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涛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纵观世界现代化进程,不同国家的话语体系由于现代化道路的差异体现出多样化的价值立场,究其根本在于各个国家面对现代化时所处的前置语境不同,即“底蕴”的差异。对于内源性现代化国家来说,长期的经济土壤与文化条件孕育了“现代化”这一概念,这也让外源性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面对话语体系的冲击与融合。因此,解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底蕴,明确自身话语体系的基础支撑,对于加强自身文化认同、推进话语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对现代社会发展经验的科学抽象,其应有之义在于通过本土结合的方式对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开展实践指导。马克思主义能够在晚清“改弦而更张之”的探索中脱颖而出,绝不是偶然的,其中有两个关键要素塑造了中国人民坚定选择的必然性:第一,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第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站在历史的层面上来看,从现代化开始前的民族独立,到快速完成现代化所需的工业基础,再到今日对现代化的“中国式”标注,马克思主义贯穿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三重话语进程。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根源,对马克思主义的动态运用与开放阐释共同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时代特征。
不同于资本增殖逻辑,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人民逻辑是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突破西方话语垄断的根本立场所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马克思的论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性,这种人民性体现在两个维度:第一,作为社会大多数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第二,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的是消除资本造成的异化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人的本质必然代替资本增殖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这种人民立场的话语表达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赓续传承与时代解读,厘清了新时代话语体系建构的正确出发点与落脚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依据,二者共同构筑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科学地基。从根源上来看,一方面,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的批判继承中完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发现,消解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存在论根基。另一方面,马克思基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视角,将人类社会历史纳入唯物主义的经验来源,实现了彻底的历史观转变。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指引下克服了重重挑战。首先,基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正确认识,我们的现代化既具备生产力发达的普遍特征,又兼顾中国的国情特色;其次,立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我们创造性地回答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并存問题。可以看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起到了科学的奠基作用。
传承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与魂魄所在,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间断,生生不息的文明活力铸就了当今中华民族整体连续的宏大历史观,赋予当代话语深厚的历史底蕴。早在殷周时期,中华文化的核心基调就已经初步形成,随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中不断丰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相对稳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3]。在步入近代以来的现代化探索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性不断得到印证,焕发出跨越时代的思想智慧。
习近平指出:“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4]从《孟子》中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就可以看出,中华文明自原初样态起,就对事物的差异化持肯定态度。同时,基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形态,人对自然规律的把握逐渐演化为“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文化思想。“天人合一”是一种生态伦理要求,人作为自然的产物,要在同自然的实践互动中不断感受自然,获得对自然的客观认识,最终达到“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统一境界。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要素对于现代化话语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对差异化的肯定促使我们突破西方的话语霸权,实现了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间的和谐;另一方面,生态伦理的智慧要求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注重生态问题,不断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回顾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从最初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二十大报告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以“天下大同”扬弃“国强必霸”的话语输出,旨在实现一种互利共赢的社会关系。基于文化的现实起源进行分析,长期以来的农耕经济以及多部族的杂居生活塑造了亲仁善邻、兼济天下的东方理念,并在长久的历史浸润下形成了崇尚大同的理想特征。此外,在文化的内容上,“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均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推崇的权力制衡之间的显著差异,其围绕“仁”生成的大同文化观念超越了地缘与政治间的冲突,既表达了对自身发展的美好期许,又反映了世界文明美美与共的价值追求。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源头活水,为其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共通性与天然的亲近感。
建设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对于突破长期以来的西方话语霸权,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霸权、后殖民主义现象等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底蕴探索在整个话语体系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植根作用,面对长期的话语建设过程,我们要完成的不仅仅是沉淀历史,更多的是关于整个话语体系乃至中国式现代文明的价值思考,只有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