括拓展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模式、创新用户服务模式、构建信息共享机制等。基于研究,可以构建商业银行转型的可行技术框架,从理论上丰富金融改革的可行之道,最终促进我国的金融市场繁荣。
参考文献:
[1]宋丽娟.新经济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转型问题分析[J].商展经济,2023(19):97-100.
[2]刘晓寒,高嘉璘.数字经济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23(20):147-151.
[3]黄昊.金融科技发展赋能商业银行转型的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3, (29):111-114.
[4]惠娟.商業银行的管理创新与改革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23(28):61-64.
[5]王婷婷.如何提升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3(19):124-126.
(作者单位:江苏银行无锡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