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婵妮 韦雪艳
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迫留在原户籍地达半年及以上,由祖辈或其他亲属代为监管,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儿童。2023年8月18日,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乡村教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2023年乡村教育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有留守儿童2200万人;2022年,这一数字降至902万人。这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县域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普惠性教育基础设施的完善,我国留守儿童的问题得到了缓解,但仍没有彻底解决,由父母长期缺席、隔代教养偏差,以及各教育主体的教育引导不足等引发的内外化适应问题依然存在,如发展动力不足、心理弹性水平低、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网络成瘾等,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为此,本刊特推出《高品质同胞关系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及促成路径》《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及教育建议》《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留守儿童情感忽视的成因及干预建议》四篇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探讨家校社联合的应对之策及留守儿童成长的积极路径,以引发更多的关注。
摘要:尽管亲子分离与留守环境给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了诸多风险,但仍有一些留守儿童实现了积极发展。探究这部分留守儿童成长中的保护性因素,高品质同胞关系是其中之一,它带给留守儿童高亲密、高支持、强联结的关系体验,为其成长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与保障,对其心理适应、社会性发展、学业成长与优势品质培养等方面有着多重积极影响。因此应调动同胞自身意愿,加强核心家庭联络,增强泛家庭系统合力,并发展社会文化关怀等,家校社联合,促进更多留守儿童同胞间形成高品质同胞关系,保护其走向更加积极、健康、繁荣与有韧性的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高品质同胞关系;保護性因素;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3-0015-04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出于家庭整体利益考虑选择离家外出打拼,而将孩子留在家乡,由信任的监护人代为照料,由此衍生出留守儿童群体。父母长期缺席与时空阻隔下的教养缺位,亲属寄养或隔代抚养产生的教养偏差,以及各教育主体的教育引导不足等问题,使留守儿童更容易陷入不利处境,产生内外化适应问题[1]。与此同时,尽管存在诸多风险因素,仍有一些留守儿童实现了积极发展,成长为富有生命力与抗逆力的个体[2]。
究其积极发展的内生力量,除留守儿童自身心理韧性[3]、积极认知[4]、同理心与主动性[5]以及良好的社会支持[6]等因素外,部分留守家庭内多子女间所形成的高品质同胞关系,即以亲密、喜爱、合作、相似、尊重、亲社会行为等为主要特征[7]的积极同胞关系,也能作为一种补偿与支持力量,在留守儿童的成长发展中发挥重要与独特的作用。同胞间高亲密、高支持、强联结的关系纽带,能满足留守儿童在照护、陪伴、依恋、榜样等方面的情感需求,进而促进其心理与行为的积极适应与发展。据此,探究高品质同胞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多重积极影响及可能促成路径,对于缓解其不利处境,提升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品质同胞关系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
作为个体留守生活中重要的家庭内人际支持,留守儿童同胞关系较非留守儿童同胞关系而言有其独特性,包括对亲子关系更具补偿性,存在更多相互照护的成分;关系处理时更具自主性,经历更为深入的磨合;相互的情感依恋更为深刻,更易产生潜在且持久的相互影响等。基于此,高品质同胞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能促进其在心理适应、社会性及学习和优秀品质等方面的积极发展,并通过叠加与累积,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一)提升留守儿童心理适应水平
高品质同胞关系有助于缓解留守儿童的内外化适应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父母缺位造成的负面影响,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环境,避免个性行为的偏离。研究表明,同胞之间的正向陪伴、支持与指导,能够有效减少同胞中个体焦虑、压力、抑郁、孤独感等内化问题,以及攻击、欺凌乃至药物使用与犯罪等外化问题行为[8]。同时,同胞间安全的依恋关系,能够增强同胞中个体的安全感及其对自己和外界的积极认知,促进亲子间的理解[9],并发展出更高水平的自尊、自我概念与自我效能感等,形成更为健康、更具韧性的心理状态。
(二)促进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
作为个体在家庭内社会化的核心要素,高品质同胞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外人际交往与社会情感等发展也有着积极影响。高品质同胞关系不仅能直接带给留守儿童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其满足感与幸福感,也为留守儿童其他亲密关系,如友情、爱情的构建提供了重要范式[10]。同时,同胞之间的交流互动,特别是积极情感互动与建设性冲突解决经历,还能锻炼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促进其社会情绪理解能力、观点采择能力、亲社会技能与冲突解决策略等社交能力的发展[11],帮助其养成更好的共情、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从而获得人际接纳与社会支持。
(三)激励留守儿童学业成长
高品质同胞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有着积极影响,能激励其追求更好的学业表现与更高的学业成就。高品质同胞关系能推动留守儿童发展更积极的学习态度、较高的学习动机与适应能力等,进而表现出更好的学校参与行为与成绩[12],尤其是那些希望通过良好学业表现来与远方父母联结的留守儿童。而中国文化传统下的家庭主义价值观又促进了积极学业表现在留守儿童同胞间的自然传递,年长同胞的积极学业表现往往能够较好地激励年幼同胞的学业适应与表现,并带动整个家庭的积极发展。此外,有赖于保护性环境的支持,高品质同胞关系能激发留守儿童同胞间的良性竞争,通过适度的竞争与比较来追求自身学业成长,实现同胞间“去同一性”的个性化发展[13],从而更有可能获得契合其个性与理想的未来发展。
