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及教育建议

2024-02-07 04:43李洪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心理弹性留守儿童

李洪新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以及农村工作机会的缺乏,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离开农村,流向城市地区,而他们的孩子则留在农村地区,由祖辈或亲戚代为教养,成为留守儿童。父母的缺席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而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留守儿童比其他留守儿童发展得更好。分析了社会支持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家庭支持;学校支持;同伴支持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3-0019-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進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改善家庭经济问题选择进城务工,把孩子留在家乡交由祖辈或其他亲属代为照顾,这样的孩子通常被称作留守儿童[1]。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较少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并且由于隔代亲人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的溺爱或者无力监管等因素,相比于普通儿童,可能会更频繁地出现一些心理或行为问题,如自卑、敏感多疑、不合群等[2]。

笔者所在的农村地区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去往离家很远的大城市打工,长期不回家。而他们的孩子由于需要在户籍地上学,留在农村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这些留守儿童大多孤独、沉默甚至胆怯,但是也有些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比普通儿童更乐观积极,在学业表现上也更优异。同样是在亲情缺失的情况下,为什么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会有所不同?随着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关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心理弹性这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心理弹性,也称作心理韧性、复原力、抗逆力,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3]。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心理健康状况会受到心理弹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较高,那么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等负性事件时,就能够很好地应对,较少产生负性情绪[4]。研究表明,心理弹性较高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其他留守儿童。因此,探讨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积极因素对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二、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社会支持指的是一个人从他人或者集体处得到的有形的物质或者无形的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5]。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那些能够减轻不利环境对儿童消极影响的保护性因素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6]。而社会支持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可以减轻不利处境对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发展心理弹性。良好的社会支持不仅能帮助留守儿童缓解“亲情饥渴”,还能增强其应对不良环境的能力[7]。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来自父母和学校的支持是其主要的社会支持来源[8]。此外,由于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与同学在一起,同伴支持对他们来说也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主要从家庭支持(主要是父母支持)、学校支持与同伴支持三个方面来分析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一)家庭支持

一直以来,亲密的家庭关系都是儿童在面临困境时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9-10]。父母对子女的支持与关心是最长久、最稳定的[11]。在所有社会支持的类型中,留守儿童最希望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其次是学校、亲戚与朋友。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频率越高,心理弹性的得分越高[8];而父母对留守儿童关心不足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心理弹性水平降低[12]。

同样是留守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关爱程度不同,孩子的心理弹性、适应能力也有差异。有些家庭中,父母即使在外打工,也会定期通过视频电话或者语音电话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不错过孩子的每一步成长。这些留守家庭氛围和谐,父母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着力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及时对孩子的每个微小的成就予以鼓励。在这样的家庭中,儿童即使缺乏父母的“现实陪伴”,也不会感觉到父爱、母爱的缺失,能够像普通儿童一样,拥有良好的心理弹性和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而在有些留守家庭中,父母在外打工,长期不与孩子联系,把孩子的安全和教育问题全权交给祖辈或亲戚,缺席了孩子的成长过程;有的父母甚至在归家之后,当孩子出现问题时非打即骂,平时关爱不够,遇到问题只会采取粗暴的方式。在这样的家庭中,儿童亲情淡薄,极度缺乏爱与安全感,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自暴自弃或像父母一样粗暴地去解决问题,心理弹性水平低,心理或行为问题较多。

