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艳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实施,“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等关键词被进一步强调。关于“学习任务”,新课标中有这样的表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无论从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出发,还是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实际需要出发,高质量的学习任务的设定必将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亮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古诗三首》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观察到的景物。《题西林壁》和《雪梅》是其中的后两首诗,这两首诗都是景中寓理的“哲理诗”,景的描摹有赖于诗人独特的观察视角,情的抒发、理的阐释则得益于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感悟。因此,围绕文本特点,整体联动地学习有利于学生语言系统的建构,更有教学价值和意义。那么如何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在课堂上设计相匹配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进而推动课堂真学习,带领学生走向深度阅读。
一、梯度理解,从词语到诗句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學艺术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语言的高度凝练是古诗的特点之一,同时也带来了阅读的难度。如何理解古诗的意思?当然要遵循理解的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学习任务一:看注释,解字意
古诗文注释是诗歌解读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生字、短语、人物以及相关典故,从中可以获取更多的历史、文化、地理、哲学等知识。比如《题西林壁》一诗,学生从注释中可知“西林”是地名,“题”和“壁”连起来的意思是题写在墙壁上,说明这是一首题壁诗;《雪梅》一诗,从“阁”的注释可知,“阁”是通假字,同“搁”。此外,“缘”“降”“骚人”“评章”“逊”等字词的注释,能帮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其它的字词是什么意思呢?教者可以根据本班的学情,在课文注释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补充注释。比如: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或西面看。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争春:争艳于春日,这里可理解为占尽春色。
费:费尽心思,这里有自谦的意思。
须:必得,应当。
学习任务二:抓难点,明词意
小学生学习古诗,如果一味沉浸于咬文嚼字,则会破坏诗词的韵味,令学生失去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因此,教者大可不必对每一个字词都“斤斤计较”,只要抓住几个难解的重点词语,精心设计提问,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思维情境,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那么诗句的意思必然能够迎刃而解。比如,这两首诗中,学生可以首先尝试理解“侧成峰”“未肯降”等词语,它们既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也是这两首诗理解的重点。在教学《题西林壁》时,可以先播放“山峰”的视频,然后创设情境,设计言语实践活动:此时,你正站在庐山的山脊一侧,举头仰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一定会看到奇峰突起,高耸入云的景象,这便是“侧成峰”了;在教学《雪梅》一诗时,“未肯降”是将雪花和梅花拟人化,它们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都不肯认输。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对话场,把“雪花”和“梅花”不肯降的样子通过言语活动表现出来,将含蓄的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的生活语言。
学习任务三:赏插图,悟诗意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是课文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插图画面形象直观、富有启迪性,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适时利用这些插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插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书中《题西林壁》和《雪梅》各配有一幅插图。《题西林壁》一诗,编者用水晕墨染,寥寥数笔中,便可见庐山的连绵起伏。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赏插图边说诗意,让文字与画面交相辉映,更加妙趣横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句诗里隐藏着因果关系。因此,在说这一句诗的意思时,可以指导学生加上“之所以……是因为……”或者“因为……所以……”这样的关联词: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教《雪梅》一诗时,教师可以出示课文插图以及第一句诗,请学生给课文插图取个名字,比如梅雪争春图、梅雪比美图之类,让学生在这样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诗句的含义。
由字到词,再到诗句,三个学习任务的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仿佛是给学生搭建了理解的支架,让理解古诗变得有梯度,有方法。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引领下,语言在生长、思维在发展、审美情趣也得到了提高。
二、深度体会,从想象到悟理
诗词的魅力在于经历过千年的大浪淘沙、沧海桑田,其丰富的想象、浓厚的诗情、蕴含的哲理在诗行里依然熠熠生辉。阅读古诗,就是要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深刻领悟诗句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思。
学习任务四:想象画面,体会峰岭之不同,梅雪之输赢
《题西林壁》中“岭”和“峰”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庐山一会儿“成岭”,一会儿“成峰”?教学中,可以出示两幅对比图,一幅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一幅是直插云霄的山峰。当教者告诉学生,其实这两幅图上的山都是庐山时,学生一定会非常疑惑:庐山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样子呢?诗中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山的角度不同,一是从正面看,一是从侧面看,看到的画面自然就不同。展开想象,远看庐山和近看庐山分别是怎样的?从高处俯瞰和从低处仰望又有何不同呢?