(四)助推留守儿童优势品质培养
从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优势发展的视角来看,高品质同胞关系对于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高品质同胞关系及其周围的有利环境支持,有助于留守儿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与能动性,在兼具风险挑战与支持的生活环境中发展自立人格与坚韧品质,增强抗逆力、责任感、自我管理与自主成长等能力[14]。尤其对于留守儿童中的年长同胞而言,其自立性与责任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锻炼与发展;而年幼同胞在接受年长同胞亲密照顾的过程中,也会趋向认同并自觉模仿年长同胞的优势品质,在同胞交互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更加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走向良好乃至优势的成长道路。
三、留守儿童高品质同胞关系的促成路径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Brofenbrenner)[15]的生态系统理论,作为个体微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高品质同胞关系的促成需要由内而外多层嵌套的系统性支持,包括调动同胞自身意愿、加强核心家庭联络、增强泛家庭系统合力、发展家乡社会文化关怀等,以更好地联合家庭、学校与家乡政府等多方力量,促进更多留守儿童走向积极、健康、繁荣与有韧性的发展。
(一)调动同胞自身意愿,奠定关系的积极基调
同胞自身意愿是促成高品质同胞关系的根本基础,父母及直接监护者应调动留守儿童同胞间依恋与互动的积极意愿,奠定同胞关系的积极基调。
首先,根据亲缘选择理论[16],在亲子依恋相对缺位的情况下,家长及监护人应当自然地引导血脉相连的同胞成为彼此亲密情感与利他行为的受众,并在共同的留守生活环境中加强对彼此的共情与依恋。对于同胞间的相处,不仅要鼓励年长同胞主动承担更多责任,自觉负责照护弟妹、遇事作出决策等[17],还要引导年幼同胞学会共情与支持年长同胞的决定,并提升自理能力,由此促成和睦、自立的同胞照护关系。
其次,研究表明,同性别尤其是姐妹之间往往更易形成紧密的依恋关系,而异性同胞关系则会对其未来与异性相处产生重要影响[10],因而需要顺应同胞依恋的不同性别特征予以相应的引导。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同胞间的交流趋向平等和开放,作为同辈的同胞往往会成为留守儿童寻求意见的对象[18],因而应充分尊重同胞间的支持,使其帮助消解由感知父母差别对待等可能引发的同胞间离间情绪,增进同胞间理解,促进积极关系的发展。
(二)加强核心家庭联络,提供重要的情感支持
离开家乡的父母不仅应维持汇款与买礼物等物质经济资源的稳定支持,更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远程亲子联络与教养,为高品质同胞关系的促成提供重要的家庭内部情感支持。一方面,汇款与买礼物既是维持留守家庭经济生活的最基础、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在某种程度上寄托着離家父母对留守子女的情感关怀[19]。稳定与公平的物质支持与保障能避免因教育机会失衡而引发的矛盾[20],也有利于加强同胞间基于感知父母公平对待[21]的亲密与共情。另一方面,离家父母与留守子女间的情感联络是促进同胞关系积极发展的重要基础。离家父母应积极通过两地循环流动与远程教养在位保持亲子互动,提高对留守子女的看护与关怀能力,使子女对其外出打拼的投入与牺牲形成积极认知[22],增强子女对亲子及同胞关系的安全感。同时,还应以身作则,培养自身正向的意志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家庭互动中潜移默化地传递坚毅拼搏、敢为人先、胆大心细等精神品质,激励子女主动追求更好的学业与人际表现。
(三)增强泛家庭抗逆力,实现成长的替代性保护
源于荷兰养老行业的“泛家庭”文化理念原指社区为实现老年人福祉而构建的家族式关爱,而在我国跨省甚至跨国“做家庭”的语境下则指向核心家庭及大家庭为留守儿童提供的家族式照护。为促进留守儿童同胞的健康成长,离家父母可以尝试联合亲属、教师等“泛家庭”范畴的力量,共同生成泛家庭抗逆力以应对家庭成员分离所带来的挑战。根据家庭抗逆力理论[23],“留守泛家庭”首先应树立正面、团结的家庭信念,形成对父母外出的积极共识,以减轻家庭成员由地理分离与情感疏离所带来的压力,增强留守儿童同胞对自身及家庭未来发展的信心与责任心。同时,“泛家庭”成员还应促进留守儿童对“家”的能动性和象征性构建[24],激发家庭成员的情感凝聚力,促进留守儿童同胞关系的紧密发展,并提供切实的“泛家庭”式照料,弥补家庭成员分离所带来的缺失,包括填补留守儿童父母离开所留下的角色空缺,以及为其同胞关系发展提供保护性环境与替代性指导[25],从而帮助其更好地发展抗逆力与良好的同胞关系。
(四)发展社会文化关怀,形成全面的远端保障
侨乡社会作为留守家庭的聚集地,其留守文化传统能促成留守儿童同胞对家庭结构变化的普遍适应能力[26],并使其能在与同胞及其他同伴相处中自觉积累同胞互动经验,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基于此,应进一步致力发展留守儿童友好型、保护型的社会文化关怀,为留守儿童同胞关系的发展提供远端支持与保障,帮助其减少留守可能引发的自卑感或心理失衡,帮助其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正如谚语所说:“抚养一个孩子需要全村的努力。”当地政府可联合社会组织构建留守儿童关怀体系,例如,联合学校实施“代理家长”等关爱机制,在学校创设心理咨询室与留守儿童之家等关怀空间,组织学校教师与离家父母建立密切的远程家校合作等[27],以发挥有效的关怀引导,弥补留守儿童在亲情方面的缺失,帮助其建立健全的人格、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纽带。当然,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出台各种措施吸引更多离家父母回乡发展应逐渐成为政府的努力方向,毕竟父母的亲身陪伴才是解决儿童留守问题的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
[1]张亚利.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述评[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6):4-9.
[2]梁叶,王依宁. 心理韧性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及教育建议[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24):61-63.