(二)学校支持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微观系统是影响个体发展最直接的系统。对于学生而言,除了家庭,学校就是其生活其间的最大的微观系统[13]。而在学校系统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14]。研究表明,教师支持有助于提升儿童对抗逆境的能力,是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15]。教师对儿童的支持,包括学业支持和情感支持两方面。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很容易将情感转移到教师身上,这种对教师的依恋关系,对学生建立关于自己能力的信念非常重要。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正向的暗示会促使学生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当留守儿童经常得到来自教师的赞美、信任与正向期待时,他们会知觉到来自教师的支持,从而体验到自我价值感,获得向上的动力,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也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他们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进去满足教师的期待,避免使教师感到失望。而那些不受教师关注,甚至经常被教师批评的留守儿童,在面对困境时,就会缺少这种奋发向上的动力,适应性较差,心理弹性水平也较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三)同伴支持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与祖辈无法有效沟通,部分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向同伴倾诉得较多。积极的同伴关系也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一项重要保护性因素[16]。这是因为同龄人受教育经历、生长的社会环境相似,更能互相理解,有效地沟通。然而,有些留守儿童性格内向,不知道如何交朋友,甚至在面对同伴欺负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应对。同伴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没有起到正向的作用,反而阻碍了其发展。在缺乏父母支持、又缺乏同伴支持的情况下,这些留守儿童渐渐地性格会更加孤僻、自卑甚至自我封闭,在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应对,心理弹性水平低。而那些拥有良好同伴支持的留守儿童,在经历困境时,由于同伴的鼓励与帮助,遇事更加乐观积极,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教育建议

鉴于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对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提出教育建议。

(一)家庭支持:加强亲子沟通,重视积极引导

首先,留守儿童父母要与孩子多沟通,不要对孩子放任自流,不要把教育的责任都转移到祖辈或亲戚身上,避免让孩子产生“缺爱”的感受。在沟通形式上,随着网络的普及,父母可以通过语音电话、视频电话、微信等各种形式与孩子沟通。在沟通内容上,除了安全问题与学习问题之外,要多与孩子分享彼此的生活,多询问孩子最近遇到的困难,教给孩子正确应对挫折与困境的方法,教导孩子以乐观、积极的方式应对逆境,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从而拥有面对逆境的勇气。其次,父母应多与其他监护人联系,沟通孩子的教养问题,尽量给孩子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做到父爱和母爱“缺席”不“缺位”,让孩子在心理上得到更多的支持,更好地发展心理弹性。最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人父母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孩子作出榜样。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较少,更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在孩子心中构建起积极向上的父母形象,引导孩子更好地适应与应对逆境。

(二)学校支持:加强关爱,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应该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增加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的频率,主动询问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些留守儿童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别人沟通,教师对这类儿童可以采取观察或者询问他们身边的人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多鼓励和肯定留守儿童,肯定他们的个人价值与能力,在他们取得进步时时给予适当的夸赞,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应对挫折的信念与勇气。

学校应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应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能力,以给予他们更专业的指导。

(三)同伴支持:指导同伴交往,营造友爱氛围

同伴支持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留守儿童的同伴多集中在学校,因此,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的形成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指导他们交良友。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鼓励他们寻求同伴的帮助;在面对他人欺凌时,能够勇敢地说“不”。此外,学校要多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增进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之间的交往,让其他儿童看到留守儿童的优点,从而主动关爱留守儿童,形成互助互爱的氛围。

综上,来自家庭、学校与同伴的支持相辅相成,必然能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 人口研究,2005(1):29-36.

[2]王斌忠.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的探究及应对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10):66-70.

[3]于肖楠,张建新. 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05(5):658-665.

[4]李志凯.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40-442.

[5]孔令丽.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23,38(4):123-128.

[6]薛威峰,马艺丹. 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研究述评[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36(8):126-132.

[7]刘平,杨通华,魏杰,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7):708-711,714.

[8]陈友庆,张瑞. 留守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9):1393-1396.

[9]Luthar S S.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A synthesis of research across five decades[J].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2015(3):739-795.

[10]马云鹏.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11]李文道,鄒泓,赵霞. 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3):73-81.

[12]胡昆.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76-978.

[13]王蕾. 黑龙江省某市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现状调查及教育策略研究[D]. 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22.

[14]纪春梅,冯帮,赵慧.教师支持对西藏藏族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和幸福感的调节作用[J]. 教师教育研究,2023,35(3):58-65.

[15]Hamre B K,Pianta R C. Early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s and the trajectory of children's school outcomes through eight grade[J]. Child Development,2001,72:625-638.

[16]Elder G H,Conger R D. Children of the land:Adversity and success in rural America[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0.

编辑/于 洪 终校/高 珺

猜你喜欢
心理弹性留守儿童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心理弹性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心理弹性”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