《雪梅》中“梅雪争春”到底谁胜?梅的特点是“香”,想象在一片冰天雪地中,你突然闻见一阵蜡梅的香气,沁人心脾,难怪古诗有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又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梅花的馥郁芬芳,怎能不令人沉醉其中啊!雪的特点是“白”,想象被雪装点的世界是怎样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似玉屑,树上挂满了银花,房子披上了银装,大地盖上了白绒毯,到处是银装素裹的样子。诗人卢钺正是抓住了梅和雪的特点,给了它们最公正的评价:“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学习任务五:前后贯通,体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题西林壁》,可引导学生回忆二年级时学过的课文《画杨桃》中的一句话:“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还可以讲一讲《盲人摸象》的故事,学生就会明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在告诉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的高贵品格。《雪梅》这首诗是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说“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也是这个道理。诗人卢钺在《雪梅》其二中说:“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则更明白地揭示了这个道理。
中国画的意义并不在画本身,而是注重画面以外的引申,追求的是一种“其无尽藏,不可思议”之感。一首诗就像一幅中国画,它丰富的想象,蕴含的哲理,实在耐人回味。教学时,可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在任务的推动下,带领学生细细品味,慢慢领悟。值得关注的是,学生与诗人生活的年代相隔久远,他们对诗词中的哲理有没有不一样的认知,或者更深的感悟,倘若教学过程中出现独特的见解,但只要学生自有道理,教者都应该给予尊重。
三、适度拓展,从一首到一类
阅读教学既要凭借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科勒涅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如果在教学时能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哲理诗是古诗中富有深度的一类,散发着理性的光辉。教学时,可从“一首”中走出来,拓展同类型的古诗,使原有信息量更加丰富,使原有阅读内容有所发展,那样,学生便可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在更多的古诗词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品悟。
首先可以向前延伸,以旧知唤起新知。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三年级上册的《赠刘景文》和三年级下册的《惠崇春江晚景》,都是苏轼的作品,且都蕴含着一定的哲思。《赠刘景文》是苏轼借“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的,切莫意志消沉、妄自菲薄,而要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积极、努力不懈。《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诗人敏锐地观察到:江水里的鸭子最先感知到江水变暖,因此它最先知晓春天的到来,由此写下了千古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还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需从实践中来,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有了前面的认知,再结合本节课所学两首诗,学生略可总结出这几首哲理诗的特点:将眼前所看与心中所思相结合,借助自然景物的天机性理暗寓或明示人生哲理,充满“理趣”之美,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接着可以向外延展,邀请学生再读几首哲理诗,尝试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
学习任务六:选择其中一首哲理诗,尝试“画景说理”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告诉我们只有站高得才能看得远,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就需要站得更高一些,必须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也说明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当时王安石29岁,初入宦海,年轻气盛,他借飞来峰抒发胸臆,告诉人们: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代理学家朱熹告诉我们只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也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立德树人应当是语文的,是处处都在起熏陶作用的润物无声的教育。教是为了更好地学,教学中要立足课本,但又不能局限于课文,应当围绕文本主题,適时、适当地拓展相关主题的古诗词,让学习古诗从一首到一类,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肯定了“诗比历史更富于哲理性”,优秀的哲理诗,能启迪人的智慧,丰富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教学中,教者把多首哲理诗汇集在一起,不仅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阅读量,还有利于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的积淀,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助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特级教师闫存林在《语文学习任务设计原理、方法与案例》一书中说:“我们在设计核心任务时要考虑:这个任务应该具有驱动性,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爱做;这个任务应该具有可操作性,避免抽象的内部思维,学生能做。”这六个任务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既推动学生在古诗的情境中习得学习的方法,又有深度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学生爱做,也能做,不仅实现了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还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