[3]白慧慧,王雨晴,孙婉靖. 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元分析[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20(2):261-267.
[4]Hu Shu.“It's for our education”:Perception of parental migration and resilience among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9,145(2):641-661.
[5]Xi Du. Resili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rural left-behind experience in China:A qualitative study[J].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2022,15(2):178-192.
[6]宋若飞. 同伴关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建议[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6):56-58.
[7]董颖红. 被忽视的家庭关系:同胞关系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影响[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8]赵凤青,俞国良. 同胞关系及其与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2017,25(5):825-836.
[9]刘凌,吴蕾. 留守经历对亲子关系的历时性影响研究——以湘赣两省为例[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3,42(1):71-81.
[10]Alexander C J,Sarah E K,Nicole C B,et al.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in multiple contexts:A critical review[J].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2023,40(2):384-419.
[11]董颖红,陈迪,付美云. 同胞关系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7):1110-1114.
[12]Lam C B,McHale S M,Lam C S,et al.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ies and peer and academic adjustment:A multi-informant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nese families[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2021,35(5):584-594.
[13]陈斌斌,赵语,韩雯,等. 手足之情:同胞关系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17,25(12):2168-2178.
[14]王玉香,杜经国. 抗逆力培育: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选择[J]. 中国青年研究,2018(10):114-119,100.
[15] Bronfenbrenner U. Two worlds of childhood:U. S. and U. S. S. R[M].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70.
[16]Geoff Wild. Pillars of Biology:The genetical evolution of social behaviour,I and II[J].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2023,562:111430.
[17]王曉,童莹. 另类的守望者——国内外跨国留守儿童研究进展与前瞻[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9(3):38-48.
[18]Osei O E,Haagsman K,Mazzucato V. Overcoming interruptions in educational trajectories:Youth in ghana with international migrant parents[J]. Global Networks,2023,23(2):428-443.
[19]林胜. 侨乡跨国家庭的形成、维系与挑战——以福州为例[J]. 求索,2019(2):143-150.
[20]Davis J. Educación o desintegracion parental migration,remittances and left-behind children's education in western guatemala[J].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2016,48(3):565-590.
[21]McHale S M,Updegraff K A,Tucker C J,et al. Step in or stay out parents' roles in adolescent siblings'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2000,62:746-760.
[22]Lamas-Abraira L. Chinese transnational families:Care circulation and children's life paths[M]. London: Routledge,2021.
[23]沃尔什. 家庭抗逆力[M]. 朱眉华,译.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4]陈淳,肖润琦,谷小容,等. 儿童地理学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 热带地理,2022,42(3):373-384.
[25]Kiraly M,Humphreys C,Kertesz M. Unrecognized:Kinship care by young aunts,siblings and other young people[J]. Child & Family Social Work,2021,26(3):338-347.
[26]肖莉娜. 国际移民、家庭分离与留守儿童:基于文献综述的分析[J].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15(1):83-199.
[27]中新网. 侨乡青田留守儿童超两万老师“代理妈妈”[EB/OL].(2011-11-07)[2023-05-25]. https://www.chinanews.com.cn/qxcz/2011/11-07/3442352.shtml.
编辑/于 洪 终校/高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